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很多年轻人都不上班吗为什么我的朋友没有一个上班的
不是啊,中国年轻人是需要上班的,不然谁养活他们,或者有点不要脸做啃老族,但一般踏入了社会基本都要上班,除非是什么18-22之间的有可能不会上班
2. 问现在全中国有多少待业青年
按学生成分统计:工人20.48万人,占38.84%;干部15.29万人,占28.99%;教师12.75万人,占24.16%;从业人员2.71万人,占5.13写; 待业青年1.52万人,占2.88%。
3. 我国“空巢青年”规模升至9千万人,空巢青年人数不断增加原因有哪些
空巢青年人数不断增加,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找另一半,他们习惯自己独居。他们在长大了以后不愿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会自己出去租房子。也有一群年轻人在异地上班,不得不让自己变成空巢青年。
三、在异地上班,不得不成为空巢青年。还有一大部分空巢青年,都是因为他们在异地上班远离家乡,在当地没有亲人,所以自己一个人出去租房子住,他们每个月要承担昂贵的房租成本,每个月赚到的钱还要用于自己生活的基本开销,所以对于这些空巢青年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勇气出去谈恋爱,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钱带着对方出去玩。这些在异地上班的空巢青年大多都以赚钱为主,他们根本没有想法去谈恋爱,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会在哪个城市,所以这一群空巢青年很难脱单。即使他们遇到了自己很喜欢的另一半也不敢开始新生活,因为他们害怕辜负对方,他们也害怕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被对方看好。空巢青年人数不断增加,也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远离家乡外出工作了。
4. 现在没有工作的,不愿工作,在家呆着的年轻人很多吗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没有工作的,不愿工作的,在家待着的年轻人确实是很多,因为他们出去到处碰壁,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对来说比较难,所以造成不愿意面对社会。
5. 目前中国失业青年有多少
基本上连政府也没有相关详细数据,或者根本不敢统计。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公布的城市登记失业率都不高于4.5%,这个数据不说明中国真实的失业状况。
一这个数据只计算了城市中去政府部门登记的人口,没有登记的不算在内。
二这个城市登记失业率将农村的失业者排除在外,而农村的过剩劳动力数量相当庞大。排除了这两部分人的统计数据,本身就有严重遗漏。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失业问题一直是悬在中国人头上的一把剑。1960年代中国就存在严重的就业困难,当时城市年轻人大量上山下乡,能招工、参军就是好出路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世界工厂的辉煌时期,也还存在大量失业人口,比如农村过剩劳动力高达1亿多。目前世界工厂衰落,失业问题就更严重了。
目前中国失业大军由四个层次的失业者构成
一是农村过剩劳动力,随着世界工厂的倒闭,大批农民工返乡,失业现象严重;
二是外资白领,随着大量外资撤出中国,不少原来薪资优渥的白领失去工作;
三是失业大学生,由于学校里要求大学生提供就业证明才发放毕业证,学生被迫想方设法让父母或者亲戚单位提供假的就业证明,学校提供的就业率已完全失去了意义。
四是城市中那些初、高中毕业后长期在家待业的青年,这些人,中国媒体将其称之为“啃老族”。
6. 中国100个人中有多少个人失业没工作
如果说10个人比喻的话,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失业人员!在中国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在编制的人员外,任何打工人员并不能说是就业,因为他们面对二个难题,工资低,不稳定。也就是说这些人今天可能有班上,明天就可能失业。所以10人当中一半以上是失业人口。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7.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上班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有一天,上班成为一件让你每天早上醒来都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时,你就该考虑换份工作了。”
不知从何时起,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让人无比向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来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轻人感到厌倦。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会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
“上班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
......
诸如此类的言论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与生活中,于是“上班”听上去像极了一个很丧的词。
据国内某求职网站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正在持续飙升,其中2016年高达26.5%。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作为一个已经上了3年多班的90后,我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所以前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边那些已经不上班的朋友们聊了聊,收获颇丰。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以及“不上班的话,可以做些什么?”
“上班和工作 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这个观点我是在看谈话节目《圆桌派》2016年的一期“呆着:不想工作怎么破?”时,被陈丹青点醒的。
《圆桌派》里,窦文涛讲了一个辞去教师工作后回到家乡“蹲着”的年轻人,连饿了吃东西、渴了喝水的欲望都没有,整日在家蹲着不出门,最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他之后,村里人发现他饿死了。
这应该是“蹲族”的极端了。
陈丹青说:有些人天生就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却无法选择地被生了下来。他们看了看这个世界,发现没什么可活的,于是选择了离开。
一想到在这个摩肩接踵的世界上有一群人正这样格格不入地活着,就觉得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