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项

发布时间:2022-08-28 14:49:22

1. 我国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哪些

一、昆曲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 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等等。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是没有具体实物,比如兵马俑、长城、洞庭湖这些都是实物,由实物产生的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这个物件官方称呼,就是文物。而非物质文化,并没有一件闻名海外或者国内的文物。

有以下分类: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杂技与竞技 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 民俗。同样是只有中国有,或者具备独特的中国风格,但是历史上又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或者物件,都叫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昆曲、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云锦织造、桑蚕丝织、青瓷烧制、宣纸制作、粤剧、活字印刷、中医针灸、京剧、皮影戏、木偶戏、中国珠算。

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八达岭长城传说、王昭君传说、陕北民歌、赵氏孤儿传说、庄子传说、黑暗传、水鼓舞等。

截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备受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正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和共同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借此翘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

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一种用动物皮或纸板做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演出中,艺术家在白背景上操纵戏剧人物,以当地流行的曲调、打击乐和弦乐伴奏,唱出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故事。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农村地区,这种朴素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十分盛行,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 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

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一、缂丝简介: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6. 中国有多少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

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其中,共有32个“非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3000多岁的古琴、中医针灸和中国篆刻,人尽皆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书法”和“中国珠算”,传统的木结构手工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藏医药浴、妈祖信俗,还有京剧、南音、西安鼓乐……

这40项代表中国入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着的人类财富,被列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宝。

中医针灸

(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项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7.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2014年7月16日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新入选153项,扩展项147项。其中包括:卢沟桥传说、鬼谷子传说等153项。

8. 我国非遗项目有哪些

我国非遗项目有昆曲、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特点: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

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动作,又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辞意义的有效手段。

9.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

1、缂丝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全文

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每天生活都吃什么 浏览:438
用越南服怎么登录真实视频 浏览:157
越南人来中国要办什么证 浏览:464
红的印尼哪里有卖 浏览:146
印度尼西亚的物品是多少印尼 浏览:287
中国交通频道怎么直播 浏览:477
法国和意大利哪个城市化水平高 浏览:203
越南媳妇怎么申请华侨 浏览:477
北京八中国际怎么样 浏览:557
有什么软件可以识别越南歌曲 浏览:358
中国人对越南的误解有哪些 浏览:7
越南养殖什么前景最好 浏览:938
印尼为什么是莫斯林 浏览:568
印尼总是粘印章怎么办 浏览:49
越南和伊朗哪个国家强 浏览:124
海运中国到留尼汪岛需要多久 浏览:452
养印尼虎鱼最低多少度 浏览:92
印度哪些地方需要放烟花 浏览:103
英国大学专业怎么样 浏览:460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什么工厂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