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个青春文学作家封了
龙骑战机.作者:华表
因为小说写的内容和中国战机未来发展规划大致一样,被有关部门多次约谈,绝了 喝茶原因:
❷ 中国近代有没有封杀作家的案例
如果说完全封杀的,那还真是没有。。。。
❸ 写了十本书被封了九本的是谁
尝谕,原名常煜,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网络签约作家。
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1]2018年5月,入选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百强大神。[2]着有《市长大人》《重活了》《重生之玩物人生》《权财》《我真是大明星》等。
尝谕尝谕,真名常煜,现居北京。
尝谕出生在北京宣武区琉璃厂一带的胡同里,现在叫西城区了。初一开始沉迷小说,初二开始自行创作。尝谕说:“我父母是普通工人,善良,勤俭,万千北京普通市民中的一员,地域和家庭对我影响都很大,可能书里语言风格、主角性格、为人处世都是北京做派的路数儿,书里时常冷不丁蹦出几句北京话,一开始写稿的时候还删一删,把方言改成普通话,后来写得快了顾不过来改,读者也习惯了,慢慢地书里北京话越来越多,也算是一种特色吧?”
“我本名常煜,取笔名尝谕取的就是同音。”尝谕最早进行创作是大学毕业后,那时候得找份儿养家糊口的营生,他平时喜欢看小说,一拍脑门儿就决定干这行了。恰好他对这一行很感兴趣,没什么伟大动机与理想,“养家糊口而已,饿不着自己,把父母伺候好了,当时想着就可以了。现在也是这么想的。那会儿没什么想象力,都市题材离自己近点儿,所以一直就写下来了。”[3]
原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现创世中文网签约作家,擅长熟女都市类题材小说。着有《市长大人》《重活了》《重生之玩物人生》《权财》《我真是大明星》[4]。凭借《我真是大明星》一书,获得了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的称号,该作品获得2016年原创文学风云第二,被起点国际站翻译成英文,同名小说改编翻拍成了电视剧。[5]
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1]11月,由于网络作品审核的原因,作品《我真是大明星》被屏蔽。
2018年5月,入选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百强大神。
❹ 知名作家呼吁网友封杀邓超孙俪这对夫妻,封杀的理由是什么
知名作家呼吁封杀邓超孙俪夫妇,理由令人啼笑皆非
❺ 中国有没有出过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包括被封杀的)
只有华人拿过诺贝尔奖,中国内地没有
❻ 听说李长鹏的《毕业照》被封杀了!是真的吗为什么啊!!!!李长鹏是90后作家领军人物,2010
该书已经得到省内外多家出版社的高度认可,李长鹏正在与各出版社就图书的版式、章节等问题进行协商,预计将于2014年年初出版上市。
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上市的风声,具体情况也没有报到所以不大清楚,不过好书最终都会和大家见面的,继续耐心等待吧
❼ 请问哪一个中国作家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是自己拒绝的,艾青、北岛、钱钟书、巴金、王蒙和李敖都曾被提名,而老舍是正式被列为获奖者的,但是诺贝尔奖不授予去世的作家,经过调查,老舍已经不堪迫害自杀而死,这一年度(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改授给了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了.
参考资料: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文洁若
沈从文于1988年去世后,把他的作品译成瑞典文的倪尔思·奥洛夫·埃里克松在悼念文章中写道:“1988年秋瑞典出版的两本选集都引起了人们对沈从文作品的很大兴趣,很多瑞典人认为,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最有力的候选人。”注关于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消息,至今未见诸文字,但我认为是可信的。
一九七八年,挪威汉学家伊丽沙白·艾笛由于研究萧干的长篇小说《梦之谷》,开始和他通信。转年初春,她为了研究“易卜生与中国”,专程访华。当时我们住在天坛南门东二楼六单元303室。萧乾于三月间拿到一纸改正书,社会活动多起来了。所以艾笛女士光临舍下之际,我特地回家来帮忙照料,招待远客。
萧乾事先提醒我,要多听少说,不要插嘴,免得打断他们的思路。不知怎么一来,艾笛女士忽然把话题转到老舍差点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上。记得她是用英文这么说的:
“那一年,本来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然而查明老舍确实已于八月间去世,而按照规定,诺贝尔文学奖是只颁发给仍在世的人的,所以就给了另外一个人。”
萧乾曾对我说,在一定的时候,沉默是一种深沉。他听了艾笛女士这番话,没做出反应,我在一旁听了,也没敢吱声。倘若我立即惊喜地刨根问底,说不定会让这位初次见面的外宾瞧不起,心想:原来中国人眼巴巴地就盼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连没到手的,也会使他们如此兴奋。
然而我情不自禁地将此事告诉了老舍的大女儿舒济当时她的办公室和我的只隔一个门,并给她写了一份不足四百字的书面材料。
文革中究竟有多少人被迫害致死,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老舍之死是最令中外各界人士震憾之事。早在一九六六年十月一日,香港发行的英文报纸《香港星报》就报道了。一九六七年,日本作家水上勉写下了《蟋蟀葫芦》,悼念老舍。瑞典于一九五O年就和中国建交了,在北京设有驻华使馆。我不相信,迟至一九六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才得悉老舍的死讯。当艾笛女士向萧乾透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那番话时,我认为她所说的“那一年”,指的是一九六六年。
我平生与老舍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跟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共事的诗人方殷与师大女附中的一位资深女教师结婚,婚礼在该校的大礼堂举行。我到得早,瞧见老舍从驶入操场的一辆小卧车中走下来。他大概前不久才从美国回来,西服革履,举止潇洒。作为主婚人,他就着一对新人是“大男大女”这个问题讲了一通,幽默风趣,台下的女生从头笑到尾,气氛极为热烈。
第二次是一九六五年五月,我国作家访日代表团回国后,在文联礼堂做报告。刘白羽先发言,讲得面面俱到。轮到老舍时,他不紧不慢地说:“该讲的,白羽同志全讲了。我来点儿大会花絮吧。”
会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一九五O年九月参加工作以来,我还没听过如此生动的报告。我记了详细的笔记,可惜在文革“打砸抢”中,随着家中的一切,荡然无存了的。我想,像老舍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富于特色的作家,是不甘心跟在旁人后面照本宣科的,所以有此即兴发挥。而我们当时的做法是扼杀个性,扼杀特色。
中国不是没有像老舍这样的世界级的作家,可惜被“四人帮”及其爪牙逼得走上了绝路。这个悲剧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老舍死得悲壮,他是现代的屈原。
此文为纪念老舍逝世三十四周年而写二OOO年八月二十四日初稿
十一月八日补充修改
注:倪尔思·奥洛夫·埃里克松:《一位真诚、正直、勇敢、热情的长者》,见《长江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解放日报》
❽ 中国有个年轻作家,他写的小说带有大量对现实的批判,语音犀利,作品在网上常常被封,网上找不到全本,请
王小波?可能不年轻了....
中国有个不年轻的科普作家,他写的文章尽量避免对社会现实的批评,以及可能引起误解的措辞;某天他就不同国家生活细节发表了一些和某“舆情分析师”不相符的言论,整体被封杀了.....
❾ 起点封杀过哪些作者,哪些作品
柳下挥,无罪,方想,烽火戏诸侯,梦入神机,8难,更俗等起点大神,以下等人的名字和书名以及个人空间现在起点全部屏蔽中。。。
❿ 易术的宣布封笔
2008年3月,在出版新作《不能偷看的日记》的同时,易术透过作家出版社对媒体正式宣布“无限期停止写作”,并永久性退出作家协会。
在宣布封笔之前,易术曾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因公开批评《萌芽》而导致作品被停止连载、与新锐作家卫慧进行一场长达半年的媒体“舌战”、代表作《陶瓷娃娃》遭禁、出版情色意味浓重的小说《孔雀》被国外媒体关注等,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此,该书的责任编辑苏红雨介绍,她在半年前拿到易术的书稿时,就和他聊过以后的发展方向。易术当时表示已无心写作,一来反感“80后”作家这一头衔,二来随着年纪与阅历的增长,对聒噪的文化圈颇为失望,不愿妥协,所以《不能偷看的日记》将成为易术写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之前所有的宣传都是谎言”
易术对记者表示,刚开始出版作品时,媒体正在热炒“80后”概念,很不幸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像很多写手一样,为了迎合出版市场而写出一些并非本意的惊世骇俗的文字,配合出版商进行一些过激的宣传方式,以博取眼球和刺激销量,所以后来才会有与卫慧“舌战”一事的发生。他说:“我并不认识她(指卫慧),写作的人都值得尊重,我们应该惺惺相惜,为什么要有所谓的‘战斗’呢?”
之后易术协同新浪文化频道曾发起颇具影响和规模的“纯真写作”运动,可惜因为支持者甚少而不了了之。随即推出长篇小说《孔雀》,被出版商冠以“性礼物”的招牌,《中国青年报》整版讨论关于他的写作误区,一时间又让他陷入一个炒作的僵局,“身不由己”地闯入了“80后”写作的“禁区”。对此易术表示:“有没有人读到我的作品,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就算有一天没有人记得我出版过这些作品那也没关系,我依然在过我自己的生活。”
2005年引发的“宫崎骏改编风波”,更是让易术觉得万分尴尬。此后易术对这个“聒噪”的文化圈彻底失望,并萌生了退出的念头,他认定只有完全变换另一种身份,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他还认为,之前所有的宣传都是谎言,作家圈里他没有真正的朋友,也并不承认自己作家的身份,他说:“我一直有自己的工作,写作只是一个信念而已”。 “80后作家概念已经过时”
与易术合作出版小说集《兰花小馆》的石竹说:“也许等到10年后,甚至更久,易术会有更多的感悟去抒写自己更为丰盈的情感,如果可以,那现在的放弃就不会是消极。”而易术的出版方作家出版社也代他表示“将无限期停止写作,并不再以作家身份出席任何公开活动”。
不少网友则纷纷撰文表示,易术终止写作代表了“80后”写作群体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当初的“80后”作家们,如今分别选择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韩寒在玩赛车,郭敬明开起了文化公司,蒋峰在时尚杂志做编辑,春树正在酝酿出国。被媒体炒得繁盛一时的“80后”写作时代逐渐瓦解,这些追求自我的少年作家们日趋成熟,也必然会拥有更为明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这或许也是一种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