❶ 竹子在北方能生长吗
北方自然环境适宜竹子生长,但是很少有人去种植竹子。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
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
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1)中国哪里盛产甘竹扩展阅读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1]等。多年生禾木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❷ 竹子的种类和用途
箬竹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地被绿化材料,河边护岸,公园绿化。
❸ 甜竹叶别名叫什么
甜竹叶的竹子就叫甜竹,但其他地方会有不同的别称像河南就叫紫竹,山西叫青竹,是小竹,主要生产在河南淮河以北、陕西中部、山西省运城、河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竹叶主咳逆上气,疗筋急(疾),恶疮,杀小虫.......主咳逆上气者,以其能清肺胃之热也;疗筋急(疾),恶疮者,以其能化身中之气也,气化则百骸条畅,何有小虫之患乎. 清.中记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气热气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叶锐能散,味淡利窍,使心经热气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色青入胆,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
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国珍竹康宁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竹叶提取物高度浓缩了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松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服用:松花粉+竹康宁+养生茶。 1、竹叶疗热渴:淡竹叶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两,小麦三升,栝楼二两。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外台秘要方》竹叶汤)
2、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250克,人参100克,麦冬(去心)一升,甘草(炙)100克,粳米半升。(《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3、竹叶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一握,粳米一合,茵陈半两。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汁一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叶粥)
❹ 甘竹草适合北方种植吗
您好 您说的应该是 甘竹草吧,很多医生开处方不规范的,如甘草的"草"字常写成"艸",字迹潦草一点就象个"竹"字了。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中国有机农业网。
❺ 中国十大罐头商有哪些
1.梅林
成立于1997年的梅林食品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主营业务是食品的加工和生产,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有中国20大八宝粥品牌之一,还从事食品的进出口业务,该公司的罐头销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2.古龙
成立于1997年的古龙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厦门,主营业务是肉类罐头的加工和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是福建省的重点农业公司,该公司产品口碑一直比较好。
3.紫山
成立于1996年的紫山食品公司,总部位于漳州市,主营业务是水产产品相关的加工和制造,令人注意的是,该公司还有坚果类的产品业务,该公司得到了很多产品加工技术支持。
4.欢乐家
成立于2001年的欢乐家食品公司,总部位于湛江市,主营业务是罐头和罐头食品的制造生产,除了这个,该公司还有农畜牧产品的收购业务,公司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5.林家铺子
成立于1996年的林家铺子,总部位于大连市,它是一家专业的罐头食品制造商,补充一点知识,该公司的罐头食品包含水果、蔬菜、肉类等种类,公司的知名度较高。
6.真心罐头
成立于2002年的真心罐头公司,总部位于大连,主营业务是水果、海鲜类的罐头加工制造,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有一家分公司,罐头食品生产技术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证。
7.甘竹牌
成立于1988年的甘竹罐头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它是广东省的重点农业公司,该公司还有三大子公司,甘竹公司占地面积达11万平方米。
8.鹰金钱
作为2020十大罐头食品公司排行榜之中的鹰金钱,成立于1956年,它是一家历史较为悠久的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广州,主营业务 是罐头产品的生产。
9.大洋世家
成立于2012年的大洋世家公司,总部位于宁波,主营业务是食品的加工和经营,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有餐饮业务,该公司在浙江的知名度较高。
10.椰树
作为2020十大罐头食品公司排行榜之中的椰树,是一家从事饮料加工制作的公司,该公司前身是一家罐头厂,后来扩展业务,逐渐成长为中国知名饮料品牌。
❻ 甘竹罐头鱼与鹰金钱罐头鱼谁历史久
鹰金钱罐头鱼比甘竹罐头鱼历史久。广东甘竹罐头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是广州市国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前身为广东罐头厂,始建于1956年,1958年8月投产,是国家“一五”期间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型企业之一。
广东甘竹公司主要生产各类鱼罐头,肉类罐头,甜玉米罐头,蘑菇罐头,营养粥罐头以及凉茶饮料。
鹰金钱品牌主要产品有水产类、肉类及饮料类等,如:豆豉鲮鱼系列、豆豉鱼系列、凤尾鱼系列、沙丁鱼、金枪鱼、午餐肉、梅菜猪肉、凉粉,冰糖雪耳炖木瓜等几十个品种,其中“鹰金钱”牌鲮鱼罐头是鹰金钱公司的龙头产品,也是中国罐头产品唯一两次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的产品,产品行销全世界。
(6)中国哪里盛产甘竹扩展阅读:
广东甘竹罐头公司荣获广东农业龙头企业,佛山市农业龙头企业,佛山市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连续十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推进标准化经济基础工作示范单位,以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甘竹商标荣获广东着名商标,广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食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鹰金钱公司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实现以鹰金钱公司为主体,主导产品突出、品牌优势明显、产品覆盖面广、核心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最强水产罐头食品企业。
以“为大众创造健康”为经营理念,秉承“鹰金钱”国有企业,“指标最高、感观最好、服务最优”管理思想,通过全国各地的销售机构,
❼ 抚州市广昌县有几个乡镇
广昌县有6镇5乡。
分别是:旴江镇
、甘竹镇、头陂镇、赤水镇、驿前镇、塘坊镇;长桥乡、杨溪乡
、千善乡
、水南圩乡、尖峰乡。
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武夷山西麓,建县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因“道通闽广、隶属建昌”而得名。东与福建建宁、宁化接壤,西连宁都,南界石城,北毗南丰。
距向(塘)莆(田)铁路南丰站56公里,距省会南昌仅260公里,距京九线赣州站227公里,距浙赣线鹰潭站200公里,距厦门580公里,广州710公里。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5镇6乡1场129个行政村和1个省级工业园,总人口24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
(7)中国哪里盛产甘竹扩展阅读:
1、广昌县自然旅游资源有:
百里莲花带、青龙湖、摩崖石刻、抚(河)源飞瀑。
2、历史名胜有:
千年古刹定心寺,明代古寺龙风岩,明清建筑群,明代雯峰书院,宋代雁塔,全国最大的莲花博览园——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还有即将扩建的以宋代雁塔为核心的,占地400多亩的荷源湿地公园。
列为中华之最的广昌恐龙化石、太平军战斗旧址、义军抗清营寨、苏区遗址、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依托“绿“、“红”、“古”三色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已策划出赏莲之旅、古色之旅、生态之旅、抚源之旅、红色之旅五条精品旅游线。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广昌-广昌县情介绍
❽ 牛大力是一味什么中药甘竹又是什么中药
甘草
学名: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e
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风沙的先锋。
【甘草的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国老——众药之王】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据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还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由于甘草酸的甜度高于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实的“甜草”。
【甘草加工————两草五节】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采挖后的甘草在加工时严守传统工艺,做到皮净身干,单条顺直,两头见刀,口径整新,根茎分拢,按类归等。
甘草依据取材部位和质量优劣,茎分“两草”,根分“五节”。
茎分两草是一曰白粉草,即鲜草剥去外皮者;一曰大草,即适于药用之茎。
根分五节是:大节、中节、小节、毛条、疙瘩头。
【注意】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 3次,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单铵盐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为0.1959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约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2.0%。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1.5~9g。
【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剂】甘草浸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草
(一)概况
别名甜草。
甘草是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时机,甘草作用更好,退耕还林,建山川秀美工程,水土保持作用更强。陕北农民和西部人们反映,把甘草种子随便撤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
(二)植物特性
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7~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扁圆形种子。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生长特性
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可(生长快),秋天地深翻30~45厘米,施基肥每公顷37500千克,翻后耙平,种子繁殖。第二年春天4月份播种,磨破种皮,或者用温水浸泡,沙藏两月播种。再者用60℃温水浸泡4~6小时,捞出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上盖湿布,每天用清水淋2次,出芽即可播种。7-8月份播种,不催芽,可条播和穴播,行距30厘米开1.5厘米沟,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2~3厘米土。穴播:株距5厘米,每穴播5粒,覆土后一定要注意种子和土壤密接,土干要浇水,每公顷用种子30~37.5千克。根状茎繁殖:结合春秋采挖甘荔时进行,粗的根药用,细的根茎截成4-5厘米的小段,上面有2~3个芽,头一年秋天地整好的畦内,行距30厘米开10厘米深的沟,株距15厘米把根平放,覆土正平、浇水。
2.田间管理
出苗前后,保持土壤湿润,干要浇水,苗长出2~3片真叶按株距10~12厘米间苗,此期地无草。根状茎露出地面后培土,拔除杂草,防止草丛生,第一、二年和粮食等作物间套种,合理利用土地。封冻前,追施农家肥料2000~2500千克。
3.病虫害防治
(1)锈病
被真菌侵害后,叶的背面出现黄褐色的疱状病斑,破裂后散发褐色粉末,是病原菌的多孢子堆和复孢子,8、9月形成褐黑色的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把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洒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钢400倍液。
(2)褐斑病
被真菌感染后,叶片产生圆形和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1:1:1~16O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500~Z00O倍液。
(3)白粉病
被真菌中的半和菌感染后,叶片正反面产生白粉。
防治方法: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
(4)蚜虫
又叫蜜虫、腻虫,成、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时造成茎叶发黄。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植株和落叶深埋。发生期喷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数次。
(5)红蜘蛛
8月份左右发生,9月份左右危害严重,主要侵食叶片和花序。叶片被害后,叶色由绿变黄,最后枯萎。此虫多藏于叶背面。
防治方法:可用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米汤或面浆水喷洒。
(五)采收加工
种子繁殖3~4年,根状茎繁殖2~3年即可采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甘草根深,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茎。泥土,忌用水洗,趁鲜分出主根和侧根,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也可在春季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质量较好。
..................................................................................
甘草又名蜜草,以味道甜而得名,自古还有“灵草”、“国老”的美名。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中国北方,以内蒙古、甘肃等地所产者为着名。商品药材中又有粉甘草(即去皮甘草)和带皮甘草之分。粉甘草,也叫粉草,是以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皱纹者为佳;带皮甘草是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入药,粉甘草较带皮甘草为优。
甘草性味甘,平。人心、肺、脾、胃经。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咳嗽哮喘等症;炙后入药,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以及腹中痉挛急疼痛等症。甘草的药性缓和,可升、可降,可以与补药、泻药、寒药、温药、凉药等各类药物配合使用,并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甘草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称为甘草头,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根称为甘草梢,亦可入药。秋季采挖,截段晒干备用。甘草可生用或蜜炙使用,生用者称为生甘草,蜜炙使用者称为炙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甘草味甘性平,生品微凉,炙品微温,无毒,能入心、脾、胃、肺经。功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化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气短;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解药食之毒。《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说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与金疮肿。《名医别录》说甘草能温中、下气、止咳止渴、解百药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甘草含有大量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元、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等。有抗溃疡、抗炎、抗惊厥、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抗变态反应、解毒、镇咳、镇痛、解痉、降低血胆固醇、增加胆汁分泌等药理作用。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肿瘤、高脂血症、阿狄森氏病、席汉氏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疟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性肌强直、血栓性脉管炎、子宫糜烂、结膜炎、巩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皲裂、艾滋病等等。甘草浸膏口服后能覆盖发炎的咽部黏膜,缓和炎症对它的刺激,起到镇咳作用。甘草的甘草酸、甘草甜素等能减低或吸附氯化铵、组织胺、水合氯醛、苯砷、升汞、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等多种毒性物质而体现解毒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甘草产地广泛、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可谓遍地皆是、手到擒来,故为凡草,但从古到今,甘草的普遍应用和药学价值是很不平凡的,所以,甘草可谓是凡草不凡!
当然,甘草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若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血钾降低、脘腹胀满、食纳呆滞等。此外,甘草与海藻、甘遂、大戟、芫花相反,临床不可同用。
【甘草的药理研究】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别录》记载:“温中下气,伤脏咳嗽,温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记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l)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对多种动物均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促进钠、水潴留,排钾增加,显示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能使大鼠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尿中游离型17-羟皮质酮增加,显示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机制:
①促进皮质激素的合成;
②甘草次酸在结构上与皮质激素相似,能竞争性地抑制皮质激素在肝内的代谢失活,从而间接提高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
③两者的化学结构相似,有直接皮质激素样作用。
(2)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甘草具有增强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成分。甘草葡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有激活增殖作用,表现出致分裂原特性,与ConA合用有协同作用。
甘草酸类主要表现为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对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20例高血脂症病人应用甘草甜素后,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含量均显着降低。甘草酸单铵和LX也有免疫抑制作用。甘草酸单铵对3H-TdR掺入大鼠淋巴细胞DNA有抑制作用。LX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免疫小鼠IgG的生成。
(3)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真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甘草甜素对人体免疫性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肝炎病毒、水疱性口腔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对小鼠化学性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棉球肉芽肿、甲醛性大鼠足肿胀、角叉菜胶性大鼠关节炎等都有抑制作用。
抗炎有效成分是甘草酸单铵盐、甘草次酸和 FM100.FM100与芍药苷合并应用对大鼠足肿胀有协同抑制作用。甘草酸单铵盐对豚鼠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抑制豚鼠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表现为引喘时间明显延长。甘草甜素能显着抑制鸡蛋清引起的豚鼠皮肤反应,并减轻过敏性休克症状。甘草水煎液能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降低小鼠血清IgE抗体水平。异甘草素等成分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并对由免疫刺激所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抑制作用。
(4)镇咳、祛痰
甘草浸膏片口内含化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缓和炎症对它的刺激,达到镇咳作用。甘草还能通过促进咽喉和支气管黏膜的分泌,使痰易于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甘草流浸膏灌胃给药,对氨水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均有镇咳作用,并均有祛痰作用。甘草次酸胆碱盐皮下注射,对豚鼠吸入氨水和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抗溃疡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次酸、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和地FM100对动物多种实验性溃疡模型均有抑制作用,能促进溃疡愈合。生胃酮(即甘草次酸的琥珀酸半酯二钠盐)能加速胃溃疡面愈合、改善胃黏膜抵抗力。FM100灌服给药,能完全抑制结扎幽门引起的大鼠胃溃疡形成,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甘草抗溃疡作用的机制: ①抑制胃液、胃酸分泌;
②在胃内直接吸着胃酸而降低胃液酸度;
③增加胃黏膜细胞的己精胺成分,保护胃黏膜,使之不受损害;
④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再生(如甘草锌);
⑤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
解痉 FM100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FM100和异甘草素等黄酮化合物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显着解痉作用。家兔灌胃甘草液后胃平滑肌运动逐渐减弱,30分钟后胃运动几乎完全停止。甘草的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甘草素的作用为最强。FM100与芍药苷的解痉作用有协同作用。
保肝 甘草制剂和甘草甜素对动物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草黄酮组分灌胃给药,能显着降低CCI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及肝内丙二醛含量增加,也可抑制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脏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耗竭。
甘草甜素或甘草次酸肌内注射,对CCI4引起的实验性肝硬化有抑制作用,可使肝胶原蛋白和血清γ-球蛋白含量降低,并使血清ALT水平降低,即可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和减轻间质炎症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也可使肝坏死和气球样变性明显减轻。
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甘草酸对HBV有直接抑制作用,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抗原(HBsAg)向细胞外分泌有抑制作用。
(6)解毒
甘草对误食毒物(毒蕈),药物中毒(敌敌畏、喜树碱、顺铂、咖啡因、巴比妥)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缓解中毒症状,降低中毒动物的死亡率。甘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甘草甜素。
甘草解毒作用的机制为:
①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后释放出的葡萄糖醛酸可与含羧基、羟基的毒物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
②通过物理、化学沉淀毒物以减少吸收,如甘草可沉淀生物碱;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改善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
④提高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2.其他药理作用
(l)抗心律失常 炙甘草提取液腹腔注射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钡和毒毛花苷K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减慢心率、延长麻醉大鼠心电图的 P- R和 Q-T间期。甘草总黄酮可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减少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发生率,增加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和心搏停止所用的剂量。
(2)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甘草次酸对家兔或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有显着的降低血清胆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作用。甘草酸灌胃给药对大鼠、小鼠、家鸽实验性血脂增高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甘草甜素(2mg/日)可使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大剂量(20mg/日)能抑制大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更大剂量(40mg/日)时反而无效。
(3)抑制血小板聚集 甘草中的异甘草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体外的作用强度相当于阿司匹林。甘草叶中富含黄酮的组分对胶原蛋白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后者的抑制作用比阿司匹林强大17.7倍。
(4)抗肿瘤 甘草酸对黄曲霉素和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胀果甘草中提取的黄酮类混合物可有效地预防巴豆油对小鼠皮肤的促癌作用。
综上所述,与甘草补脾益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其清热解毒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与其缓急止痛功效相关的作用为抗溃疡、解痉和保肝作用;而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与其镇咳、祛痰、解毒作用有关。甘草还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作用。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素及异黄酮类等。
------------------------------------------------------在祖国医学宝库中,甘草是一味普通而又重要的药物。说它普通,是因为它药源丰富、药价低廉,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在众多的中药方剂里,起着诸多方面的微妙作用。从远古开始,甘草就被医家所重视,我国现存的古代第一部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把甘草列为“上品”。公元五世纪的名医陶弘景所辑的《名医别录》,称她为美草、蜜草,还有“国老”样的尊称。陶弘景说:“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又说:甘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七世纪甄权也说它“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然而,甘草决不只是担负调和诸药的重任,也不仅限于能解诸毒,它确实有着多方面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与金疮肿。《名医别录》说甘草能温中、下气、止咳止渴,解百药毒。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协合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甘草有生用与炙用之别。中医临床上早已总结出,甘草生用则通,灸用则补的经验。因其性味甘平,以清热降火解毒为长,用治疮疡肿毒、湿疹、发热等须用生甘草。如经蜜炙后性味变为甘温,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有温中散寒,除邪热,补脾胃,润肺益气之功效。甘草的根和茎入药,其成分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甙元,还原糖,淀粉,胶质及矿物质等。甘草之所以有甜味,主要是甘草甜素所致。
甘草对胃酸过多的胃肠道溃疡病,能抑制其胃酸分泌,从而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甘草浸膏口服后能覆盖发炎的咽部粘膜,缓和炎症对它的刺激,起到镇咳作用。 甘草的解毒功能,主要是甘草酸分解的葡萄糖醛酸与毒素发生反应的结果。实验证明,甘草及各种制剂能消除或降低氯化铵、组织胺、水合氯醛、苯砷、升汞的毒性;对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的有效成甘草甜素。甘草经水解后可释出葡萄糖醛酸与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解毒。此外,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其解毒作用与吸附率成正比关系。与药用炭一样,在胃内吸附毒物,减少毒物吸收而解毒。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在体外对金葡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在试管内能增强小檗碱抑制金葡菌的作用。甘草制剂对多种皮肤炎症及皮肤过敏性疾患均有一定疗效,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炎皮疹等。用于眼科治疗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亦取得较好疗效。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效果。此外,甘草还具有降低高血压的胆固醇以及镇痛,解痉等功效。
近期报道,对甘草中的甘草甜素进行研究,其可以抑制爱滋病毒斑的形成和感染细胞的变化,从而抑制爱滋病的繁殖,其抑制率达98%,原苏联土库曼尼亚爱滋病防治中心等单位,从甘草中分离并配制成有效抑制HIV繁衍的药物尼格利津,专家认为其结构与美国研制的叠氮脱氧胸苷相似,但它并无副作用,且临床证明是极有效的一种治疗爱滋病药物。连云港天晴制药厂生产的克艾可系中药甘草等提取物制成的口服片剂,用于60例爱滋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改善症状,体症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该制剂的作用得到药理实验的证明。甘草的毒副作用较小,但若较长时间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及血钾减少等症状并有脘腹胀满,纳呆等消 化障碍,如能适当掌握用药剂量,上述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综上所述,甘草的作用相当广泛,从古至今,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防治作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运用生物学、化学、药理学等学科技术,深入研究甘草的药用价值和作用机理,这样有利于甘草的开发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甘草这一“国老”在传统药学宝库中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