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个省灾难物资储备多

中国哪个省灾难物资储备多

发布时间:2022-08-21 02:36:06

A. 自1998年张北地震后我国建立建设了哪几级物资储备库

国家物资储备局的储备库,是储备了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的专门仓库。

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是国家直接建立和掌握的战略后备力量,是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家物资储备始建于1953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国家物资储备局、储备物资管理局(办事处)、基层单位的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建设了完善的储备仓库体系,储备了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储备物资。50多年来,国家物资储备在支持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抗灾、救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拓展资料:

与其他社会仓储组织相比,国家物资储备在参与中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时拥有以下三大优势:

1、硬件优势。储备仓库软硬件建设的安全性良好,自动化管理水平较高。各储备仓库还配置了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如叉车、牵引车、托盘搬运车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完全有能力在时间紧、负荷重、作业量大的情况下机动、高效地完成物资出库及装运任务。

2、网络优势。国家物资储备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储备物资管理局,形成了庞大的、辐射全国的专业化物资储备体系。将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与国家物资储备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布局、统筹考虑,充分发挥国家物资储备在仓库布局方面的上述"网络优势",恰恰能够弥补目前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中仓库资源少、仓库布局不合理的不足。

3、组织人员优势。救灾物资的调运通常具有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如无周到细致的计划安排,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调运任务。国家物资储备系统是物资储备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政事业单位,有着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内部组织性、协调性高。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统一管理,能够适应任务量大、时间短的紧急调运任务

B. 中国地理位置最好 而且灾害最少的省是哪个

第一个,山东省。
山东地址灾害很少。
再一个,山东半边靠海,离韩国和日本也近,港口多,交通发达。
气候方面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果和蔬菜都很适宜生长,蔬菜供应很多省市,水果种类齐全,除了热带的水果,在山东基本都有种植,也格外好吃。
因为水土问题和饮食习惯、基因,不仅山东人身材高大,山东大汉历史留名,连蝈蝈都是凶猛个大,在蝈蝈界独占头魁。
历史上更是孔孟之乡,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在历史中成为标杆的大家。
山东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质量优,堪称是中国资源种类最多的省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8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78%。在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黄金(岩金)、自然硫(占全国储量90%以上)、石膏(占全国储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储量占全国40%,产量占80%)、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另外,煤、天然气、铁、重晶石、硅藻土、锆石英、铝土矿、轻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油页岩、石英砂、云母、长石、磷、硫铁矿、石棉、稼等储量都非常丰富。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全省原油产量占全国1/3。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滕矿区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
另外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回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百种以上。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山东已建成多处大中型盐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400多万亩,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类70多种。

C. 中国自然灾害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台湾. 四川. 安徽. 内蒙古.

2008年:
1月10日,雪灾殃及中国19个省份
2月17日, 中四川特大沙尘暴
3月20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
3月21日, 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5月12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5月30日, 青岛市暴发浒苔水污染事件
6月11日,南方洪灾(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12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
7月18日, 今年最严重的台风“海鸥”重创台中市
7月23日,新疆遭遇自197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
7月28日, 台风“凤凰”袭击台北
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
10月6日,西藏当雄县6.6级地震
11月2日,云南省楚雄县受到泥石流和洪水侵袭
3月份,新疆、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省(自治区)先后发生6次地震,四级以上地震4次,震级偏强. 贵州、云南、广西、新疆等地先后遭受风雹灾害,甘肃省酒泉市遭遇沙尘暴袭击.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局部地区先后发生9起崩塌、滑坡灾害.

还有很多损失轻微的自然灾害,但是能找到些资料的就只有以上这些了!
------------------
2009年的
民政部发布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时间:2010-01-12 14:18

近日,民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门对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核定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一、总体损失情况

经核定,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其中,四川、湖南、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甘肃、河北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

二、灾害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2009年的自然灾害表现为三个“突出”:一是粮食主产区干旱和低温雪灾突出;二是汶川大地震灾区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突出;三是黄淮等人口稠密地区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雹灾害突出。2009年我国大江大河总体平稳,但全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地区差异大,部分地区降雨(雪)之多、气温之高、旱情之重、风力之强、台风登陆之频多年罕见。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灾害发生在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汶川大地震灾区,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概括而言,2009年自然灾害有以下特点:

(一)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

今年我国总体偏旱,而且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时间集中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冬小麦主产区年初出现3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局部地区旱情达50年一遇,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旱情严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国家商品粮主产区发生严重春旱和伏旱;8月末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许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至4成,其中湖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旱情较为严重。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损失重于常年。

(二)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

入汛后,全国先后发生30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广东桃园3小时,甘肃玛曲80分钟,湖南深渡、四川米易6小时,广西泗维24小时降雨量均超过当地同期历史暴雨极值,重庆市50多个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第8号台风“莫拉克”导致浙江、福建等地出现强降雨,浙江九峰过程降雨量高达1242.2毫米,超过历史记录。大范围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湖南、四川、重庆多次受灾;江西、广西个别县城和乡镇街道进水;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因短时强降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汶川大地震灾区山洪灾害频发,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部分中小河流洪水历史罕见。

今年洪水呈现“次数多、量级大、涨势猛”的特点。入汛后,全国160多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210条河流涨幅3米以上,最大日涨幅15米以上;200余条多年断流或小流量的河流出现罕见的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发生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出现1999年以来最高水位。

(四)台风登陆比例历史罕见。

全年有9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较常年偏多2个,而且时间集中在6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90天时间内,台风活动呈现“登陆集中、路径诡异、强度持久、雨量充沛”的特点。其中,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和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相继生成,接踵登陆,影响十分集中。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登陆后强度再次加强并长时间在海南近海徘徊,第5号台风“苏迪罗”和第8号台风“莫拉克”均两次登陆我国,其中“莫拉克”给福建、浙江两省和台湾造成严重损失。

(五)华北地区暴雪历史罕见。

11月上中旬,北方地区先后出现暴雪过程,其中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达到60年一遇,局部地区达百年一遇。强降雪造成华北地区多条高速公路阻塞,民航班机延误,高峰期有2万多车辆受困,疏散滞留旅客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达16万多人,大量蔬菜大棚和圈舍倒塌,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三、分灾种损失情况

从分灾种自然灾害情况看,旱灾、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和风雹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旱灾是造成受灾人口众多的主要原因,将近全部受灾人口的一半;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和风雹所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占全部灾种的九成以上,同时洪涝(含山体滑坡泥石流)也是导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占全部灾种的六成以上;台风和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最多,占全部灾种的九成以上。

四、分地域损失情况

从主要灾情指标的分省分布来看,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山东、陕西、甘肃等8省(自治区)遭受旱灾最为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国半数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接近全国一半;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5省(自治区)因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和台风导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较多,占全国半数以上;云南、四川、湖南3省倒塌房屋均超过10万间,3省倒塌房屋合计约占全国倒房总数的四成。

应该四川,四川不是平原地区,山丘比较多,洪灾,滑坡,地震多发地区!

D. 湖南省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新鲜出炉,清单上有哪些东西是必备的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和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为湖南省家庭制定了一份应急储备物资清单,目的是提高群众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家庭应对灾害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灾害、疫情的到来,以防患于未然。

应急清单主要分为三种品类,分别是物品、工具和医用,罗列的清单中有12项应急物资是最基本的,也是比较必备的。

应急医药用品要准备常用药品,包括治疗感染的抗感染药物,能够缓解感冒发烧等症状的药物,治疗腹泻的、具有止痛功能的药品。另外,家中还要有应急急救的药品,例如绷带创可贴,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受伤就可以马上进行消毒处理和包扎。还有医用口罩,各种具有消毒功能的药品等都是在应急急救药品清单的要求。

在整个应急物品清单中,药品和食品是必须要准备的,也是比较容易准备的,尤其现在疫情比较严重,多备一些可以更安心。

E. 中国地理位置最好而且灾害最少的省是哪个

楼主这个问题,也许会引起地域攻击的。
不过,我就我的感觉说说几个省份。
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个,山东省。
山东地址灾害很少。
再一个,山东半边靠海,离韩国和日本也近,港口多,交通发达。
气候方面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果和蔬菜都很适宜生长,蔬菜供应很多省市,水果种类齐全,除了热带的水果,在山东基本都有种植,也格外好吃。
因为水土问题和饮食习惯、基因,不仅山东人身材高大,山东大汉历史留名,连蝈蝈都是凶猛个大,在蝈蝈界独占头魁。
历史上更是孔孟之乡,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在历史中成为标杆的大家。
山东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质量优,堪称是中国资源种类最多的省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8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78%。在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黄金(岩金)、自然硫(占全国储量90%以上)、石膏(占全国储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储量占全国40%,产量占80%)、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另外,煤、天然气、铁、重晶石、硅藻土、锆石英、铝土矿、轻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油页岩、石英砂、云母、长石、磷、硫铁矿、石棉、稼等储量都非常丰富。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全省原油产量占全国1/3。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滕矿区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
另外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回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百种以上。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山东已建成多处大中型盐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400多万亩,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类70多种。

第二个河南。
这块土地在古代长达两千的时间里是人类文明的巅峰,夹在长江黄河之间,比中东的两河流域环境好多了,天生就是孕育伟大文明的沃土,历朝历代以定鼎中原为核心目标。
安阳、洛阳、开封,个个在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交通四通八达,平原广袤,水草丰美。

第三个安徽。
安徽与江苏颇具渊源,曾经是一个江南省,后来被剥离。
名称与江苏如出一辙,取安庆、徽州之名曰安徽,毫无疑问安庆和徽州是徽派文化的核心,实在想不出为什么省会在合肥,再不济放在芜湖也可以啊,芜湖也是有历史底蕴的,且处在江南发达地区,合肥呢?
虽然地处安徽中间,但是离南京一步之遥,显然很多安徽中部人更愿意弃合肥而选南京。合肥有南京压制,本身也没什么底蕴。
要是放在徽州,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市效果绝对不一样。黄山本身名字响亮,祖籍徽州地区的安徽人现在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其中不乏行业佼佼者。
最主要的是区位优势,黄山市南面是江西,离南昌有段距离,而且隔着大大的鄱阳湖,东面是欠发达的浙西地区,西面和北面是广袤的安徽大地,如此一个精华地段正缺一个有底蕴有功力的带头大哥。
选择所谓的几何中心是最低级的想法,就像河南。首先要考虑龙头作用,没有龙头相互谁也不服谁能行吗?
一辆车一个省都需要领头的。显然徽州错过了一个机遇,安徽错过了一个机遇。安徽地处江苏身边注定是个悲剧。
很多安徽人才基本都被隔壁大省挖跑了,甚至不用挖自己就跑了。关于合肥的字面解读,参考石家庄。
安徽好好发展农业吧,过个稳定的小康生活。

第四个四川。
不得不说四川的前世今生有种宿命,也算是中国的宿命。
四川本是世外桃源天府之地,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盛,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慢,而这一切被野心勃勃的秦楚看在眼里馋在心里,最终棉柔惯了的川蜀人在大秦面前不堪一击,成为大秦统一中国的战略储备基地。
这绝对不是说川人不能打,川军在很多民族危亡之际都挺身而出,川人身上有种隐忍的爆破力,非得用狠才能逼出来。
四川的地理决定了四川从来都是作为中国最后的底牌打出,唐玄宗当年逃到了四川,常申凯当年也逃到了四川的重庆,刘邦也是从四川开始逐鹿中原的。
成都是个好名字,成字有成功、达成之意,都有城邦、首都之意,成都成都,不论如何都是一个大都会。
古有扬一益二之说,世界最早的纸币也出现在四川。

第五个江苏,这块土地简直就是华夏的天之骄子,地球上找不到第二块如此肥美的土地,水网纵横,与浙江并列最小的省(不算宁夏和两个岛),却有中国最大的淡水面积,中国最大的人口密度。
巴掌大的地方充满了工厂、城镇居然还能养活8000万人口,而且还有富余的粮食支援其他省份。

第六个山西。
现在国人想到山西就是煤啊煤,想到古文化似乎陕西也比山西给力,其实不然,山西和河南可以说是中国古文明最灿烂的两个省了。

中国古代商人文化的巅峰就是晋商,山西商人走南闯北建立了中国近代金融的雏形,现在山西的一切都被煤毁了,山西人失去了晋商锐意进取的精神。
山西古今最出名的就是太原,太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也只有太原能挑起山西的大梁。
但是太原的名字隐约有种固步自封的意思,太,古通大,原代表平原,古意就是大大的广袤肥沃之地,现在却更接近字面释义,太,很或极端的意思,原,本来的、原始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太留恋于原来的辉煌而不知进取,这也是现在山西的窘境。

F. 中国哪个省的天灾最严重

是西藏自治区。
西藏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西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一、西藏的地形特征及城镇分布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北靠新疆、青海、东临四川、云南,现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五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接壤。平均海拔4000余米,为青藏高原主体,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倾斜。地形可分三类:一是高原盆湖草原区: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均海拔4500余米,地形开阔,气候多变,干燥、严寒、风大、气压低、缺氧、幅射强。该地区湖泊密布,夏季水草较好,是西藏的主要牧区。但人烟稀少,缺柴,多以牛、羊粪为燃料。二是高原宽谷区: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以南,喜玛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及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流域地区。河谷海拔3000—4500米,宽谷0.5—8公里,较开阔,两侧多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口密度较大,是西藏的主要农区。三是高山峡谷密林区: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下游流域及喜玛拉雅山南麓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河谷海拔2000—3000米,山高坡陡,谷深且狭,原始森林茂密,道路稀少,气候垂直变化大,山顶严寒,谷地炎热,有“一山四季”之称。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积雪封山,影响交通。夏季雨量充沛,多云雾,常出现山洪、塌方、雪崩、泥石流。

独特的地形特征及气候条件,使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西藏目前7地(市)、72个县及主要城镇较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沿线,呈东西向分布。
二、西藏的主要灾害种类

西藏的自然灾害情况十分严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气候导致了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且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及灾害损失重等特点。

(一)地震灾害

西藏地震活动频繁,是我国第二大地震带。据有关资料记载,自1911年有正式记载起至1977年,全区共发生强震436次,其中6—6.9级的65次,7级以上的10次,8级以上的2次。从发震次数看,50年代初较频繁,1950年发震75次,1951年发震36次,1952年一年就发震182次。

喜玛拉雅山以北有一个大的逆掩断层;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上游是巨大的断裂带,称为“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喜玛拉雅弧形山脉的西端为北东走向的“札达断裂”所截切,东端为北西走向的“波密—察隅断裂”所截切,形成一个宽阔的弧形地震带。震中呈片状分布。有察隅片、波密—墨脱—米林片、错那片、当雄—拉萨片以及普兰、日土等片。
(二)气候地质灾害
西藏气候特点可分为7种类型:一是阿里高原区,冬季寒冷、干燥、多大风。日最低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寒冷期达8个多月,极端气温为-30℃至-35℃。二是藏北高原区,冬季寒冷,为高原最冷地区。日最低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寒冷期长达9个多月,日最低气温低于-40℃的极寒日数5至10天,极端气温为-35℃至-43℃,班戈措为-42.9℃。1990年,历史上罕见的大雪灾,给那曲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三是三江流域区,降水较多,气候垂直差异显着。四是雅鲁藏布江上中游区,降雨集中,多夜雨。五是波密峡谷区,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暴雨、泥石流、冰川、山洪、雪崩较多,尤以易贡、通麦、波密一线最为严重。1999年,易贡泥石流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巨大经济损失,令人记忆犹新。六是喜玛拉雅山北麓区,日最低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寒冷期达7个月以上,极端气温为-30℃至-47℃。七是喜玛拉雅山南麓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持久,多暴雨、雪崩、冰川、泥石流、山洪、大雪、大雾。
(三)火灾隐患
西藏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火灾将直接影响到城镇的生态质量。火灾也是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特别是林区,一旦险情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森林防火应引起林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G. 中国捐款最多的省份

汶川地震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捐款爱心排行榜
香 港
援助总数:逾12亿元
澳 门
援助总数:捐款3.5亿元+救灾物资12吨
广 东
援助总数:捐款22.1亿元+救灾物资 折款1.9亿元
河 北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逾5.8亿+医疗救助队
天 津
援助总数:捐款4.54亿元+救灾物资折价逾8272万元+救援队
北 京
援助总数:捐款捐物达16.亿元+逾6000袋血液+医疗队
上 海
援助总数:捐款约11.43亿元+救灾物资54744.5吨+救援队+救护车
海 南
援助总数: 捐款人民币1.033亿元、港币2960元+救灾物资1975万元
山 西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累计4.5266亿元
辽 宁
援助总数:捐款8.03亿元+物折款0.48亿元+医疗 队
浙 江
援助总数:捐款12.5239亿元+物资价值3.024亿元
山 东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合计逾7.8亿元
江 苏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合计14.7亿元
广 西
援助总数:捐款捐物折价3.38亿元
贵 州
援助总数:捐款逾亿元+物资折款1829.06万元+挖掘机(截至19日)
吉 林
援助总数:捐款逾1.8亿元+物资折价6618.3万元
重 庆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逾1.96亿元+15座战备钢桥+运输队+医疗队+救援队
湖 南
援助总数:捐款4.74亿元+救灾物资+救援队+“机械湘军”
福 建
援助总数:捐款9.5217亿元+ 救灾物资+抗震救灾队
江 西
援助总数: 捐款逾2.2亿元+救灾物资折价3878.471万元+救援队+医疗队
河 南
援助总数:捐款逾8.16亿元,物资折款6878.44万元+救援队
湖 北
援助总数:捐款逾3亿元+救 援队+6批70多节车皮救灾物资
云 南
援助总数:捐款 逾3.38亿元+捐物折款2964万元
安 徽
援助总数: 捐款逾9.24亿元+救灾物资折价3380万元
黑龙江
援助总数:捐款逾1.23亿元 +物资折款7327万元
新 疆
援助总数: 捐款近1.37亿元+捐物折款近1310万元
西 藏
援助总数: 捐款2376万元+价值1200多万元救灾物品
宁 夏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8651万元+救援队
内蒙古
援助总数: 捐款逾4.21亿元+捐物折款8441万元
青 海
援助总数:捐款1120万元+ 价值2300万元的救灾物资+医疗队
陕 西
援助总数:捐款逾68.9万元

捐款五亿以上的

香 港
援助总数:逾12亿元
广 东
援助总数:捐款22.1亿元+救灾物资 折款1.9亿元

北 京
援助总数:捐款捐物达16.亿元+逾6000袋血液+医疗队

上 海
援助总数:捐款约11.43亿元+救灾物资54744.5吨+救援队+救护车

安 徽
援助总数: 捐款逾9.24亿元+救灾物资折价3380万元

河 南
援助总数:捐款逾8.16亿元,物资折款6878.44万元+救援队

河 北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逾5.8亿+医疗救助队

江 苏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合计14.7亿元

浙 江
援助总数:捐款12.5239亿元+物资价值3.024亿元

辽 宁
援助总数:捐款8.03亿元+物折款0.48亿元+医疗 队

山 东
援助总数:捐赠款物合计逾7.8亿元
湖 南
援助总数:捐款4.74亿元+救灾物资+救援队+“机械湘军”
福 建
援助总数:捐款9.5217亿元+ 救灾物资+抗震救灾队

这个可以吗?我身为河北人,深感惭愧,当年河北唐山也是闹过地震,现在捐这么点,丢人!!

H. 中国对国家贡献最大的省份有几个

对国家贡献最大的省份有5个。

以华东、华北、华南、西南、西北、华中、东北七大地区的视角来看,共有华东、华北、华南3个地区“十二五”以来对国家财政有财力贡献,其他4个地区整体上需要中央财政予以净补助。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在七大地区中对国家财政的财力贡献最大,“十二五”以来净上缴额达到67778.99亿元,净上缴占地区总财力的比重约为26.01%。除安徽外,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均为对国家财政有财力贡献的省份。

(8)中国哪个省灾难物资储备多扩展阅读: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也是七大地区中对国家财政有财力贡献的区域,“十二五”以来共上缴国家财政30193.03亿元,财力贡献全国第一,净上缴额占地区总财力比重为21.8%。

华南三省份(广东、广西、海南)“十二五”以来累计净上缴资金23002.13亿元,净上缴占地区总财力的比重为22.34%。

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在七大地区中接受净补助最多,“十二五”以来累计接受国家净补助资金32134.78亿元,占地区总财力的比重是43.92%。其中四川省获得的净补助最多,“十二五”以来共获得国家净补助10710.8亿元,为31个省份中最多的,占地区总财力的比重为40.41%。

I. 湖南省发布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清单上有哪些东西适合所有灾种

中国湖南省发布应急储备单,涵盖多种应急物资和建议,对于意外灾难发生后的自救求救有很大的作用。

湖南省近期发布了一份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这上面包含了很多的应急物资,建议居民加强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并且列出了详细的物资清单供居民参考,这样的应急储备清单对于意外灾难发生后当地群众的自救以及求救有着非常有效的优势。

湖南省发布的这一份清单,不仅仅可以使老百姓意识到在平时注意应急物资贮备的重要性,还可以有效的对于很多危险和隐患起到警示作用,加强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灾难的了解,对于灾难的发生后较少人员伤亡和应急救援有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清单上的物资,平时储备一些,有备无患。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个省灾难物资储备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语有了一点点基础该怎么学 浏览:939
英国禁用什么塑料 浏览:936
印度为什么屠宰牛 浏览:652
援伊朗医生有多少报酬 浏览:381
印度饼名字怎么样 浏览:478
在越南住一个胶囊酒店多少钱 浏览:459
印度的刘怎么写 浏览:800
越南缺哪些中国产品 浏览:845
意大利空耳什么意思 浏览:719
为什么伊朗有丝绸 浏览:22
伊朗的祖先是哪个国家 浏览:440
英国mi6是多少码 浏览:88
上海直飞越南多少时间 浏览:926
中国现在多少人口2019 浏览:523
为什么中国人比印度人团结 浏览:123
越南山里做什么好吃 浏览:355
印度为什么技术落后外包产业好 浏览:339
中国的长城印度的东埔寨是什么 浏览:988
印度人为什么要讲话 浏览:947
印度是哪个国家的军工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