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又一笔新能源汽车补贴落袋,宇通、比亚迪、金龙各获补超10亿
年初以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资金开始清算,并陆续发放到企业手中。截止发稿前,汽车纵横跟踪到8家上市车企发公告称已收到上述补贴,发放年度不尽相同,数额仅供参考。(本文仅统计2020年1月以后收到的补贴款项)
1宇通客车: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17.17亿元
2020年2月21日,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66)发布公告,收到郑州市财政局转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17.17亿元(171,743万元),系部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所售且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的新能源汽车购车客户应享受推广补贴所对应的应收账款。
2比亚迪: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13.42亿元
2020年3月2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594)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于近期收到深圳市坪山区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合计人民币13.42亿元(134,226万元)。
3厦门金龙: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12.96亿元
2020年1月21日,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686)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分别收到厦门市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补助资金6.60亿元(66,009万元)、6.36亿元(63,617万元),上述推广补贴款项合计为12.96亿元(129,626万元)。
4中通客车: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9.55亿元
2020年1月21日,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957)发布公告,收到聊城市财政局转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9.55亿元(95,532万元),用于清算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
5北汽福田: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8.34亿元
近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166)先后发布两笔公告,收到2017-2018年度新能源补贴共计8.34亿元。
其中,2020年1月2日,收到北京市财政局转支付的2018年度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清算资金合计1.30亿元(13,043万元)。上述款项系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2018年所售且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对应的推广补贴。
2020年2月26日,收到北京市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清算资金合计7.04亿元(70,381万元)。上述款项系公司于2017年所售且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对应的推广补贴。
6东风股份: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3.39亿元
近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06)先后发布两笔公告,收到2017-2018年度新能源补贴共计3.39亿元。
其中,2020年3月4日,收到襄阳市财政局转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2亿元,系部分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清算资金。
2020年1月22日,收到襄阳市财政局转支付的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预拨款1.39亿元(139,060,000元)。
7北汽新能源: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1.54亿元
2020年1月20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33)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收到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9年国家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预拨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1.54亿元(15,372.00万元)。
8江淮汽车: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3600万元
2020年1月2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418)发布公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208,692,677.04元人民币(不含公司前期已披露政府补贴)。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奖补资金3600万元(36,000,000.00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截止2016年中国累计投入了多少新能源汽车补贴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小排量传统型乘用车,也可以享受3000元的补贴。新能源汽车
“据四部委出台的补贴方案,可获得补贴的车型主要有三个类别,一类定义为节能减排车型,凡是排量1.6L以下、排放达到国IV标准而又满足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乘用车和非插入式混合动力车,都算为这一类,可以获得3000元的补贴;第二类车型定义为插入式(PlugIn)混合动力车,该类车型根据电池容量不同,可获得4000到50000元不等的补贴,最高补贴50000元;第三类车型定义为电动车,这类车最高可获得6万元补贴!”上述消息人士表示。
涵盖企业和个人
据了解,四部委会签通过的上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文件表示,“将在公布之日起实施”。相关厂家人士上周表示,补贴标准文件最快将于本周起向外公布,而补贴政策的起始时间,也将最快从本周算起。至于业界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到底是给厂家还是消费者个人的问题,随着上述补贴标准的出台,权威说法也将浮出水面。“补贴是企业和消费者个人都有!”据已获得补贴标准文件的厂家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相关人士表示,就如此前有关部门已“吹过风”的一样,针对消费者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去年财政部和科技部针对部分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实际上相差并不大。
除了拓宽范围被定义为“节能减排”类别的车型,也可以获得3000元的补贴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插入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的补贴标准,基本上与去年针对于公共用途的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的补贴标准一致,根据电池容量的不同,该类车可获得4000到50000元不等的补贴。
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某厂家相关负责人上周五表示,“由于目前这类车型数量远远没有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多,因此即使有补贴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据去年财政部和科技部出台的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节油率达100%的燃料电池车的补贴,最高为25万元。
补贴标准
1、1.6L以下、排放达国IV、满足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乘用车和非插入式混合动力车补贴3000元
2、插入式(PlugIn)混合动力车补贴4000-50000元
3、电动车补贴60000元
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
财建[2010]230号
有关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
Ⅲ 新能源国家补助标准2021
法律分析: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补贴前售价不超过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享受补贴:续航里程大于等于300km且小于400km的车型补贴1.3万元,续航里程大于等于400km的车型补贴1.8万,对比2020年分别降低了3200元和4500元。
法律依据:财政部发布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Ⅳ 又有10亿元到账 比亚迪本月共收到新能源车补贴23.42亿元
(文/张钰翊)3月10日晚,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收到西安市高新区财政局拨付的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人民币约10亿元。据悉,此笔补助资金一共19.84亿元。
一直以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颇高,收到的新能源补贴额度亦排在全国前列。自2019年5月比亚迪收到新能源补贴款34.58亿元后,比亚迪累计收获补贴金额已超百亿。而今,在疫情影响和销量下滑的双重作用下,再次收获大额新能源补助金对比亚迪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今年2月,比亚迪共销售新车5501辆,同比暴跌79.5%。今年前两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30674辆,同比降低56.65%。在丢掉2019年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的帽子后,比亚迪又遭遇2020年开局不利,今年3月比亚迪的销量表现会是如何?车友头条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近1200亿新能源补贴:特斯拉失宠、蔚来利好!这三大风口要起飞!
“精准扶贫”。
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几天前公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补贴新政”),再合适不过了。
4月23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补贴新政提出,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期限,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同时,首次设置价格门槛——售价超过30万元(包含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
国家电网充电桩(来源:CNN)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充电桩。
在新基建的推动下,有着“基建狂魔”称号的中国,在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从原来的野蛮生长,迈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4月初,国家电网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此前,南方电网也披露,未来4年将投资251亿元投建充电设施,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
按此计算,两大电网将投入278亿元资金,建设45.8万个充电桩等充电设施。
“加电比加油更加方便,汽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都能去。”蔚来汽车CEO李斌认为,这一愿景应该很快就能实现,甚至用不上五年那么久。
如果那一天到来,燃油车的鼎盛时代也不复存在...
写在最后
“政策出台,带来重大利好。但与机会并存的挑战亦随之而来。”
奥动新能源黄春华表示,资本对企业整体要求会越来越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都在此细分领域中拥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健全的运营体系。
当下,补贴退坡、疫情阴霾和销量九连降的车市寒冬,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都是噩梦般的事实,但“危”中总会有“机”。
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说的:“发展企业与人生成长都像爬大山,找山寻路是种学习过程,从中学习笃定冷静,及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三大国有车企龙头再聚首 160亿成立中汽创智共造电动车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继联合出资打造T3出行后,三大国有车企龙头的合作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方面。启信宝的信息显示,6月2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汽)、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为长安汽车母公司),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0亿元。
结合长安汽车1月曾发布的公告,业界认为这家公司很可能是此前各股东方筹划成立的“T3科技平台”的落地公司,当时的信息显示,一汽、东风、长安、兵装集团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江宁经开科技”)签订协议,共同发起设立T3科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160亿元。无论是股东方,还是注册资本,均与本次成立的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相同。
启信宝尚未披露五位股东在新公司出资比例。此前关于“T3科技平台”的资料显示,在总共160亿元的投资中,一汽出资40亿元、东风出资40亿元、长安及兵装集团共出资40亿元,国企三大龙头共出资120亿元。另外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资40亿元。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李丰军,而李丰军为一汽集团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信息显示,此次成立的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电池、电子元件的制造及销售等。据此前对“T3科技平台”的介绍,该平台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三家企业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方面的联合研发,以整合各方优质资源,降低研发成本。
新合资公司的成立,被认为是三大国有车企加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的开端。随着汽车“新四化”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车企至关重要的布局方向。但目前,三大央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节奏较缓。在这种情况下,“抱团取暖”有望加强三者在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协同。
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并不是三大国有车企第一次“牵手”。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多次传出三方合并传言,但均被辟谣。不过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陆续展开。
三大国有车企龙头动静最大的合作是共同出资组建T3出行及T3科技平台。2019年3月,一汽、东风、长安与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共同投资97.6亿元成立T3出行,其中三大央企每家出资16亿元,共计出资48亿元,T3出行也因此被成为共享出行领域的“国家队”。资料显示,截至目前,T3出行的运营车辆已进入南京、武汉、重庆、杭州、长春、广州六座城市,累计投入的新能源车辆超过15000辆。
而在此次新合资公司成立后,国企三大龙头已经在合作中累计投入有望达到近170亿元。另外,除以上合作,2020年1月,一汽集团旗下子公司与东风等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北京国创新能源汽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业务范围为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
一系列的合资动作表明,三大国有车企龙头之间的合作逐步进入深水区。此前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一家车企在“新四化”领域全面投入,接下来的十年至少需要5000亿元资金,这几乎超出了所有“玩家”的承受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抱团模式或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汽车行业,以降低总投入成本,并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而一汽、东风与长安作为国有车企龙头,它们之间的密集合作可被视为车企新发展模式的一个代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国家下发137亿新能源补贴,比亚迪一家拿走43亿,意味着什么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企业实现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约40万辆,涉及补贴资金136.96亿,其中比亚迪依旧作为本次补贴“大赢家”。
Ⅷ 新能源汽车补贴八年支出近520亿元 但仍有超过70%的车辆未获补贴
5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8年度、2016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和2018年度、2019年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的公示》。该公示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审核下发的补贴金额共达108亿元。依照公示数额计算,自2010年启动新能源汽车补贴发放到2018年,国内车企在八年时间内累计拿到补贴517亿元。
此次公示披露的2018年、2016年、2015年的补贴清算终审情况显示,2018年通过补贴审核的车辆数为54.87万辆,总共拨付资金221.8亿元,减去此前预拨付款项,本次实际拨付9.81亿元;2016年通过审核补贴的车辆为5.69万辆,本次共拨付68.2亿元补贴资金;2015年以及前通过补贴审核的有0.21万辆,本次拨付1.27亿元。去年10月,工信部已公布2017年新能源补贴终审情况,2017年通过审核补贴的车辆20.82万辆,共下发226.2亿元补贴资金。
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的总体覆盖率并不高。数据显示,2011年-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共299万辆,但得到补贴的车辆总数仅为81.6万辆,占累计总销量的27%。也就是说,在过去八年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有超过70%并未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
不过纵向看,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覆盖率呈逐渐上升态势。经济观察网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及之前年度的补贴覆盖率仅为0.47%,2016年上升至11.2%,2017年进一步上升至26.8%,2018年达到43.7%。
虽然补贴门槛逐年提升,但是补贴覆盖率不降反升,主要得益于是新能源车企迅速对政策作出反映,对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升级,以符合新补贴政策的要求。目前,市面在售主流产品续航里程已经从几年前的不到200km提升至450km以上,同时电池能量密度等指标也在持续提升。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车型并没有得到补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市场发展早期,一些新能源车型在技术指标上未达到补贴政策对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等的要求。另外,还有部分申请补贴的车型,存在未达到政策要求的”销售后行驶里程超2万公里“,或未接入国家信息平台等原因,导致申请补贴的车型被相关部门核减。
统计数据显示,在本次共计108亿元的补贴中,获得补贴最高的前三名车企分别是北汽福田10.9亿元、东风汽车10.3亿元、江南汽车(众泰汽车子公司)9.8亿元。
除了对往年补贴进行清算,此次发布的公示还显示,工信部对2018年度、2019年度补贴资金进行了预拨付。据了解,2018年的这部分预拨付是针对在该年已上牌,但尚未满足2年2万公里行驶里程的车型。根据去年重启的预拨付规则,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启动预拨付,即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拨付部分资金,从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满足2万公里将不予补助,预拨付资金将在清算时扣回。
公示结果显示,2018、2019年专家组核定补贴车辆数为90.7万辆,拟预拨金额为28.4亿元。其中,收到预拨付资金最多的三家车企为,比亚迪获预拨款5.63亿元,北汽获预拨款2.4亿元,上汽集团获1.4亿元。从地区来看,前三名则为河南、深圳和陕西省,分别获预拨款2.96亿元、2.88亿元和2.85亿元。
预拨付机制的重启被认为有利于缓解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在本次两会期间,有来自新造车企业的代表指出补贴资金结算时间过长所造成的资金占用,给车企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呼吁加快补贴结算速度。其表示,目前补贴资金占用额度达到几亿元或数十亿元,占用时长则长达一年多甚至超过两年。
去年11月,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发布《提前下达2020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对地方分配结果》,下发2017年和2018年的补贴资金总计313亿元,加上此次提前拨付的28.4亿元,已经总计预拨付新能源补贴341.4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新能源车获补贴公示,各品牌车都获得了多少补助
Hello,各位小伙伴,小编又来喽,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关注一下新能源的问题。
根据我国最新会议的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国家出台的政策也越来越好。而就是在这种“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环境下,在各行各业均涌现出了新的新能源产品。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新能源车。
曾几何时,某些国家曾放言:中国不可能也更不会造出可靠的新能源汽车。现在,我想邀请那个国家曾说出这句话的人:请他来中国看看,看看我们比亚迪集团最近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汉、比亚迪唐、比亚迪秦、比亚迪宋。现在你还会认为中国造不出可靠的新能源汽车?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偶然。那好,我想在请你看看我们中国人的“国货”:五菱集团。五菱形象的被我国人民称之为“国货之光”。五菱集团生产的“五菱宏光mini”,一经上市,便得到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喜爱。这部车以价格低、外观可看、性价比高,一举打翻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榜。荣居第一。还有小鹏P7,蔚来ES8,这都会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Ⅹ 疫情期间的“及时雨” 比亚迪收到2017年度新能源补助金13.42亿元
3月2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市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下达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清算资金的通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近期收到深圳市坪山区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合计人民币13.42亿元。
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乘用车类目中比亚迪成为获得补贴最高的车企,高达31.59亿元,其它获得补贴的乘用车品牌车企中,补贴金额排名第二至第七名的补贴总额还不及比亚迪一家的多。同时,车友头条查阅相关资料还发现,自2016年至2018年,比亚迪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占当年净利润的14.07%、31.37%和74.55%。
当下已步入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比亚迪补贴占比逐渐增高并非益事。有专家认为,车企最重要的仍是打磨产品,丰富产品线,精耕细作,开拓市场,尽可能摊薄产品成本,扩大产品链、业务链和价值链,加快技术升级,才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