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羊出栏量是多少

中国羊出栏量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2-08-12 01:34:25

⑴ 牛羊预计市场占有率

摘要 2011-2020年,我国牛羊出栏量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从26,232.16万只上升至31,941.00万只,增长21.76%,年均增长率为2.21%。2020年,疫情影响,我国肉羊集中出栏期延长,出栏数量仅比2019年增长0.76%。从出栏率看,2011-2020年牛羊出栏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从91.31%增长到106.21%,其中,从2017年开始出栏率突破100%,说明我国肉羊产能不断提高。

⑵ 国人一年要吃掉多少猪,牛,羊,鸡

据2017年我国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大陆总人口13.9亿。

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222公顷,约16.8亿亩,人均只有1.21亩。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虽然其中有部分不是我们直接所吃掉,但总归是我们所消耗的。所以平均到我们每个人,一年就得消费粮食888斤。

猪羊牛禽肉总产量8431万吨,平均到每人约121斤,我们一天得吃三两肉。

其中牛肉726万吨,羊肉468万吨,禽肉1897万吨。这是个总样的意思呢?也就是平均到我们每个人一年吃牛肉10斤、羊肉7斤、禽肉27斤(以一只禽平均产2.5斤肉计算),也就是我们一个月吃一只鸡。

另就是总肉量的大户猪肉了,猪肉总产量5340万吨,出栏数量是6.8861亿头。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年吃掉了半头猪。

再看禽蛋总产量3070万吨。算到每人每年有44斤,如果全以鸡蛋计算,一斤鸡蛋约十个我们每天吃1.2个鸡蛋。牛奶总产量3545万吨,一年喝51斤牛奶。

水产品6.8861亿吨,一年每人100斤,又是差不多得每天吃三两鱼。

食用油总产量3732万吨,再加进口577万吨。我们每天得吃油85克1.7两。糖1470万吨,每人每年吃糖21斤。

⑶ 羊养殖业发展前景

肉羊养殖行业前景无限好

▎1、肉羊养殖行业的区域性、季节性与周期性特点

(1)区域性

国内绵羊主要分布在属于温带、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山羊多分布在干旱贫瘠的山区、荒漠地区和一些高温高湿地区。我国内地羊的分布可划分为八个生态地理区域。现阶段,国内羊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已形成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四大优势产区,区域内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行业区域性进一步增强。

(2)季节性

随着同期发情控制技术、人工受精等专业养殖技术的推广,国内肉羊养殖行业的生产周期逐渐缩短、出栏频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常年可屠宰、生产加工,季节性日益不明显。

(3)周期性

现阶段,我国肉羊养殖行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行业发展与下游市场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整体呈现“羊肉价格上涨→肉羊存栏量增加→肉羊供应增加→羊肉价格下降→减少基础母羊存栏量→肉羊供应减少→羊肉价格上涨”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2、肉羊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羊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980-2018 年,国内年末羊存栏量自 18,731.1万只增加至 35,314.90 万只;1980-2018 年,国内羊出栏量自 4,241.90 万只增加至29,472.70 万只;羊肉产量由 1980 年的 44.48 万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468 万吨,增长超过 9 倍。国内羊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重虽然较小,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3、行业突出特征及发展趋势

(1)羊肉消费量持续增长、潜在消费市场巨大,行业前景广阔

羊肉是我国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之一,随着国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生活水平的改善,其肉类饮食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国内人均羊肉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0-2018 年间,我国人均羊肉消费量自 0.88kg/人增长至 1.56kg/人,年均增长率为 4.40%。以此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2020 年我国人均羊肉消费将增加至 1.78kg/人。

同时,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羊肉消费量差异较大。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整体而言,国内人均羊肉消费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能。

此外,肉羊养殖行业与下游市场羊肉价格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羊肉价格波动上涨,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增长。

综合上述对国内人均羊肉消费量、居民人均收入与羊肉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分析,我国肉羊产业仍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分散养殖比例高,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明显

我国肉羊产业虽已经过长期发展,但现阶段仍以小规模的分散养殖为主。20《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我国肉羊饲养单位合计16,654,914 规模场(户),其中年出栏数 30 只以下及 100 只以下的单位占比分别达 87.27%、97.03%。分散养殖模式相对落后,不利于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推进肉羊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产业生产格局不断调整,优势产区集中度日益提高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肉羊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已初步形成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四大优势产区,西部 8 省 1 、冀鲁豫 3 省与东北 3 省等主要产区内肉羊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为国内肉羊产业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肉羊繁育建设工作逐渐推进,体系尚需完善

良种是肉羊生产发展的基础。立足国内地方品种资源,合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的优质肉羊新品种,是提高肉羊产业良种化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肉羊良种繁育与二元、多元杂交育种工作逐渐推进,繁育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4、有利因素

(1)生物遗传资源丰富

我国绵羊、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的地方品种已超过 100 个,小尾寒羊等优良地方品种已被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这些地方品种耐粗饲、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各具特色;育肥肉羊用壮乐康效果好,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肉羊品种,育成多个肉用绵羊、山羊品种,国内肉羊遗传资源进一步丰富,为我国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和育种素材。

(2)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之一,属于国家重点发展与扶持的对象。为保障居民的食物供应、改善居民的饮食结构,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近年来在区域发展、养殖模式、税收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推广、配套系统建设、市场管理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鼓励畜牧养殖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扶持性产业政策的频频出台,为中国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市场需求广阔

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脂肪与胆固醇含量少、营养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化、合理化、科学化调整趋势明显,羊肉逐渐走向普通居民的餐桌。火锅等餐饮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羊肉消费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现阶段,我国羊肉人均消费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市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4)配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近年来,我国公路网络、铁路网络及航空运输基础建设蓬勃开展,物流快递行业发展迅速,肉类流通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随着冷链技术和冷链设备的完善,冷链覆盖率得到较大提高,有效保证肉类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

⑷ 肉羊的市场简述

近年来,在省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锋领域,专注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肃州大力建立“强羊区”和“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规范化、规模化养殖,羊肉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前,全省羊存栏1885.9万只,增长2.5%;羊出栏1462.8万只,增长3.4%,羊肉产出23.6万吨,增长3.7%,在四大肉类(猪肉、羊肉、牛肉、禽肉)中增长率遥遥领先,生产吨数仅次于猪肉。

1、抓部署、重落实,全力推进肉羊产业持续发展

第一,严格执行省市畜牧业发展。成立了羊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羊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第二,我们应该促进工业发展资金和资源的整合,考虑肉羊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在整个地区,制定各种指导文件,大羊羊县的建设任务分解,促进年度目标的实现和责任部门和乡镇的信件,并逐步形成羊羊肉产品的开发。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共同抓、广大群众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扶贫攻坚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玉中县以粮食改革项目为契机,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要求项目实施主体与档案许可卡的贫困家庭签署“扶贫责任书”。项目实施的每个主体至少要帮助5户人家,适合人们。可提供养殖动物、奶牛、饲料、有机肥(牛羊粪)等,也可提供养殖技术帮助贫困家庭饲养家畜。

同时,在玉米收获和储藏期间,主体对贫困户实行了优先购买牧草的档案许可证制度。档案许可证户销售的玉米全价比其他户每公斤高0.02元,保证了企业和农民的双赢局面,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草业等饲料加工企业5家,年产草制品6万吨。发展肉羊合作社45个,带动2万6000户农户。二是大力推进 进入羊肉产品的精深加工,推进“互联+ ”、“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整体经营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以品牌创新为龙头,培育禹阳平原、茂源丰美、长祁连山、祁连雪等14个羊肉品牌,建设9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创建10种无公害畜产品。“三品一标”畜产品覆盖率达45%以上。

⑸ 我国现有牛羊存栏量达到多少

我国牛肉产量
从355.7万吨,增加到532.8万吨,增长49.8%,年均增长9.96%; 羊肉产量
从181万吨,增加到274万吨,增长51.4%,年均增长10.3%。同时期内, 牛
羊肉由11.60%增加到12.85%。
我国牛羊出栏率相应提高:2001年牛达30%左右;羊达70%左右。 出栏
一头牛的产肉量为134公斤,一只羊为13.4公斤。其生产效能指标有明显提升,
羊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牛的差距仍然较大。

⑹ 我国养羊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怎样

近年来,我国的养羊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的行列。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2005年中国绵、山羊的存栏量达17389.9万只和17896.1万只,分别占世界绵、山羊存栏量的15.81%和24.24%;羊肉产量435.5万吨,占世界羊肉产量的33.36%;原毛产量达到40万吨,占世界原毛产量的18.13%;生绵、山羊皮产量为45.16万吨和37.06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25.23%和37.59%;除了原毛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之外,中国的绵、山羊饲养量,羊肉产量,生绵、山羊皮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据中国肉类协会统计,2010年年末全国羊存栏量为28087.9万只,羊出栏量为27220.2万只,羊肉产量为398.9万吨。目前,养羊业是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毋庸讳言,养羊业在为人类提供肉、皮、毛产品,满足生活消费需要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我国多年来草原退化、破坏严重,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我国草原产草量大幅下降,造成草原承载牲畜能力明显降低。据统计,全国草原适宜载畜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4.3亿羊单位下降到目前的2.4亿羊单位。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统计,目前,我国有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到1.53亿公顷,草原生态总体呈现“点上转好、面上退化、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因此,建立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共存共依的现代化养羊业,科学解决发展养羊业与草地生态的矛盾、草原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养羊业科技工作者与生产者的当务之急。

⑺ 一般羊多少斤可以出栏

1至3代30斤左右杂交山羊的需要7个月左右,体重可达100斤左右出栏4至5代60斤左右的纯种波尔山羊4个月左右,体重可达110斤左右出栏 品种的选择很重要,也是要根据地区来决定的 小尾寒羊50斤左右的6个月左右,体重可达140斤左右出栏

⑻ 肉羊年出栏300—3000只。什么意思

你好!就是说:用于吃肉用途的羊,在一年内,能够养成达到宰杀标准的,出栏300到3000只!这回懂了吧?

阅读全文

与中国羊出栏量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来款对于银行有什么影响 浏览:283
伊朗马汉航班怎么样 浏览:546
今年印尼斋月什么时间 浏览:262
伊朗的星期一怎么写 浏览:7
英国和美国有多少搅屎棍 浏览:926
伊朗的眉毛为什么很黑 浏览:880
英国留学生接机注意什么 浏览:853
印度摩托车怎么上去的 浏览:120
伊朗语有多少阿拉伯介词 浏览:361
印度什么河水有多脏 浏览:576
从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浏览:319
越南什么商品畅销 浏览:694
中国进口的冷链食品有哪些 浏览:686
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条件有哪些 浏览: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浏览:669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吃炒面 浏览:892
印尼国木是什么 浏览:108
印尼英文简称是什么 浏览:487
美国和伊朗的战况怎么样 浏览:68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