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魏姓人口全国有多少 人
魏姓是中国第四十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四川。
魏姓最早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
当代魏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603万。
② 世界上姓魏的有多少人
魏姓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魏姓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
二 ; 据《史记》记载,秦国穰侯魏冉,奔出自芈姓,后改为魏氏。
魏姓人口:
魏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居第四十七位。
③ 中国目前有无七世同堂
在泌阳县羊册镇西南、赊郭公路东侧,有一个600多口人的大村庄——砖台李。在这个村子里,半数以上属于魏氏家族,因其“七世同堂”匾带来诸多传奇性演绎,而使砖台李魏姓享誉乡里。
----魏姓在我国百家姓中,按其人口比例占第44位。魏姓出自邑名和国名,是周文王的后代。发祥于晋陕,先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发展繁衍,尔后播迁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苏、台湾、河北、江西等地;明清以后部分魏姓移居加拿大、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
----砖台李魏姓来自河南巩县乌罗村。清雍正年间,巩县一带发生灾荒,魏姓始祖挑担讨饭,来到泌阳羊册古城寨西殷庄村,租地种菜,翌年,大葱热销,第三年在转台李村定居。靠着掘石拓荒,种粮种菜,艰苦创业,勤俭持家,慢慢地站稳了脚跟,家底渐厚。随后,又置地建房,渐成当地富裕之家。但始终坚持同堂而居,不离不弃,保持宗族团结,增强生存力量。至清代光绪年间,魏家已在砖台李村七世同堂生活,阖家近百口,人称魏家大户,成为一方望族。
----清光绪二年(1876年),南阳知府下乡体察民情路过砖台李村,恰遇魏家正在开饭,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甚是惊奇。经过打探,深感其德,遂赠“七世同堂”金匾一块,以示褒奖。该匾长2.19米,宽1.11米,厚0.05米,黑色土漆面。匾正中,自右至左横书为正楷刻“七世同堂”金字,右侧上额竖题为“钦加运司衔即补道特授南阳府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任为魏老先生大人硕德”,左侧下首竖书 “大清光绪三年菊月上浣谷旦,眷亲友仝顿首拜”。分析右侧字意为:送匾者为皇上任命负责漕运的官员,其级别为缺职即补的道台,实职授南阳府正堂,任上并有十次奖励共晋五级的记录,古代官员称大人,禁提名道姓,故隐去其名讳。左侧字意为:清光绪三年农历九月上旬吉日。“七世同堂”匾为上级官员所送,挂于堂中,魏家眷亲入堂定要跪拜,是为眷亲友仝顿首拜之义。
----砖台李魏姓先祖,由“一担挑”的穷困潦倒,到“七世同堂”的发迹,大约经历了150年的时间,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倾注了魏姓先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但主要的还在于魏氏家族开拓创新的治家理念和才干。首先是选好当家人。“家有千口,主持一人”,一个家族的兴衰,当家人的引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封建社会里,魏家一反常态,随着人口的增多,敢于打破长门长子主持的陈规,推选精明能干的六老魏天成当家,使魏家达到鼎盛时期,说明这个当家人没有选错。其次是治家严谨,人尽其才。“六世同堂”时,做到人人有活干,家家无闲人。有人做生意,有人种菜园,有人管大伙,有人管磨面,有人管教学,有人使牛种田。魏家所娶媳妇,过门三天就要下地干活。干农活时,谁说闲话误工即被训斥。家庭大食堂由妇女们轮流做饭,谁也不敢怠慢。魏书玉通医术,善结交,当家人就让他开起“魏安贞堂”药铺,每年收入必须归公。魏六老还根据当时农家修房盖屋普通使用竹椽子的情况,培植竹竿园数十亩,吸引了周围几十里的竹货商。他深知勤俭持家之道,全家大锅饭菜不放油盐,而是将油盐分发各户,自行掌握,超支不补。其三是重教兴学。为了不让子孙后代成瞪眼瞎,魏家聘教师办私塾,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必须上学,长大后能有作为的继续培养,不可雕者,则让其下田干活。三门曾祖魏国相勤奋好学,清末“乡试”中了秀才,后来本家有了师资,不仅自办学堂培养子孙,还对外开放,面向社会招收农家子弟。三门中的祖辈老二,老四都当过私塾先生,所以至今四周乡邻还流传着“二先生”、“三秀才”、“四学生”的美誉。其四是家风民主。日常家务由当家人一手铺派,重大问题,诸如子孙过继,房地产处理,经济交易等,则需各户指定代表,合族商议,方可确定。
----清光绪十五年底,因人口众多,入不抵出,即开始酝酿分家。经合族公议,首先解决了“魏安贞堂“药铺问题,以100串钱兑给了当家人的儿子魏书玉,其收入由八门均分。光绪十六年正月,合家无法维持,经合族公议,按老弟兄八人分为八门,其财产由八门均分,并分门立下字据;自光绪三年获赠金匾,到十六年分家,“七世同堂”又维持了13年时间,实属不易。
----岁月沧桑,往事如烟。“七世同堂”的老屋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红砖小楼;当年由先人们培植并养育了魏姓人的竹园,而今更加葱茏茂密,象征着魏姓子孙的兴旺和昌盛。特别是那“七世同堂”金匾,虽历经多次劫难,但光彩依旧。三百多年来,砖台李魏姓已历12世,后世300多口,除转台李外,有散布北京、上海、郑州、银川及国外等地,其中他们象先人们一样,在各条战线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着积极的奉献。从政的近20人,其中,2人为县处级干部,5人为科级干部。20余人为教师,同时还有科研工作者、新闻记者、经商者、留学生,有的已创业有成,成为百万富翁。
④ 中国女排最大罪人,曾经“逼”走陈忠和,阻碍郎平续约,他是谁
作为女排曾经的功勋教头,陈忠和在离开中国女排帅位后,担任了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而年满60岁的陈忠和作为官员正式退休。与郎平两次接手中国女排的经历不同,男排运动员出身的陈忠和则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中国女排主帅。
陈忠和也成为重振女排雄风的功勋教练。不过2008年中国女排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上仅获得第三名。当时无论女排球员还是球迷都对陈忠和报以敬意,陈忠和也希望能够继续执教。但时任国际排联主席的魏纪中却放话“如果陈忠和女排只能保持现状难以突破。”于是陈忠和黯然下课,随后魏纪中力荐的蔡斌上任,不过女排成绩却直线下降,直到郎平重回女排才又回巅峰。
结语放眼国内这些女排教练,除了郎平,恐怕只有陈忠和最适合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陈忠和如果能够再度出山,将是中国女排的一大利好。郎平和陈忠和都是女排的功勋教练,两人私底下也是亲密朋友,如果陈忠和能够接手中国女排,对于目前这支新黄金一代女排来说,或将开启新的女排时代。
⑤ 不仅逼走陈忠和,是女排最大的罪人,还妨碍郎平续约,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魏纪中,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对于魏纪中的评价很多都是不好的,但是就事实而论,他的所作所为是有很大功劳的。
肯定是功大于过的,但在公众的心里和嘴上,恐怕就不好说了。魏纪中在排球运动、中国奥运这几个方面肯定是做了很多贡献,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八十岁的时候,退休已经超过了20年,他的一些“奇怪言论”却让他成为挡箭牌和发泄渠道。这点恐怕很多人都会同意。
在世乒赛上,以马龙、樊振东、许昕以集体退赛的方式声援恩师,乒协没有及时作出处罚,魏老先生从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出发,提出“应该对擅自退赛选手进行处罚”。
对于“养狼计划”成效,魏老先生很关心,当看到在日本公开赛上国乒连丢男女单金牌,他提出了观赛感想:“据我观察,日本队是要和我们抢金牌啊!”以此来提醒国乒,需要重视日本队了。他用时刻关心乒乓球的行为,来为乒乓球发展“出谋划策”,这样爱乒乓的魏老先生,值得点赞。
一个退休20多年之人,本该颐养天年,他却主动走向前台,以毕生的经验来为体育女排、乒乓球发展建言献策,指点一二,对魏老先生这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值得大家鼓掌。
希望魏老先生在为体育事业奉献的同时,要注注重保重身体,因为体育事业需要他老人家操心。
⑥ 中国有多少人姓魏
大约有603万人,占全国的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