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可医院却年年说亏损,为什么
中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可是医院的人却说,医院每年都是亏损的状态,这让很多网友疑惑,医院的利润是非常的大,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状?其实医院的运营方式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不管是人工费还是要的回扣,都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人都说两个地方是最挣钱的,一个是医院,一个是学校,这两个地方从来不会担心自己亏损状态,每天都有很多的盈利。但是很多人都说医院是处于一种亏损的状态,它并没有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盈利,其实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基本都是有回扣的,而且现如今药品的价格全部都不低,但是利润又得给医生回扣,而且国家规定很多药品都下调了价格,导致了很多医院回利润特别的少,而且现在药店也是特别的多,导致了医院的药并不是很好卖。
其实医院就是给病人看病的地方,而不是想着自己的盈利,只有给老百姓谋更多到福利,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⑵ 全中国有几家医院,城市里的医院而不是一些乡镇的医院也算在一起,所有城市一共有多少家医院
10万家左右。
⑶ 中国医疗责任保险现状
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建立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是实现医疗损害赔偿社会化分担的必然要求,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国内对强制医疗责任保险仍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从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责任范围、保险费率、责任限额的合理确定等方面对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医疗责任保险,强制医疗责任保险,损害赔偿
一、发展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的现实需求与意义
医疗责任保险对于分散医院或医生的赔偿风险,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维护患者利益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该险种自2000年全面推出以来并没有受到医院的青睐,相反医院普遍对其反应冷淡,投保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医疗责任保险面临发展乏力的困境。究其原因,医疗责任保险所存在的自身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中存在医疗机构投保的积极性不高,逆向选择严重等问题。例如北京市拥有各级各类医院(含中央直属和部队医院)共计551家。2003年投保医疗责任险的医院不足20家,其中部分医疗机构具有很高的赔付率。即使在我国保险市场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深圳,在1999年—2003年的四年间,医疗责任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仅200多万元,投保医疗机构比例不足5%,这与深圳保险市场接近20%的年保费增长率是极不协调的。
医疗责任保险发展滞后不仅使社会化的风险分担机制难以在医疗行业内普遍建立,也使得患者的损害得不到充分弥补,从而不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利益。而当前医疗责任保险的运行所存在的问题证明:完全采取自愿投保的方式难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应建立一种新的医疗损害赔偿给付机制和保险制度,即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一种保险制度,确立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强制投保义务,以分散医疗损害赔偿的风险,并使受害人的损失及时得以补偿。强制投保医疗责任保险符合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趋势,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强制投保医疗责任保险是发挥医疗责任保险维护和保障患者利益的需要
尽管医疗责任保险在维护和实现患者利益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医疗责任保险却面临极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医疗机构赔偿能力不足已严重影响到受害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现,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保险制度予以解决。事实表明,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自我积累不足,有的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发生医疗事故后这部分医院可能由于无力承担赔偿责任,而使受害人得不到充分的救济。通过责任保险制度来实现医疗损害的赔偿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尽管医疗责任保险已推行多年,但在自愿投保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机会主义选择而拒绝投保,从而导致医疗责任保险无法在医疗行业内普遍建立,患者在发生医疗损害后仍面临索赔艰难、损害难以得到弥补的困境。
基于医疗损害赔偿风险的普遍存在和患者损害赔偿无法兑现的现状,有必要通过立法确立医疗机构投保的法定义务,建立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以充分发挥医疗责任保险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方面的作用。
(二)发展强制医疗责任保险是分散医院赔偿风险、降低赔偿压力的需要
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现行医疗损害赔偿模式的另外一个突出弊端是:医疗机构的赔偿风险高度集中,从而承受较大的赔偿压力和经营风险。尤其是随着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损害赔偿范围的扩大与赔偿标准的提高,医疗机构的赔偿风险和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为此,应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通过保险实现损害赔偿的转移,即把集中于一个医院的侵权赔偿责任分散于社会,做到损害赔偿社会化,以降低医院的赔偿压力。
尽管如此,不少医院和医生对医疗责任保险缺乏认识和了解。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医疗责任保险的存在;有的医院尽管对医疗责任保险比较感兴趣,但仍持观望态度,或者因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而对医疗赔偿风险抱侥幸的态度,或者是基于短期内的成本效益分析而拒绝投保。在自愿投保不积极的情况下,通过强制手段推进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和健全医院的风险防范机制,实现医疗损害赔偿的社会化,从而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制投保是解决当前医疗责任保险市场需求不足的有效手段
当前医疗机构投保的积极性不高,逆向选择严重,从而导致医疗责任保险市场需求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与医疗责任保险自身不足有关系,但是医疗机构自身的原因也不可忽视。首先,不少医院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认为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过硬,不太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因而也就缺乏通过保险机制分散风险的内在动力。其次,在医患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医疗诉讼败诉概率小、赔偿金额低的情况下,医院普遍对于医疗损害赔偿存在侥幸心理,从而缺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内在动力。最后,医疗机构对医疗责任保险需求的错位也抑制了对责任保险的市场需求。很多医院不仅希望通过医疗责任保险转嫁医疗活动中产生的一切损害赔偿,而且希望实现医疗纠纷的转移,使自身从医疗纠纷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很明显,医院对医疗责任保险的期望存在错位,实际上超出了医疗责任保险所具有的功能。
对于医疗责任保险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固然可以通过培育市场、完善市场竞争、更新产品逐步予以解决,但这种模式完全依赖市场的自我演进,故发展缓慢而缺乏效率。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时代,市场需求的培育、竞争机制的完善都离不开国家的适当干预。因此,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国家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适当干预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立法将医疗责任保险规定为法定保险,强制医疗机构投保,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自愿投保模式下所存在的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迅速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
(四)强制医疗责任保险适应了现代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客观化、损害赔偿分担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侵权法已由损害分散的思想逐渐成为侵权行为法的思考方式,认为损害可先加以内部化,由创造危险活动的企业负担,再经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功能,或保险(尤其是责任保险)加以分散。可见,现代侵权法在追求损害弥补的同时,更加关注损害赔偿风险的分散,即如何实现将集中在侵害人身上的风险通过一定的途径由多数人承担。对于高度风险的行业和职业而言,具备一定的风险分散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仍然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赔偿风险全部由医院和医生承担,无疑会提高医院的经营风险和医生的职业风险,对于医疗机构及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体的风险分散机制是实现医疗损害赔偿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五)发展强制医疗责任保险是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政府已将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损害赔偿给付和医疗赔偿风险的社会化分但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医疗价格体制改革紧密相连。仅仅通过价格机制转移医疗赔偿风险,不仅会直接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损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更会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和矛盾的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定的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医疗机构赔偿风险的社会化分担,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二、发展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的具体构想
(一)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模式
综合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与推进模式,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可以采取两种发展模式,即行政推动模式和立法主导模式。行政推动模式是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权力强制要求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从而以行政力量强行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例如北京市从2005年1月开始实施的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则是采取该种模式,即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发布行政命令,强制要求公立医疗机构都必须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立法主导模式是以立法的形式,在法律中明确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投保义务,规定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必须购买医疗责任保险,从而使医疗责任保险成为法定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医保会给医院带来亏损吗
你好,医保会给医院带来亏损吗?我不知道你说这话是什么目的,但是你这么说就是不对的,医院不但不会亏损,而且还是盈利的,医保是政 府的事,而不是医院的事,和医院没关系,另外医保的可报销比例和药品,都是在为医院盈利的,谢谢。
⑸ 仅一年内,2万家民营医院亏损1300亿,民营医院为何现在不赚钱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布,数据显示仅一年,民营医院亏损就高达1300亿,而公立医疗机构,虽然同样是亏损状态,却只亏损22亿。这个数据无疑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那么民营医院为何现在不赚钱?
从卫健委的《统计年鉴》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民营医院一直是持续增长的状态。到2020年末,已经达到23524所,占医院总数的66%左右。
之所以民营医院发展如此迅速,和我们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从2015年到2020年间,单是中央层面就有20多份是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地提出了“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私人诊所。”
如今的民营医院正在困顿之中,这个行业整体都在走向“衰落”。想要快速地改变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这样的现状,民营医院更应该做出反思。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服务和医疗水平,重新取得大众的信任。只有得到患者的信任,民营医院才有机会重获新生。其次可以考虑转型,向专科医院的方向发展。只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帮助自己从泥潭中走出来。
⑹ 截止今年,全国共有多少家医院
一、全国三甲医院总数量 1475家
北京市: 80家
天津市: 49
河北省: 66家
山西省: 29家
内蒙古: 19家
辽宁省: 94家
吉林省: 36家
黑龙江省: 74家
上海市: 58家
江苏省: 99家
浙江省: 40家
安徽省: 34家
福建省: 42家
江西省: 33家
山东省: 97家
河南省: 75家
湖北省: 71家
湖南省: 54家
广东省: 104家
广西省: 49家
海南省: 14家
重庆市: 26家
四川省: 48家
贵州省: 19家
云南省: 30家
西藏自治区: 2家
陕西省: 57家
甘肃省: 22家
青海省: 12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9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3家
二、全国二甲医院总数量 6957家
北京市: 105家
天津市: 114家
河北省: 550家
山西省: 151家
内蒙古: 96 家
辽宁省: 819家
吉林省: 277家
黑龙江省: 397家
上海市: 117家
江苏省: 249家
浙江省: 127家
安徽省: 139家
福建省: 124家
江西省: 209家
山东省: 455家
河南省: 332家
湖北省: 212家
湖南省: 264家
广东省: 454家
广西省: 174家
海南省: 78家
重庆市: 66家
四川省: 180家
贵州省: 43家
云南省: 165家
西藏自治区: 7家
陕西省: 439家
甘肃省: 182家
青海省: 29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3家
三、全国二乙医院总数量 761家
北京市: 2家
天津市: 3家
河北省: 21家
山西省: 49家
内蒙古: 17家
辽宁省: 17 家
吉林省: 26家
黑龙江省: 34家
上海市: 48家
江苏省: 13家
浙江省: 52家
安徽省: 12家
福建省: 30家
江西省: 14家
山东省: 28家
河南省: 34家
湖北省: 32家
湖南省: 15家
广东省: 17家
广西省: 31家
海南省: 3家
重庆市: 29家
四川省: 132家
贵州省: 43家
云南省: 32家
西藏自治区: 0家
陕西省: 14家
甘肃省: 1家
青海省: 7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1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家
四、全国二丙医院总数量 154家
北京市: 15家
天津市: 1家
河北省: 9家
山西省: 4家
内蒙古: 11家
辽宁省: 4家
吉林省: 5家
黑龙江省: 9家
上海市: 6家
江苏省: 7家
浙江省: 29家
安徽省: 0家
福建省: 3家
江西省: 0家
山东省: 6家
河南省: 5家
湖北省: 2家
湖南省: 1家
广东省: 5家
广西省: 1家
海南省: 2家
重庆市: 0家
四川省: 5家
贵州省: 5家
云南省: 7家
西藏自治区: 0家
陕西省: 1家
甘肃省: 4家
青海省: 1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1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家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 255家
北京市: 19家
天津市: 4家
河北省: 22家
山西省: 6家
内蒙古: 4家
辽宁省: 22家
吉林省: 10家
黑龙江省: 6家
上海市: 8家
江苏省: 14家
浙江省: 3家
安徽省: 5家
福建省: 10家
江西省: 3家
山东省: 15家
河南省: 14家
湖北省: 12家
湖南省: 4家
广东省: 10家
广西省: 6家
海南省: 2家
重庆市: 0家
四川省: 10家
贵州省: 1家
云南省: 9家
西藏自治区:3家
陕西省: 9家
甘肃省: 8家
青海省: 2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0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家
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院:82家
北京市: 4家
天津市: 3家
河北省: 5家
山西省: 4家
内蒙古: 1家
辽宁省: 3家
吉林省: 1家
黑龙江省:2家
上海市: 1家
江苏省: 5家
浙江省: 4家
安徽省: 1家
福建省: 2家
江西省: 2家
山东省: 5家
河南省: 4家
湖北省: 1家
湖南省: 1家
广东省: 7家
广西省: 3家
海南省: 2家
重庆市: 1家
四川省: 5家
贵州省: 1家
云南省: 4家
西藏自治区: 1家
陕西省: 2家
甘肃省: 2家
青海省: 1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0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家
⑺ 全国有多少家医疗机构老百姓一年平均跑了几次医院
小编之前对于医院的概念还是没有特别深刻的 但是随着父母的年纪也逐渐增长小编一年去医院的次数也开始变多儿在医院之中也看到很多的人情冷暖,甚至还有很多住院已经几十年的患者。今天小编就将根据一些社会现象来总结我国医疗机构及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究竟有多大?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所以医院的人流量一直是只多不减 希望在今后的几年之中这种情况能有所缓解。
⑻ 中国的医院有多少是真正非盈利的
只要你有医保,大病其实很便宜。
相比美国等欧洲国家的医院,中国的医院很实惠了,你要知道在美国一般人看不起病,而且需要预约。
⑼ ●现在的医生医德都很坏吗●看病贵是因为医德不好吗●
评判一个合格的医生应该首先立足于这是一个普通人,不要用天使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要以魔鬼的性格来臆断。今天的医生道德标准远远低于以往吗?绝对不是!为什么今天的医患矛盾如此尖锐。
现今社会人民之所以平均寿命增加,是人民享受比和之前的任何时代更高好的健康保健,技术快速的进步而制度建设的滞后,导致技术进步了人民却无法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转而成为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政府有意引导公众回避矛盾本质,有选择的引导人民关注一些现象,使社会的注意力集中在医生群体的医德讨论。
一个池塘的鱼死了一两条,可以说是鱼不好,一个池塘的鱼全死了,只能说明环境不好。以圣人道德标准要求凡人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在繁华的大街上放了一万的人民币,然后要求所有人应该遵守道德准则不去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假如把这一万是放在银行的保险柜中,人人知道拿到很困难,并且有伸手必然遭受惩罚。有句黑色幽默这么说的“好人就是没有机会做坏事的坏人。”好的政策会让坏的医生没法犯错,错误的政策会诱惑好的医生犯罪。讲这个只是解释用道德和政策来约束人的区别,并非为医生的降低的医德开脱。
给你几个需要真正需要问的问题。
问:国家投入占医院运行费用的百分比几?
答:不到5%.
问:医院需要赚多少钱才能平稳运行,现在这些钱从哪里来?
答:即使是这些年扩大医疗投入的情况下,还是95%以上靠自己赚。
问:医院的到底有多好赚?
答:除了少数“超级赢利”的医院,官方有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7年间,中国医院平均运营利润率水平最高是2002年的4.42%,最低是2006年的0.64%。 2007年,公立医院的利润率是3.02%,
问:各级别医生的“阳光的工资”有多少,合理吗?
答:一个工作10年的主治医生工资2000元左右,这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同城市工资低于一个熟练的车衣工。内陆更凄凉。
问:为什么每年新化学成分的药物不足10种,却会批20000多种新药上市?
答:这个不需要解释了吧,没有新瓶装老酒,怎么把“地瓜酒”卖“茅台”的价格。审批的机构---医院可没有这权利。
问:为什么街上10块的药物,会用100块的价格招标招进医保目录,什么人能做到?
答:当然是很有“能力”的人。
问:为什么药物年年降价,药费还是很高。
答:前年降价的是“XXX”0.25规格的胶囊,去年改成“XXX”0.25的片剂的新药不就得了,照样卖你100块,至于今年嘛,片剂也降价了,改成0.30规格的又是定价100块。要知道这点小事怎么难得倒有“能力”的人 。
问:药品的定价怎么来的,是医院自主定价的吗?
答:由政fu统一招标,然后中标企业的药物编入目录,医院只能从目录中选择药物。奇怪的是,药品价格是越招越高,你在街上10块钱买得到的药医院的批发价却往往需要用50块甚至更高。越有“能力”的定价越高。
问:“黑心的医院和医生”从我100块的药费中弄走了25块钱,但这药在街上只要10块,其他的那里去了?
答:生物链的顶端是 guan员 和药品代理商 ,你花出去的100块药费里面有50块进了他们的口袋,代理商帮助guan员继续“进步”所谓的“官商”共同进步。
国人长期将医务人员叫成“天使”。天使是指具有起死回生的法力,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中的神仙。现在,大家不提“天使”,改叫“医德”,但要求却是一样的:医生必须提供一流的服务,却绝对不能提待遇。道理很简单,一提到“钱”,就俗了,不“天使”,也没“医德”了。
医生哪点不天使? 我国医生的真实收入没有官方统计,但肯定低于公务员,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10,是世界上收入最低的医生。 我国医生/人口比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也就是说,中国医生一个人干着国外两个以上医生的活。 多数国家的医生不仅待遇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人均收入,还是最热、最受尊敬的职业。然而,在我国却是卑贱的、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医生除了收获贫穷,就是铺天盖地的谩骂,此起彼伏的暴力。 以世界平均水平计算,医院、医生收入都将提高5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现在guo家支付医院的经费只占到医院运行费用总额的3-5%,就是说运行医院所需要费用的95%需要医院自己赚,而医院实际上是一家自负盈亏的企业。如果让我说,比照政府提供的1-5%经费(还广泛欠帐),医院在公益上,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即使是在广受抨击的今天,几乎所有医院每年都有几十万上几百万的亏损来自无主病人的医疗,也就是说医院每年都会花几十万做善事(这些钱本来是医生和护士的工资和奖金),现在得到的仍是社会普遍的不理解。试问有哪个企业会每年强制员工从工资中分出百万来做善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是中国历代奉承为治世经典的准则。除了别人告诉你的,自己多想多看,才会真正穿过迷雾,真相是什么:你真的知道吗?
⑽ 2019年,我国医疗行业有什么新变化
2019年,我国医疗行业新变化:
一、努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县级医院是医疗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医疗社区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要加强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完成上下衔接、双向转诊的工作,理顺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最新发布的《关于印发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要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随着县域医共体的全面推进,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发挥主导作用。
二、大力发展远程医疗
互联网医院正式走上轨道,远程医疗将成为一种新型而普及的诊疗方式大范围推广开来,大大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
三、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去年10月份国家发布《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公布家庭医生签约十一项,签约内容得到明确细化,从内容和执行上“做实做细”,提高百姓获得感。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一年来,家庭医生不再盲目追求签约率,去掉各种指标压制,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签约,实现了“签而有约”。
四、强化三医联动改革破解看病贵问题
三医联动就是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即三医联动。
福建三明、安徽、上海等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的目标。2019年,三医联动模式必将走向更多的地方,使医疗机构之间配合更加权责一致、统一高效。
五、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会议提到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和使用的政策。
新版基药目录已经发布,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今后目录将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坚持进出口并重,不断完善品种结构和数量,满足疾病防治的需要。
六、统筹推进医疗价格调整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公立医院整体医疗价格调整和绩效考核,配合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各地医疗直接结算。
不久前,国家命名148家医院为试点医院,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随着合同管理的实施,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合同时代的临近,2019年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将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医保支付方式也将覆盖更多领域。12月29日,国家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
七、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促进中医药发展,深入发展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去年,中医专长考核纷纷落地,一大批民间中医通过或即将通过考核,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将有一大批中医诊所出现,中医药事业迎来蓬勃发展。
八、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政策,完善职称评定措施。
近两年来,国家全力支持基层职称特别是全科医师的职称评定,提高基层医师的发展前景,鼓励医学人才留在基层。
九、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促进社会医疗服务发展
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医疗事业发展。加强政策解释,做好典型宣传工作,实行全面监管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十、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基层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要锤炼实事求是、一抓到底、担当为民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反对“四风”,特别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着力把层层检查、层层汇报、层层留痕等形式主义减下来,给基层留出更多做工作的时间和空间。
这个要求可以说是符合基层医生的要求。基层卫生工作不是靠山的形式,而是靠实际行动,少走形式,基层医务人员可以多为人民做些实事求是的事情。
十一、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更加成熟、规范的分类诊疗体系,促进城乡分离、上、下、快、慢相结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的沉陷。
十二、全面实施卫生扶贫工程
要实施全系统扶贫工程,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强贫困地区健康风险因素的防治。
十三、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坚持预防,继续前进
会议要求,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免疫规划,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治。
大健康理念的树立,促使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将更加完善、重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重心“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十四、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严格落实妇幼安全五项制度,构建养老护理体系,进一步促进医疗与护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