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第一家票号在哪里

中国第一家票号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8-28 12:34:04

Ⅰ 票号为什么率先由山西创办

这里有一篇文章你看一下

由古看今:山西票号的经营模式及启示

2017-03-31 06:35

三、小结

晋商票号盛极而衰,究其衰落的原因,除了由于战乱导致的时局不稳定外。两个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原因是实体经济的衰落和官方银行的加入,19世纪70年代,外商在丝绸和茶叶上进行价格战,导致华商的衰落和破产。当时,票号的放款是纯信用贷款,无任何抵押物。因此,丝绸和茶叶商户大范围的破产导致大量坏账无法收回,信用危机迅速蔓延,很多票号因挤兑而破产。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乱,国库空虚。清政府看准票号的盈利能力,1905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其后,又成立“交通银行”以及一些省办的银行。官方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政治力量,迅速发展,很快就垄断和控制了金融业。历史的轮回总是出人意料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现代商业银行逐渐脱离了政府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必须首先进行由内而外的市场化改革,回顾晋商票号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管理之先进,有许多方面仍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在长期的政府保护下,现代商业银行最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因此,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升级首先要对思想进行转换。需从原有官僚守旧的思维转换为高效、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

其次,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战乱,封建体系的破除与改革开放。在一系列的转换中,旧的制度已被打破,传统文化丧失,而新的秩序尚未形成,诚信的缺失是当今社会的通病。作为以信誉立足的机构,现代商业银行如何能够做到爱惜羽毛,建立诚信至上的企业文化,防范道德风险,值得我们思考。

最后,企业立足之本在于人,如何能够吸引人才,选拔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公平的内部晋升环境;如何能够有效激励人才,将其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绑定,是现代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Ⅱ 日升昌票号是什么意思

日升昌票号(中国第一家票号)一般指中国票号博物馆,中国票号博物馆位于平遥县西大街日升昌票号旧址,1995年10月18日建馆开放。

日升昌票号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着称于世。票号博物馆占地面积1963 平方米,建筑面积2414平方米,三进院落,100余间房屋。

(2)中国第一家票号在哪里扩展阅读

日升昌以首创票号闻名于世。然而,当亲眼见到日升昌旧址以后,就不能不对其建筑风格也产生赞叹!日升昌前临繁华街市,后通幽静巷道,占地1600余平方米,有大小建筑21座,形成一座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商业店铺院落、其建筑风格,既有商业建筑的共性,又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

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日升昌的建筑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历史文化、商情商俗、建筑艺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旅游资源。作为商业店铺,日升昌总体布局呈现一种外雄内秀,主从互补,正倒结合,精简有别,突出实用的自然美感。

Ⅲ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是什么创立于什么时候

中国在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是——晋商知名票号:日升昌。

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店储蓄.下款.汇兑业务流程的个人金融企业,开中国商业银行之先例。创立于清道光三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豪李大金注资与经理雷履泰一同创立。总号设在山西省平遥县城里热闹步行街的西大街南路,占地1600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覆盖全国。

从清道光初期创立票号到停业,经历一百多年,以前“执中国金融业之牛耳”,分号覆盖全国35个一二线城市,业务流程远至欧美国家.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知名,被余秋雨老先生称为中国地面各式各样金融机构的“农村爷爷”。(余秋雨《抱愧山西》)就这样一座小小的庭院,开中国中华民族商业银行之先例,并一度控制十九世纪全部清朝的支柱行业。

Ⅳ 中国票号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综述
清代康、雍、乾、嘉年间,本城当铺、账局、钱庄、银楼等组织已初具规模。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市楼碑志载,平遥商号700余家,其中金融字号有25家。商业金融并重的行业优势,为票号在乎遥首创成为最现实的可能。
嘉庆年间
嘉庆年间,在平遥众多的商号中,有一家叫西裕成的颜料庄,总号设在城内西大街,财东是西达蒲村李家。西裕成商号经营多年,资力雄厚,在京师、天津、汉口、成都等城市开设有分号。先后在汉口分庄和京师分庄任经理的雷履泰,在经营同乡、亲友少量汇兑银两的过程中,借鉴古代飞钱、便钱(或便换)的经验,克服账局只营货币借贷不经营汇兑的缺陷,逐步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汇兑经营模式。当雷被调回平遥总号任理时,建议东家将颜料庄改为专营银两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经财东李大全同意,投资30万两文银,于道光三年(1823)左右,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意在如日东升,生意昌盛。雷履泰出任总经理(大掌柜)。日升昌票号成立后,解决了国家银行未出现前大宗项银两往来的困难,并很快在全国40余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号,票号业务搞得红红火火。
道光六年(1826)
道光六年(1826),在平遥城多年经营数家商号的介休县北贾村大财东侯培余,早已十分关注日升昌票号的经营状况。侯趁日升昌协理(二掌柜)毛鸿翱与总经理雷履泰发生矛盾退出票号的机会,重金聘请毛并委以重任,先后将蔚泰厚绸布庄、蔚丰厚钱铺、蔚盛长绸缎庄、天成亨细布庄。新泰厚绸缎庄等5个商号均改营为票号,组成了着称于世的平遥“蔚”字五联号。道光十八年(1838),日升昌财东和掌柜议定,由日升昌票号出资,成立日新中票号,以增加与蔚字五联号的抗衡力量。从此,平遥票号发展到7家,初步形成了山西票号中最早的平遥帮,走过了乎遥票号的初创阶段。
道光二十年(1840)-咸丰十年(1860)
在平遥票帮形成的同时,邻近的祁县、太谷大财东也争相效仿。先后有太谷志成信、祁县合盛元等票号成立,逐步形成山西票号中的平、祁、太三帮。正当平遥票号初创不久、稳步发展的时候,道光二十年(1840),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制度逐步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久,又发生了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随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火连年,使平遥票号一度进入曲折期。尤其南方各分庄,或遭抢劫或收撤,“伙友人身不得安宁,财产银钱难以避险”,汇兑业务无法正常进行。平遥票号面对困境,一方面不得不暂撤分庄,缩小规模,裁汰人员,减轻负担,以曲求伸;另一方面,仍在迎难而上,顽强奋斗。咸丰三年(1853),榆次聂店村大财东王栋在乎遥南大街又设立了协和信票号;咸丰六年(1856),又与本邑王智村米秉义共同投资,设立了协同庆票号。在咸丰九年(1859)前,由蔚字五联号创始人毛鸿翔等人投资,设立了蔚长厚票号;咸丰十年(1860),祁县大财东渠氏父子,又在乎遥城南大街设立了百川通票号。平遥票号发展到11家。
咸丰十一年(1861)-光绪十六年(1890)
咸丰十一年(1861)始,平遥票号进入蓬勃发展期。同年,介休县北辛武村巨商冀家,看好票号发展势头,将在城内东大街经营多年的乾盛亨布庄改营票号,带动了票号业的发展,成为平遥票号发展的重要标志。此后30年间,相继成立的票号还有:谦吉升、其昌德、云丰泰、松盛长、祥和贞、义盛长、汇源涌、永泰庆等,共计达到20家。平遥票号在各地的分号遍布全国68个城市和商端口重镇,分号总数增加到367个。光绪六年(1880),在迅速崛起的口岸城市上海有14家平遥票号分号。光绪七年(1881),在素有九州通衢之称的汉口,有山西票号分号32家,其中平遥票号分号达16家之多,占半壁江山。光绪十一年(1885),在河南开封集中了乎遥票号7家分号。光绪十六年(1890),蔚丰厚票号不远万里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了分号。平遥票号在全国各地没立的分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网络,成为汇通天下的主力军。平遥票号进入发展期后,业务不断扩展。由前期以商业放款、汇兑为主和兼办捐生捐纳,大量转向揽办军饷、协饷、赈款、税银汇解等官款业务,成为清户部银行成立前清政府的重要金融工具。与此同时,平遥票号在发展中优胜劣汰,不断分化,一些先天不足,经不起金融风潮冲击的票号很快被淘汰。其间,有云丰泰、祥和贞、松盛长、谦吉升、义盛长、汇源涌等6家票号先后倒闭。
光绪十八年(1892)-光绪二十五年(1899)
光绪十八年(1892)后,平遥票号进入鼎盛时期。其表现除规模扩大、形成遍布全国的分号网络,为国内外贸易和商品流通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和服务外,更主要表现在承担了清政府财政和银行的部分职能,平遥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些较大的票号,多有清廷高级官员作后台。日升昌交好历任粤海关监督和庆亲王、赵舒翘等,蔚盛长交好庆亲王,川通交好张之洞,协同庆交好董福祥,蔚丰厚交好赵尔巽、袁世凯等.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答应赔款2亿两白银。甲午赔款变为向英、法、德、俄四国借款。借款和赔款,每年偿还本利2000余万两,全部由各省按期解往上海江海关道衙门,以备交付各帝国主义在华银行,这就大大增加了票号汇兑量和经营资本。平遥票号成为汇解借款的重要角色。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西巡抚胡聘之,将应解英、法、德、俄的8.5万两白银,交平遥票号蔚盛长、日升昌和祁县票号合盛元共同承汇;后又交蔚盛长单独承汇15万两白银。河南巡抚刘树堂集银11万两,交蔚盛长、日升昌、新泰厚等平遥票号分别承领汇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西巡抚黄树森筹银15万两,交百川通票号汇解江海关投纳。同年,四川总督奎俊筹凑23万两白银,交协同庆等平遥票号汇解江海关兑收;两广总督谭钟麟、广东巡抚许应骤迫挪凑白银36万两,交协同庆票号汇解江海关查收;革职留任的福州将军裕禄拨汇英、德借款12万两白银,发交蔚泰厚票号和南方源丰润票号共同承领,解赴江海关道库交纳;陕西巡抚魏光焘,两次汇解白银12万两,均交协同庆票号承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光绪三十二年(1906)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打进北京,清王朝岌岌可危,西太后和光绪皇帝被迫离京,逃往西安。“国难当头”之时,平遥票号全力承担了国家财政职能,对“两宫”西行的一切费用、军支等,一概接纳办理。西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途中路经平遥时,在协同庆票号总经理赵德溥之子赵鸿猷院落设立行宫,平遥票号声誉更加高涨,票号东家、掌柜以及伙友也身价倍增。平遥票号还与祁、太票号多次承办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的库款汇解和现银运送,西太后和光绪皇帝对此十分感激。商业汇兑政治化,迅速提高了票号的社会政治地位。光绪二十七年(1901),“两宫”回京后,对山西票号大加赞誉。清廷急令在京开设票号的商人“刻期来京,规复旧业,以便宫民”。平遥票号“无不闻之喜悦”,纷纷赴京复业,并又开展了庚子赔款的新债汇兑业务。这一阶段,汇兑数量大,时间要求紧,平遥票号盈利高于以往任何时期,达到了顶峰。在乎遥票号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有永泰裕、宝丰隆两票号分别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和三十二年(1906)成立。平遥票号累计总数占全国先后成立的51家票号的43.14%。
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正当平遥票号在辛亥革命中遭受重创后处于危机之中,祁县合盛元票号北京分庄涉案。与之数十年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日升昌票号北京分庄,尽管力所不及,但出于情面和为了维护数十年的信誉,由分庄经理侯垣出面,为其举债担保。合盛元北京分庄经理却逃匿无踪。检察厅向担保人侯垣索人。在逼迫恐吓之下,侯垣与伙友携账于是年农历九月初一连夜离京回平。次日债权人告状,日升昌北京分庄被立即查封。随之,北京地方审判厅致函平遥县知事,令查封日升昌平遥总号和东家财产,并迅速派人携带该号账簿到京清理。时任日升昌总号经理郭树藏身躲避,财东李五典、李五峰被关押。十一月十二日,已离号的原协理梁怀文为解救财东挺身而出,进京前往审判厅报到。消息传开,波及全国。日升昌票号被迫破产整顿。从此,平遥票号开始走向整体性衰落。
日升昌的衰落,很快影响了其他平遥票号。先后有协同庆于民国2年(1913),蔚盛长于民国5年(1916),百川通于民国7年(1918),蔚长厚于民国9年(1920),蔚泰厚、新泰厚、天成亨、宝丰隆等于民国10年(1921)相继倒闭或歇业。其间,蔚丰厚票号于民国5年(1916)5月招集新股,改组为蔚丰商业银行,后于民国9年(1920)倒闭。日升昌票号在破产整顿中,梁怀文开诚布公,和盘托出,周旋于众债权人、商会及北京审判厅、察厅、司法部之间,很快取得各方谅解和信任,日升昌暂免破产。民国12年(1923),清理取得成效,经债权人同意,由债权作股东,保留日升昌招牌,重新复业。梁怀文担任总经理,勉强维持经营,然规模已大大缩小,分庄除北京、天津等地外,其余全部收撤。民国21(1932),日升昌改营钱庄。至此,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合上历史的最后一页。历时一百余年的平遥票号退出了中国金融的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时期
票号发展到鼎盛时期,也隐伏着危机的到来。平遥票号危机期集中反映在清末民初。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袁世凯组成北洋政府,时局发生重大变化。平遥票号也同时受到重创。据天成亨等12家票号战事损失统计,在成都、西安、太原、京都、天津、自流井、宁夏等7处,损失现银达133.59万两,衣物折银达30.86万两。以上除太谷锦生润、祁县存义公两票号损失现银5.59万两外,其余都为平遥票号的损失。同时,票号在全国信用大危机中的社会信誉损失更是无可挽回.平遥票号大规模遭受损失的消息传开,外欠则处处倒账,难以收回;欠外则人人逼提,难以应付。从此,平遥票号一蹶不振,开始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加之清末民初,外国银行大举入侵,竞争更加激烈,票号地位逐日下降;清政府国家银行和各省官钱局相继成立,分夺票号利权;票号中不少东家、掌柜又“泥古不变,夜郎自大”,“骄满颓腐,全无新识与改进勇气”,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发生。蔚丰厚北京分庄经理李宏龄面对危机,大声疾呼,函劝总号并通告各地分号,提出“外间银行林立,暗夺我之生意,非自立银行,难以抵制”的革故鼎新之策,倡议票号实行大联合,组织股份银行,增强竞争能力,以度难关。但一直未被思想保守的总号东家和掌柜所接受,票号改组终成泡影,成为平遥票号史上一大憾事。

Ⅳ 中国第一家票号叫什么名字

晋商着名票号:日升昌

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票号 ——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着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日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一。曰升昌占地13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有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纵轴线,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西院为日中新票号。(日中新与日升昌均为达蒲李氏的财东), 如今的日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而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其财东是山西平遥县达蒲村李氏。

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端口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 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票号是很能赚银两的生意,估计从道光到同治年间50余年的时间内,财东李氏从日升昌票号分红达2OO万银两以上。 李氏经商,对商号的经理实行聘任制,所以李氏最重视对经理的挑选。经理人选一经选定,便任其行事,平时概不过问。只是到结账时,方听取经理汇报,最后分红取利,确定经理是否继续聘任。

在经理的使用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李氏聘任雷履泰出任票号经理后,对雷十分信任。但是雷氏为人心胸比较狭窄,对票号业务不论大小都亲自过问,不让二掌柜毛鸿(岁羽)插手,甚至在他生病时也不放手。毛氏对雷的这一做法很有意见。一次,毛氏趁财东李氏看望雷履泰病情的机会,向财东建议因雷氏病重,可让雷回家休息养病。财东觉得这是对雷氏病情的关怀,便采纳了这一建议。不想雷氏对此做法十分愤恼,暗中通知各地分号结帐,准备向财东交待账目后提出辞职。财东李氏得知雷履泰要辞职,便看了慌,急忙到雷履泰家中问候。原来雷履泰认为毛氏想趁他生病之机夺票号业务大权,而财东又采纳了毛氏让雷回家休息的意见,雷又不得不返家休息,故以辞职要挟财东。李氏考虑雷履泰业务能力强,如果他辞职不干,将给票号带来极大的损失。便婉言请雷履泰留任,但雷毫不松口。李氏情急,忙下跪求雷。雷履泰见财东给了自己面子,这才取消辞职打算。从此,财东李氏独信任雷氏,雷履泰也竭尽全力经营,终于使日升昌成为票号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为财东李氏赚了大量的银两。

一九一四年农历九月,在金融界活跃90余年的日升昌票号倒闭,该号之倒闭“于全国金融影响甚大”。《大公报》上曾有人撰专文分析其倒闭之原因,兹节录其文于下:“日升昌至道光年间改为汇兑业,其东家李姓,山西平遥人。同、光年间,其营业之发达,实为同行之冠,各省设立分号二十四处,其殷实可知。以如此殷实之票号,忽然一败涂地,其倒闭原因有以下数端:一、日升昌营业之中心点,在南不在北,南省码头最多,两次革命均受很大影响,此其一也。二、日升昌之款项,未革命之先均分配在南省。自革命后各省纸币充斥,现金缺乏,由南省调回现金,往返折扣,每百两亏至三十五两及五六十两。此种亏耗实足令人惊异,此又一也。三、日升昌当革命时,欠外数目约五百万,欠内之数七、八百万,出入相抵,有盈无绌。然欠内之数目,成本已付诸东流,遑论利息。欠外之款项,该号为支持门面,维持信用起见,三年之中均未停利,此项亏耗又其一也。以上三项,均该号中亏折之远因。所以关闭如此之速者,尚有种种之近因。第一种之大原因为广西之官款。广西官府催迫甚急;动辄率兵威胁,计一年之中提取十余万两,犹日日前往催取。第二,该号之正经理为郭斗南,副经理为梁怀文,就资格论梁应居正。惟梁为人公正朴实,自革命后对于东家提用款项极力阻止,因此不能得东家之欢心,梁无可奈何遂于去岁出号。梁在号中素为大家所推崇,梁去人心为之瓦解。第三,京号经理因号事吃紧,托病回晋,一去不归。有此三种近因,日升昌遂乃一败涂地。”

清代中叶,由于商 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导是平遥人雷履泰开设的“日升昌”,它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转为票号,其它还有“南通北达。二盛二协”,即日开通,口升达、百川盛、万源盛、协同庆、协同泰。这几家大票号的总号设在平遥,分号除京城外,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及商端口码头,平遥城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票号中心城市。

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票号集中在西大街,日升昌就在此街,沿街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二进为职员住处、客房;三进是二层楼房,楼下是花厅,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最后进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备有马厩和马馆住处。城里还有店主雷履泰的私人住宅。
平遥票号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1910年以后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特别是大银行都是以外国资本为后盾,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斗不过外国的洋币外钞,票号很快就衰落了。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朝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票号就逐渐衰落而被时代所淘汰。

Ⅵ 什么是日升昌票号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创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端口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着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日升昌的诞生与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全国金融流通,加速了资本周转,对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Ⅶ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是什么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是——晋商着名票号:日升昌。

二、日升昌简介:

1、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

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

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全国。

2、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端口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 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山西平遥日升昌票。

三、汇通天下:

位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古城平遥县城内。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商端口重镇。日升昌票号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着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Ⅷ 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它是如何开创金融业务的先河的

在中国古代,如果人们需要带很多钱出门的话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做生意的需要大笔金钱交易的人,就需要有一个异地存取款机构,于是在商业发达的山西地区就诞生中国的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从清朝道光初年成立到歇业,前后历经一百多年,分号遍及全国,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而着名。

道光皇帝知道银子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通过日升昌的汇兑业务从全国各地平安运到了上海后,感叹道日升昌不仅能汇通一地,简直是汇通天下。自此之后,"汇通天下"成了日升昌的一块金字招牌。

阅读全文

与中国第一家票号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中文工资多少 浏览:282
英国月租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114
意大利语grigio是什么颜色 浏览:389
印度酸梅汤怎么做 浏览:334
中国都有哪些葡萄品种 浏览:22
越南红酸枝正尺多少钱一副 浏览:671
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什么 浏览:464
越南语解封怎么说 浏览:411
英国红茶配什么搭配最好 浏览:939
英国每天生活都吃什么 浏览:440
用越南服怎么登录真实视频 浏览:159
越南人来中国要办什么证 浏览:466
红的印尼哪里有卖 浏览:148
印度尼西亚的物品是多少印尼 浏览:289
中国交通频道怎么直播 浏览:479
法国和意大利哪个城市化水平高 浏览:205
越南媳妇怎么申请华侨 浏览:479
北京八中国际怎么样 浏览:559
有什么软件可以识别越南歌曲 浏览:360
中国人对越南的误解有哪些 浏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