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帮助哪个国家无偿修高铁

中国帮助哪个国家无偿修高铁

发布时间:2022-08-29 02:46:30

㈠ 中国所援助过的国家

1、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2、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采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梁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3、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干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共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1)中国帮助哪个国家无偿修高铁扩展阅读: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援助是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

一般物资援助是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

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

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编织、刺绣等手工业生产,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普查勘探、经济规划等。

技术合作期限一般为1年至2年,必要时应对方要求,可以延长。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

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对外紧急救援行动,并在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使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中国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爾尔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

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05年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

先后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网


㈡ 中国援建塞尔维亚高铁免费么

不是免费的,但是价格应该是相当优惠的,工程金额约为135亿人民币。
塞尔维亚要为了国家利益着想,然而塞尔维亚的要求是将落后的铁路改造成时速超过2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欧盟基建强国却一口回绝,认为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多只能将铁路改造成时速160公里的新铁路。 此外欧盟国家不但工程实力不能满足塞尔维亚的需求,而且给出的报价非常高,让小国塞尔维亚难以承受,在进退两难之际,塞尔维亚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出手后直接技惊四座,不但满足塞尔维亚将铁路时速提升到超过200公里的要求,而且报价低于欧洲国家,只需要21亿美元,约合135亿人民币的价格就能帮助这个经济实力弱小的国家,改造出梦寐以求的新铁路,价格实惠,质量好久不说了,关键中国基建团队效率还非常高。

㈢ 历史上的中国为过那些国家修过铁路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分别于1961年和1964年独立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支持南部非洲地区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并为摆脱对受制于南非与南罗得西亚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的南部出海通道的依赖,迫切需要另辟一条新的运输线。坦赞两国首先寻求西方大国和当时的苏联帮助修建这条铁路,但均遭拒绝。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首次访华,在同中方领导人晤谈时,表达了请求中国援建坦桑至赞比亚的铁路的愿望。中国领导人从支持非洲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以及积极发展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战略高度出发,表示同意援建这条铁路。1967年6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期间,也同样探询了中国政府对修建坦赞铁路的意见。中方明确表示,只要坦赞两国总统下决心,中国愿意承担投资修建,并强调这是对广大非洲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也是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卡翁达总统访华后不久,坦赞两国迅即组成政府代表团来华商谈有关事宜。1967年9月,中、坦、赞三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并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赞比亚共和国政府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

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总延长米为16520米;遂道22座,总延长米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7.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止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

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条铁路也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

㈣ 塞匈铁路是中国无偿援建的吗

是的,这个修建计划把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带出去,把中国铁路科技力量展出去,在目前紧张的国际局势下,让世界摆脱偏见看到我国铁路的科技技术实力。

㈤ 中国为何要砸几百亿给非洲修铁路,深层原因是什么

中国之所以砸几百亿给非洲修铁路,就是因为中国已经计划好了非洲穷,也许非洲还不上修铁路的钱,但是非洲有资源,比如说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等,这些资源都是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

中国为非洲修建铁路是需要很多建筑工人以及原材料,中国这些都能够输送给非洲,可以说中国在给非洲修铁路的同时,也是在检验自己技术的稳定性。

中国不仅给非洲修建的铁路促进了非洲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得到非洲的石油天然气等等资源

㈥ 中国援助哪些国家高铁

老挝 泰国 委内瑞拉 巴基斯坦 缅甸 匈牙利 塞尔维亚

㈦ 中国帮助非洲修铁路的事

亚吉铁路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同时也是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

2012年,徐州接到指派远赴非洲埃塞俄比亚,参与亚吉铁路的建设,徐州是中铁二局六公司中老铁路二工区总工程师,为了修建此铁路,他在非洲工作了整整5年。

亚吉铁路全长752.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共分布45个车站,总投资约40亿美元,由中国企业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

(7)中国帮助哪个国家无偿修高铁扩展阅读:

中非关系快速发展背后有其必然逻辑:发展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察沃国家公园(Tsavo National Park),人们可以乘坐从肯尼亚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Mombasa)到首都内罗毕(Nairobi)的蒙内铁路(Mombasa-Nairobi Railway)列车,在公园内穿行而过。

原来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现在缩短到4个多小时,平均上座率超过95%,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为了方便野生动物的通行,中国建设者在察沃国家公园内共修建了9处大型动物通道,其中包括6处大型桥梁式动物通道,3处涵洞式动物通道。

蒙内铁路只是中非合作的一个缩影。中方积极参与非洲大型铁路、港口、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大项目合作,如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肯尼亚拉姆港、乌干达的卡鲁玛水电站,尼日尔爾利亚的莱基深水港等。

中国共向48个非洲国家派出2.1万人次援非医疗队员;在非洲41个国家设立了54所孔子学院和30个孔子课堂;双方已建立130多对友好城市;每年赴非旅游的中国游客超过百万人次;非洲的红酒、可可豆、咖啡逐渐被中国消费者熟知和喜爱。

㈧ 中国帮助俄罗斯建高铁中国能获益什么

中国帮助俄罗斯修建高速铁路意义重大

1:帮助中国高铁企业走出国外;打破日本;法国在世界高铁市场的垄断地位。

2:实现政治意义;在世界格局相对复杂时期;中国南海问题国际化;中日关系等问题敏感时期;特别是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背景下;中国帮助俄罗斯能够巩固两国关系;加强两国企业互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外媒曾说我国高速铁路;实际上是高速列车仿造他国技术;事实上确实有这么回事;高速铁路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短时间之内完全依靠自主研发不太现实;它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众所周知中国的铁路运输茅盾十分突出;尤其是春运;节假日期间;铁路都超负荷运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说白了就是解决实际困难总是比面子和尊严更重要。
但是要打破外界对中国高铁企业的技术疑虑;只能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走出去做的比别人更好;才能令别人信服;不然永远没有自己的发言权;尤其是在世界高铁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

4:高铁;大飞机;载人深潜;航空航天;数控机床等重大科技工程是世界制造业强国;科技强国的象征;技术上必须实现完全自主;它关乎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安全。

阅读全文

与中国帮助哪个国家无偿修高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每天生活都吃什么 浏览:438
用越南服怎么登录真实视频 浏览:157
越南人来中国要办什么证 浏览:464
红的印尼哪里有卖 浏览:146
印度尼西亚的物品是多少印尼 浏览:287
中国交通频道怎么直播 浏览:477
法国和意大利哪个城市化水平高 浏览:203
越南媳妇怎么申请华侨 浏览:477
北京八中国际怎么样 浏览:557
有什么软件可以识别越南歌曲 浏览:358
中国人对越南的误解有哪些 浏览:7
越南养殖什么前景最好 浏览:938
印尼为什么是莫斯林 浏览:568
印尼总是粘印章怎么办 浏览:49
越南和伊朗哪个国家强 浏览:124
海运中国到留尼汪岛需要多久 浏览:452
养印尼虎鱼最低多少度 浏览:92
印度哪些地方需要放烟花 浏览:103
英国大学专业怎么样 浏览:460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什么工厂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