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广西
像河内
自贡大城市物价接近广西南宁,但收入不及南宁,城市建筑
设施也不咋的
‘贰’ 汉朝时的所为"河内郡"指什么地方
河内郡是汉代设立的郡置,在今河南省焦作市。
自战国魏始有河内河东之名,而秦汉因以置郡,周礼所谓河内,不止河内郡地也,汉时郡治废县,在河南武陟县西南,晋徙治野王,即今河南沁阳县治,后魏于郡置怀州,隋废州,寻仍为河内郡,后又为怀州,宋曰怀州河内郡,后又为怀州,宋曰怀州河内郡,金又曰怀州
‘叁’ 古籍中常说的“河东、河西、河内、河套”指的都是哪些地方
上次说了“关”――古籍中常说的“关内、关外、关中、关东”指的都是哪些地方?,这次我们来说说“河”。其实在先前小编的这篇文章两山,两河,两湖,两广中的“山河湖广”分别指的是什么当中已经讲到了一点儿,这次把它拿出来单说。
河,在古代一般特指黄河,而其他的江河一般都称之为水,例如渭水、漳水等。
黄河
河东、河西
对比河南、河北,简单的理解也就是泛指黄河以东、西。但它们的意思在古代有过变化。
河东,恐怕各位第一想到的就是“河东狮吼”吧,因为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姓柳,而河东正是柳氏的郡望,所以以此代称。这就和韩愈被称作“韩昌黎”是一个道理。
电影《河东狮吼》剧照
秦汉时期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明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第三十一卷称:“河东,山西一地也??”,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生在山西,所以世人又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
河东郡
河西,在春秋战国时,指的是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今天的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
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玄宗时期在凉州设置的河西节度使管辖就是这一片区域。
河西郡
另外在历史或地理书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个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它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重地。
河内
这个河内当然不是越南那个城市,越南的河指的是中越两国的跨境水系红河。
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所以河东、河南、河南并称“三河”,为天下之中,亦是“中原”的代名词。
“三河”地区
当然,“三河”都有广义狭义之分。河内在广义上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约相当于今豫北地区。狭义则专指河内郡(今沁阳)。
另外补充一点:在我国古代,阴阳可以用来指代方位,山南水北谓之阳,反之为阴。比如沁阳,即沁水之北。
原因是在黄河中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都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只会从南面照射过来,所以山的南面有阳光为阳;而北面则为阴。
山阳与山阴
水是因为由于地球引力和地势的关系,河水水流的侵彻力使得南岸容易被侵蚀,变得相对“潮湿”,所以水的南边被称为阴。这一说法后来逐渐传开扩大到个整个中国。这也反映了古人对温度和湿度的认知。
河套
始于明代,指的是被黄河呈“几”字形套入其中的整个鄂尔多斯高原和部分黄土高原。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着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明史》对其的描述是“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
河套地区
‘肆’ “河东、河西、河南、河北、河内、河外”在古文中指什么地方
“河”在古代是指黄河,古籍中出现的河一般都是黄河的意思。
河东:河东泛黄河以东,尤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山西在黄河以东,故山西古称河东
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过变化。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后演变为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现在的河西五市是指:现在的河西指的是甘肃省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也是河西走廊一带。
河南:1.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2.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3.汉称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4.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河北:1.(唐)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东北),辖古黄河以北地区。2.(宋)河北路,治大名府(今大名东)。
河内:黄河以北为河内,大约是今天的河南省地区
河外:黄河以南、以西为河外。
‘伍’ 古代河内、河间指哪里
中国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战国时河内为魏国领土。秦末民变时司马卬被项羽封为殷王,都城在河内。汉高祖即位时设置殷国,次年改名为河内郡,位于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
河间,古称河涧、瀛洲,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属于湖积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
(5)中国河内是哪个省扩展阅读:
河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约相当于今豫北地区。狭义则专指河内郡(今沁阳)。
因位于黄河凹处北岸以东,且位于殷商畿内,故称河内。与河南、河东相对,并称为“三河”。“三河”分别为夏商周王朝腹地,亦是“中原”的代名词。
河内、河南以黄河为界,河内、河东以太行为界。同时,河内与河南、河东又均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则分别专指河内郡(沁阳)、河南郡(洛阳)、河东郡(安邑)。
‘陆’ 河内市是哪个国家的
越南
河内直辖市(Hà Nội),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位于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面积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万人[1]。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65名。[2]
中文名
河内
外文名
Hà Nội(越南语)
别名
升龙
行政区类别
直辖市
所属地区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快速
导航
城市概况
交通指南
服饰
节日
气候特点
经济发展
旅游景点
风土人情
千年庆典
注意事项
历史沿革
精选片单 越南河内旅游攻略,探索自然文化之旅!
00:58
【秒懂网络】一分钟带你游遍河内
6270次播放 | 5个视频
河内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约在前3000年河内一带开始有人居住。从11世纪起就是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文物丰富,名胜古迹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称。
河内市城市交通图-最新erlinyou版
其城市化的雏形“古螺城”,建成于前200年。
河内在古代为中国故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交趾郡,河内便在其范围之中。南朝宋时在河内地区设置了宋平郡,治昌国县。隋朝时改为宋平县,为交趾郡的治所。
621年,唐朝将交州的治所迁往宋平县(今河内),并修筑城池,后来为总管一方的安南都护府。
河内始建于621年,为中国唐朝交州总管府(后为安南都护府)辖下的宋平县,是当时越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别名“紫城”,后又改称“罗城”、“大罗城”。唐朝后期又成为静海军节度使的驻地,2007年,河内出土了唐朝安南都护府遗址。
939年,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后,现今河内地区曾为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
9世纪末,南诏一度占领交州,时任安南都护兼静海节度使的唐朝大臣高骈为抵御南诏入侵而修筑罗城,交州(河内)遂又称“大罗”。
11世纪初,越南历史上的李朝太祖李公蕴认为大罗城位居“天下之中”,物产丰富,人丁兴旺,是实施大越国统治的理想之地,便于1010年颁布《迁都诏》,将国都由宁平省华闾迁到大罗城。据史籍记载,李公蕴乘船抵达大罗城城墙脚下时,突见一条黄龙腾空飞起,李太祖认为这是吉兆和天意,便将大罗城改称为“升龙”。李太祖宣称迁都的目的是“以其图大宅中,为亿万世子孙之计”,称赞河内地区“宅天地区域之中,得虎踞龙蟠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垲,民居蔑昏垫之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京师之上都”。
‘柒’ 河内在中国的哪个地方
。。。。人家是问的中国的河内。。。
河内是古地区名,像河间、河洛等名称一样,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另外,河内在某些具体历史时期指代具体地方:
(1) 郡名,楚汉之际置。郡治在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
(2) 县名,公元596年隋朝将野王县改为河内县。1913年改名沁阳。
‘捌’ 河间,河内,河东,河西具体是那里
河间市古称瀛州,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今河北省内,属沧州市管辖。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居京(北京)、津(天津)、石(石家庄)三角中心,环渤海经济区,距北京189公里,距天津183公里,距石家庄176公里。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河内(中国)
(1) 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
(2) 郡名,楚汉之际置。郡治在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
(3) 县名,公元596年隋朝将野王县改为河内县。1913年改名沁阳。 (4)村名,位于定兴县的一个村,四周环水,故名河内,历史悠久,张柔 张弘范等都是河内村人 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顾炎武《日知录》第三十一卷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过变化。
1、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
2、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
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它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北连大漠,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它包括酒泉、张掖、武威3地区,金昌、嘉峪关两个省辖市和永昌、金川、酒泉、玉门、金塔、安西、敦煌、肃北、阿克塞、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天祝、民勤、古浪、武威等19个县、市、区,总人口337万。
河西走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有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和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和地下水形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河西走廊的万顷良田,使这里成为甘肃的天然粮仓。
河西的历史是悠久的。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它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铁马金戈的古战场。至今,境内烽台、古城、塞堡等仍然遗存。历史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都是地沃物丰的繁华之地。唐代诗人岑参的“凉州七城十万家”和元稹的“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都是当时河西历史的真实写照。
3.现在的河西指的是甘肃省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即河西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