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南北分界线在哪里
中国南北分界线在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简称秦淮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范围划分
秦岭—淮河线从名字上看它的画法似乎很简单,沿秦岭、淮河画一条线即可。可是当你面对着一张大比例尺的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秦岭西起甘肃省白石山,秦岭—淮河分南北,只是分了中国东部,中国西部怎样分南北部是很有意思的,西部的确可分两大区域,但却是南北颠倒,冷热倒置。
沿秦岭再向西,大致有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与秦岭相连:一列是祁连山接阿尔金山一路向西;另一列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绵延2000多公里的昆仑山及其余脉。如果秦岭向西分南北的话,这两列山系可供考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秦岭—淮河一线
⑵ 中国地图南北方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地图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
秦岭植物资源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跨越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特色产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它还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
比较而言,秦岭被子植物中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其中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占38科、70属、177种,除个别树种外,南坡都有生长,而北坡只有21属、46种。
秦岭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亚热带标志植物均可生长良好,而秦岭以北柑桔绝迹,却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⑶ 南北分界线在哪里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
秦岭和淮河分界线所起到的重要分界作用有:
1、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作用,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带,一月0度等温线以北的一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为暖温带。一月0度等温线以南一月的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为亚热带。
2、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根据降水量的不同区分。
3、 河流情况有明显差异的分界线根据两边河流是否有结冰期、汛期、流量大小、含沙量以及航运等差异得出。
历史意义
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水利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自古就有尧舜禹治水的传说,宋金战争以后,南宋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宋保持着传统,金国推行了改革,改旱涝保收农田为连片的旱地,以马代船,这次改革导致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不稳定,是南富北穷的转折点。
由于没有注重水土保持,没有给水留出空间,所以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干旱和土地荒漠化,致使农业平均产量低,供水困难,经济不能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从北方转向南方的转折点。中原地区的农业不再富饶。
⑷ 中国南北分界线在哪里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位于江苏淮安古淮河两岸的分界线。(又称: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
1、从气候特点看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2、农业及风俗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⑸ 中国南北分界线在哪里
南北分界线指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一条带有多重历史特殊意义的地理分界线,被认为对于认识中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地理意义包括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
南方注重建设河网排蓄洪水,进行水土保持,暴雨不会淹,一百天不下雨不会干旱的旱涝保收农业,所以农业单位产量高,工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保障,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北方没有给水留出空间,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稳定。
⑹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在哪里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简称秦淮线,这里说的南北之分,不是文化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南北之分,确切地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方)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北方)之分。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252公里,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撰文《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将淮河看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域有关。
⑺ 中国南北分界带在哪里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大致位于北纬32°30′~35°,东经103°~113°。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陵红层盆地和江汉平原。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介于北纬31°~36°,东经112°~121°,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全长1000千米。
提出时间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着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
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在张相文的文集《南园丛稿》之中,收录了张相文在1924年发表的《佛学地理志》一文,已明确提到了秦岭—淮河分中国为南北。
⑻ 中国南北分界线是哪两个地方
1.秦岭-淮河(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简称秦淮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2.主要地理指标如下。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0)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与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分界线。南方:一年两至三熟,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16)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多水带和过渡带的分界线
⑼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在哪个省
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南北分界线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北是北方,以南是南方。秦岭淮河经过的城市有湖北省的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邓州市等。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简介:
秦岭淮河一线西起秦(陕西)陇(甘肃)地区,东至苏皖,是我国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官方认定的南北方分界线。最主要是从自然方面来讲的。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1月0℃等温线,也是800ml降水等差线,同时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由于自然气候的差异,也导致了明显的农业生产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人文风情的差异。比如北方整体干冷少雨,南方湿热多雨。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等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北分界线
⑽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南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线为准,即该线以南为南方地区,该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不过,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那就是在线上的地区,难以准确划分其南北性质。例如: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南北分界线的意义:
1、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3、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4、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
5、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8、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9、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0、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