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乡土中国》的大概内容
《故乡》是李箕永的作品,李箕永,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是朝鲜现代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优秀代表、杰出的创始人之一。《故乡》,反映了“卡普”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也是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地主安承学是《故乡》中反动势力的代表。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也是地主闵判书的凶恶管家和爪牙。他靠高利贷和收租而成为村里的暴发户。他刚刚来到元德村时,本是一个毫无所有、一贫如洗的流浪汉。由于狡猾诡诈,善于钻营,在郡里弄到了一个雇员的差事。
接着,这个人人唾骂的坏蛋又得到了地主闵判书的垂青和信任,让他成为地主的代理人。他到处催租逼债,为非作歹,人面兽心。他认贼作父,同日本警察勾搭起来,又是一个奴颜婢膝甘当洋奴的民族败类。
《故乡》的艺术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他塑造了符合于时代要求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金喜俊,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金喜俊是作家早期创作同类革命知识分子的继续和发展。作家曾说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给‘卡普’作家们提出了创作与运动的新形势相适应的主人公的光荣任务。《故乡》就是这一课题的回答。”应该说,这一光荣任务,首先由李箕永胜利地完成了。
其次,《故乡》中生动地展示了朝鲜农村的民俗风貌。如:农乐队的歌舞、婚礼的欢庆和生日的祝贺以及其他民间习俗的描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再次,善于利用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借景抒情,把人物精神面貌和感情活动,通过自然景物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如:抗租斗争胜利的一章中的黎明的描写:
……灰黑色的云彩已经开始在天空的一角渐渐地散去,它仿佛向人们预告:光明就要来临……”这种景物描写是寓意深刻的,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斗争的胜利就在眼前。
㈡ 求费孝通《乡土中国》电子版,PDF和TXT都可以
费孝通《乡土中国》,有PDF版本。需要发私信。
㈢ 关于《乡土中国》的有关问题
乡是自己内心的神圣的地方!土是万物生长的必需品
㈣ 《乡土中国》思考题 第一章 乡土本色 1.中国基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基层的主要特征就是中国人口地大物博,每个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城乡差距比较大。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
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
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
(4)乡土中国哪个版本里面有题扩展阅读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㈤ 乡土中国哪个版本适合高中生
乡土中国这个系列节目,任何一个版本都非常适合高中生,因为乡土中国主要包含的内容包括一些当地的美食,或者是一些地区的特色美景。
㈥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哪个版本比较好
其实哪个出版社的都不错,只是会有些许的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如果喜欢字比较大的,推荐人民出版社的。
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想国系列,这都是很好的书。
《乡土中国》这本书我记得有一个后记,你看看版本里面有没有,有的话应该就差不了。
手里的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个人认为版本没有多大区别,无非是序、题记、后记等的差异(也许有部分版本代序、评价等等),文章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至于作者自己对这些观点的反思、认知的升华调整,可以参阅其他着作,或者后期的演讲。
读书也没必要纠结于版本如何,就像有人问询:
究竟是早上健身好,还是晚上健身好,答曰:只要健身就好。
书都是收集费孝通于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义,应《世纪评论》杂志之约,分期连载而成。
本书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
㈦ 高一《乡土中国》买什么版本的好
教科版。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着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㈧ 乡土中国哪个版本适合高中生
乡土中国这个系列节目,任何一个版本都非常适合高中生,因为乡土中国主要包含的内容包括一些当地的美食,或者是一些地区的特色美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着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
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相关信息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㈨ 乡土中国高中生买哪个版本的
教科版。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着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㈩ 《乡土中国》买哪一个版本或是出版社的比较好
对我个人而言,我是推荐前两家“老字号”出版社的(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其毕竟历经了岁月沧桑,沉淀了一程又一程人间冷暖炎凉。
中华书局(1912)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读书出版社1936、新知书店1935,三店于1948年合并成立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着名出版社。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其中出版《乡土中国》的就有这样的两家巨头出版社。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着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