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 最让人惊叹的两件事是什么
孙俪主演的电视剧《芈月传》的原型就是秦宣太后芈八子。她虽姓芈,但已是当时楚国王室的远支,自小在云梦泽种茶、捕鱼为生,后阴差阳错虽陪嫁使团入咸阳,得秦惠文王宠幸封八子,生下一皇子嬴稷,也就是后来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秦昭襄王。
《芈月传》-义渠王、芈月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四十一年,任用魏人范雎为相,利用魏冉肆意攻占赵国失败为由,驱逐魏冉及其党出函谷关,宣太后失势,被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仓惶离世,葬于芷阳郦山,今西安临潼骊山,谥号宣。历史上第一个有血有肉的奇女子,便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贰’ 慈禧太后如今下葬哪里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叁’ 中国第一任皇太后芈月,历史中的芈月到底是怎么样的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早年经历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主掌秦政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韩襄王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诱灭义渠
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前331年,义渠国内发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庶长操平定内乱。前327年,秦惠文王在义渠设县,义渠王向秦国称臣。前319年,秦国攻打义渠,夺取了郁郅(今甘肃省庆阳市东)。 作为报复,次年义渠参与了公孙衍合纵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于李帛(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义渠,攻取了徒泾(位于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境内)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但仍保留一定实力。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失势隐退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驱逐出秦国。
晚年去世
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将去世时,传令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
‘肆’ 真实的慈禧太后的墓在哪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十月二十二日(阳历11月15日)未时(下午2时左右),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1]
中文名
叶赫那拉氏
外文名
英拼:Empress Dowager Cixi;穆德林:hiyoo ungga gingguji iletu hūwangheo
别名
西太后 、那拉太后、老佛爷、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国籍
中国(清朝)
民族
满族
人物关系
爱新觉罗·载淳
儿子
荣寿公主
养女
叶赫那拉·婉贞
妹妹
精品荐读
为什么慈禧是一位生错年代的治世高手?
作者:说文解物
慈禧的“天价殉葬单”很了不起?大清才是她的陪葬品
作者:说文解物
若没有御前女官裕德龄,我们就看不到慈禧太后生前鲜活的照片
作者:写乎
慈禧御膳一顿要吃一百多种菜?
作者:时拾史事
快速
导航
为政举措
人物评价
个人作品
亲属成员
轶事典故
墓葬陵寝
史书记载
艺术形象
人物生平
咸丰时期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2月,十七岁),叶赫那拉氏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慈禧太后真实照片
咸丰四年二月二日(1854年,十九岁),晋封懿嫔。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同治皇帝),晋封懿妃。
咸丰七年正月初(1857年,二十二岁),晋封懿贵妃。[2]
咸丰帝体弱多病,兼之当时的大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国反清农民运动,正值内忧外患之际,让他心力憔悴。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并让其代笔批阅奏章,并且允许懿贵妃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大臣们多对叶赫那拉氏不满。[3]
谁在给慈禧编造绯闻?
晚清陈卿美
赞54
阅读4054
慈禧的西逃秘史!加速了满清的衰败!
晚清陈卿美
赞111
阅读1.4万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小院之观
赞14
阅读2735
慈禧的政治手腕有多强?26岁发动一场政变,从此统治中国半世纪
朝文社
赞83
阅读2万
慈禧一进宫就受冷落,为何还能获得咸丰帝垂青,并最终掌握了整个
历史人物故事汇
赞14
阅读4072
同治时期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叶赫那拉氏随咸丰帝逃往热河。[4]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载淳处理朝政;又给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贵妃代管)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3]
同治皇帝
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当时的中宫皇后慈安)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欣,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奕欣被封为议政王。[2]
1861年12月2日,改年号“同治”,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欣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国内起义被平定,两次鸦片战争暂时满足了列强的贪欲,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称为“同治中兴”。[5]
‘伍’ 慈禧太后的墓地在哪
慈禧太后的墓地在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偏西之菩陀峪,东距裕陵妃园寝500米,西与普祥峪定东陵(慈安太后陵寝)之间仅隔一条马槽沟。1908年在仪鸾殿去世。
菩陀峪定东陵 ,为清文宗咸丰帝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的陵寝,因为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5)中国历史第一位太后葬于哪里扩展阅读: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平顶山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两陵由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主持设计修建,于当年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孙殿英盗东陵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成功。其时,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当时有个惯匪马福田,探知东陵地区无人看守,就伙同其他匪徒窜到东陵盗宝。孙殿英闻讯,抓住这个时机,调动一团兵力,开到马兰峪,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马兰峪东陵,打垮了马匪后,把东陵三十里内戒严,顺势掘东陵。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干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封锁严密,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
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
‘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是宣太后。
宣太后本名姓芈,原本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后来被秦惠文王看中并且带回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子,被封为八子,因此也被叫做芈八子。
在历史上太后这个成为就是从她这里开始的,在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里面记载着:《史记·秦本纪》说,秦昭襄王的母亲号称是太后,原本大王的母亲是以始来称呼自己。
范睢听闻以后对秦王说,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太后这个词语,但是从宣太后自称太后以后赵国的新王登基,也称自己的母亲的为太后,因此太后这个词语是宣太后最先启用的。
(6)中国历史第一位太后葬于哪里扩展阅读:
宣太后性情奔放,政治手腕高超,通过任用魏冉,起用白起,强秦而弱六国。《战国策·韩策二》中记载:楚国包围了雍氏,已经五个月。韩国派使者去秦国求救。
使者的车辆络绎不绝,秦军没有东出肴塞援韩。韩国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对秦王说:韩国对秦国来说,平时是秦国的屏障,战时出兵就充当先锋。
现在韩国有了灾难,秦军不出肴塞援助。我听说,唇亡则齿寒,希望大王深思熟虑。而宣太后用极其大胆的一番话,不仅显露出其奔放的性格,更显示出一名卓越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宣太后说,我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受不了,但把身子全压在我身上,我不以为重,为什么呢。
因为感到舒服、愉快,对我有好处。现在援救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不足以救韩。解救韩国被围困之危,每天要耗费千金,难道就不能稍微给我国一点好处吗。
这段话揭示了国与国之间所谓的友情和道义,都比不上利益更重要。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韩国弱小而又地处四战之地,西连强秦,北接赵魏,虽有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柒’ 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宣太后到底是何许人也
本文所要说的战国时期,也有两位执掌大权的太后,这两位太后分别来自秦国和齐国,也即前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宣太后,还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后者很多人则比较陌生,她就是齐王建的生母——君王后。
三
另一方面,君王后来说。君王后(?―公元前249年),太史敫(jiǎo)之女,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生母。公元前284年,燕、秦等六国攻打齐国,齐国国君齐湣王被杀。齐湣王之子田法章改名换姓在太史敫家中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君王后)觉得田法章不是平常之人,对他很好。不久,莒地百姓共同拥立田法章为国君,是为齐襄王。齐襄王继位后,立太史敫的女儿(君王后)为王后,史称“君王后”。 公元前280年(齐襄王四年),君王后生下儿子田建。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十九年),齐襄王去世,田建继位,尊母亲君王后为太后。在此基础上,君王后作为齐国最后一位太后,开始执掌大权。在君王后之前,齐国的太后几乎是很少参与朝政的,这让君王后可谓独树一帜。君王后权倾朝野期间,正是秦国蚕食山东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不过,君王后不仅没有帮助山东六国中的其他诸侯国,反而和秦国保持和睦的关系。
四
最后,君王后与秦国交往十分谨慎,与诸侯交往讲求诚信,齐国又处在远离秦国的东海边上,秦国日夜攻打韩、赵、魏、燕、楚五国,其他五国在秦国的进攻中忙于自救,因此齐王田建继位四十多年未经受战争。当然,对于君王后来说,不参与秦国和其他诸侯国的较量,也为齐国带来了数十年的平稳时期。也即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几乎没有遭遇较大规模的战争。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君王后去世。
此外,公元前249年(齐王田建十六年),君王后病危快死时,她告诫儿子田建说:“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田建没有听清,请求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君王后同意,于是田建取笔和木简要她写下遗言。君王后却说她已经忘记了。总的来说,君王后成为太后之后,主导了齐国的对外策略,促使齐国在山东六国中保持孤立,也即避免和秦国为敌,更不愿意参与燕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的合纵攻秦之战。等到齐王建掌权之后,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所以齐王建也放弃了抵抗,坐视秦国消灭燕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然后最后攻灭了齐国,结束了战国七雄的时代。
‘捌’ 历史上芈月宣太后芈八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宣太后是病死的。
宣太后原名叫做芈月,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嫁给秦惠文王以后被封为芈八子,她的儿子赢稷继位以后尊称其为太后,也叫做宣太后。
在她的儿子秦昭襄王赢稷刚继位的时候,宣太后以赢稷年幼的名义主持朝政,执政期间,宣太后使用计谋灭掉了当时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国,公元前265年的时候,宣太后芈月因为身患重病去世,在她死后被葬于陕西芷阳的骊山。
(8)中国历史第一位太后葬于哪里扩展阅读:
在宣太后的私生活上,是最富有争议、也是被后世津津乐道的一点,除了正牌丈夫秦惠文王之外,宣太后和义渠王、宣太后和魏丑夫的关系也被写入史料。
宣太后与秦惠文王属于明媒正娶,并在后宫有了八”的职位。到了秦昭襄王登基,这时候的宣太后30岁上下,正值大好年华,加上自身权势和特殊的历史时代,想不出绯闻都很难。
首先是义渠王,义渠国当时是位于秦国西部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到了秦昭襄王的时代,由于秦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义渠国成为秦国最大的外患。
因为有函谷关这个天险存在,所以当时秦国对于位处中原的其他战国诸强并不畏惧,出可攻退可守,唯独背后的义渠国让秦国很难受。
有一次,义渠王到秦国来朝贺,就认识了宣太后,两人开始成为情人关系,宣太后还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在取得了义渠王的信任后,宣太后与秦昭襄王开始密谋灭了义渠国的计策,并由宣太后把义渠王诈到秦国来,在甘泉宫将其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