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式摔跤比赛多少分赢

中国式摔跤比赛多少分赢

发布时间:2022-08-22 17:30:46

⑴ 中国式摔跤

中国摔跤跟沾衣十八跌还是有点关系的,它在古代也是一项比赛项目。在宫廷也有跤手。
中国式摔跤有好多把式:分大大绊子三十六,小绊子似牛毛

身材高大的人与身材矮小的人对摔时,身材高大的人应发挥臂长、身长、腿长的特点,争取先抓住对方而不要让对方先靠近自己。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争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尽量限制对方的长处。如对方身体较胖、体力较差时,可设法扯着对方转动,消耗他的体力,然后再借机进攻。

跤 桩

是基本功,贯穿实战中每个动作,主练下肢力量和稳定性,培养专项能力,在静中求动,要求松中有意,自然呼吸,可根据个人情况定时、定式、跤桩功法讲究含胸收腹,松尾骨,桩功练法繁多,下面为大家一一简介:

(1) 大架:两腿开立前虚后实,前承三成力,为三七开,呈大架,左手置肩前平举,掌心向内,五指靠拢,自然弯曲右手于肩前内和,左手称前手,要高;右手称底手,要低于前手。为前高后低,此桩功舒展大方。

(2) 虎坐:又叫骑马裆,两腿开立大于肩宽,双腿半蹲,膝不过足。脚尖向内和,双手于胸前向内合抱,掌心向内,肘微曲承抱物状,讲究内抱、外靠、沉肩坠肘,气贯丹田,含胸收腹,内收尾骨,提裆竖顶,目视前方。

● 跤衣部位

1、 衣领叫领
(1) 正领
(2) 偏领(磨盘领)
(3) 倒扒领
2、 衣袖叫小袖
3、 胸襟叫门子
(1) 直门
(2) 偏门
(3) 挂门
(4) 软门
4、 腰带叫中心带
(1) 前带
(2) 偏带
(3) 后带
5、 跤衣下摆游离部分叫小杈
(1) 直握
(2) 反握
6、 跤衣背后部分叫后契
(1) 后带上
(2) 后带下

● 实战中除抓握跤衣外还可以抓握身体上肢各部位

1、 握腕
(1) 反握腕
(2) 正握腕
(3) 双手握腕,又叫双剁腕
(4) 掳腕
2、 握肘
(1) 掐肘
(2) 掳肘
3、 抱脖
(1) 单臂夹颈
(2) 单臂反夹颈(反夹锅)
(3) 单手抱脖(向后扒抱)
(4) 双手夹颈(双手扣腕)

● 跤衣把位抓握方法

1、 抓握大领方法
(1) 正领、偏领:拇指在内,四指在外
(2) 倒扒领:由对方腋下扒对方领,四指在内
2、 抓小袖方法(抓异名侧衣袖)
四指在内,拇指在外
3、 胸襟的抓法
(1) 直门:抓异名胸襟上部,拇指在内,四指在外,将跤衣翻起。
(2) 偏门:抓同名侧胸襟上部,四指在内,拇指在外。
(3) 反挂门:反腕抓异名侧胸襟上部,拇指在外,四指在内。
(4) 软门:抓异名侧中带上,胸襟下部,拇指在内,四指在外翻起。
4、 跤带抓握法
(1) 正握后带:又叫盖后带,拇指插入,四指下勾。
(2) 反握后带:又叫挎后带,四指反腕插入,拇指在外。
(3) 偏带:双手或单手抓握异名侧偏带,拇指在内,四指勾挂。
(4) 中带:又叫中心带,单手或双手抓握对方前带,拇指在外,四指插入,反腕抓握叫端中带。
5、 后契的抓握法
(1) 单手抓握对方背后带上跤衣
(2) 但手抓握对方背后带下跤衣
6、 杈的抓握法
(1) 反手抓:反手抓握异名侧跤衣下摆游离部分。
(2) 正手抓:正手抓握异名侧跤衣下摆游离部分。

出其不意,在实战中,利用步伐上的变化,手上耘;横;捅;撕;推;按;拿。脚上配以耙;蹚。变化多端,出其不意,随着双方步伐跤架的变化而变化,得机会使用时及时出手,不得机会时再伺机行事。成功得手赢得轻松,得手不了也不会给对方造成致命的进攻机会。在一次实战训练中,我就看见孟雄小师兄在和对方交手时,使用一个踹的动作没有奏效,顺势一个小耙拿就把对方掀倒在地,动作连贯,潇洒自如,看着轻松漂亮!充分显现出中国跤术的顺势而为,以巧制胜的特点。

⑵ 中国式摔跤的比较

第一章 通识
第一条:竞赛性质
一:个人竞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
二:团体竞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第二条:竞赛制度
一:单败淘汰赛
二:双败淘汰赛
三:循环制
第三条:年龄组别及体重级别
一、年龄组别: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分为青年组和成年组。
1、青年组:15周岁~18周岁。
2、成年组:19周岁以上。
3、青年组运动员一般不允许参加成年组竞赛,但具有一定训练水平的经教练申请和主办单位同意,也可参加成年组比赛。
二、体重级别
1、青年组:
(1)不超过46KG级别
(2)46~49KG级别
(3)49~52KG级别
(4)52~56KG级别
(5)56~61KG级别
(6)61~66KG级别
(7)66~72KG级别
(8)72~80KG级别
(9)80~90KG级别
(10)90KG以上级
2、成年组:
(1)不超过48KG级别
(2)48~52KG级别
(3)52~57KG级别
(4)57~62KG级别
(5)62~68KG级别
(6)68~74KG级别
(7)74~82KG级别
(8)82~90KG级别
(9)90~100KG级别
(10)100KG以上级
3、女子组:
(1)不超过44KG级别
(2) 44~47KG级别
(3) 47~50KG级别
(4) 50~54KG级别
(5) 54~58KG级别
(6) 58~63KG级别
(7) 63~68KG级别
(8) 68~74KG级别
(9) 74~82KG级别
(10) 82KG以上级
第四条:称量体重和抽签
一、运动员比赛前1天进行称量体重,称量时间在1小时内完成。
二、由裁判长一人,裁判员数人,记录员和医生组成称量体重组,另聘请教练代表监督进行。
三、运动员称量体重时,男子应穿短裤或赤身,女子应穿短裤和T恤衫。如运动员体重低于或超过原属级别,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则按全部弃权论处。
四、运动员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重复称量体重。
五、运动员称量体重后,由本人抽签,根据抽签结果进行编排。
第五条:比赛场数
运动员在一天内的竞赛场数原则上不超过四场,如有特殊情况可赛五场,但场与场之间至少休息15分钟。
第六条:竞赛通则
一、比赛礼节:
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站在比赛开始线互相抱拳致意,并对场上裁判和观众抱拳致意,如不执行该条规定将受到警告处罚。
二、比赛局数和时间:
1、 每场比赛三局,每局两分钟,局间休息30秒。
2、 比赛中,一切暂停时间均应扣除(如:场上裁判的叫停,宣告运动员得分、判罚及受伤处理等情况)。
3、 比赛进行中,因特殊情况有场上裁判员发令中止比赛时,双方的比分和已用时间均予保留,以便比赛继续进行。
三、比赛中的信号
1、 每局比赛均由场上裁判员发令开始。
2、 每局比赛结束均由记时员鸣哨或鸣锣示意。
3、 比赛进行中,场上裁判员发出停止口令后,双方运动员应立即停止比赛。
四、比赛服装
1、 运动员必须穿规定颜色及标准的比赛服装,相同颜色的运动裤及软底高腰鞋。
2、 运动员上场之前,必须穿好跤衣,扎好腰带(腰带由腹前绕到背后,再绕回腹前打扁结,松紧要适度,以手能插入为标准),以免妨碍比赛。
3、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必须经场上裁判员指令,才能整理服装。
五、比赛中的规定
1、 每局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应到指定地点休息,不得擅自离场。全场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站在比赛开始线,待场上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双方运动员相互抱拳致意,并同场上裁判员及场下观众抱拳致意后,方可离场。
2、每局比赛中间休息时,本方教练员、助手、医生(不超过两人)可以向运动员进行指导或放松,但在比赛中不得进行上述活动。
3、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员工作,如有异议,可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出,裁判员不受理任何异议。
4、每局比赛中如运动员比分相差5分,则判得分多者胜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条:得分标准
比赛进行中,除两脚外的身体其他任何部位先着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后,根据倒地的情况,判对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将对手摔倒至头、躯干着地(肩、背、胸腹、体侧),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时将对手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保持稳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数)不成功,虽然膝部着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将对手摔倒至躯干着地后因对手未松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将对手摔倒,仅使其手、肘、膝、臀部着地者。
2、将对手摔倒,自己也随之倒地者。
3、双方同时着地,躯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对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对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或者双方同时出界,或不分先后、上下时,互不得分。
第八条:进攻有效与无效
一、在比赛区域内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倒在保护区,判进攻有效。
二、在比赛区域内将对方摔倒后,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进攻有效;对方倒地与进攻方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将对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失分。
三、两名运动员有一只脚踏入保护区,裁判员及时叫停,判出界者失分,双方运动员回到场中央重新开始,进攻者在比赛区,对方在保护区被摔倒,判进攻有效。
四、踩着对手的脚或松开对手的脚后立即进攻,判进攻无效。
五、抓住对手的裤子使用动作,判进攻无效。
六、场上裁判叫停后仍然进攻,判进攻无效。
七、将对手摔倒与记时员鸣哨或鸣锣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摔倒尚未着地(至空中)记时员鸣哨或鸣锣之后倒地,判进攻无效。
第九条:犯规
一、侵人犯规
1、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手者。
2、以手、肘、膝、头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生殖器官者。
3、用脚尖踢对手或用脚蹬踹对手者。
4、用脚踢、弹对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压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对手头发者。
6、双手搂抱对手头、颈者。
7、已将对手摔倒、还故意压砸对方者。
8、将对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将对方头朝下垂直下摔,有意伤害对手者。
注:轻微撞击对手,或抬脚稍高轻踢、弹对方而无恶意伤害者,场上裁判应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规。
二、技术犯规
1、场上裁判发出开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后,仍然进攻者。
2、比赛进行中,作为教练员、助手干扰比赛或进入场地者。
3、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
4、比赛中故意抓对手裤子者。
5、将小袖和直门连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芦)者。
6、比赛中佩带饰物或坚硬护具者。
7、比赛进行中,跤衣带、跤靴带松开者。
第十条:消极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积极主动进攻,有意拖延比赛时间为消极,以下为消极比赛具体表现:
一、比赛进行中,一直不让对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对手,故意后退无进攻意图者。
二、比赛进行中,不主动抓握,被对手抓握后又多次逃脱,逃脱后不积极抓握进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赛进行中,双手抓住对手,但不使用动作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四、比赛进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对方而不主动进攻者。
五、比赛进行中,用头顶住对方,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六、比赛进行中,仅使用假进攻动作而无真正进攻意图者。
第十一条:罚则
一、 比赛前三分钟,三次点名未到,或点名报到后未经请假擅自离场,不能按时上场比赛者,按全部弃权处理。
二、 凡犯有第九条第一款“侵人犯规”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或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处理。
三、 凡犯有第九条第二款“技术犯规”之一者,裁判员应及时给予劝告。若劝告、警告无效,则出示红牌将其驱逐出比赛场地。并上报处理意见。
四、 双方运动员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规,如对犯规者有利时,应立即停止比赛,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对犯规者不利时,则不停止比赛,等该进攻动作结束后再叫停,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犯规者将对手摔倒则不得分,如犯规者被对手摔倒,则判对手得分)
五、 因一方运动员犯规使对手受伤,而不能继续参加比赛,裁判员可根据情节轻重,取消犯规者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的资格,并判受伤者获得该场比赛胜利。
六、 两单位运动员为挤掉其他运动员或其他比赛队伍名次,有计划地进行非竞争性比赛,应取消一方或双方运动员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资格。
七、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采取消极态度逃避比赛时,场上裁判员可中止比赛,对消极运动员(一方或双方)进行教育、劝告,经对教育、劝告无效者给予警告处理。
八、 运动员消极比赛累计达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后,进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给予劝告。
九、 比赛中如一方运动员受到一次警告,则判对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获胜,并取消被罚者的技术分。
第十二条:运动员受伤处理
一:比赛期间,经大会医生认为一方运动员因身体情况不宜继续参加比赛,则判对手获胜,该队员再参加比赛仍须有大会医生证明,否则不准参加比赛。
二、比赛进行中,因一方犯规致使对手受伤而不能继续参加比赛时,则判受伤者获胜。
三、比赛进行中,一方运动员因受伤(不因对手犯规致使)而不能继续参加比赛时,场上裁判员可宣布比赛暂停,但暂停时间不可超过2分钟,如果受伤者仍不能继续进行比赛,则判受伤运动员弃权。
第三章 评定和记分方法
第十三条:评定胜负
一、采用三局二胜制,一场比赛分三局,胜两局者获该场胜利,如果三局中有两局是平局,则另一局胜者获该场胜利。
二、每局比赛2分钟,比分多者胜。
三、 若一局比赛中双方得分相等,则判为平局。
四、三局比赛结束后,如双方出现平局时,则比较三局得分总和,得分多者胜;如还相同,则比较得2 分次数,次数多者胜;如还相同,则比较技术分,技术得分多者胜;如还相同,则先得技术者胜;如还相同,则先受处罚者负(劝告或警告);如还相同,则比较个人体重(原始体重),体重轻者胜。如还相同,进圈决定胜负(设 3 米为直径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为负)。
五、 采用循环制时,每场结束后胜者计 2 分,负者计0分。因对方弃权获胜时,计2分弃权者为0分,其技术(小分)为0:0(不算优势胜利)。如果比赛进行中一方弃权,已有技术分,则按场上的技术分记录。
确定名次(循环制)
(一) 确定个人名次:
1 、全部比赛结束后,按积分(即计分的总和)的多少确定个人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后。
2、如两人积分相等,则按两人在比赛中的胜负确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3、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则以他们之间的比赛胜负确定名次。
4、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又为循环互胜,则按下列程序确定名次:
(1)获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赛中受处罚少者名次列前(劝告或警告);
(3)预赛或决赛中净得分数多者名次列前;
(4)预赛或决赛,体重轻者名次列前。
5、参加预赛或决赛的场数不到一半者,成绩全部作废,不计名次,曾与他比赛的对方成绩均于注销。
6、参加预赛或决赛的场数已达到或超出一半时(如应赛六场,已赛完三场或三场以上)应按其积分确定名次,其余未进行比赛的场次,均按弃权论处。
(二) 确定团体名次:
1、按各单位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被录取名次的总和确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后。
2、如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团体积分相等,则判获得第一名多的单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判获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
注:每个级别录取几名及每个名次各得几分,由主办单位在竞赛规程中规定。
第四章 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第十四条:裁判人员的人数
一、总裁判长一人、副总裁判长一至二人。
二、每组裁判长一人,裁判员六至八名,记录员、计时员、挂分员和检录员各一人。
三、编排记录组:组长一人,组员三至四人。
四、宣告员一人。
五、医务人员若干人。
注:根据比赛规则可酌情增减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人数。
第十五条:裁判员人员的职责
一、总裁判长:
(一)解释规则
(二)领导裁判人员,负责裁判组的组织工作。
(三)比赛前对场地器材和设备进行总的检查。
(四)当裁判员的判定不一致时,可做最后的决定。
(五)裁判员或运动员不称职或发生严重错误时,可建议大会作适当的处理,必要时可停止裁判员职务,取消裁判员及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六)如遇特殊情况(大风、大雨等)影响比赛时,可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比赛。
(七)审定、签署和宣布比赛成绩。
(八)比赛结束后及时作出书面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
协助总裁判长领导裁判组的工作
三、裁判长:
(一)领导一个裁判组的工作。
(二)比赛前检查本场地比赛的用具和比赛场地。比赛结束后负责收集记录表并审核和签署“摔跤记分表”。
(三)遇裁判工作发生疑难问题时,可提出意见并与裁判员研究,及时作出决定。
四、场上裁判员:
(一)检查运动员的服装。
(二)每场比赛中,指导运动员在场上的行动,并指令比赛的开始、终止或暂停。
(三)在比赛中判定运动员得分、犯规、消极和警告处罚。
(四)宣布该场比赛胜负,签署本场的“摔跤记分表”。
(五)参加称量体重。
五、侧面裁判员:
(一)对比赛中每一跤的胜负情况,表示自己的意见。
(二)观察运动员在场上的行为,如出现消极和犯规情况,应及时向场上裁判员示意。
六、记录员:
(一) 称量体重时负责记录工作。
(二) 临场记录运动员比赛中的得分、犯规等情况,并整理出该场比赛的结果。
(三) 每场比赛结束后,整理好记分表,并向场上裁判员报告比赛的结果。
七、计时员:
(一)根据场上裁判员发出的开始和暂停的口令计时。
(二)用锣声或哨声报告每局终了的时间。
(三)每局比赛开始前5秒钟,发出准备开始的信号。
(四)遇有伤病等情况时,根据场上裁判员的指示计时。
八、挂分员:
(一)根据场上裁判员每次宣布的得分,进行挂分工作。
(二)每局、每场比赛结束后,与记录员核对比赛成绩。
九、检录员:
(一)比赛前10分钟,召集运动员点名,指定双方运动员穿好规定颜色的摔跤服(前面的或上面的运动员穿红色摔跤服,后面的或下面的运动员穿蓝色摔跤服),并检查运动员比赛的场地。
(二)通知运动员入场,并检查运动员的指甲及服装等情况。
(三)向裁判长和宣告员报告出场比赛或弃权的运动员姓名。
十、编排记录组:
(一)审查运动员的报名单。
(二)负责比赛前的编排,比赛进行中的成绩登记和比赛结束后的整理工作。
(三)准备好竞赛用的记录表格,审查比赛成绩,排列名次。
(四)登记各级别被录取的运动员姓名,并协助大会准备好奖品。
注:编排记录组组长在总裁判长的领导下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工作。
十一、宣告员
(一)摘要介绍竞赛规程和规则。
(二)介绍运动员的单位、姓名和级别,报告每场比赛的结果。
(三)负责临场的宣传教育工作,介绍大会期间的好人好事。
十二、医务人员
(一)审核运动员的“体格检查表”。
(二)参加称量体重工作。
(三)负责竞赛中的急救工作,并决定受伤运动员能否继续参加比赛。
第五章 裁判人员的分工和手势
第十六条:裁判员的分工
一、每场比赛应有一名场上裁判员在场上执行裁判工作,两名侧面裁判员分别坐在对角,协助场上裁判员进行工作。
二、比赛中每摔一跤,场上裁判员应喊“停”,两个侧面裁判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倒地情况迅速表示自己的意见。场上裁判员根据两个侧面裁判员的意见作出最后的决定,并及时用手势判定某方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三、两个侧面裁判员与场上裁判员的意见有分歧或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示裁判长,研究后作出决定。
四.两个侧面裁判员中有一个认为某运动员有消极或犯规行为时,应及时举起与该运动员服装颜色相同的牌子,向场上裁判员示意。如场上裁判员同意侧面裁判员的意见;应进行判定。
五.场上裁判员认为某运动员有消极或犯规行为时,在征求某一侧面裁判员的同意后,即可判定。
第十七条:裁判员手势
一.场上裁判员手势:
(一) 比赛开始前,两臂向两侧举,手心向前,将场上双方运动员分开,并呼“预备”,然后两臂(内旋)在体前交叉摆动,同时发出“开始”的口令。
(二) 比赛中暂停:一臂(右臂或左臂)向前伸直,指向运动员(拇指在上,五指并拢), 同时发出“停”的口令。
(三) 得分:一臂平举(右手或左手)指向得分的运动员,而后屈肘,前臂上举,并以手指示分,得1分伸出食指,得2分伸出食指和中指。
(四) 平跤:两臂体前斜下举,手心向后,左右交叉摆动。
(五) 征求判罚消极意见:一臂侧举,五指并拢反复屈肘摆动,手心向上表示红方运动员消极,手心向下表示蓝方运动员消极。
(六) 劝告:一臂屈肘侧上举,五指并拢,靠近消极的运动员。
(七) 警告:一臂屈肘上举,握拳,靠近受警告的运动员。
(八) 出界:一臂向前伸直(拇指在上,五指并拢),在体侧前后摆动二至三次。
(九) 全场比赛终了,判定胜负:场上裁判员在中间,运动员分别在两侧,场上裁判员获胜运动员的一手向上举起。
二.侧面裁判员手势:
(一) 得分:比赛中运动员的得分情况用示分牌公开打分。
(二) 平跤:两手在胸前交叉。
(三) 消极:举起与该运动员服装颜色相一致的牌子。
(四) 发现必要暂停的情况时,应举白牌向场上裁判员示意。如场上裁判员没有看到则可起立。
(五) 举牌子时,一臂前平举,牌子直立。
三.记录符号:
(一) 得分:“1”表示得1分;“2”表示得2分。
(二) 劝告:用“√”符号表示。
(三) 警告:用“×”符号表示。
(四) 先得技术分或先受得处罚:用“○”符号表示。
第六章 比赛场地及服装
第十八条:比赛场地
一.摔跤垫子厚度六至八厘米。
二.垫上铺黄色人造革盖单。
三.比赛区为八至十米的正方形。四周多出一米宽的红色区域为消极区(消极区包括在
比赛区内),界线外有二米宽的兰蓝色区域为保护区。
四、比赛区中间相距三米各标出红色和蓝色比赛开始线。开始线长三十厘米,宽五厘米。
五、场地的相对角标出红色和蓝色区域。
第十九条:服装
一、摔跤衣
(一) 摔跤衣用六层布制成,在领襟、胸襟、小袖抓握部位要缝的比后背部位稍密。
(二) 示意图为中号规格尺寸。大号和小号跤衣规格尺寸较中号增减4厘米,袖口增减2厘米。特号跤衣比中号跤衣的尺寸增加8厘米,袖口增加6厘米。小叉10厘米。
(三) 颜色:摔跤衣分为大红和天蓝两种颜色。前襟、下口及袖口的边要有宽3厘米的花边。颜色美观、大方、协调,应有民族特色、
(四) 摔跤带用六层布制成,颜色同摔跤衣。特号长4.40米;大号长3.70米;中号长3.40米;小号长3米;带子宽2.5厘米。
(五) 表演摔跤衣尺寸同比赛摔跤衣,但外层用绸缎。
(六) 运动员着摔跤衣后屈臂90度,袖口要有一拳的空隙。
二、摔跤裤
(一)灯笼裤
(一) 颜色与摔跤服相同
(二) 裤腿底部与胫骨下段距14厘米
三、摔跤靴
(一) 软底高腰靴
四、裁判服(略)
五、裁判鞋(略)
第七章 修改与解释权
第二十条:规则和修改权
由中国摔跤协会负责此规则的修改。
第二十一条:规则的解释权
对此规则条款理解有异议时,由中国摔跤协会负责解释。 摔跤运动员称量体重记录表
级别: 年 月 日 时
单 位 姓 名 体 重 抽 签 号 调 整 号
裁判员:___、___ 记录员:____ 摔跤场上记分表
级别: 轮次: 场次: 年 月 日
单位 姓 名 得分、劝告、警告 总计 结 果 备注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计分 胜者
裁判长:________ 裁判员: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 摔跤成绩记录表
级别: 赛 年___月___日地点___
编号 姓名 单位 1 2 3 4 5 6 7 8 比赛成绩 备注
获胜场次 积分 名次
1
2
3
4
5
6
7
8
总裁判长:________ 记录组长:________

⑶ 中国式摔跤竞赛得分标准是什么样子的

比赛进行中,除两脚外的身体其他任何部位先着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后,根据倒地的情况,判对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将对手摔倒至头、躯干着地(肩、背、胸腹、体侧),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时将对手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保持稳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数)不成功,虽然膝部着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将对手摔倒至躯干着地后因对手未松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将对手摔倒,仅使其手、肘、膝、臀部着地者。

2、将对手摔倒,自己也随之倒地者。

3、双方同时着地,躯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对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对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或者双方同时出界,或不分先后、上下时,互不得分。

⑷ 中国摔跤常识和比赛规则

中国式摔跤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到了汉代,摔跤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期,摔跤技术强调轻 便敏 捷 ,名手辈出 ,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讲摔跤的书——调露子的《角力记》。宋代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有摔跤组织角抵社。这一时期的摔跤比赛分三个回合。比赛中间不许抓住裩儿和拽起袴儿,但可以拽直拳,使脚剪,拳打脚踢都行,这与日本的相扑从场地、仪式到规则都基本上近似 。比赛结束 , 获胜者可得银碗等奖品 。清代设有善扑营,专门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他们常为王公贵族表演 ,或与蒙古族、回族摔跤手比赛,这叫官跤,摔跤手和教练员都是终身职业。华北等地民间摔跤叫私跤。摔跤者穿特制的短上衣(叫褡裢),系腰带,穿长裤,衣、带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许抓裤子,不许击打,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三点着地(两脚加一手一膝着地)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练习或比赛由有技术权威的年长者主持,充当教练和裁判。民国时期在北京、天津等地有不少人以表演摔跤为职业。当时的武术组织中央国术馆和精武体育会也有摔跤科目,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比赛。1936年,还进行过女子摔跤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式摔跤有了很大发展。1953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了全国比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1957年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规则》。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10个级别。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净摔3分钟,两局之间休息 1 分钟。比赛在平坦柔软结实的8米×8米的垫子上进行。运动员身穿柔软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中国式摔跤只许站着摔,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按照把对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别判得三分、两分、一分。如使对方腾空后,迅速地背部着地,而自己仍然站着可得三分;仅使对方躯干着地,而未使对方身体腾空,虽然自己还站着,只能得两分;把对方摔倒,四肢(手或肘或膝)着地得一分;把对方摔倒了,自己也跟着倒下得一分;两人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得一分;如两人同时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后,则判互不得分。比赛时,不许使用伤害对方的动作,不许用拳打,不许用肘、膝或头顶撞对方,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方的咽喉,不许接触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 ;脚可以 踢 、弹对方的脚 或小腿下部,但不能过高,更不能用脚蹬、踹对方。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背、别、挑、缠、揣、踢、拧、搂、弹、搿、抱腿、跪腿、里勾腿、插闪、勾脚、里刀勾等。

规则与知识

中国式摔跤根据使用动作的质量和倒地的情况得分标准有4种,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 3分: 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的过程,并使其躯千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势。如被摔倒的运动员倒地后不松手,把对方拉倒,仍可判胜者得3分。2分: (一)将对方摔倒使之躯千着地,但无腾空过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过程,使之躯千或头着地,自己虽然站立,但用手撑在对方身体上。(三)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并使其躯干着地,自己上体仍保持平衡,即对方倒地后,自己手不扶地,上体未趴 在对方身上。 1分: (一)将对方摔成手、肘、膝着地。(二)将对方摔倒,自己也随着倒地。 (三)双方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对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 双方倒地后,分不出先后和上下,则判互不得分。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03 12:49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

第一章 通识

第一条:竞赛性质

一:个人竞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

二:团体竞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第二条:竞赛制度

一:单败淘汰赛

二:双败淘汰赛

三:循环制

第三条:年龄组别及体重级别

一、年龄组别: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分为青年组和成年组。

1、青年组:15周岁~18周岁。

2、成年组:19周岁以上。

3、青年组运动员一般不允许参加成年组竞赛,但具有一定训练水平的经教练申请和主办单位同意,也可参加成年组比赛。

二、体重级别

1、青年组:

(1)不超过46KG级别

(2)46~49KG级别

(3)49~52KG级别

(4)52~56KG级别

(5)56~61KG级别

(6)61~66KG级别

(7)66~72KG级别

(8)72~80KG级别

(9)80~90KG级别

(10)90KG以上级

2、成年组:

(1)不超过48KG级别

(2)48~52KG级别

(3)52~57KG级别

(4)57~62KG级别

(5)62~68KG级别

(6)68~74KG级别

(7)74~82KG级别

(8)82~90KG级别

(9)90~100KG级别

(10)100KG以上级

3、女子组:

(1)不超过44KG级别

(2) 44~47KG级别

(3) 47~50KG级别

(4) 50~54KG级别

(5) 54~58KG级别

(6) 58~63KG级别

(7) 63~68KG级别

(8) 68~74KG级别

(9) 74~82KG级别

(10) 82KG以上级

第四条:称量体重和抽签

一、运动员比赛前1天进行称量体重,称量时间在1小时内完成。

二、由裁判长一人,裁判员数人,记录员和医生组成称量体重组,另聘请教练代表监督进行。

三、运动员称量体重时,男子应穿短裤或赤身,女子应穿短裤和T恤衫。如运动员体重低于或超过原属级别,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则按全部弃权论处。

四、运动员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重复称量体重。

五、运动员称量体重后,由本人抽签,根据抽签结果进行编排。

第五条:比赛场数

运动员在一天内的竞赛场数原则上不超过四场,如有特殊情况可赛五场,但场与场之间至少休息15分钟。

第六条:竞赛通则

一、比赛礼节:

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站在比赛开始线互相抱拳致意,并对场上裁判和观众抱拳致意,如不执行该条规定将受到警告处罚。

二、比赛局数和时间:

1、 每场比赛三局,每局两分钟,局间休息30秒。

2、 比赛中,一切暂停时间均应扣除(如:场上裁判的叫停,宣告运动员得分、判罚及受伤处理等情况)。

3、 比赛进行中,因特殊情况有场上裁判员发令中止比赛时,双方的比分和已用时间均予保留,以便比赛继续进行。

三、比赛中的信号

1、 每局比赛均由场上裁判员发令开始。

2、 每局比赛结束均由记时员鸣哨或鸣锣示意。

3、 比赛进行中,场上裁判员发出停止口令后,双方运动员应立即停止比赛。

四、比赛服装

1、 运动员必须穿规定颜色及标准的比赛服装,相同颜色的运动裤及软底高腰鞋。

2、 运动员上场之前,必须穿好跤衣,扎好腰带(腰带由腹前绕到背后,再绕回腹前打扁结,松紧要适度,以手能插入为标准),以免妨碍比赛。

3、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必须经场上裁判员指令,才能整理服装。

五、比赛中的规定

1、 每局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应到指定地点休息,不得擅自离场。全场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站在比赛开始线,待场上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双方运动员相互抱拳致意,并同场上裁判员及场下观众抱拳致意后,方可离场。

2、每局比赛中间休息时,本方教练员、助手、医生(不超过两人)可以向运动员进行指导或放松,但在比赛中不得进行上述活动。

3、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员工作,如有异议,可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出,裁判员不受理任何异议。

4、每局比赛中如运动员比分相差5分,则判得分多者胜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条:得分标准

比赛进行中,除两脚外的身体其他任何部位先着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后,根据倒地的情况,判对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将对手摔倒至头、躯干着地(肩、背、胸腹、体侧),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时将对手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保持稳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数)不成功,虽然膝部着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将对手摔倒至躯干着地后因对手未松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将对手摔倒,仅使其手、肘、膝、臀部着地者。

2、将对手摔倒,自己也随之倒地者。

3、双方同时着地,躯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对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对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或者双方同时出界,或不分先后、上下时,互不得分。

第八条:进攻有效与无效

一、在比赛区域内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倒在保护区,判进攻有效。

二、在比赛区域内将对方摔倒后,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进攻有效;对方倒地与进攻方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将对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失分。

三、两名运动员有一只脚踏入保护区,裁判员及时叫停,判出界者失分,双方运动员回到场中央重新开始,进攻者在比赛区,对方在保护区被摔倒,判进攻有效。

四、踩着对手的脚或松开对手的脚后立即进攻,判进攻无效。

五、抓住对手的裤子使用动作,判进攻无效。

六、场上裁判叫停后仍然进攻,判进攻无效。

七、将对手摔倒与记时员鸣哨或鸣锣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摔倒尚未着地(至空中)记时员鸣哨或鸣锣之后倒地,判进攻无效。

第九条:犯规

一、侵人犯规

1、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手者。

2、以手、肘、膝、头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生殖器官者。

3、用脚尖踢对手或用脚蹬踹对手者。

4、用脚踢、弹对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压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对手头发者。

6、双手搂抱对手头、颈者。

7、已将对手摔倒、还故意压砸对方者。

8、将对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将对方头朝下垂直下摔,有意伤害对手者。

注:轻微撞击对手,或抬脚稍高轻踢、弹对方而无恶意伤害者,场上裁判应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规。

二、技术犯规

1、场上裁判发出开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后,仍然进攻者。

2、比赛进行中,作为教练员、助手干扰比赛或进入场地者。

3、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

4、比赛中故意抓对手裤子者。

5、将小袖和直门连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芦)者。

6、比赛中佩带饰物或坚硬护具者。

7、比赛进行中,跤衣带、跤靴带松开者。

第十条:消极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积极主动进攻,有意拖延比赛时间为消极,以下为消极比赛具体表现:

一、比赛进行中,一直不让对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对手,故意后退无进攻意图者。

二、比赛进行中,不主动抓握,被对手抓握后又多次逃脱,逃脱后不积极抓握进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赛进行中,双手抓住对手,但不使用动作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四、比赛进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对方而不主动进攻者。

五、比赛进行中,用头顶住对方,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六、比赛进行中,仅使用假进攻动作而无真正进攻意图者。

第十一条:罚则

一、 比赛前三分钟,三次点名未到,或点名报到后未经请假擅自离场,不能按时上场比赛者,按全部弃权处理。

二、 凡犯有第九条第一款“侵人犯规”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或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处理。

三、 凡犯有第九条第二款“技术犯规”之一者,裁判员应及时给予劝告。若劝告、警告无效,则出示红牌将其驱逐出比赛场地。并上报处理意见。

四、 双方运动员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规,如对犯规者有利时,应立即停止比赛,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对犯规者不利时,则不停止比赛,等该进攻动作结束后再叫停,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犯规者将对手摔倒则不得分,如犯规者被对手摔倒,则判对手得分)

五、 因一方运动员犯规使对手受伤,而不能继续参加比赛,裁判员可根据情节轻重,取消犯规者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的资格,并判受伤者获得该场比赛胜利。

六、 两单位运动员为挤掉其他运动员或其他比赛队伍名次,有计划地进行非竞争性比赛,应取消一方或双方运动员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资格。

七、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采取消极态度逃避比赛时,场上裁判员可中止比赛,对消极运动员(一方或双方)进行教育、劝告,经对教育、劝告无效者给予警告处理。

八、 运动员消极比赛累计达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后,进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给予劝告。

九、 比赛中如一方运动员受到一次警告,则判对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获胜,并取消被罚者的技术分。

⑸ 中国式摔跤双败淘汰要怎么分阶段呢譬如单败的可以这样划分1/8, 1/4,半决赛,决赛;双败该怎么划分

荆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i

⑹ 中国式摔跤竞赛中如何评定胜负

一、采用三局二胜制,一场比赛分三局,胜两局者获该场胜利,如果三局中有两局是平局,则另一局胜者获该场胜利。

二、每局比赛2分钟,比分多者胜。

三、若一局比赛中双方得分相等,则判为平局。

四、三局比赛结束后,如双方出现平局时,则比较三局得分总和,得分多者胜;如还相同,则比较得2分次数,次数多者胜;如还相同,则比较技术分,技术得分多者胜;如还相同,则先得技术者胜;如还相同,则先受处罚者负(劝告或警告);如还相同,则比较个人体重(原始体重),体重轻者胜。如还相同,进圈决定胜负(设3米为直径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为负)。

五、采用循环制时,每场结束后胜者计2分,负者计0分。因对方弃权获胜时,计2分弃权者为0分,其技术(小分)为0:0(不算优势胜利)。如果比赛进行中一方弃权,已有技术分,则按场上的技术分记录。

确定名次(循环制)

(一)确定个人名次:

1、全部比赛结束后,按积分(即计分的总和)的多少确定个人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后。

2、如两人积分相等,则按两人在比赛中的胜负确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3、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则以他们之间的比赛胜负确定名次。

4、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又为循环互胜,则按下列程序确定名次:

(1)获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赛中受处罚少者名次列前(劝告或警告);

(3)预赛或决赛中净得分数多者名次列前;

(4)预赛或决赛,体重轻者名次列前。

5、参加预赛或决赛的场数不到一半者,成绩全部作废,不计名次,曾与他比赛的对方成绩均于注销。

6、参加预赛或决赛的场数已达到或超出一半时(如应赛六场,已赛完三场或三场以上)应按其积分确定名次,其余未进行比赛的场次,均按弃权论处。

(二)确定团体名次:

1、按各单位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被录取名次的总和确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后。

2、如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团体积分相等,则判获得第一名多的单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判获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

注:每个级别录取几名及每个名次各得几分,由主办单位在竞赛规程中规定。

⑺ 中国式摔跤有哪些相关知识

中国式摔跤根据使用动作的质量和倒地的情况得分标准有4种,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3分: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的过程,并使其躯千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势。如被摔倒的运动员倒地后不松手,把对方拉倒,仍可判胜者得3分。

2分:

(一)将对方摔倒使之躯千着地,但无腾空过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过程,使之躯千或头着地,自己虽然站立,但用手撑在对方身体上。(三)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并使其躯干着地,自己上体仍保持平衡,即对方倒地后,自己手不扶地,上体未趴在对方身上。

1分:

(一)将对方摔成手、肘、膝着地。

(二)将对方摔倒,自己也随着倒地。

(三)双方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对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双方倒地后,分不出先后和上下,则判互不得分。

⑻ 中国式摔跤的规则是什么

中国式摔跤为两人徒手较量,以摔倒对方为胜。只需几分钟,再外行,你也可以看懂中国式摔跤的比赛。简单易懂,或许是我对中国式摔跤比赛的第一个印象。双方都触地,后触地者得1分;一方触地,保持站立的一方得2分;一方将对手摔倒,自己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并有一腾空的过程,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势得3分。

⑼ 摔跤节的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原是肉搏的技术,是从踢、打、摔、拿的徒手搏斗发展而来。南朝人任昉撰的《述异记》中说,上古时期的蚩尤部落都会角抵,曾用这类技术与黄帝部落激战。《礼记·月令》记载西周把角力列为军事体育项目。古书中记载着许多春秋、战国时期两人摔搏的事例。 历代王朝都培养一批摔跤好手,在节日盛典上,给帝王将相表演摔跤,供其享乐,或给外同的使者表演,以示威武。 秦、汉以来,摔跤也是广大民众强身自卫、喜闻乐见的竞技运动。经常在广场上举行表演比赛。汉朝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举行的摔跤比赛,附近三百里的居民都来观看。大文学家及天文历算家张衡看了摔跤表演后,在二京赋里赞扬说:“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到了唐宋时代,摔跤(相扑)开展得更为广泛,一年两度搭起台子举行表演比赛。当时的比赛已初具规模,有约定俗成的规则,有裁判员,胜利者还获得奖品(其比赛的形式和现在日本相扑一样)。《水游全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一章,生动地描写了摔跤比赛的场面、规则和技术。当时涌现出一批全国闻名的摔跤手,如唐代的蒙万赢,从小入“相扑朋”(摔跤组织),专门从事摔跤活动。他在十四五岁时就拳脚敏捷。长大后技术精湛,比赛经常获胜,并多次赢得奖赏。“万赢”呼号自此名扬四方,他真实的姓名反而被人遗忘。他以摔跤为职业达数年之久,并乐于传授技艺,“五陵少年,幽燕任侠,相从诣教者数百”。宋代还有了女子摔跤。靠表演摔跤为生的艺人自古就有。
解放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济南、沈阳等地都有卖艺的摔跤场。这些地方是摔跤爱好者集会的地方,它在开展摔跤运动、交流技术、提高个人技艺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中国跤术》作者之一的满宝珍同志就是北京天桥跤场的老艺人。古代的摔跤是裸体或穿象鼻裤兜裆(如日本相扑运动员的服装)进行。主要较量力气,拼体力,比赛可以拳打脚踢,使用逼迫关节的擒拿方法,经常把对方摔至不能抵抗为止,以至有些比赛出现流血场面。后来规则逐渐改进,技术向灵活、敏捷的方向发展。服装逐渐改为穿短袖上衣,系腰带,芽长裤和鞋。把对方摔到三点着地--除两脚外身体各部(包括手、肘、膝)着地即为失败。先失一跤者负,后来改为三跤二胜。比赛不分体重级别。民间摔跤的传统形式是某一个地区,由一位年长、德高望重、技术高超的摔跤手出面组织,其成员多是他的子侄辈亲属和附近的青少年,利用闲暇时间,在土地上练习摔跤,无代价地传授技艺。届时还常有其他摔跤老手作义务指导。 摔跤是两人身体接触,直接对抗,从头至脚、从手指到脚趾都要参与活动了所以从事这项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匀称发展,肌肉发达。特别能培养人的力量、速度、灵巧、柔韧等身体素质。摔跤时运动员要有力量,动作快才容易摔倒对方,所谓“一力降十会”。但是仅有直来直去的笨力不成,还要巧妙地借力用力,善用巧劲,所谓“四两搏千斤”。摔跤是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相间的竞技运动,一场比赛下来,需要耗费很大气力,从而增强了心脏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摔跤还能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拼搏精神和美的情操。 摔跤虽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竞技运动,但在旧社会只为少数人服务,广大劳动群众没有条件从事自己喜爱的摔跤运动。
改进
解放后,党和政策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明文规定:“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体育活动……对于那些为群众所热爱和熟悉的武术、摔跤……等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去掉其不科学的部分,使之成为广泛开展劳动群众中的体育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国家体委把中国式摔跤列为全国竞赛项目,并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单项锦标赛,使摔跤走上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发展的道路。 1957年在内蒙呼和浩特市举行了“十一城市及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摔跤比赛大会”,把职工的摔跤活动推向高潮。 第1届全运会有19个单位的128名运动员参加中国式摔跤比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基本功扎实,个人的绝招准确、多变。大部分人经受过全国比赛的锻炼,又多次参加过一些省、市间的对抗赛,经验丰富,在技术上也有创新。例如,解放军队(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运动员何润宗根据原来的“揣”和“揣花兜”而创立了“披”。后来许多运动员使用这个技术,并有了各种变化。各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还根据规则的精神,交流的技术和经验,经过深入的研究,都把本地区传统的摔跤特技应用于中国式摔跤中去。经过系统训练,不仅技术水平有提高,而且各队的技术特点更加鲜明和突出。例如,北京、天津运动员擅长手法和小巧动作,以巧取胜。内蒙古运动员腿脚灵活,力量大,常以“假踢真拧”、“得合勒”等技法击败对手。
新疆运动员喜欢搂抱上摔,大毛拉的“撒网”(把对方抱起来抡几圈再摔下去)堪称一绝。山东、辽宁、河南的运动员动作扎实,基本功好。山西队的抱腿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在这一届运动会上,技术向准确多变的方向发展。 第1届全运会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练习摔跤的人少了,技术水平下降,中国式摔跤一时处于低潮。1963年后才逐渐恢复,业余体校有了摔跤班,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比赛。第2届全运会上,得分标准改为根据对方身体倒地情况分别判得1分或2分,促使运动员使用大动作。为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快速得分,使比赛更为激烈、紧张,并防止因技术水平相差悬殊出现伤害事故,限定一场比赛两人得分相差10分即结束比赛、判为绝对胜利。 十年动乱期间,各种摔跤。比赛停止了,有的地方甚至禁止人们练习摔跤。直到1974年才恢复全国比赛。1975年第3届全运会上的摔跤比赛参加比赛的单位和运动员不多,技术也没有发展。 打倒“四人帮”后,摔跤界通过拨乱反正,逐渐恢复正常活动。私人跤场和厂矿的摔跤队逐渐恢复活动,练习中国式摔跤的人又多起来。1982年和1986年的第2届和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都把摔跤列为主要比赛项目。第4届全运会上,摔跤比赛分为十个级别。摔倒对方一跤根据动作的幅度和倒地的情况可以得1分、2分或3分。参赛运动员都经过系统训练,技术水平普遍提高。技术战术向着积极快速的方向发展,一代新手在成长。如内蒙古队员董雅臣勇猛顽强,体力充沛,动作敏捷、连贯,善于抓上就用,连续进攻,不给对方喘息机会,他的比赛所向披靡,名震跤坛。 中国开展国际摔跤(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和柔道以来,与中国式摔跤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中国式摔跤吸收了国际摔跤和柔道的一些技战术和教学训练方法。例如,古典式摔跤的过胸摔、自由式摔跤的抱腿、柔道的抓袖背等技术和配对练习等训练方法。在规则方面吸收了国际摔跤的绝对胜利和限制消极的精神,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国式摔跤的技术武库,促进了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和提高。
第6届全运会使用的1986年修订的规则,从得分标准到比赛服装都要充分体现中国式摔跤的特点一个倒下,一个站着,讲究不砸不落,鼓励运动员使用干净利索的技术。规则的得分标准是按中外古今摔跤评分原则--把对方摔倒的情况和身体落地的部位确定得分多少。例如,得了分的标准是将对方摔成身体腾空(两脚有一同时离地过程)后躯干(肩、背、臀、胸、腹、胯)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如果没有使对方身体腾空,仅把对方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自然站立不倒;或是把对方摔得身体腾空、躯干着地而自己没有站稳,用手撑在对方身上,则只能得2分。把对方摔成四肢着地,或把对方摔倒后,自己也随着倒地,只能得1分。为了促使比赛摔得更激烈、更精采,把每场比赛时间缩短为两局,每局仍是3分钟,但要求运动员积极主动进攻,不允许长时间消极防守,如果持续30秒钟不进攻,就要警告一次,判对方得1分。3次警告便取消该场比赛资格。运动员比赛的摔跤衣为国红和天蓝两色,摔跤衣的边沿有花纹。颜色要美观、大方、协调,并有民族特色。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中国式摔跤的民族形式、特点,而且会进一步促使中国式摔跤技术水平提高和广泛开展。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的一项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的历史悠久,锻炼价值高,在城市和农村都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摔跤运动也将会有更大的跃进,这一民族体育运动必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阅读全文

与中国式摔跤比赛多少分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家居怎么进中国 浏览:232
中国白银手镯怎么样 浏览:975
病毒是怎么传染到伊朗的 浏览:431
中国现在怎么停电 浏览:622
表哥在英国留学送什么 浏览:387
在越南签证过期回国怎么办 浏览:396
威廉为什么当英国国王 浏览:141
西西里是意大利哪里的 浏览:949
轴心一方的意大利什么梗 浏览:655
伊朗的演员什么波波 浏览:832
美国什么时候暗杀的伊朗将军 浏览:549
意大利麦当劳怎么点 浏览:452
中国人寿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浏览:342
众所周知印度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604
为什么英国王室很有钱 浏览:297
越南老干妈怎么样 浏览:109
中国武警部队有哪些下属单位 浏览:109
印度的子弹是什么 浏览:945
如何成为越南老师 浏览:853
澳洲对比中国的东西哪个好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