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你知道吗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该文物是宋代的摹本,主要有三部分,该图以曹植的《洛神赋》为基础的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黑龙江省博馆镇馆之宝是金代铜坐龙和黑龙江满洲龙化石,该文物是研究金代历史和文化最重要的依据,不论是工艺水平和纹饰样式非常进展。黑龙江满洲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尊恐龙化石。
四川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青铜立人像,纵目面具,青铜神树。这三个文物全部出土于三星堆,属于三星堆文化中的祭祀品,对研究三星堆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后母戊大方鼎,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是清明上河图,上海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大克鼎。
㈡ 国家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陈列在哪
1、上海博物馆——上虞帖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三星堆博物馆就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这里不计其数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古蜀秘宝,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八棵青铜神树,属夏代晚期青铜器。其中最大的一号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巨大到需要仰望,普通相机甚至难以拍下全景。
㈢ 湖北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出炉了,这些宝物都是来自哪个朝代的
湖北博物馆官方宣布的镇馆之宝是四件,不是十件。分别是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编钟和元代四爱青花图梅瓶。湖北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很多,我们来列举一些吧。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1974年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的大玉戈,玉质成青黄色,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长的,堪称“玉戈之王”。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整组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至今仍旧能够准确演奏。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称为“稀世珍宝”。
秦云梦睡虎地秦简《语书》睡虎地秦墓竹简,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着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㈣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分别是什么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馆新晋十大“镇馆之宝”正式揭晓, 分别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这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宝物。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也是具有纪念意义。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子上。
虎座鸟架鼓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是一件东周时期的漆器,出土于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是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展开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描绘了战国时期楚国贵族车马出行的场景。
㈤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新鲜出炉,这些宝物从何而来
8、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漆奁外壁彩绘了战国时代车马出行的场景,画家以5棵迎风飞舞的树分隔出4组互有关联的画面,26个人物姿态各异,是中国最早的“连环画”。
9、石家河玉人像
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面庞写实,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器发展的高峰,具有鲜明特征的玉文化。
10、崇阳铜鼓
此铜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绝世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