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核试验的地方
只有罗布泊一个,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站地约2000~3000平方公里,即使是大气层核试验,可保证数千万吨级当量的试验安全范围,地下核试验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自96年已暂停一切核武器试验爆炸。那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不适宜居住(没有人烟)。第一次核试验的爆心,先后有很多人再去过(包括记者80、90年代),目前尚存在极微量的辐射。至于地下核试验区(试验过区域),氛围很小,一般为永久关闭。
㈡ 为什么在罗布泊核试验
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站地约2000~3000平方公里,即使是大气层核试验,可保证数千万吨级当量的试验安全范围,地下核试验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自96年已暂停一切核武器试验爆炸。那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不适宜居住(没有人烟)。第一次核试验的爆心,先后有很多人再去过(包括记者80、90年代),目前尚存在极微量的辐射。至于地下核试验区(试验过区域),氛围很小,一般为永久关闭。
㈢ 中国第1棵核试验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样
1984年12月19日的第五次平洞核试是中子弹的首次原理实验。这颗验证弹圆满成功并为全面突破中子弹技术瓶颈和首次中子弹核试验打下了基础,并在时程上反驳了美国对中国窃取中子弹机密的指控。
罗布泊在北部以西约2300公里,曾选择甘肃敦煌以西,新疆罗布泊以北4个地点,中俄两国专家都认为敦煌以西160公里的地区最好。核试验场分3个区。马兰科学城位于试验场西北,在两条干线公路交汇点附近是主要指挥所和技术人员居住区。马兰西北几十公里有一个保密研究所,即核试验中心,三面环山,有一条对外公路。核试验在试验场东南方距马兰不远的沙漠中进行。中央分区在马兰分区和东南分区之间,是地下核试验场,但早年也进行过几次低当量地面核试验。中央分区又分为3个地下核试验区;南部试验区在大山中;1969年9月22日和1975年10月27日的头2次地下核试验就在此进行。这两次核试验检验了地下核爆炸的封闭技术。这两次试验后,平洞核试验转移到西部试验区,这个试验区的核试验都是低当量的,在试验的同时也检验了地震武器的试验数据和核试场的安全性、合理性。中子弹的原理性试验和首次试爆都是在此进行的。东部试验区是西山之间的一块低斜坡地,进行深竖井地下核试验。近年的核试验有很多在此进行,包括东风41的弹头试验。
㈣ 中国的氢弹实验是在哪爆炸的
在罗布泊沙漠腹地。
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响彻中国,也震惊了世界。这次氢弹试验的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从1964年10月 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次成功进行氢弹试验,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氢弹爆炸时,作为引爆装置的原子弹首先爆炸,产生数千万度高温,促使氘氚等轻核急剧聚变,放出巨大能量,形成更猛烈的爆炸。
在氢弹爆炸成功的同时,中国政府重申:“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㈤ 我国核试验场罗布泊,曾多次被核武器轰炸,现在是什么样子
核武器是自文明开始以来已知的最强武器。二战时由美国发明,历史上只使用过两个时期,美国也凭借它获得了世界强国的地位。但是,这样的武器,无疑是一个不应该出现在世界上,甚至是地球上的存在。被炸的地方几十年内都不能住人。即使被它攻击的生物活下来了,它也会痛苦一辈子,早早死。也正是因为核武器的威慑力量,只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才能真正拥有发言权。中国核试验场在罗布泊,所以多次被核武器轰炸。现在是什么样子?
正是这个地方孕育了中国最大的军事支援,也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们的科研人员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我们应该继承这些前辈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为中国未来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㈥ 我国的氢弹和原子弹是在哪些地方实验爆炸的
中国的原子弹都是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沙漠中爆炸的,在我们新疆那有个基地叫马兰就是具体的地名,叫马兰核试验基地,住着军队,老百姓是不能进去的,当然也不可能在马兰爆,只能是马兰附近的沙漠中,具体经纬度就不清楚了.
㈦ 曾被我国核武器轰炸45次,被称“生命禁区”的罗布泊,如今怎样了
罗布泊湖泊的名字,在今天因为一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而为大家所熟知。这个在20世纪初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偶然闯入的秘境,有着存在于史书里的惊人景色。
《汉书·西域传》中就记载了这一片土地在当时的青葱翠绿,传说张骞出使西域途径此地,引入眼帘的并非萧瑟的荒漠,而是满眼的生机勃勃。
但是这里曾经存在的绿洲与湖泊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就已经了无踪迹了,造成美丽的罗布泊消失的并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的破坏。
小结:
现在的罗布泊,保留历史遗迹的部分一如往常,毕竟几十年时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而曾被用作核试验的地方,也不再是几十年前寸草不生的模样。
虽然核试验客观上给那一片土地带来的是毁灭,但是进行研究也确实代表着希望的传承,如今研究已然结束,但是传承不会停止。
曾经的荒漠被种上了棵棵绿树,生机盎然的不仅有生态还有祖国的发展,希望的种子将通过这里一直传递。
㈧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到底在什么地方爆炸的为什么有人说是青海
第一颗原子弹确实是在罗布泊,不过和青海也不是没有关系,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诞生在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对外名称为“青海省综合机械厂”,代号221,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西海镇,不过现在已经不是核武器研制基地了,早就已经开放了。央视有一个纪录片《代号221》,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如果说,原子弹是怎么爆炸的,我觉得是科学家的隐姓埋名,是战士的坚守,是每一个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功绩。
㈨ 为什么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选择罗布泊作为试验场地
因为罗布泊北部是天山博格达峰,南部是阿尔金山,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简直就是两道天然的屏障,东部是土山和丘陵,往南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并且方圆三百公里内没有人烟,而且下风向东至敦煌420公里之间没有人烟,也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矿藏。将这么一个地方建设成核试验基地,真可谓天造地设。
李觉、吴际霖、郭英会等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先后在四川、甘肃、青海选点。最初倾向于甘肃张掖,但又认为与兰州铀浓缩厂太近,不利于战备。
正在踌躇之际,1958年3月,青海省第一书记高峰建议,青海金银滩四面环山,人烟稀少,水源丰富,是个好地方,建议把核研制基地放在那里。经过勘测,金银滩得到了苏联专家的认可。1958年底,中央决定,核武器研制基地在青海金银滩秘密建设。来自全国的数万建设大军,陆续开进草原。
受“大跃进”的影响,直到1963年,金银滩原子弹研制基地建设仍然很不理想,二机部决定,核武器研究院不能等基地全部建好再搬过去,必须立即搬过去,许多实验工作赶紧做起来。
1963年秋,核武器研究院整体搬迁至青海金银滩基地。在那里,进行了各种类型的模拟仿真试验;同时,在那里完成原子弹的总装。
(9)中国核试验在哪个沙漠扩展阅读
尽管中国的导弹事业在钱学森回国一周年之际——1956年10月起步,但在中国大地上打响的第一颗导弹却是苏联制造的。
根据1957年10月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援助中国两枚地对空P2导弹,一颗供钱学森领导的第五研究院解剖仿制,另一颗供酒泉导弹试验基地用于测试,目的在于检验这个基地的各项建设是否过关。
这个酒泉导弹试验基地,就是今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很多人知道神舟系列飞船是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的,却鲜有人知道,这里曾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发源地。
1956年秋,在导弹研制启动的同时,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尤其是1957年10月《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以后,建设导弹试验场迫在眉睫,因为要检验我们研制的导弹是否合格,就必须经过一次次的发射试验。
1957年冬,成立了以苏联的盖杜柯夫为首的苏联专家组,帮助中国进行导弹试验基地的勘选定点工作,专家组与炮兵司令陈锡联、20兵团司令孙继先等一起,选中了内蒙古的额济纳地区。
1958年2月25日,经毛泽东批准,我国导弹试验基地定点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这就是后来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