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5式12.7mm高射机枪详情
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高射机枪,1985年设计定型,大量装备部队。该枪是在77式高射机枪的基础上简化机构,进一步减少质量而成的,两者的核心部件和性能基本不变。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气管直吹式导气装置;短鱼鳃板强制闭锁和滑脱开锁式闭锁机构;枪管圆锥面有纵槽,散热面积大;供弹机采用双程杠杆机构,采用60发开式弹链节/箱供弹,实施连发射击;平射瞄准具为准星照门式,立框式标尺,高射瞄准镜为间易光学缩影环形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倍。
口径:12.7毫米;全长:2150毫米;枪管长:1003毫米;瞄准基线长:953毫米;全重:41.5千克;枪身重:18.6千克;枪架重:17.55千克;初速:800/1150米/秒;理论射速:650-700发/分;战斗射速:80发/分;有效射程:1600米(高射);1500米(平射);弹箱容量:60发;枪弹:54式枪弹,12.7*108毫米.
目前该型机枪主耍列装到步兵营机枪连,主耍用于对地平射,在1200米的距离上,远程压制敌方火力和进攻,它的一发子弹,可以将一个士兵拦腰打断,将近8年的中越边境战争,双方都用 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平射,给对方造成大量伤亡.
⑵ 67式7.62毫米重机枪有多重
67式7.62毫米重机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轻重两用机枪。因研制于1967年,所以称之为67式重机枪。该枪的主要性能数据是:口径是7.62毫米;全枪长为1650毫米,宽700毫米,高475毫米,枪身长1210毫米,枪管长605毫米;全枪重量为24公斤,其中枪架重13公斤;发射方式为连发;战斗射速为每分钟300发;用途,可对地面目标射击,也可打击近距离的空中目标。
67式重机枪的主要结果和工作原理是,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闭锁方式为机枪偏转式。当枪机复进到位后,枪机框上的闭锁斜面迫使机枪尾部上抬,完成闭锁。该枪的供弹方式为弹链式供弹。容弹工具有两种,一种是矩形弹箱,可装250发子弹;一种是圆形弹盒,可装50发子弹。该枪的输弹过程是在后退阶段完成。击发机构为直动击锤式击发机构,发射机构为连发机构。枪架为一条腿在后的三角架结构。此结构可防止射击过程的跳动。
这种机枪是在中国与前苏联关系最紧张的时期被立项并开始设计研制的。面临着重大反侵略战争的军队,对这种武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果在前苏联处于剑拨弩张的状态下,67式重机枪能够顺利定型并装备部队,它肯定能给面临巨大战争压力的我军壮威。可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该枪在定型后的样品使用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射击不稳定,射击精度不高;枪管烧蚀严重,影响使用寿命;故障较多。这些缺陷使该枪未能定型生产。因而,它也没有能够给准备与前苏联打大仗的官兵壮威。但考虑到该枪研制的投入已经较高,完全抛弃又不忍心。于是,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67-1式和67-2式改进型重机枪。直到1982年,67-2式重机枪才完成设计定型,并开始生产且装备部队。这时,中国和前苏联的边境危机已经解决,没有迫在眉睫的大规模战争。该枪也只能默默地装备部队。而且,它的列装也没有给指战员们带来什么惊喜。
⑶ 中国八,九十年代重机枪是多大口径
是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是我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最新型重机枪,它目前主要列装到我军步兵营级单位机枪连,该型大口径机枪以平射为主,用以在1200米的距离上杀伤敌集群目标,压制轻型武器火力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必要时,它还可实施高射,对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射击。
⑷ 通用机枪的口径
95式5.8是班用机枪.
口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通用机枪和班用机枪的作用不同.
通用机枪一般执行战场火力压制,配属在连级单位,需要较远的射程,较大的威力,一般对重量严格要求.
班用机枪配属步兵班,执行随行火力支援任务,射程和威力于普通突击步枪相近,要求较轻的重量,便于单兵携带.
⑸ 重机枪的射程有多远有效可控制范围
重机枪一般指重量在25公斤以上的机枪。(包含三脚架。)
重机枪发射的子弹像流水一样,半分钟内可以连续发射300发,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火力网。它既可以用来压倒敌人的火力点,封锁敌人的行动路线;还能大批杀伤集团目标,支援步兵冲锋陷阵。
重机枪的射程比步枪、冲锋枪都远。使用普通枪弹时,在3000米距离仍有一定的杀伤力。用特种弹,射程可达到5000米。它靠大容量弹琏箱供弹,枪架可以调整为平射、高射两种状态,在500米高度内,重机枪打击伞兵非常有效。
重机枪的优势在于射速高
射程远和持续时间长,能较方便地实施超越、间隙、散布射击。主要用于歼灭和压制1000米内的敌集团有生目标、火力点和薄壁装甲目标,封锁交通要道,支援步兵冲击,必要时也可用于高射,歼灭敌低空目标。重机枪由枪身、枪架、瞄准装置三大分部组成。枪身重15—25公斤,枪身长1000-1200毫米,一般可高射与平射两用,平射有效射程800-1000米,高射有效射程500米,战斗射速200-300发/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重机枪
⑹ 各类枪械口径是多少
手枪如M1911A(美国)和冲锋枪如MP-5(德国),均采用9毫米口径子弹;
2.步枪如M-16(美国)和班用机枪如M-249(美国),均采用5.56毫米口径子弹;
3.步枪AK-47(俄罗斯),狙击步枪如SDV(俄罗斯),重机枪M-60,均采用7.62毫米口径弹;
4.反器材枪如M82A1(美国)和大口径来复枪,均采用12.7毫米口径弹。
从5.45到12.7口径有很多种,主要的有5.45、5.56、5.7、5.8、7.62、9.0、12.7。
9mm口径主要用于手枪和冲锋枪,国际通用的是帕里格鲁姆弹;5.56mm主要是西方的步枪采用,典型的是美国的M16,而苏式步枪一般采用的是 7.62口径(AK74采用的是5.56口径),中国95步枪采用的5.8口径;机枪和狙击步枪一般采用的是7.62和12.7两种口径,12.7口径的机枪和狙击步枪一般是用来反器材的。
自二战以后,各国抢械基本经形成了一种相同的口径,在步枪与中口径狙击步枪与轻机枪当中,大多为7.62mm。冲锋枪与手枪的口径基本为9mm。大口径狙击步枪与高射机枪基本为12.7mm获15.0mm。小口径则分为三种:5.45 5.56 5.8 。
⑺ 八九十年代中国重机枪是多大口径
中国的重机枪口径包括12.7mm和14.5mm两种,都是从苏联学来的。
比如较早的仿制品54式,到自研的67式,这些主流口径是12.7mm
另一种14.5mm的一开始是用作多管高射机枪,仿制自ZPU-2/4(仿制型号为56/58式 ),后来自研了单管的75式,用于地面压制作战
⑻ 子弹口径的分类有哪些
1,7.62X39mm步枪弹
7.62X39mm步枪弹是俄国7.62x39步枪子弹,镀铜钢质被覆,大型低碳钢心蕊,少量的铅于被覆与心蕊之间。研发于二次大战,为SKS设计,战后并且使用于包括AK-47在内的许多俄国系统的枪械。
2,7.62mm北约制式步枪弹
7.62mm北约制式步枪弹即美国的T65式0.30in步枪弹。该弹又称7.62×51mm 步枪弹或温彻斯特0.308in枪弹,最初由美国温彻斯特公司研制。
3,7.62x54mmR步枪弹
俄罗斯7.62×54mmR 步枪子弹,又称7.62 Rimmed,铜质金属被覆。研发于1891年,为莫辛-纳甘步枪所设计。
4,5.56x45NATO
5.56x45 NATO, 北约(NATO)制式步枪弹。 黄铜弹壳,铜质弹头被甲,铅质弹芯。为步枪与机枪而设计,又称5.56 NATO,使用于包括M16自动步枪与M249机枪在内的许多美国与北约系统的枪械。
5,9毫米鲁格弹
9毫米卢格弹是一种手枪所使用的弹药。这种弹药最初由葛雷格·鲁格(Georg Luger)所设计,现在是全世界最广泛被使用的手枪弹种。
⑼ 中国53式重机枪有哪些战绩
一些军事爱好者对国产53式7.62毫米重机枪并不陌生,这不仅因为它是“国”字产品中的第一机枪,更主要的是它有着骄人的战绩和不凡的身份。
原苏联sg43机枪是中国53式重机枪的“母体”。这个“母体”不仅经受了二战的考验,也在朝鲜战争中大放光彩。53式重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二次供弹,能实施长点射和短点射。该机枪无论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且高寒、缺氧的中印边境地带,还是在热带雨林的越南山地,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53式的理论射速为600发/分钟,战斗射速为300发/分钟。良好的武器机械性能,再加上强大的射速,使敌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胆小一点的敌人当听到53式的怒吼时,立马精神紧张。
美中不足的是,53式重机枪采用笨重的轮式枪架,全重40.4千克,不仅士兵不胜重负,在山地作战中更暴露出不利的一面。有时为了在山坡上架枪,不得不由其他战士用肩膀架起一个架轮。
该枪一般是编在步兵团机枪连和步兵营机炮连里。一挺枪编六七名战士,为一个最小作战单元,平时以连为单位集中管理与训练,战时配属到步兵连战斗。其主要任务是以有效的火力支援步兵连作战,有时对空射击,为步兵提供空中安全。
1952年10月前后,我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的部队已经使用上了拟定名为53式的重机枪,新枪下到部队一经使用就受到战士的欢迎。这枪在防御作战中优势最明显,因为机枪设有护板,枪手在战场上的生存系数高。在火力拦阻敌人的攻击中,用战士的话讲,机枪像割草机一样,使前沿的敌人一排排倒下。
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一次,为阻击溃逃印军,重机枪火力发挥了重大作用。敌“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营部和第4连,共140余人企图向后方退缩,我边防某部配属的两挺53式重机枪架在距敌1000米距离的有利地形上,形成了绝对的火力优势,使敌动弹不得,为我方迫击炮占领阵地赢得了时间。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死亡的敌人中有30多人是被53式重机枪击中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战争中,53式重机枪更是一展神威。有资料显示,越南人民军1972年的春季攻势中,仅4月9日~19日,平定地区军民就歼敌3700名,轻武器杀伤人员占80%,而53式重机枪杀伤人员占轻武器杀伤人员的50%。曾大难不死且后来访问过越南的美军退役中士约翰说,当时听到对方猛烈的枪声,并能感觉到子弹在头顶呼啸,真恨不得钻进地下面。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53式才完全退出人民军队现役序列。1884年,世界上第一挺真正的机枪,即马克沁机枪问世,至今机枪已经走过漫漫120年历程。在这120年中,机枪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机枪在英文中称作“machinegun”,我国早期也有人称之为机关枪。
据说,世界上第一挺机枪是由一位叫伐商的比利时工程师于1851年设计的,这是一种拥有50根枪管,使用硬纸壳制成的弹壳枪弹,该枪曾在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使用过,但不久便销声匿迹。1861年,美国人加林特研制出了的4管的集束管武器,并逐步发展到6管、10管。这种机枪曾在俄土战争中使用过,马克沁机枪问世后,它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马克沁机枪威力巨大,射速高达600发/分钟。1893年,罗得西亚警察曾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士兵的猛烈进攻,当场击毙3000多人。当马克沁拿着自己研制的机枪到德国为国王表演后,国王惊呼:“此乃我需,别无其他。”
一战中,马克沁机枪成为射杀士兵最多的武器。一战后的近30年,各国又相继研制了结构不同、性能各异的机枪。比较着名的有苏制7.62毫米dp式轻机枪和捷克7.62毫米zb-26轻机枪。而旧中国的国民党军队则将捷克的zb-26作为自己的制式装备。
二战期间,德国人在mg34机枪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mg42机枪。1942年秋,德军在突尼斯卡塞林山口同美军的一场恶战中,mg42的枪声像撕亚麻布一样,吓得数千名美国兵惊呼:这挺机枪太厉害了!约2400名美国士兵在mg42的威力下举起了双手。
1959年,苏联在akm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加长、加粗枪管,改成rpk轻机枪,使其既具有突击步枪的轻便灵活,又有接近轻机枪的点射精度和火力持续性。与此同时,美国人研制的m60通用机枪也是经典的枪型。
上世纪60年代后,小口径班用机枪应运而生。小口径机枪可分两种,一类是专门设计的轻机枪,如比利时的“米尼米”、西班牙的“阿梅利”和新加坡的“乌蒂玛斯”等;一类像ak枪族那样,以小口径突击步枪为基础,换装重型枪管和加装两脚架后成为与步枪同一枪族的轻机枪,如英国的l86a1式轻机枪和奥地利的aug轻机枪。
大口径机枪通常口径≥12.7毫米。二战中,大口径机枪曾是有效的防低空武器。现在,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已由原来的以高射为主转为以平射为主,14.5毫米防空机枪则仍以高射为主。目前,世界上现装备的大口径机枪主要是这两种口径。进入21世纪,机枪虽然在未来战场不会出现当年横扫千军的壮观场面,但机枪仍然是士兵手中不可或缺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