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8-20 17:54:50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什么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的是: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

B. 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中国的人口资源,是中国最大的优势。美国是3亿人,欧盟是5亿人。中国13亿人比欧美的总人口还要多出5亿人。中国的崛起相当于整个欧美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市场相当于整个欧美的市场。如此多的人口,一个国家便是一相巨无霸的大市场,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会受困于欧美国家。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可以确保专家治国,避免了完全民主的盲目性。 仔细想来,几个大国相比,中国的优势主要在于政治制度和人口规模。美国的优势是军事和科技。俄国的优势是能源。如果中国放弃这种政治制度的优势,可能便没有什么优势。
中国的政治优势还体现在,全国上下一心,各省可以统一号令。整个国家是一个目标一致,纪律一致,命令一致的整体。全国一盘棋。今年初战胜雪灾和五月份的抗震救灾,就体现了这种优势。
而西方多是联邦制,地方各自为政,政党天天斗争,很难形成统一号令。完全是一盘散沙。美国的救市方案,本以为很容易在众议院通过,结果第一次没有通过。国家面临很大灾难,但总有一些人,关心的是政治斗争而不是拯救美国。在如此大灾面前,仍然不能团结一心拯救美国。
中国的政治优势还体现在确保社会不会发生大动乱。不会出现民族分裂。
中国的政治优势还体现在人的观念上。务实,高效,灵活多变。
在中国没有变不了的事情。从改革开放前,到改革开放后,如此大的体制、思想、利益的大转变,如是在其它国家,可能要经历上百年,要流很多血。在中国说变就变了。有人批评中国是威权政治,这大概就是威权政治的好处。

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民意绑架了政府。而民意注重的是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眼前的事情。民意不可能体现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因此西方的民主政治,不可能着眼于长远的事情。很多关系全局利益的事情,因为可能伤害了少数人的利益,便被耽误,或是实行不成,比如城市建设经常受制于钉子户。美国的救市政策在众议院没有通过,也是这个问题。
前面说,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民意绑架了政府,后面还应再加一句,局部利益可以绑架全局利益。
西方的政治体制从本质上来说,是重眼前不重长远,重局部不重全局,重个体不重全体。
中国人重集体主义,西方人重个人主义。西方的政治是一盘散沙,中国的政治是团结一致。团结才有力量。这就是中国政治优势的根本所在。

C.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两个一百年,中国崛起根本优势在哪里

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于:
1、我们国家的人才储备足以支撑任何伟大的事业,但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潜在的能力整合起来,如何让人才的储备变成现实的力量,让其升级。这需要最高决策层的魄力、眼光和韧性,以及争取相当长时间的国内和平与政治连续性。
2、我们有足够完善的工业体系,人才储备使我们的工业体系有升级的可能, 也使我们拥有在新的领域引领世界潮流的潜力。
3、我们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这个市场可以使我们的工业体系有足够的培育与成长空间,是其母体与根据地。
4、我们有足够的历史与文化支撑,这个因素大家现在没有足够注意,反而在肆意破坏和污蔑。
5、我们完全可以发展出全新的政治体系, 目前以民主、自由为旗号的普世口号作为政权道德基础的体系,已经显示出其虚伪性质,并且这套理论是从西方的思想源头逐步演化过来的。
6、我们有足够保卫最低限度安全的武装力量。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意愿,我们可以发展出影响世界的军事力量,为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护航。

D. 试述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1、国家大,所以市场也就大,所以资源就多!以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进口出口都需要N多时间外加检验检疫,而中国国内流转物资,则程序很少。

2、人民勤劳。中国人把接近一半的收入存入银行,银行又把这些钱拿出去投资,这样固定资产投资愈来愈多,经济也就相应发展。

3、教育。中国 一直信奉读书之上,所以有能力拼命去读书,这样就给予了大量的优质人才。

E. 中国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1、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实行国有企业改革;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⒋、调整经济结构。(官方版本)
另外这些年来我们靠压低资源、劳动力价格来活得比较优势竞争。1990-2010年我们牺牲了大量的资源环境带来了GDP,农民工和打工者的低工资促使经济繁荣,这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2008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紧密地结合。

F. 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如下:

1、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好,调整适应能力强

经济发展韧性好,是指经济发展的调整适应能力强,并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遇到困难和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

2、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足,有平稳增长的广阔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足,是因为支撑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项条件是充分有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一是市场资源空间广阔。经过了新中国70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我国形成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庞大市场空间: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8亿网民、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1亿多个市场主体,这些动辄数以亿计的市场资源和空间,就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竞争优势。

二是内需潜力持续旺盛。消费方面,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我国有4亿多人处于中等收入阶段,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善和优质供给的跟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特别是居民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三是新的活力更加充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

3、中国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具有战略纵深

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的进退空间巨大。

一是发展空间大,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地区发展梯度明显。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将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

二是产业门类齐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工业领域的持续努力,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攻坚克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且产业链条非常完备。

三是宏观调控余地大,市场经济需要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和相机抉择,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工具箱”里尚有较多政策储备,可供选择的工具较多。既能够打“组合拳”,也可定向施策。

(6)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扩展阅读: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中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规划了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

新的发展理念为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塑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与因素的新变化,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还需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

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从大的历史阶段看,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从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的发展阶段。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正从注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型,经济结构正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化解过剩存量、提质增量并重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依托能源资源和劳动的传统增长点向以创新为支撑的新的增长点转变;

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经济崛起的防范力度不断加大,在出口、技术转让、规则等方面对中国严加限制。因此,要准确分析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前布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尽早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二、培育技术竞争新优势

在传统技术领域,先进技术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新兴技术领域,发达国家同样拥有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优势。要为经济崛起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必须打破这种技术分配格局,跨越“技术鸿沟”,并在部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为此,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加快技术的研发与运用进程:

一是加大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鼓励普遍性的技术改进,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夯实牢固基础;

二是为科研项目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在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三是高度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保护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持久创新动力;

四是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推动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开发,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此外,还要创造机遇和条件继续加强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高新技术合作。

三、系统推进深化结构改革

在结构性因素持续压制需求的情况下,仅靠短期政策刺激不仅难以持续维持较高经济增速,而且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结构改革。

在人口结构上,不断提高高素质人口的比例,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这包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促进更多人口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在提高劳动力市场弹性和加强社会保障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下促进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在需求结构上,一方面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逐步实现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上,一方面逐步实现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为了破除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对垄断,促进竞争。逐步打破部门分工的传统格局,反对行业垄断,促进各行业的自由竞争。

二是放松管制。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放松管制,不断完善现有宏观经济治理规则的设计,促进全社会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是扩大开放。在加强宏观审慎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开放不断向广度拓展和深度延伸。

五、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为了给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在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理念上,中国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基本理念,彰显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

在行动上,中国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根据需要促进产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流动;

二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推动建立反映新兴经济体发展利益的国际规则;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应对发达经济体追求自身利益优先的政策调整,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向继续前行。

阅读全文

与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中国人比印度人团结 浏览:121
越南山里做什么好吃 浏览:353
印度为什么技术落后外包产业好 浏览:337
中国的长城印度的东埔寨是什么 浏览:986
印度人为什么要讲话 浏览:945
印度是哪个国家的军工 浏览:916
印度左右逢源是怎么回事 浏览:68
欧陆战争意大利第一关怎么打 浏览:653
印尼电信广告什么歌 浏览:30
中国入境可以带多少手机电脑 浏览:267
怎么看待伊朗捐款事件 浏览:512
越南富安有什么好玩的 浏览:376
外国人到中国定居有哪些条件 浏览:983
印度到印尼要多少钱 浏览:17
意大利有什么的手表品牌排行榜 浏览:770
过去几年中国有多少人口 浏览:702
非洲美女要多少钱才肯嫁到中国 浏览:964
越南的火龙果要怎么运到中国 浏览:274
伊朗官方语言英语怎么说 浏览:294
中国到越南火车经过多少站口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