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一顷土地是多少
古代1顷为50市亩,1市亩为60平方丈,为1/15公顷,约667平方米。所以1顷为现在的3.33公顷多,33333平方米。
现代1顷(公顷)为100公亩,即1万平米。
古代的度量衡和现在的有一定的差别,秦朝时一亩只有今天的零点九九左右,隋朝时只有今天的七成左右,唐代时也才有今天的零点八七,清朝的时候要稍微多一些,达到了今天的九成左右。
一公顷的面积是十五亩,公顷是一个国际上的单位,一公顷等于一万平方米,一亩土地大概是667平方米, 用一万除以一亩667就能得到了的一公顷大概是十五亩土地。
(1)古代中国土地共多少顷扩展阅读
在我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千米(k㎡)、公顷(h㎡)、平方米(㎡)。在古代,人们把行走两步称之为“一双步”,距离大约为5尺左右。我们都知道,每1尺大约就是1/3米,以前老人们常说的“长十六,宽十五”,换算成双步的长度,正好就是一亩地。
其实“亩”这个计量单位早在30年前就已经被定为将要淘汰的说法了,只不过中国农村地域广大,很多人用的习惯了至今仍在流传使用。随着国家的计量单位逐渐与国际上接轨,以后用到“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
亩和平方米换算方法:
1、平方米换为亩:平方米换为亩的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如200平方米的计算方法是先用200加200的一半,即200+100=300,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200平方米的亩数为0.3。
2、亩换为平方米: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30亩的计算方法是30÷3=10,10加倍后为20,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20000。
‘贰’ 古代的1顷是多少平方米 不是公顷
古代五十亩为一顷.现在是一顷100亩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 1米=3尺,10米=3丈那么1亩=60×1丈×1丈=60×(10÷3)×(10÷3)=(6000÷9)平方米
1公顷=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0000×9÷6000=15亩
因此可知,顷和公顷的比例是100比15
‘叁’ 古时说的“良田千顷”到底有多大
千顷,约十万亩地,66700000平方米。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良田千顷近100个故宫那么大。
“顷”是古代田地面积的单位,等于一百亩;“亩”也是古土地单位,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也就是说一顷就有66700平方米。
(3)古代中国土地共多少顷扩展阅读:
古代的亩:
在古代,人们把行走两步称之为“一双步”,距离大约为5尺左右。我们都知道,每1尺大约就是1/3米。以前老人们常说的“长十六,宽十五”,换算成双步的长度,正好就是一亩地。
其实,“亩”这个计量单位早在30年前就已经被定为将要淘汰的说法了,只不过中国农村地域广大,很多人用的习惯了至今仍在流传使用。随着国家的计量单位逐渐与国际上接轨,以后用到“公顷”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大家要记住,1公顷就是1万平方米。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正式计量面积的单位是公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并且规定1公顷等于15亩地,所以经过换算得出1亩地就等于666.67平方米,大约就是长60米,宽10米的面积大小。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都流行建造蔬菜大棚,很多标准大棚的面积大约就是一亩地。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地大小是长28米,宽15米,也就是420平。一亩地的面积大约正好是篮球半场场地的面积的3倍,这样就可以比较直观的理解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亩 (汉字)
‘肆’ 中国的领土以前有多大
我国现有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1858年至1864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勘界条约,侵占了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911年2月,通过中俄《满洲里界约》沙俄又侵占了我国1400平方公里的领土。1911年,蒙古在沙俄策动下“自治”,又划走了原属我国的1565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样,沙皇俄国累计共夺走了我国299.6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所以,1840年以前我国领土应为1259.64万平方公里左右。
‘伍’ 古代的1顷是多少平方米
古代1顷=50亩
各代面积略有不同(现代1亩=666.66平米)
秦汉:1亩=0.991亩 ,1顷≈33033平米
隋:1亩=0.7187亩 ,1顷≈23956平米
唐:1亩=0.871亩 ,1顷≈29033平米
清:1亩=0.9216亩 ,1顷≈30720平米
‘陆’ 中国古代州\郡\县面积约是多少亩或者顷
根据下面数据可以推算,以幽州为例,这算比较大一点的了。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河北18万平方公里,辽宁15万,以此类推,幽州应该20万左右,相当于现在一个河北省大一点。1平方千米是1500亩,20万就是300000000亩,3亿亩。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平均算的话,郡约为2万平方千米,那就是3000万亩,大约相当于三个上海。县约为2000平方千米,30万亩,相当于现在一个县城。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宪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柒’ 古代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啊
亩制、公顷。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井田制百步为亩(宽一步、长百步)。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
(7)古代中国土地共多少顷扩展阅读:
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3.192公分(商鞅方升);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九尺。
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就有3米高了,太不实际。可以推定,《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尺,应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
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为207公分,照现在看来,此身高也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捌’ 中国每个朝代的国土面积大概是多少
一、夏(210万万平方公里,包括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
(8)古代中国土地共多少顷扩展阅读:
提起中国的和平崛起,说到世界大国的历史,自然会想到古代的中国。古代中国究竟算不算大国,究竟有多大?这是人们了解历史和进行比较的前提。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此还存在不少误解。
首先必须明白,“中国”被正式当作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才开始的。在这以前,“中国”的概念是不确定的,一般来说是不断扩大,从仅指中原地区扩大到泛指整个国家。但即使在清朝后期,“中国”有时是大清国的代名词,包括清朝的全部疆域,有时却只指“内地十八省”,而不包括东北、内外蒙古、西藏、新疆。
如果因为青藏高原以后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就将它提前到唐朝,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当然,如果要从今天中国的领土往前追溯,在今天的中国范围内8世纪时的政治形势,有哪些政权存在,当然应该提到吐蕃,还有南诏、渤海等实际独立于唐朝的政权。
其次应该了解,不用说历代之间,就是一个存在时间稍长的朝代,它的疆域也是在变化的,特别是那些延续时间较长,曾经较大规模开疆拓土的王朝,往往前后会有大幅度的变化。如西汉,初期的西界还没有到达河西走廊,但后期已扩大到巴尔喀什湖,末年又退至玉门关。初年的南界只抵南岭,连今两广都在南越控制下,但中期后扩展到今越南南部。又如唐太宗时灭东突厥后,唐朝的疆域向北扩展到贝加尔湖一带。但到后突厥复国,唐朝的北界又退回到阴山一线。再如清朝,雍正时的疆域还不包括今新疆,到18世纪中叶的干隆年间才平定天山南北路,扩展到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但到1860年后,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今新疆西北的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先后被俄国侵占,20世纪20年代后15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实际已经丧失。
再者还必须区分,哪些地方是一个朝代的正式行政区,哪些地方是藩属国,哪些地方只是“声威所及”。例如,西汉后期匈奴的单于曾向汉朝投降,但汉宣帝并没有将匈奴并入汉朝,而是资助单于返回匈奴,并规定双方以长城为界,互不侵犯。所以汉朝的北界始终没有越过阴山,匈奴也不属于汉朝的疆域。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多次西征,蒙古骑兵横扫亚欧。但到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时,他的其他子孙已分别建国,以后被称为四大汗国。
这些汗国与元朝是各自独立的政权,只是它们的君主出于同一个祖先。元朝的疆域始终没有包括全部新疆,南疆一直属于另一个汗国,更不用说中亚、西亚和欧洲部分。又如越南的大部分曾经是从西汉至唐朝的正式行政区,从10世纪开始已经独立建国,以后只是宋、元、明、清的藩属。当然它没有完全独立,所以法国要将越南变为殖民地之前,必须迫使清朝政府放弃宗主国的地位,承认越南独立。但不能将10世纪后的越南看成“中国”的一部分。
朝鲜、缅甸等也有类似情况。至于日本、东南亚各国,从来没有正式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中国史书中所记的“称臣纳贡”实际是打着“朝贡”旗号的国际贸易,或者是临时的访问。史书上的“称臣纳贡”大多如此,还有些只是天朝大国因循守旧或自娱自乐的片面记录,直到清朝前期,还将俄罗斯、法兰西、葡萄牙、荷兰、红毛,即英国等国称为朝贡,难道我们相信这些国家是清朝的藩属吗?
到目前为止,还有些人认为,将历史时期的“中国”,或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说得越大就越能显示爱国主义。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中国真想和平崛起,就得了解历史事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立足现实,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