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可燃冰开采要多久

中国可燃冰开采要多久

发布时间:2022-08-18 21:09:25

① 中国可燃冰试采什么时候关井

中国可燃冰试采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本次试采已持续60天,于7月9日南海可燃冰试采工程第一口井9日关井。此次开采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通过试验探索和科学研究,我国取得一系列新成果:防砂技术先进,方法可靠,保障产气通道状态良好;在举升方式等多方面实现创新,提高产量效果显着;调控产能平稳有效,气流稳定,持续时间达到生产性试开采要求,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海水及周边大气等甲烷浓度无异常,环境无污染;井壁和地层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实现安全可持续生产;试采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领跑优势不断扩大。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技术取得重大成果,也将对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② 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刷新纪录了吗

中国可燃冰已试采6周,截至6月21日14时52分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已连续试采达42天,累计产量超过23.5万立方米,超预期完成了试采工程目标,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其中,5月10日至5月26日,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5月27日开始,中国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温度、压力变化对储层、井底、井筒、气体流量等影响的科学测试研究工作。

可燃冰分布在哪里?

可燃冰多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

③ 可燃冰的科学开采方案!

开采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热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质不是集中为“一片”,也不是一大块岩石,而是较为均匀地遍布着.如何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是急于解决的问题.
方案二是降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解法同样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
方案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O2液化(实现起来很容易),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如果将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因CO2较之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
据统计,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相当于170立方米的天然气,能源密度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但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难题.由于可燃冰生成环境复杂、特殊,因此开采难度大.它是甲烷与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并存在的,若环境发生变化,可燃冰就会迅速分解、挥发,易造成井喷,还可能引发海底滑坡,甚至海啸.另外,它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比二氧化碳更严重.同时,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成本高达200美元/立方米,折合成天然气要1美元/立方米,而目前国内天然气造价仅在1元/立方米,这是勘测、开采可燃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若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此外,海底开采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过去这类气体的大规模自然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地球气候急剧变化.8000年前在北欧造成浩劫的大海啸,也极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气体大量释放所致.
可燃冰的开采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所以目前仍在发展阶段,估计需要10至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商业开采.其实,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已开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计划,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0年投入商业开采,美国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5年在海床或永久冻土带进行商业开采.
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同样也有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的为人类造福.

④ 可燃冰首次开采成功,中国人要多久才能用上它

虽然我国已经成功的开采了可兰冰,但与对于它的利用,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可能需要等个三五年吧,到时候等科技成熟了,自然就会被我们利用上了。

⑤ 中国可燃冰试采60天都取得了什么成就

中国可燃冰试采3月28日第一口试开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52分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截止7月9日14时52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2个月共60天,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可燃冰中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但因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

此次试开采同时达到了日均产气一万方以上以及连续一周不间断的国际公认指标,着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⑥ 可燃冰试采60天关井创世界纪录 可燃冰:想说爱我不容易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徐梦华 刘澜 章茵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自今年5月18日我国实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采工程以来,截至前日关井已持续整整60天,据悉,本次试采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⑦ 南海可燃冰连续试开采60天了

近日,报道称,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本次试采已持续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具有燃烧值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其试采成功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⑧ 南海可燃冰连续试开采60天共开采了多少

可燃冰开采,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本次试采已持续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截至7月9日14时52分,本次试采平均日产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

⑨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产气时长总量创纪录了吗

7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随后,执行本次试采技术服务的钻井平台“蓝鲸Ⅰ号”将起航返回位于烟台的母港。

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力度,为产业化提供资源基础;加大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研究力度,为产业化提供技术准备;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为产业化提供绿色开发基础;研究勘探开发管理规范性文件和产业政策,为产业化提供相关保障。加强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为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祖国喝彩,祝可燃冰的研究早日取得更大的突破!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可燃冰开采要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神兽是什么 浏览:37
精英国际的房子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448
以下哪个宗教不是中国主要信仰的 浏览:118
中国哪里沙滩值得去 浏览:557
新中国成立有哪些干部 浏览:418
疫情过后去意大利读博怎么样 浏览:139
寄到英国的海关怎么申报单 浏览:999
印尼为什么食物热量高 浏览:910
芒果为什么比越南好 浏览:464
怎么分辨印度低种姓 浏览:663
伊朗三十万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85
印度为什么出神剧 浏览:741
印度的女人为什么叫妈妈 浏览:46
美国的10码衣服等于中国的多少 浏览:211
中国现在的煤炭从哪里进口 浏览:621
越南盾换成人民币值多少 浏览:465
伊朗最贵的钻石多少钱 浏览:275
越南如何办理入境 浏览:949
印尼龙目岛属于哪里 浏览:915
美国的伊朗人怎么样 浏览: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