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实体店乡土中国多少钱

实体店乡土中国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8-23 16:21:19

1. 哪位达人知道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共有多少版,除1947,2005,2007,2008,2009版,还有别的版本么如

1985年三联书店
1986年三联书店
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乡土中国》买哪一个版本或是出版社的比较好

对我个人而言,我是推荐前两家“老字号”出版社的(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其毕竟历经了岁月沧桑,沉淀了一程又一程人间冷暖炎凉。

中华书局(1912)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读书出版社1936、新知书店1935,三店于1948年合并成立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着名出版社。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其中出版《乡土中国》的就有这样的两家巨头出版社。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着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3.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哪几个部分

第1章: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第2章:

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

第3章: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学习”。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

第4章:

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

第5章:

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

第6章:

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

第7章:

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

第8章:

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

第9章:

在农村社会处理案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是好事”。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利于区分是非。长辈在处理案件时往往有道德上的考虑。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

第10章:

权力,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社会冲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统治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统治者驱使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社会有不同层次,政府和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这种权力可以称之为暴君权力。

第11章:

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

第12章:

血缘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慢,那么血缘关系的作用就越强。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13章:

权力的性质有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利,以及在第11章“长老统治”中提到的教化权力(或称之为长老权力),本章费老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不同,它并不是依据传统的有效性,它是由社会变迁的时势所造成的,故名时势权力。

第14章:

乡土社会的人是靠着“欲望”去行事,比如说我想吃大蒜,想吃辣子,那么我就去吃。而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发生了“需要”,因此也就有了“计划”,比如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元素,我需要刻意的去吃哪些食物。“需要”是基于一种维持人全面健康发展的功能性实

4.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主要讲了什么

《乡土中国》是费老实地调研的社会学经典之作,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费老说:“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费老认为他的《乡土中国》“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尝试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而起点从而绵延发展的文明古国,农耕国度的人民,时代在田间劳作,自给自足,他们不会去侵犯别人的财产。所以费老在书中说,乡土社会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农业民族受侵略比较多。然而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却不同,他们血液中便流淌着征服欲,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求稳求和,家和万事兴的心态。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可以绵延五千年,原因也在于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但是中国人并不惧怕战争。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耕文明占有巨大作用,因为农业是直接取自于土地,以农业为生的时代家庭定居是常态。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农村家庭好几代都不会搬离自己的家庭,时代栖居在一个地方,由此乡土社会中,每个人的活动范围是非常狭窄的,人与人的接触也是局限于小范围的人群,即大多是熟人,而现代城市人每天遇到的几乎都是陌生人,你必须时常拿出通讯录看看他们的名字,而乡村哪里需要什么通讯录呢。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开篇《乡土本色》的第一句话。“乡”指的是乡下人生活的村落,“土”指的是土地、泥土。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村与村之间较孤立;以土地为生的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不流动是常态,迁移是非常少见的。在这样一个以村落为单位的聚居环境中,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而言,村子里的人都是他长时间、经常频繁接触到的“熟人”。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人们互相知道对方的底细,从熟悉中得到信任。而在陌生人社会里,口说无凭,这才需要法律的制约;乡土社会中法律无从发生,它的信用不建立在契约之上,而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依费老所言,“礼俗社会”在社会学上的性质是“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法理社会”则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这两种社会情态,最重要的不同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与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由“礼”来规范,维持“礼”的力量是“传统”(对传统的敬畏感);而现代社会秩序由“法”来制约,法律靠国家权力推行。

在讨论权利的性质时,费孝通给出了四个概念:

a.横暴权力:发生于社会冲突,是利用来剥削被统治者以获得利益的工具

b.同意权力:从社会合作面向来看,是分工体系的产物

c.教化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利,属文化性,非政治性的强制

(社会继替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

d.时势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

(社会变迁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横暴权力的诱惑力正相关于此权力所能带来的经济利得,在经济收益越贫瘠的地方,横暴权力渐弱。同意权力是分工的产物,分工越发达,此种权力越强。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自上而下的横暴权力受到经济的制约(此种权力太强,低层人活不下去了要揭竿而起);同时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并无旺盛的分工需求。

所以整个乡土社会呈现出来的权力结构名义上是“专制独裁”,实际上是松弛的、无为的。社会层面的民主也因为分工并不兴旺的原因,将同意权力的范围缩小到几乎关门的程度。

在这其中,教化权力又在社会继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化权利一定是在结构固定的社会中才能发挥效用,此种权力将村庄的新人(孩童)引导到村庄既有的生活中来,在其中承担教化的作用。而时势权力,则是在社会结构本身的变迁剧烈时才会兴起,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在社会变迁剧烈的背景下,固守旧癖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成为有害,新时代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就得了这个权力。

《乡土中国》是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历经37年的风雨,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书中所提出的“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

5. 乡土中国对当今社会有何价值

中国人对乡土情始㚵难以忘怀,无论身在何处,乡土的感情始终在心,乡土既是情感,又是一种责任。多少成功人士都在回报乡土的养育之恩,用自己的能力把乡土建设更好,投资乡土,把乡土经济搞活,展现给世界

6. 乡土中国在图书馆怎么找

根据书的类别判定序号、再以首字母查找。
1、《乡土中国》是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属于科考类书籍,再图书馆中科考类的书籍序号为C9。
2、找到C9栏目,以乡村中国的首字母X查找书籍即可。

7. 《乡土中国》费孝通着 读哪个出版社的比较好呢希望知道的人给个推介吧……谢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哪个出版社的版本最好是否为删节版有没有没有删节的原版呢

建议你去大学的图书馆找找老一些的版本,你说的删减问题无非是一些关于policy的敏感话题,如果中文的找不到就去找英文的,一般英文的不会删减

阅读全文

与实体店乡土中国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封国怎么改善自己 浏览:180
现在去伊朗旅游多少钱 浏览:249
意大利哪里可以买被子 浏览:145
坐火车到越南要注意什么 浏览:262
中国舞董老师如何下竖叉 浏览:821
中国哪个县城不娶女不嫁 浏览:555
印尼不能带什么入境 浏览:269
意大利黑面酱怎么做 浏览:900
英国的羊肉怎么样 浏览:659
越南订机票怎么样 浏览:908
伊朗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 浏览:613
越南女人怎么吃猪血 浏览: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机票多少钱 浏览:426
哪个药店买伊朗白斑膏 浏览:768
意大利披萨怎么捏边 浏览:150
遨游中国倒车镜怎么放大 浏览:843
为什么印尼不入侵东帝汶 浏览:231
中国为什么喷子那么多 浏览:39
宇宙和中国哪个伟大 浏览:124
伊朗有什么好的饮料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