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周边形势对中国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四、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五、俄罗斯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
2. 谁能谈谈中国周边国家的最新军事动向
中国周边国家的最新军事动向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隔岸观火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显然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中心,在加西方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不认同和仇视, 必然使中国的周边环境不断恶化,各国军事实力参差不齐,各怀胎心,不断提升军事实力,对中国构成潜在威胁。各国逐步对中国施加压力,但又都不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和中国翻脸,他们不断挑衅,企图让中国第一个跳出来,也好为组成联合国军找一个好的借口。因此,中国应当以静制动,杀鸡儆猴,不要一下把战线拉得太长,逐个击破则为上策。
具体分析:
北临俄罗斯,蒙古,中亚三国,军事实力不可小觑,但是愈是超级大国,发生战争的几率就会越低,一旦爆发,不是你死我亡,而是地球灭亡,所以北部最安全。况且有蒙古作为缓冲地带,所以最看好北部。
东部则陆接朝鲜,海临韩国日本,朝鲜对中国依赖太大,况且没有实质性冲突,不予考虑,反而是朝鲜不断挑衅美国,容易把中国卷入战争。最近,朝鲜面临领导人换届,政局可能会发生动荡,再加上最近一意孤行,进行核试验,不确定因素激增。美国在打完伊拉克战争后,最近世界好像平静很多,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都转移到经济危机上来,不过这会不会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呢,也不可知。棒子和膏药,海军实力了得,中国需小心提放,虽然中国就东海油气田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膏药好像还不领情,想独吞我大片海区,着实可恨,近来摩擦不断,但联系到日美同盟协议,近期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台湾的未来走向,完全看台湾当局的政治策略,和则平,独则焚。台湾最近希望美国能够将最新研制的SIK2型导弹装备台军,一提高对解放军东风系列导弹的相持能力,使大陆有所忌惮。
南部海区: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最近加强了对我南海蚕食,但就军事实力而言,不堪一击。菲律宾最近通过法案,提高军备,提升军事实力,提高威慑力。
西南部:东南亚各国相对落后,军事实力不值一提,对抗可能性不大,但是容易被敌对国利用,形成对中国的包围之势,加强与缅甸的关系和军事合作,为中国在印度洋开辟一个出海口的战略地位在第一岛链封锁掉后,显得就尤为重要。巴印地区,两国相互牵制,且都是核弹拥有国,中国竭力提升巴基斯坦实力,以遏制印度,但是俄罗斯最近和印度的关系更加亲密,军事合作不断,威胁不小。中印尚存边境争端,印度最近在与中国相邻地区,加强了军队布置,提高了军事装备和活力配置,不得不防。
总括一下: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用杞人忧天,敌不动,我不动,以静制动。历史证明中国最多的敌人是自己。只要团结一致,社会稳定,中国则将昌盛,若自乱阵脚,则危险矣,
3. 中国周边地区特点,决定了周边对于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么
确实是这样,我国周边地区的特点,对国家的安定、发展等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为周边的邻国和平安定经济发达,可以使我国安定和谐的国内环境不受负面影响,还可以与我国进行经济往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周边哪个国家国内出现了动乱甚至发生了战争,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可能影响那里的我国公民安定的生活环境,甚至出现他们的炮弹误入我境内,造成我国公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说我国周边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全身心搞经济建设,使我国在强盛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4. 地理最具战略意义的国家
说一个地区或国家具备战略意义,无非要从经济,军事,交通运输的方面考虑,比如新加坡,掌控着亚太的海上运输命脉,而且新加坡的空中运输也相当发达,掌控了交通,经济军事也必然受影响,还有伊朗,伊拉克,沙特石油资源丰富,又邻近波斯湾,是西亚石油向外运输的重要航道,石油价格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在现代社会经济无疑是最重要的,这些地方都很具备战略意义,关键看从哪方面考虑了。
5. 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要好的国家有哪些可按顺序排列!谢谢!
跟中国最好的要数穆沙拉夫为代表的巴基斯坦军政府。因为在巴基斯坦军队快被印度全歼时中国援助了他们,有救国之恩。其次应该属尼泊尔毛派,原因:毛派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第三是孟加拉国,中国是其坚强护盾。与朝鲜的关系,我们普通人看不出来。与其他国家关系就比较一般啦。
6. 中国周边的那些军事强国,到底哪个最强
中国周边有许多军事强国,可以说亚洲的军事中心在太平洋西海岸,我们就来说说一下的国家中,哪个军事力量才是最强。(以下顺序不是排名)
1、俄罗斯
7. 我国的睦邦政策是以什么为核心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大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地区形势及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新变化,进一步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时俱进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更加积极主动地稳定、经略和塑造周边,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周边外交政策理念。
没有稳定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平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信上海峰会上提出亚洲安全观,对区域安全治理理念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强调应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
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周边地区大国竞争与地缘矛盾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摩擦交织,各方安全利益多元,主张莫衷一是。
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反映了地区安全现状和普遍诉求,为各国维护共同安全、化解矛盾风险、构建区域安全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继承我国长期主张的安全理念精髓,吸纳国际普遍认同的安全概念,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我国对国际安全观的重要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