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里的人最爱吃炸酱面

中国哪里的人最爱吃炸酱面

发布时间:2022-09-01 13:51:42

A. 炸酱面的来源

说起炸酱面,大家肯定马上会想到的是“老北京炸酱面”,确实炸酱面的起源也是从北京开始,说到老北京炸酱面的来历,它的历史背景还是非常久远的。

至于炸酱面的起源,目前没有历史考证,只有一个民间传说,但是也没有经过考证。

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打到北京后,使清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随从,从北京逃西安城内南大街,闻到一股清香味,总管李莲英抬头一看,是家炸酱面馆,及时禀报太后、皇帝,由于长途跋涉皇帝和太后也正是饥渴交加,说那就吃吧。进入店内,李莲英向店老板要了专营的素酱面,所有人吃了一碗后说:“味道真好,再来一碗!”,吃完之后太后问众随从这面味道怎么样?众人异口同声说:“绝对的好面,好!好!”这时太后皇上要起驾上路,太后吩咐总管李莲英把做炸酱面的人带到北京,带到宫里做炸酱面,从此后素炸酱面在北京落户。

另有一种说法,炸酱面是诸多面条之鼻祖!

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所有的面食皆称之为“饼”,在汤中煮称为“汤饼”。早期的汤饼呈片状,以后逐渐由片状演变成条状。面条在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基本形成。如:北魏?贾德勰的《齐民要术》中所载的“水引饼”已与现代的面条相近。晋?束的〈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炸酱面是北京独有的食物之一,炸酱使用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在做炸酱的时候,将肉丁还有葱姜蒜一起放到油锅里进行翻炒,很多炸酱就出现了。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水面”或者“凉面”。

另外,河北、上海、广东、东北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酱面。韩国亦有炸酱面,是由华侨带入韩国,以春酱(黑豆酱)为调味料,加上洋葱、虾、肉类等。炸酱面目前在日本的高级餐馆也有卖,不过摆放相当精致,在碟子周边摆上绿色黄瓜丝,中间盘放面条,碟子芯放上黄色的炒鸡蛋,最中央是一撮紫色的炸酱,像一盘工艺品。

B. 炸酱面的盛行地区

炸酱面在中国北方十分流行,而陕西、天津、上海、广东、东北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酱面。韩国亦有炸酱面,是由山东华侨带入韩国,以春酱(黑豆酱)为调味料,加上洋葱、虾、肉类等。不过摆放相当精致,中间盘放面条,最中央是一撮紫色的炸酱,像一盘工艺品。炸酱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水面”。
炸酱面在中国的流行程度,从国内各地关于炸酱面的顺口溜可见一斑。
在北方,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当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另外,上海、广东、韩国亦有炸酱面。

C. 炸酱面哪里的特产

炸酱面是北京的特产,并且炸酱面在中国北方地区也十分流行,而陕西、天津、上海、广东、东北等地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酱面。韩国亦有炸酱面,但是是由山东华侨带入韩国的。
炸酱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老北京人称作“锅挑儿”,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

D. 全国各地哪里最爱吃面食你最中意的面食是什么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吃过兰州牛肉面。兰州牛肉面是甘肃兰州地区的特色风味小吃,味道可口独特,历史悠久,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其以“萝卜白肉,牛肉烂软,辣油红艳,香菜翠绿虽然作为一个北方人,但是却没有特别中意的面食,基本都能吃。如果非得排个顺序是话就是馒头面条,要是细排的话只能先说不喜欢什么了!现在是不太喜欢油炸类的面食。

制作过程找一个中盆加姜蒜泥,(多放)辣椒油青椒,黄瓜丝,泡椒小米辣椒,葱花,生抽,花椒油,盐,白糖拌均匀就可以吃啦,这个是麻辣口味,本人自创作品。不喜欢吃辣椒的不介意试做哈。炸酱面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到了夏天一碗配上各式菜码的过水面,再拌上小火慢熬出来的炸酱,营养丰富,美味十足,又清爽可口,炎热的夏天来一碗美味爽口的炸酱面真的是无可挑剔的。

E. 什么省份的人最爱吃面呢

中国是个地域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虽然我们中国人是共同生活在同个国家,但因为地理位置、气候天气、文化风俗等各种不同,也让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国的八大菜系,各地美味的特色小吃,不得不感慨中国美食的多姿多彩。

当地人吃面早已成为深入骨髓的一种生活饮食习惯,来到陕西吃面不仅足料,而且物美价廉。或许你在这里吃上个一个月,也只会出现一家比一家更美味的情况!如果有机会,何不来到陕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呢?

F. 炸酱面豆汁炒肝是我国哪个城市的风味小吃

北京 炸酱面,汉族面食。最初是源自于老北京思铭吴胡同一家专门以面条为主的老字号面馆,在传走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北京 、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 "过水面"。

G. 炸酱面最初起源于我国哪个城市

炸酱面最初起源北京,不过在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

炸酱主要原料是面条、猪肉和蔬菜。面条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而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多放些蔬菜作为“面码”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炸酱面成为一种健康的饮食。否则盐分多,纤维少,维生素C和钾不足。酱本身含有较多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适合与面粉搭配。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所以在做炸酱面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上述原料。此外,食用以猪肉为原料的炸酱面后不宜喝大量的水。

H. 最平民美食 ——炸酱面由来

炸酱面,汉族面食。最初是源自于老北京思铭吴胡同一家专门以面条为主的老字号面馆,在传走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1] ,流行于北京 、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 “过水面。
来历传说
在北方,人们都以面食为主,比如北方人喜欢吃的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烙饼、面条都是面食。可是北京人一提到“面”,就不是这些了,而是面条,即“面”就是面条的专有名词。
面条有“长寿”的意思,所以北京人的面里边有长寿面。其实在北京,有这样一说:“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接三面”。
所谓洗三面,就是小孩子刚出生第三天,举办个“洗三”仪式,亲戚朋友来吃孩子的面条,祝福他“长命百岁”;以后每年过生日,都得吃“长寿面”“挑寿”,意思是祝福他“福寿绵长”;人死之后的第三天,亲戚朋友要吃“接三面”,意思是表示对死者的感情连绵不断。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日常生活中,北京人也非常喜欢吃面,炸酱面、打卤面,好几种吃法,在这里我们专门讲老北京炸酱面。
北京人一般只吃抻面和切面。
抻面就是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大擀面杖擀成大片,然后制作者右手用刀切条,左手推,让切好的面条粘上点干面,这样就不会粘在一起了。最后攒成一把,用双手拎起来抻,截去两头连接的地方后,就立刻放入早已沸腾的锅里。
切面呢,就是先把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洒上干面,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切成丝。面条煮好后,就放“浇头儿”搅拌,之后即可食用。
吃炸酱面,比较常见的就是猪肉丁炸酱面。吃时,讲究冷天吃“锅儿挑”热面,热天吃过水凉面,并且根据季节再佐以时令小菜,做“面码儿”。
“面码儿”分时令不同,各有讲究。初春,是掐头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萝卜缨;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则是新蒜、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
编辑于 2015-01-04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个回答
炸酱面-京东食品饮料,好味道,忘却万种香!

俩兄弟 杂酱面杂酱炸酱面炸酱拌面调料拉面酱1000克装
¥56 元

韩式炸酱面酱 炸酱面酱料 杂酱面调料春酱炸酱面拌酱 拌面酱 韩式炸酱面酱350克
¥32.75 元

双汇 炸酱面酱 老北京风味酱 拌面酱 中辣 150g*4袋
¥25.19 元

炸酱面正宗拌面方便面速食泡面杂酱面 20包炸酱面
¥41.17 元
京东广告
淘宝网-炒面 的面条品牌汇聚,淘我喜欢!

炒面东北纯玉米粗黄面条营养劲道食用碴条食品袋装无添加好吃的
¥20.8 元

5斤装正宗武汉热干面面条湖北碱水面碱面条干碱面挂面炒面凉面粗
¥30.54 元

古松面整箱装包珠江面食袋装炒面宽面火锅面散装面条方便面面饼
¥31.98 元

正宗湖北碱水面武汉风味热干面碱面条挂面炒面凉面炸酱拌面
¥9.9 元
淘宝热卖广告
更多专家
炸酱面的来历(100~200字)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3条评论
热心网友3
还行
查看全部3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淘宝学炒饭炒面地方哪里学千万商品,品类齐全,千万别错过!
淘宝超值学炒饭炒面地方哪里学,优享品质,惊喜价格,商品齐全,淘你满意!上淘宝,惊喜随处可淘!
广告2021-11-28
谁知道炸酱面的历史(来历,简介)告诉一下,,谢谢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如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馄钝、烙饼、面条。 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条。面条寓意“长寿”,俗语“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 ”、“接三面”。 婴儿降生后三日有洗三仪式,吃洗三面祝愿婴儿“长命百岁”;过生日时照例吃“长寿面”,谓之“挑寿”,寓意“福寿绵长”;人死三日的初祭谓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来宾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断。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更喜欢吃面,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城内居民一般只吃抻面和手工切面。 抻面是将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条,左手往左边推滚,以便滚上干面,免于粘连,最后攒成一把,双手拎起抻长,截去两头连接处,马上放入沸水锅内;切面是将和好的白面擀成薄片,洒上干面叠而切之,成为丝状。 此外还有做宽形 “板儿条”的。煮好后各有不同的“浇头儿”,并据此分为以下几种: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 这时,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 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 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麻酱面:即芝麻酱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饭。面条煮好从锅里捞出放入冷水中泡凉,浇上芝麻酱(放盐,以水调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热放入酱油内)、米醋,再放上腌胡萝卜丝、青蒜、小水萝卜丝、掐菜、香椿芽等。 吃起来有如扒糕、凉粉的风味。卤面:俗称“打卤面”。 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亲友,一律用打卤面。 打卤通常是以煮猪肉的汤或以羊肉煸锅,放香味。 也有不勾芡的,汤内加鹿角菜,成为清汤的浇汁,称“氽儿卤”。 材料: 手擀面或挂面 五花肉 各种配菜 油 葱末 姜末 白糖 黄酱 香油 做法: 1.把肉切成黄豆粒大小的丁。 2.油热放肉,变色后放葱、姜,炒出香味放酱下锅。下锅时最好放点温水,但只须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时放点白糖,酱变成红黑色时,放葱末,加香油,翻炒均匀后马上起锅。 4.酱炸好后和配菜、面一起拌匀。 ● 炸酱面也叫小碗干炸。 ● 配菜是炸酱面里重要的一环,正宗的一般有十几种配菜,少的也有七八种。常见的配菜有黄瓜、青豆、黄豆、青蒜、芹菜、豆苗、萝卜缨、萝卜丝等,青豆、黄豆、芹菜需要用水焯一下再拌。 ● 干、稀黄酱都可以。如果是干酱,要先调稀了再用。 专家点评: 一定要放多种蔬菜作“面码”,才能使炸酱面成为一种健康的饮食。否则盐分多,纤维少,维生素C和钾不足。酱本身含有较多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适合与面粉搭配。
12赞·1,196浏览2018-05-13
炸酱面的来历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如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馄钝、烙饼、面条。 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条。面条寓意“长寿”,俗语“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 ”、“接三面”。 婴儿降生后三日有洗三仪式,吃洗三面祝愿婴儿“长命百岁”;过生日时照例吃“长寿面”,谓之“挑寿”,寓意“福寿绵长”;人死三日的初祭谓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来宾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断。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更喜欢吃面,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城内居民一般只吃抻面和手工切面。 抻面是将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条,左手往左边推滚,以便滚上干面,免于粘连,最后攒成一把,双手拎起抻长,截去两头连接处,马上放入沸水锅内;切面是将和好的白面擀成薄片,洒上干面叠而切之,成为丝状。 此外还有做宽形 “板儿条”的。煮好后各有不同的“浇头儿”,并据此分为以下几种: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 这时,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 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 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麻酱面:即芝麻酱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饭。面条煮好从锅里捞出放入冷水中泡凉,浇上芝麻酱(放盐,以水调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热放入酱油内)、米醋,再放上腌胡萝卜丝、青蒜、小水萝卜丝、掐菜、香椿芽等。 吃起来有如扒糕、凉粉的风味。卤面:俗称“打卤面”。 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亲友,一律用打卤面。 打卤通常是以煮猪肉的汤或以羊肉煸锅,放香味。 也有不勾芡的,汤内加鹿角菜,成为清汤的浇汁,称“氽儿卤”。 材料: 手擀面或挂面 五花肉 各种配菜 油 葱末 姜末 白糖 黄酱 香油 做法: 1.把肉切成黄豆粒大小的丁。 2.油热放肉,变色后放葱、姜,炒出香味放酱下锅。下锅时最好放点温水,但只须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时放点白糖,酱变成红黑色时,放葱末,加香油,翻炒均匀后马上起锅。 4.酱炸好后和配菜、面一起拌匀。 ● 炸酱面也叫小碗干炸。 ● 配菜是炸酱面里重要的一环,正宗的一般有十几种配菜,少的也有七八种。常见的配菜有黄瓜、青豆、黄豆、青蒜、芹菜、豆苗、萝卜缨、萝卜丝等,青豆、黄豆、芹菜需要用水焯一下再拌。 ● 干、稀黄酱都可以。如果是干酱,要先调稀了再用。 专家点评: 一定要放多种蔬菜作“面码”,才能使炸酱面成为一种健康的饮食。否则盐分多,纤维少,维生素C和钾不足。酱本身含有较多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适合与面粉搭配。
34赞·4,525浏览2016-12-01
炸酱面的来源?
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打到北京后,使清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随从,从北京逃西安城内南大街,闻到一股清香味,总管李莲英抬头一看,是家炸酱 面馆,及时禀报太后、皇帝,由于长途跋涉皇帝和太后也正是饥渴交加,说那就吃吧。进入店内,李莲英向店老板要了专营的素酱面,所有人吃了一碗后说:“味道 真好,再来一碗!”,吃完之后太后问众随从这面味道怎么样?众人异口同声说:“绝对的好面,好!好!”这时太后皇上要起驾上路,太后吩咐总管李莲英把做炸 酱面的人带到北京,带到宫里做炸酱面,从此后素炸酱面在北京落户。 另有一种说法,炸酱面是诸多面条之鼻祖! 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所有的面食皆称之为“饼”,在汤中 煮称为“汤饼”。早期的汤饼呈片状,以后逐渐由片状演变成条状。面条在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基本形成。如:北魏?贾德勰的《齐民要术》中所载的“水引 饼”已与现代的面条相近。晋?束的〈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 气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16赞·4,085浏览
炸酱面的来历(100~200字)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6250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炸酱面的由来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如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馄钝、烙饼、面条。 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条。面条寓意“长寿”,俗语“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 ”、“接三面”。 婴儿降生后三日有洗三仪式,吃洗三面祝愿婴儿“长命百岁”;过生日时照例吃“长寿面”,谓之“挑寿”,寓意“福寿绵长”;人死三日的初祭谓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来宾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断。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更喜欢吃面,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城内居民一般只吃抻面和手工切面。 抻面是将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条,左手往左边推滚,以便滚上干面,免于粘连,最后攒成一把,双手拎起抻长,截去两头连接处,马上放入沸水锅内;切面是将和好的白面擀成薄片,洒上干面叠而切之,成为丝状。 此外还有做宽形 “板儿条”的。煮好后各有不同的“浇头儿”,并据此分为以下几种: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 这时,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 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 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麻酱面:即芝麻酱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饭。面条煮好从锅里捞出放入冷水中泡凉,浇上芝麻酱(放盐,以水调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热放入酱油内)、米醋,再放上腌胡萝卜丝、青蒜、小水萝卜丝、掐菜、香椿芽等。 吃起来有如扒糕、凉粉的风味。卤面:俗称“打卤面”。 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亲友,一律用打卤面。 打卤通常是以煮猪肉的汤或以羊肉煸锅,放香味。 也有不勾芡的,汤内加鹿角菜,成为清汤的浇汁,称“氽儿卤”。 材料: 手擀面或挂面 五花肉 各种配菜 油 葱末 姜末 白糖 黄酱 香油 做法: 1.把肉切成黄豆粒大小的丁。 2.油热放肉,变色后放葱、姜,炒出香味放酱下锅。下锅时最好放点温水,但只须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时放点白糖,酱变成红黑色时,放葱末,加香油,翻炒均匀后马上起锅。 4.酱炸好后和配菜、面一起拌匀。 ● 炸酱面也叫小碗干炸。 ● 配菜是炸酱面里重要的一环,正宗的一般有十几种配菜,少的也有七八种。常见的配菜有黄瓜、青豆、黄豆、青蒜、芹菜、豆苗、萝卜缨、萝卜丝等,青豆、黄豆、芹菜需要用水焯一下再拌。 ● 干、稀黄酱都可以。如果是干酱,要先调稀了再用。 专家点评: 一定要放多种蔬菜作“面码”,才能使炸酱面成为一种健康的饮食。否则盐分多,纤维少,维生素C和钾不足。酱本身含有较多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适合与面粉搭配。
20赞·4,140浏览2016-12-01
炸酱面的起源?
老北京炸酱面的起源:历史说 至少2000多年来,面条一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普遍食物。但是关于面条的起源,众说纷纭,中国、意大利和一些阿拉伯国家都曾被认为是面条的起源国。 2005年10月13日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吕厚远研究员等取得的科技考古方面的发现,以事实说明中国也许是真正的面条起源国。 专家在中国西北青海省民和县的喇家遗址发现了这些面条,出土时面条保存完好,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碗中,碗深埋在3米厚的沉积物中。自从1999年喇家遗址被发掘以来,大量的碳14年代测定、文物遗存和地质现象表明,青海省喇家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齐家文化,在4000年前被一次灾难性的地震和洪水毁灭和淹埋了。因为这一突发事件,喇家遗址保存了许多其它考古遗址难以保存的史前人类生活遗存和灾难场景。研究人员发现了由于地震、洪水的发生而打翻的装有面条的碗,它被随之而来的泥沙密封,形成了罕见珍贵的保存环境。 这些面条形状细长,颜色黄褐,盛放在一个倒扣的碗底中,当研究人员把碗翻过来,在碗内发现了更多的面条,这些面条长约50多厘米,直径约3毫米,看上去类似于中国的传统食品拉面。为了测定这些面条的成分,研究人员对这些古代面条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形态分析,比照了大麦、青稞、小麦、高粱、燕麦、谷子、黍子、狗尾草等80多种植物果实中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的特点,之后他们发现,这些古代面条样品中保存有大量的谷子和黍子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和淀粉颗粒,以此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面条由小米和粟制成。专家进一步解释说,当时的人们先把这两种作物磨成面粉,使之成团,然后拉成面条的形状。研究人员还说,小米缺乏黏性,如果单用它做面团,无法拉成又细又长的面条。这种面条的成分与如今普遍使用的小麦做面条的原料不同,可以说明中国的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工艺对这些植物果实进行脱粒、粉碎、磨细并制成足以制做面条的面粉。 在中国,关于面条的最早记载是东汉年间。因为古时民间卫生条件差,常因饮食不洁而患胃肠病,面条用水沸煮,相对卫生,可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国古时各时期对面条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之“水引”;唐朝叫做“冷淘”。在国外,普遍的观点是面条最早在中东地区发明,后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意大利,经由意大利人进一步把面条食品传播到欧洲以及全世界。由于面条作为柔软的面食极难保存,长期以来世界上并没有发现过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更缺乏机会研究早期面条的制作材料及加工过程。从已有的证据看,这碗面条的发现,可以说明中国人发明并制作面条的时间要大大早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但喇家遗址发现的面条究竟是不是阿拉伯面条或者意大利面条的祖先,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加以证明。 虽然只是一碗面条,但此次研究中所运用的环境-科技考古方法确为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当今国际上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新学科,自然科学各种新方法正日益丰富着考古研究,拓宽了环境-科技考古的研究领域。这碗面条,对于新石器农业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的研究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I. 炸酱面是哪里的

炸酱面在中国北方十分流行,而陕西、天津、上海、广东、东北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酱面。

细条实心面200克,牛肉糜400克,洋葱粒1/3杯,芹菜粒1/2杯,胡萝卜粒1/2杯,蒜泥两中匙,粉酱一杯,绍酒一大匙,香菜半小匙,黄油60克,色拉油三大匙,沸水五杯,精盐一小匙,胡椒粉一小匙。


制作方法

①将细条实心面放入沸水中,加盖高火3分钟,取出搁置5分钟,沥去水分。

②色拉油倒入盘内,高火2分钟,放入洋葱、芹菜、胡萝卜、蒜泥爆香,再加入粉酱、牛肉、绍酒、香菜、黄油、精盐及胡椒粉拌匀,高火1分钟,然后倒在面上,高火1分钟即可。

意大利面条(直径1.6mm)320g,牛瘦肉200g

洋葱70g,意大利蘑菇干5g,胡萝卜20g,红番茄200g,牛肉清汤粉8克,清水400ml,番茄沙司30ml,干红葡萄酒30ml,芹菜10g,橄榄油40ml,月桂叶2片,欧芹、百里香各少许,盐、胡椒粉各适量,硬干酪粉适量。

1) 做肉酱:洋葱,胡萝卜、泡好的意大利香菇,芹菜切末。用橄榄油炒香。用小火炒成褐色。加入牛肉炒至同样颜色,加入去皮、去籽的番茄一起煸炒待番茄炒烂后加入红葡萄酒和番茄沙司炒匀。400ml清水中加入牛肉清汤粉制成牛肉清汤,盐,香料,从小火,炖煮约半个小时,最后用盐。牛肉清汤粉,胡椒粉调味,取出香料即可。

2) 意面放入开水锅中煮。(1升加10g盐)至九成熟时放入筛中虑干水分,放入调料盘中,淋上橄榄油,搅拌面条。

3) 锅内放入少许肉酱加入意大利面烧炒后装盘,表面再加入一层意大利肉酱,最后撒入硬干酪粉即可。

1.烧一锅水,水开之后放意粉进去煮,适量加一点盐,这样煮出来就有味道。一般煮15分钟就可以了,尝一下就知道了。煮好之后滤干水分,放在漂亮的大盘子里。

2.西兰花或者芦笋在水里煮熟,捞出来迅速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冰水中。这样蔬菜就能保持最新鲜的绿色了。没有冰就用自来水狂冲也可以。冲好之后,放在意粉的旁边,怎么好看怎么摆。

3.煮面的同时可以准备酱。西红柿2个切小丁,洋葱小半个切丁,大蒜两瓣切成小粒。

4.锅里放橄榄油,油热了之后下洋葱和蒜,炒香之后下肉末,肉末快熟了就下番茄,反复的搅和,直到番茄变成酱状。

5. 加少许番茄沙司,少许红酒和适量的盐和黑胡椒以及奶酪(我一般不放奶酪,因为俺不喜欢奶制品)。

6.让酱料在锅里小火熬10分钟左右,下蘑菇。蘑菇熟了之后,酱就好了。舀出来淋在意粉上面,最后在上面撒点Basil的碎末就大功告成了。

7.配红酒。海鲜酱的意粉配干白。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里的人最爱吃炸酱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宗教集会什么时候 浏览:3
越南哪里买工业设备便宜 浏览:116
巴厘岛6个人换多少印尼盾 浏览:907
缅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浏览:123
惠普中国官网是哪个 浏览:173
为什么说咖啡是起源于意大利 浏览:173
台湾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 浏览:869
中国粮仓储备粮食够中国人吃多久 浏览:741
中国到哪里到国外是最远的 浏览:669
越南为什么不改回小面额货币 浏览:576
印度人为什么没有蚊子 浏览:531
中国哪里一天只吃两餐 浏览:901
英国人种怎么样 浏览:422
印度孟买冬天多少度 浏览:135
印尼卢比英语怎么读 浏览:502
伊朗和瑞典哪个国力强 浏览:856
中国哪里产翡翠和玉 浏览:267
印度传说中的众神之车是什么 浏览:259
航运从美国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24
越南小米手机有哪些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