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的投稿须知
1.1文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科学性。来稿要求打印稿(A4规则)或电子邮件(文件类型为word文档)形式发到我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1.2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文稿自收到之日起一般在2个月内本刊发出稿件处理通知,逾期可向编辑部查询。
1.3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入编期刊和入网期刊,如不同意来稿编入该电子出版物,请作者书面声明,以便本刊及时适当处理。
1.4文稿一经发表,将酌致稿酬,并赠当期刊物2册。 2.1论文应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文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学位、职称)。如投稿属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析出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2来稿篇幅(含图表)限8 000字以内。
2.3文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2.4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一般以200~300字为宜,不分段,不用图表和冗长的数学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缩略语,不得引用正文及参考文献中的各类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2.5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2.6中文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名,插图须符合制图规范。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清楚,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表示。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的内容避免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2.7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的大小写、上下角标应书写清楚。
2.8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顺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
2.9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引入,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内部资料、私人通信、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献的着录格式:(1)专着: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会议论文:作者.文题.会议名称.举办地,举办年。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et al(等)”;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2.10投稿者请标明单位(大专院校标至院系,科研院所标到研究所(室))及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并告知详细通讯地址,各种联系电话(办公室、住宅、手机)及E-mail、Fax,以便联系。
Ⅱ 投稿中国食品学报的文章被录用了为什么还不发回来修改见刊大约多久啊急急急
修改意见可能会在1-2周发给你。见刊一般3-6个月吧。
Ⅲ "食品与发酵工业"和“中国食品学报”的版面费分别是多少
食品与发酵工业:审稿速度
平均
3.25
个月的审稿周期
审稿费用
平均
100
元/篇
版面费用
平均
800
元/页
中国食品学报:审稿速度
平均
3
个月的审稿周期
审稿费用
平均
100
元/篇
版面费用
平均
350
元/页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Ⅳ 食品科学和中国食品学报哪个好啊
食品科学行业认可度高,版面费1K以上;中国食品学报虽然叫学报但是复刊较晚大概是99年,所以在行业内影响力不如前者,所以我单位只承认食品科学,而不承认学报,但是学报改的还是很细的,有一些往返,但是食品科学不会,只要你在投稿系统填好信息,就只有两种情况,收和不收,不会给你改的,至于选择你自定吧
Ⅳ 中国粮油学报优先数字投稿是审稿周期变短吗
数字化处理会使得编辑处理稿件更快,审稿周期也就越短了
《中国粮油学报》是全国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标准刊号为ISSN 1003-0174,CN 11-2864/TS,邮发代号为80-720。自1986年创刊以来,《中国粮油学报》主要致力粮油食品行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报道,注重对行业的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方面的追踪报道,内容涵盖了谷物、油脂、饲料、储藏、信息自动化等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的相关研究人员交流粮油科技前沿、高端的最新成果的平台。
Ⅵ 【求助】中国食品学报与食品科学杂志该投哪个
中国食品学报,一般都是食品界的的牛人或者牛人的研究生在上面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余秀芳(站内联系TA)当然是食品学报了hollad(站内联系TA)中国食品学报,一级期刊。
食品科学,二级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一级期刊。
食品科学,二级期刊。
食品科学虽然影响因子高,但好LJ,业内都知道的啦,投到发9个月woniu2345(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woniu2345 at 1/4/10 16:03:
换个头像的可可西里(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kkmonkey at 2010-1-7 16:54:
国内的影响因子不用考虑,没有意义。 确实
有的期刊的影响因子都是自己引用的
别的期刊都没引用
:D:D:Dyu19841(站内联系TA)两个垃圾杂志!
等几年就会知道下场了;)jiangtianjia(站内联系TA)国内期刊还看影响因子啊,呵呵hsd3521(站内联系TA):D今天终于被食品学报录用了,从投稿到录用三个月,在给你半个月的返稿期,听说见刊咋地也得一年,双月刊,不过又遇到窘境了,俺们学校不将食品学报看做重点核心期刊:dnd:哎yan2001j(站内联系TA)本人认为两个期刊发的时间都比较长。而且都需要审稿费啊。
Ⅶ 食品与机械的投稿须知
(2)摘要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无需评论和补充解释,需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的主题(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素),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来写。
(3)前言部分要简洁,对新方法要交代简要的他人以往的研究成果,指出本研究方法的创新思路和与他人研究的不同点。
(4)凡获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请加注资助项目编号,并附单位证明。论文发表后获奖情况,请及时反馈,并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5)文章题目最多15个字,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
(6)文中的插图应能在Word文件中打开并能修改。EXCEL图要带数据源。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6号字。中文用宋体 ,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照片图(如电泳色谱图)须提供清晰照片。并在图下端标注简短确切的中、英文图题。
(7)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并在表上端标注简短确切的中、英文表题、表注及表项。
(8)论文小标题序号如下: 第一级 1;2;3;…… 第二级 1.1;1.2;1.3…… 第三级 1.1.1;1.1.2;1.1.3…… 所引资料请列出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内引用处用上标的形式标出,原则上要求6篇以上,并请按以下格式着录: 连续出版物(期刊)[J]:[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个字母要大写),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高群雨,刘欣.淀粉的性质[J].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2001,3(5):449~452. 专利[P]:[序号]专利申请人.题目[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许奋山.果蔬脱皮剂的研制[P].中国专利:2473 757,2002-01-23. 专着书(书)[M]:[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张燕萍.变性淀粉制造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89~290. 会议论文集,论文汇编[C]:[序号]着者.题(篇)名[A].整本文献的编者姓名.论文集名[C]会议名,会址,会议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例:张纪元.我国电池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A].第三届电池行业科技成果论文发表会[C].连云港:1992,10.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范佳.真空超滤技术[D].杭州:浙江大学,1998. 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着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MIL-E-5007 D,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S].美国空军:1973. 网上摘录:[序号]主要责任作者.题名: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连续出版物名,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1]张梁,石孔泉,石贵阳.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0L].北京青年报,2007-01-22(12)[2007-02-08]
(9)来稿请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工作单位,主要职务,研究方向以及联系人的E-mail、电话、传真,以便于联系。 请不熟悉本刊要求的作者尽可能参考最新一期《食品与机械》。稿件发表后,将赠送当期样刊。
(10)论文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不超过4个),应是参与具体工作,能对研究结果负责者。虽对论文有贡献,但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可在文后致谢。作者姓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此后不应再做更动,确需更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一经编排不再受理更动。
(11)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欢迎检索、引用本刊文献。
(12)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仅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稿件处理结果。
(13)本刊对拟刊用的稿件,以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为通知期限,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此项约定,作者在这一期限内可来电或发E-mail查询稿件送审情况。 《食品与机械杂志社》
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文章容易吗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此刊审稿严格,如果你有国家级科研基金或者项目,会好点。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任主编的食品专业期刊。本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多家数据库、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本刊主要刊发食品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工工艺、贮藏保鲜、分析检测、清洁生产、安全监管、机械与包装技术等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以及反映食品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综述文章。
如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Ⅸ 中国食品学报如何投稿
《中国食品学报》杂志社自2014年 8月12 日启用新采编平台,原邮箱[email protected]停止接受投稿。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稿件处理等日常工作均在网络上进行。
作者可直接登录http://zgspxb.cnjournals.org/ch/index.aspx网址 进入《中国食品学报》采编平台,再点击“作者登陆”进入投稿界面。首次投稿的作者须注册登记。注意:投稿时请务必删除全部作者及单位信息(含英文),否则视为无效投稿。投稿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稿件编号,作者可登录采编平台查询稿件状态。
《中国食品学报》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7848;国内统一刊号:CN11-4528/TS)。
《中国食品学报》是全国众多食品刊物中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许多着名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如: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FST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等],承担着国内外学术和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在国内外拥有广大读者群。
刊载内容主要有:食品及食品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辟有专家论坛(约稿)、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综述、政策法规、科技动态、市场动态、国外资讯、学会工作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