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现在的穷人和富人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中国0.4%家庭占有70%社会财富,其余有10%的中产者,90%左右多数则是穷人
家庭收入五到七千的人幸福感最强100万以上的才算富人。
其实2/8是一直以来穷人与富人形象比例.有位着名人士曾经很哲学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定律"二八定律".
Ⅱ 中国的贫富比例是多少全世界的贫富比例又是多少
中国是财富两极分化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早就超过0.4.。。。
不过目前国家开始加大社会福利,加强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等,这有助于解决贫富差距。其实这个过程是国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只要社会福利等体系完善之后,贫富差距就会减少点。
不过有趣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基尼系数只有0.2左右,财富很平均,但又有谁愿意回到那个年代。
现在社会上又没有统一的个人资产平台体制,贫富比例怎么能统计出来呢,3500一下的不交税,没法统计啊,再说了,也不少偷税漏税的。但看调查说,中国的亿万富翁有6.54万个,千万富翁有100多万个,至于百万富翁应该就是你说的收入10000以上的了有多少就不知道了,你自己猜猜吧,本人月收入3500左右但是资产也有个100万,所以这东西都不靠谱的。
Ⅲ 中国贫富标准怎么划分
①富人家庭:年入200万以上,净资产1000万以上;
②富裕家庭:年入80-200万,净资产500-1000万;
③中产家庭:年入40-80万,净资产200-500万;
④小康家庭:年入20-40万,净资产80-200万;
⑤贫穷家庭:年入10-20万,净资产60-80万;
⑥贫困家庭:年入10万以下,净资产不足60万。
中国贫富新标准是权威的对中国人收入阶层的一个分类:5000万以上的人划分为超级大富豪,1000万-5000万的人划分为超级富豪,而5000元以下收入的人被认为是最穷的人。
网络质疑:
昨日记者在宝鸡街头采访时,大部分市民认为,按照宝鸡的收入和消费标准,自己连个穷人都还不够格。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张先生说:“每月工资三千出头,一年下来总共收入也就4万左右,都说公务员好,这算下来还是穷人哪!”而在一家公司当文员的樊女士则表示她每月收入两千,年收入不到3万,“额的神啊,连个穷人都算不上。”对于这样的评判标准,也有一些人觉得不以为然:“媒体经常报道收入标准、贫富标准,我觉得这些没有什么参考依据;如果生活中真的去参考这些,那会很累,穷不穷不是别人说了算的。
[李克强]:你们都是两个头衔,都是两个以上问题。关于你向我提的问题,首先,中国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经济体。我在国外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总是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就在前不久的春节前,我去中国西部一个农村,连走两户人家。
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风的破瓦房里,儿子40多岁了,因为穷还没有娶上媳妇。再到一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但是他的妹妹为了让哥哥更好地念书,春节还在外面打工没有回家。我看了确实很心痛。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Ⅳ 中国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各占大约多少比例
中国目前约有14亿人口,如果按上、中、下阶层来划分,也分三六九等。
不论是东南西北,有富足的,有大众化的,也有基本温饱型的,工薪阶层,有年薪五六十万的,也有七八万的,还有三四万的。就是按农村来划分。也分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和欠发达地区。
至于说,是有钱的人多,还是没钱的人多?我个人认为高、中、低都有,相对来说中间的比例要占的大一点。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精准扶贫不断完善,贫富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估计到这个世纪的中叶,会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全社会中等收入的人群会更多。
但是,两极分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还是区域性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地区扶贫力度,确实属于鞭长莫及,力不从心
Ⅳ 中国最新贫富划分 看看自己是富人还是穷人
中国贫富新标准是权威的对中国人收入阶层的一个分类:5000万以上的人划分为超级大富豪,1000万-5000万的人划分为超级富豪,而500
网络流传的最新中国贫富标准线(年收入):
超级大富豪5000万以上
超级富豪1000万~5000万
大富豪300万~1000万
富豪50万~300万
高产者30万~50万
中产者15万~30万
低产者8万~15万
穷人3万~8万
很穷的人1万~3万
非常穷的人5000~1万
最穷的人5000元以下
新白领标准:月薪2万元以上;至少有两居室;有至少15万元的代步车
新金领标准:月薪5万以上;至少有一线城市中心的三居室;有25万的代步车。
0元以下收入的人被认为是最穷的人。
Ⅵ 中国贫富比例是多少
瑞信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阶层按绝对值计算达1.09亿人,为全球最多,但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5.9%,目前中国仍有九成人口生活在中产阶级水平之下。因此,中国的社会结构更像是金字塔型而非均衡合理的橄榄型。
现状
(一)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9年的405元提升到2015年的31790.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60.2元提升到10772元,城乡收入的差距在绝对量上不断的扩大,二者之间的差距已由244.8元上升至21018.3元。
二者之间的相对差距虽然在近几年出现下滑的态势,城乡收入比由2009年的最高点3.33下降至2015年的2.95,但是相对差距依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同时城乡收入比也超过了1979年的2.52。现阶段城乡收入比的下降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但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是人口因素造成的。
近年来中国农村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向城镇转移的这部分人口并没有获得较高的收入,因此会拉低城镇居民的人居可支配收入,同时也会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演化,从而造成城镇内部的贫富差距更加突出。
(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虽然中国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是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东部最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与西部最贫困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015年已扩大到8万元以上,且这种差距还将会继续扩大。
如果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衡量,则2015年东部最发达地区已超过西部最贫困地区29000元以上,是西部最贫困地区的2倍之多。
(三)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体现在部分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以及高新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过高,具体特征表现为准入门槛较高、专业性强、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等,这些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等。
而收入较低的行业往往具有竞争较为激烈、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准入门槛较低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特征,这些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
其中金融保险业是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而农林牧渔业是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2014年时达到79917元,收入比达到3.82。
(四)财产差距不断增大
除收入之外,人民所拥有的财产对贫富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近年来中国财产逐渐向少数人聚集,这种财产不平等程度的加深也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北京大学公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2015年胡润公布的中国富豪榜中,前726人的财富为99350亿元,占2015年中国GDP的14.5%。同时,房地产在居民财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6》显示,房产净值占全国家庭人均财富的65.61%。
而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有房者和无房者之间的分化,还体现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过高的房价也使贷款买房者提前透支了未来的收入,使买房者“贫困化”。
此外,金融资产也对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出现金融资产逐渐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也显示中国财产不平等程度逐年走高,1995年中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达到0.73,财产不平等程度已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程度。
解决方法
(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在合理保护资本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规范和约束资本行为,建立劳动者报酬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强工会力量,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缩小雇员与经理层的收入差距,增强劳动者的谈判地位,同时需要规范国有垄断性行业的劳动者报酬,提高非垄断性行业的劳动者报酬。
(二)强化税收制度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快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逐步转向以家庭为单位课征所得税,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问题,建立个税综合数据库,健全财产税税收体系,进一步完善财产税的税基、税种和税率,加强对资本所得的征收力度,尽快实现房产信息登记联网制度。
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重点向拥有多套房产的人群征税,减缓贫富差距向代际间的传递,降低弱势行业的税负标准,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负压力。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加强保障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鼓励企业积极从事各项慈善事业,健全公益财产管理制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贫富差距
Ⅶ 中国农村穷人占全国比重有多少
中国农村穷人占全国比重有几多,穷人是多,但国家政策尽力为农村的人过上好日子,穷人日子比富人的快乐,不要看人家外表穿金戴银开豪车住洋楼养翻狗,其实他们背后也很辛酸,欠银行的钱都不知道多少钱,穷人拿出的现金,富人不一拿得出。再穷又怎样,共产主义起码没有战乱,没有土匪。如果不相信你上网看下中东非洲战乱的地方,你比他们幸福一万倍。相信信共产领导。
Ⅷ 在中国富人、中产人士、穷人中的比例各占多少
中国的富人站全中国人的3%,中产阶级占10%,87%(含87%)以下的人是穷人。
可以用基尼系数来分析财富比例以及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中产阶层是那些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家庭基本消费支出不会超过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的50%。具体来说就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生活的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
新中产则是那些除了不错的家庭收入和财富条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的生活环境等条件。这些新中产在常住的城市至少拥有1套房产,最好有私家车,家庭净资产在300万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总的来看,中国新中产的规模不超过中产阶层总数的30%。
(8)中国的贫富比例多少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今日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基尼系数
Ⅸ 中国居民资产户均能达到多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中国居民资产户均能达到多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这个统计无法看到什么有效信息。
全世界只有咱们这么统计。如果计算涵盖银行负债和国有资产的话,那居民资产中有87%都是国家的。
美国统计居民户均资产的方式是按照年龄段划分,分为六个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人均收入,再加平均家庭人数。等于户均资产总数。
我们的统计方式一直都是个迷,像国内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早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了。
Ⅹ 在中国,穷人,中产,和富人的比例是多少
按照以前新闻上报道的所谓平均工资,估计九成的人是穷人。剩下的人中,没有参考数据,以穷人比例来考虑,应该也是九成中产。所以得出的就是90:9:1的比例。
反正贫富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