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萨克族人是中国人吗
是中国人,哈萨克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的56个民族之一。
据2010年普查数据共有146.2万人口,列中国各民族的第17位。哈萨克族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国等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萨克族工作委员会”。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萨克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
(1)哈萨克族是中国哪里人扩展阅读:
哈萨克族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有茶、肉、奶和面食。在哈萨克人的日常饮食里,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
一日三餐,白天的两餐,主要是饮用砖茶和茯茶煮出来的清茶或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在煎好的浓茶里加点盐,兑点奶和奶皮、酥油,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麦,这是早餐和午餐。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的主食,大量饮茶,冬可驱寒,夏可解暑。因为食肉多,喝茶可帮助消化和增加营养。
在冬季来临,大雪即将封山的时候,哈萨克人要宰杀一些马、牛、羊,再把部分肉加工成马肠子、牛肉灌肠和熏肉、炒肉片等作为冬储肉,这样加工出来的肉可以吃到来年的春天。
哈萨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用羊奶、牛奶、马奶、骆驼奶制成。有谚语说:“奶是哈萨克的粮食”。可见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食品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奶糕、马奶酒等等。
因游牧生活需不断搬迁,哈萨克族面食的制作方法也简单、方便,不受条件限制,传统面食主要有烤饼,油饼、炒小麦、“那仁”(把煮熟的羊肉切成小块覆盖在面条上的一种手抓饮食)、“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等。
Ⅱ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那个省区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5.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8人。
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从13世纪初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与历史上的“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所有的哈萨克人都分别隶属于一定的氏族部落。自16世纪末期起,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经分为3个“玉兹”,即乌拉玉兹(大玉兹)、鄂尔图玉兹(中玉兹)和奇齐克玉兹(小玉兹),在清代文献中分别称为右部、左部和西部。其中以鄂尔图玉兹人数最多,力量最强,氏族部落世系也保存得最为完整。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是乌拉玉兹和鄂尔图玉兹的部落。
Ⅲ 哈萨克族分布在哪个省
主要在新疆,河南、广东和甘肃也有分布。
31个省级区划和现役军人中均有分布,生活在新疆的约占97%,人数均超过4000还有河南、广东和甘肃三省。
在中国,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广大地区,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此外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县和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也有聚居区分布。
2016年,哈萨克族占新疆总人口的6.88%,占伊犁州人口的21.1%。哈萨克族在新疆是人口仅次于维吾尔族和汉族的第三大民族,在伊犁州是人口仅次于汉族和维吾尔族的第三大民族。
历史上,青海省也曾有哈萨克族聚居区,1954年曾在青海省设立地级区划“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1984年,已改名“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的海西辖区内的哈萨克族在政府组织下迁往新疆,1985年5月21日,海西改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传统节日
中国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纳吾鲁孜节。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为伊斯兰教宗教节日,又分别被称为宰牲节和开斋节。诺鲁孜节为波斯历新年,是伊朗人和伊朗周边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纳吾鲁孜节,是伊朗历的新年,日期为每年的春分,在公历3月22日前后。节日当天,哈萨克族会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每家都做“诺鲁孜粥”(库吉)。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
Ⅳ 哈萨克族在中国的那个地区
你好
主要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的,新疆和甘肃地区较多。
Ⅳ 哈萨克是哪个民族
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60万,全世界哈萨克族有1900万。中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的哈萨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西里尔文字)哈萨克文。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 “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也是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国等国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民族形成于15世纪的哈萨克汗国时期。
Ⅵ 中国的哈萨克民族人口有多少
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8人。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5.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8人。
节日
哈萨克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主要节日除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外,还有“那吾肉孜”节。
“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虽然源于宗教,但已变成哈萨克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为国家法定的民族节日。
“那吾肉孜节”则是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春节。哈萨克族很早以来就使用十二生肖的日历。这些生肖纪年的起点是日夜相等的春风(3月22日),叫“ULES”或者“那吾肉孜”(NAW—REZ)。“那吾肉孜”是“新年”的意思。生肖从“那吾肉孜”这一天开始转换,这一天算作新旧更替,叫“春分”(ULES KUNI)。
“那吾肉孜”日,家家做“那吾肉孜”粥。哈萨克人成群结队,走村窜户,挨家喝粥,吟“那吾肉孜”诗,拥抱贺岁,祝愿新年牲畜旺盛,庄稼丰收。专为那吾肉孜节准备的份肉煮好后,需端到受人尊敬的长者面前,老人致祝词,祝牲畜兴旺,乳汁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