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生是什么时候进入我国,广泛种植的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花生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理由是在巴西曾找到花生属的许多野生种,在秘鲁沿海的史前废墟和墓葬中曾找到距今2700多年前的古代花生,又据古代记载,秘鲁和巴西的印第安人很早就已栽培花生。中国的花生是明末清初从南美洲传入的。
另一种看法:中国花生是土生土长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已有花生的明确记载。且在陕西汉景帝阳陵陵园考古发掘获重大进展,埋藏在地下两千年的厚达20公分的粮食,美国学者判断,其中有1颗玉米,11颗小粒花生。汉景帝距今2100多年,故推翻了中国的花生是明末清初从南美洲传入的说法。现代花生的起源可能是多源的,中国和南美都是花生的原产地。
❷ 花生的原产地是哪里
原产巴西,中国花生分布很广,各地都有种植。主产地区为山东、辽宁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
其中以北方的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较多,山东半岛、鲁中南丘陵、冀东滦河下游、豫东黄泛区以及苏皖两省淮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花生的重点产区。
世界生产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但作商品生产的仅10多个国家。
花生在中国不同地区与其他作物组成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或三熟的种植制度,从而有春花生、麦套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之分,广东个别地区还可种植冬花生。
在水稻田中发展了部分花生种植,形成花生—水稻或水稻—花生的轮作制度。有的地方生育季节较长,水稻品种搭配合适,还可与双季稻轮作。
广东、福建等种植秋花生收荚果留作第2年春播用种,可以提高出苗率,保证苗全、苗壮,当地俗称“翻秋留种”或“倒种春”。
因地下结荚,要求疏松的沙土、砂砾土或砂壤土,以利果针入土、荚果发育和收获。深耕、深翻有利花生的生长发育。
❸ 花生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花生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三个地区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9%以上。其中亚洲的花生产量为2400.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7.20%,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产量分别是1438.5万吨、650.0万吨、145.0万吨和7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40.27%、18.20%、4.06%和2.00%。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花生生产大国,印度尼西亚排在第五位。
关于花生传入我国的时间主要有两个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花生原本是美洲植物,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才发现的。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胡豆晚,大约在1530年左右传入中国,而且最先是到沿海地区,到后来才传入中国内陆地区,而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这个过程比较长。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也是花生的原产地之一,依据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次考古发现。1958年和1961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和江西修水山背遗址中先后出土了若干有点像花生的植物籽粒。
❹ 中国花生从哪引进的
中国栽培的花生是从南美洲引进的,但关于最初引入的时间和地点,学术界还没有最后定论。国际上发表的多数文献中认为,花生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16世纪中叶从西班牙属地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沿海的。美国花生专家Hammons在《花生栽培与利用》和《花生科学与技术》(分别于1973和1982年出版)中指出“中国关于花生的最早参考文献晚于(欧洲人)发现和征服美洲之后的相当时期”,其依据是Lanfer.Berthuld于1906年在《美国学者国际会议》和辅仁大学《东方国研究月刊》上发表的文章,因这些文章是英文,故易为西方人所接受和引用。但是由于语言和历史的局限,西方学者对当时中国文献的认知难免有偏颇之处。当然Hammons只是客观叙述“中国关于花生的最早参考文献”,而并未以此作为中国最早栽培花生年代的依据。实际上,中国关于花生或花生种植的最早文字记载和中国栽培花生的年代要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年代。
❺ 花生!花生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花生原产于美洲的巴西和秘鲁,明末传入我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传入我国的是爬蔓的小果花生,现在栽培的大粒种是清末传入山东沿海的烟台、蓬莱一带,后来逐渐广泛推广。
明末清初,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最近一次为1887年。直到干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贵之物,寻常人很难吃到。
欧洲曾从中国引种花生,因此欧洲部分地区仍称之为“中国坚果”。刚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刚果植物志》中称“花生是由中国传入印度、锡兰及马来群岛,尔后传入非洲的。”
(5)中国的花生是哪个国家的扩展阅读:
中国分部
我国花生分布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由于其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适宜的生育期,因此生产布局又相对集中。2008~2012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的省份有豫、鲁、冀、粤、辽、川、皖、桂、鄂、赣、吉、湘、苏、闽14个。
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三个地区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9%以上。其中亚洲的花生产量为2400.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7.20%,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
❻ 花生的原产地是美国对吗
花生原产地是哪里目前还没有定论,目前认为花生起源是南美洲巴西或者是中国亦或是埃及,但是肯定不是起源于美国。
原本认为花生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但是,自20世界50年代以来,中国2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种子,提供了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存在花生的实物资料。因此,花生的起源问题,还需进步一探索。关于花生的原产地,文献记载有原产巴西、原产中国、原产埃及等三种说法。
落花生:蔷薇目、豆科,落花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
叶通常具小叶2对;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约10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
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直径1.7厘米,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翼瓣长圆形或斜卵形,细长;龙骨瓣长卵圆形,内弯,先端渐狭成喙状,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头顶生,小,疏被柔毛。
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种子横径0.5-1厘米。荚果果壳坚硬,成熟后不开裂,室间无横隔而有缢缩(果腰)。每个荚果有2-6粒种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头型、葫芦型或茧形。每荚3粒以上种子的荚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
百粒重一般50-200克。果壳表面有网络状脉纹。种子三角形、桃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一般底端钝圆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种皮有白、粉红、红、红褐、紫、红白或紫白相间等不同颜色。子叶占种子总重量的90%以上。胚芽隐藏在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由主芽和两个子叶节侧芽组成。花果期6-8月。
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落花生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吉林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落花生的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淡黄色,味芳香,种子含脂肪油40-50%,含氮物质20-30%,淀粉8-21%,纤维素2-5%,水分5-8%,灰分2-4%,维生素等。花生米可以加工成副食品。
❼ 花生的原产地是哪
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大约在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考古学家在秘鲁利马北部安孔镇的古墓里,曾发掘出距今2000多年前保存完好的炭化花生粒。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叶通常具小叶2对;
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约10条;
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直径1.7厘米,开展,先端凹入;
翼瓣与龙骨瓣分离,翼瓣长圆形或斜卵形,细长;龙骨瓣长卵圆形,内弯,先端渐狭成喙状,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头顶生,小,疏被柔毛。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种子横径0.5~1厘米。花果期6~8月。
科学浇水
花生是相对耐旱的植物,一般在正常年份中不需要进行浇水管理,但是如果遇上极为干旱的天气,尤其是在花针期缺水,就要对花生进行科学并及时的灌溉。在开花下针期间,如果地表0~30厘米处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土壤正常含水量的一半时,就要及时的对花生进行灌溉。
在花生成熟期,此时对土壤的含水量要求较低,如果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大于土壤正常含水量的五分之二时,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排水,以免造成花生烂果或者是发芽,造成花生减产。
❽ 中国花生出口哪些国家
日本、印度尼西亚、荷兰是我国花生主要出口国。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名词解释: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三个地区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9%以上。其中亚洲的花生产量为2400.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7.20%,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产量分别是1438.5万吨、650.0万吨、145.0万吨和7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40.27%、18.20%、4.06%和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