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蜀是指哪里
巴蜀,是指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及其周边附近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及周围等地。
巴蜀在先秦时期是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辖境主要在今四川省、重庆市境内,四川盆地东部为巴国(国都四川阆中),西部为蜀国(国都四川成都)。
成都附近原为古蜀国所辖。西元前四世纪,古蜀国国王开明五世(另一说法为开明九世)将首都从广都樊乡(今成都华阳)迁至成都。
秦惠王时,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华阳国志》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秦惠王于西元前316年灭蜀。秦惠王也灭了苴与巴。
传说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巴地人从陕西的城固开始,经过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阳,随后又折回巴东、鱼复(今奉节)。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但后来也被楚所并,为楚汉中郡。在原四川涪陵地区当时还有一个枳巴,战国后期灭于楚。秦在灭蜀国之后,随后也灭掉建都阆中的巴国。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
先秦统一六国之后,巴郡和蜀郡是中国古代政权的郡级行政区划,辖四川盆地大部分区域。
秦国于西元前316年在成都设成都县。蜀国刚被秦国并吞时并不平静。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一作陈庄)为相,所治范围在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
B. 巴蜀之地是指哪里 巴蜀之地的简介
1、巴蜀之地,是指今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今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分地区以及陕南、鄂西等地。
2、众所周知的峨眉山、西岭雪山、九寨沟黄龙、龙缸、云阳张飞庙等自然风光都在巴蜀之地境内;除此之外还有都江堰、剑门蜀道、乐山大佛、刘备墓与武侯祠、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人文景观。
3、同时,在历史上,巴蜀地区和汉中地区及关中地区一样,均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必争之地。
C. 巴蜀的巴是指哪里
巴蜀的巴是指重庆;蜀是成都。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的周王族诸侯国,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楚国为世仇。巴蜀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及陕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也是汉地的一部分。
巴蜀,是指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及其周边附近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及周围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是汉地的一部分。
历史上,中国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均为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D. 巴蜀是现在的哪里
巴蜀是指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及其周边附近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及周围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是汉地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国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均为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巴蜀:
巴蜀文化副区依托于四川盆地;岷山、大巴山屏蔽北境;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耸峙南、西边缘;其东,更有夔门险阻;中部为辽阔肥沃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境内有川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嘉陵江、岷江和沱江等江河,有“四河之地”之称。三千多年前老重庆为巴国的首府,古名叫“巴”;三千年前左右,老成都为蜀国王都,历来以“蜀”相称,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故在文化地理分区上,取其古意,名为“巴蜀文化副区”。本文化副区以四川盆地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本区盆地四周形势险要,军事上利于攻防,加之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故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E. 巴蜀是哪里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和及陕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也是汉地的一部分。历史上,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和及陕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也是汉地的一部分。历史上,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F. 巴蜀指的是什么地方
巴蜀指的是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
巴蜀,是指中国西南以四川盆地为主及其周边附近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及周围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是汉地的一部分。
历史上,中国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均为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巴蜀后人
古代巴蜀地区的名人有:嫘祖、甘宁、巴蔓子、李白、王平等。四川历来就是移民聚居地。四川社科院历史组副研究员苏东来梳理史料,认为从秦汉到现代,四川历史上共发生过6次大移民。
分别在秦灭六国之后、西晋末期、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北宋末期的“靖康之乱”,以及明末清初和上世纪5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其中,前4次移民大都来自北方,明末清初的移民大多来自湖广地区。在四川历史上,着名的卓文君家族、司马相如、苏轼等人的祖先都是移民入川。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巴蜀
G. 巴蜀指的是什么地方
巴蜀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
巴蜀是指中国西南以四川盆地为主及其周边附近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及周围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是汉地的一部分。
相关信息:
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蚕桑”。
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据说,杜宇是“从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则是从井中出来的。他的最大功绩是“教民务农”,以致他“仙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来临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种,以致啼出血来。
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杜宇,治水的开明,都和农业生产有关。农业比较发达,妇女地位较高,男女之事也就颇多,于是“蜀王好色”。
H. 巴蜀是指哪里啊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及陕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为汉族,也是汉地的一部份。
历史上,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必争之地。
先秦时期
巴蜀在先秦时期是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主要在今四川省境内,阆中(巴西郡)巴东郡(今重庆奉节县),西部为蜀国(国都四川成都)。
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地区的民族有濮、賨、苴、龚、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称,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一民族文化。特别是其精致的青铜器,形制、纹饰均具地方特色,但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属于战国时期的兵器及古玺上,还发现两种与汉字不同且迄今未能释读的文字。考古发现还表明,蜀地早在殷周时代已进入阶级社会。
传说最早的蜀王是蚕丛氏,《先蜀记》有“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的记载。岷山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华阳国志》还说:蚕丛“其目纵﹐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蚕丛之后的名王有杜宇,号望帝。建都于土壤肥沃的郫邑(今四川成都西北二十公里)和瞿上(今四川成都南十公里)。
后有荆人鳖灵溯江水至郫,为望帝相,时蜀地大水,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从江水分沱以减水势,为蜀中治水先驱。后望帝禅位鳖灵,是为开明帝。为开明王朝约始于公元前666年,建都成都。此后蜀渐强大,曾攻秦至其都城雍(今陕西凤翔南),又取南郑,东伐楚至兹方(今湖北松滋),“据巴蜀之地”,雄长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