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何说中国足球应该学学日本足球的务实精神呢
中国足球是无数粉丝心中的一个悲痛,确实是各种输球,而且表现一次次让球迷感到很失落,比如说表现的精神还有顽强奋战的体育精神都看不到,所以这时候就有人会疑惑为何说中国足球应该学学日本足球的务实精神呢?主要就是不知道拼命努力,一直都给我们看到不太好的状态,还有要从小培养基础。
他们已经把体育运动当做了自己的精神鼓励,他们知道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很多人的内心,所以即便是牺牲自己的身体也要全力战斗,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想一想科比,乔丹,詹姆斯等巨星他们的表现,所以说中国足球确实是应该学一学日本足球的务实精神,从小要学会一步步长大,不要只是学很多技巧,搭建好自己的基础。
② 日本足球迅速崛起,有什么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日本足球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学习的地方,他们从小就发展足球,在青少年时期就加入了足球的培养,所以才会有后来这么顺利的崛起,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现在中国足球也越来越重视从青少年开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日本足球的迅速崛起,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应该学习的,它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应该学习它的政策,学习他们的培育方法,让我们的足球世界变得更加有优势,让中国足球不再被人看扁,逐渐走向世界的舞台,努力发扬光大,让中国足球在世界能有一席之地。
③ 日本这个弹丸之国踢得足球一次次让我震惊帮帮忙
日本足球的发展我觉得是值得中国区借鉴的,现在中国足球发展多少也有在参照日本足球发展史。1993年10月28日,日本在预选赛最后一轮被当时的一流强队伊拉克在最后30秒扳平,职业球员组队首次冲击世界杯宣告失败,日本球迷称之为“多哈之痛”。但该队在1998年成功冲入世界杯,逐渐成为世界足坛的一支力量。从60年代到21世纪初年代,如果用一名日本球员来代表这个时期的话,那么他们分别是60年代,釜本邦茂;70年代,奥寺康彦;80年代,木村和司;90年代前期,三浦知良;90年代后期,中田英寿;21世纪初,中村俊辅。自经历东京奥运会失败后,日本足协请来着名教练克拉马,并将日本足球大计全盘交付与他。当时,克拉马不仅是国家队主教练,平时更负责指导日本各地区,各大学,甚至各高中教练员,致力于日本足球的现代化。在离任前他为日本足球的将来提了很多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举办全国联赛。当时日本都是业余队,根本没有想到打什么联赛。全国最高水平的赛事,只有一个天皇杯赛。经过日本足协的努力,第一届日本甲级联赛于1965年开球,当时共有八队。1968年第19届奥运会,是日本足球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在亚洲区预选赛中,日本队与韩国,南越,黎巴嫩,台湾,菲律宾分在一组,日本队以3:3战平韩国,其余四仗以大比分全胜,结果在同分的情况下以净胜球压倒韩国获得出线权。进入70年代,日本足球步入低谷,几次冲击奥运会与世界杯入场券均败还。但在此期间,日本足协迈出了重要一步,那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对外开放。1976年,藤田工业队首次聘用了两名巴西前锋并一举夺得联赛冠军,古河电工的主力前锋奥寺康彦转会到西德加入职业俱乐部,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出国踢球的运动员。1984年由曾雪麟执教的中国队访日,参加了在大宫举行的麒麟杯邀请赛,结果,日本队以1:0击败中国队。当时,这场比赛并未引起多大关注,但比赛结果却具有特殊意义,这是两国交战史上日本队第一次获胜,中国队自李惠堂时代起保持的几十年对日不败纪录被划上句号。尽管日本国家队战绩并不突出,但日本职业足球开始起步,正处于起飞的前夜。1983年,拉莫斯这位外籍球员加盟读卖队,帮助该队夺冠。90年代,日本足球开始腾飞。1992年,是日本足球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水岭。
④ 日本足球对中国足球有什么借鉴意义
日本强大核心之谜!!
“一贯制足球”的推行和普及
和国内足球从业人员提起中国足协充满不屑完全不同的是,笔者在日本期间,听到的所有关于日本足协的话都是“美言和赞誉”,特别是三年前在日本开始强力推行的“足球一贯制”,得到了基层教练员和日本足球界的广泛认可,由于推行“一贯制”,日本足球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的目标,这对于资源并不充足的亚洲足球来说,应该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正确决策。
所谓“足球一贯制”,就是在日本全国境内,推行统一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从小学6---9岁开始,日本足协制定了相对完善和适合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训练计划,然后往上是U—11,U—13,U—15,U---18,分为不同的年龄阶层,不管那家俱乐部,职业还是业余,任何一个教练员只要是带领一支年轻球队,就必须遵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按照年龄段制定并完成训练内容,在这本统一制定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中,日本足协有统一的选材标准和发展方向,柏太阳神俱乐部的梯队总教练芳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日本足球运动员普遍受到身高和体型的限制,所以从孩子接触足球开始,我们都重点强调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无论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怎么样?我们都加强他们对于球的控制能力的训练,一支足球队由11个孩子组成,他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日本足球强调,充分发挥我们对于足球的整体优势和控传能力,因为无论在那个年龄层,我们相比于欧美球队,甚至是中国的球队,我们在身体上的劣势都比较明显,所以需要让球在我们的控制下,衔接起来。”
履正社FC的总教练高祖和弘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巴西留学,回国后他成为了日本第一代职业球员,1993年日本J联赛开始之后,高祖和弘与三浦知良,拉莫斯等人一起,成为J联赛的风云人物,他先后效力与大阪钢巴和清水鼓动队,退役后成为一个基层教练,他介绍日本的“足球一贯制”说,“我对日本足球的发展体会很深,当年我们打不过中国,现在已经完成了超越,日本足协最正确的一点,就是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远大的方针(“百年梦想”计划),足协并没有从职业联赛的最初制定‘一贯制’计划,而是在三年前开始推行,因为通过十年的发展,整个日本足球界对于如何发挥日本人的技术优势,有了准确的共识,这个时候足协出台‘一贯制’教学大纲,很快得到全国足球界的支持和理解,并且能够快速的执行起来,当然要想更好的推行‘一贯制’,培养青少年教练员的重要性,比培养一两个尖子球员更加有效,日本足协在培养青年球员之前,先把教练员的培训作为重点,他们统一学习训练大纲,然后到基层去做最基本的工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因为有连贯性和一致性,日本青少年球员的基本技术都打下了好基础,这对他们未来更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足协推行的一贯制,放在国家队层面就是从上到下全部推行442打法,从13岁的国少队开始,所有的国字号球队都打442,而放之整个日本足坛,除了最高层次的J联赛有个别球队打其他阵型和打法之外,整个日本从小学到初中,从中学到俱乐部梯队,清一色纯正统一的442,这次八喜俱乐部参加的六场交流比赛中,所有的对手都是同样的打法-----442的基本阵型,快速简捷的控制球打法,他们虽然不能轻易战胜八喜俱乐部,但日本球员的技战术执行能力明显强于中国的俱乐部球员。
⑤ 怎样看待日本足球的强盛之路
日本足球如今的强盛应该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巴西名宿济科,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着名漫画家高桥阳一。
济科在职业生涯后期到日本联赛踢球,退役以后也留在了日本担任教练,把巴西的先进青训培养方式和选材方式等经验全都带到了日本,从那时起,日本足球坚定的学习巴西足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一个亚洲二流甚至三流国家进步到了如今的亚洲冠军。日本几十年来坚持学习巴西足球的技战术风格和选材标准,不像我们中国足球,先学德国,然后学巴西,接着学西班牙,后来又学意大利,学来学去,啥也没学明白不说,还把自己以前的优势全都丢掉了。
高桥阳一是日本着名漫画家,他创作的诸多作品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足球小将,这部作品掀起了日本的校园热潮,直接刺激了日本校园足球的发展,也使很多当年喜欢足球小将漫画的孩子们走上了职业足球的道路,像日本着名球星中田英寿,中村俊辅,香川真司,本田圭佑都是足球小将漫画的忠实粉丝,也是因为喜欢这部漫画,才开始了足球之路。
⑥ 中国足球应该向日本借鉴什么
就是从我个人觉得日本的校园足球是十分值得中国足球学习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日本漫画《足球小将》,里面的男主大空翼就是一路从小学校队踢到了国家队,虽然漫画和显示多有不同,但也确实能从其中看到日本校园足球的发达。
以今年的日本高中联赛为例,从预赛开始,各都、道、府、县共有四千多支球队参加,最终有48支球队参加全国大赛也就是最后的决赛圈的比赛,可想而知有多不容易。所以,我们看到了被淘汰的球队的球员痛哭流涕,特别是已经高三的球员,因为这将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征战高中联赛。而我们更看到了认真和珍惜的精神。
更值得称道的是,从1917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95届(1941至1945年因战争而停办),在此期间,赛事名称经过了多次更改,参加全国大赛的球队如今固定为48支。
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每届的参赛球队目前稳定在4000多支,每届的参赛球员多达数万人。可以想象,日本的校园足球人口基数有多庞大。
然后再看看我们的校园足球都在玩些什么
⑦ 为什么同处东亚,但日本足球近些年发展如此迅猛,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4年前,成都U-17独挡日本U-17,让对手过不了半场24年后,日本U-17胜阿根廷、平法国、扛巴西,中国U-17……
1987年,一支名为“全日本高中”的球队曾造访四川成都,1:0小胜成都体工队。但拥有马明宇、李庆等小将的成都体工队虽败犹荣,因为他们几乎完全控制了局面,日本队靠一次偶然的反击才锁定胜局。日本队的主教练赛后还专门与体工队时任主教练辜建明单独交流半个小时,话题只有一个——“你们,是如何培养出这批优秀球员的?”
1987年,马明宇们年方17,也就是说,成都U-17独挡了日本U-17,比赛中大多数时间内让对手过不了半场……2011年,日本U-17却差一点雄霸天下——世青赛小组赛胜阿根廷,平法国,小组头名出线,继而以2:3惜败给巴西。赛后,日本青年球员们眼中噙满泪水。或许该哭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24年间,中日足球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比方向
部分省市重回“体工制”
24年后,为什么我们的足球与日本足球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市足协办公室,秘书长辜建明先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两个图形——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告诉记者:“这个正三角,是日本足球,倒三角,就是我们中国足球。”
我们对于足球的理解与日本大相径庭,日本把足球当作一种青少年团结协作精神的载体,一种德育方式,而中国很多地方,足球是一门“专长”,为了学好这个“专长”,青少年爱好者甚至放弃了学业。
“青少年学习足球,在13岁至17岁之间,绝对不能放弃学业。非常遗憾的是,据我所知,国内有的省市现在有走回这种‘体工制’的苗头,这绝对是走回头路!”辜建明说。
比人口
足球人口仅日本的1/20
大家普遍疑惑,中国人口最多,为什么却选不出11个能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优秀球员?但确凿的数据表明:日本人口1亿2千8百万,其中足球人口在200万左右,约占日本人口1.6%,而这个数字,是中国足球人口的20倍。如此一比较,如果中国足球超越了日本足球,上帝会不会发笑?
具体到四川成都,24年来我们的足球人口为什么每况愈下?对此,辜建明认为,一方面,足球人口的统计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并不是每一位业余球员都会在市足协注册,实际人口因此可能会稍多于“数据人口”;另一方面,成都并没有足够多的足球场地,而这个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更加突出。
比体制
神仙当足协主席也没辙
“其实,就算是请一个神仙来当中国足协主席,可能也无法改变中国足球的根本格局。”多年来,辜建明一直持这个观点。究其缘由,他认为足球是一个很长久的事业,任何一个国家的足球要真正实现腾飞,不做一个很长时间的规划基本不可能。日本足球腾飞计划的跨度长达50年,这些年来他们也是“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才逐渐跃升为一个足球强国。
历届中国足协主席都是有任期的,在现行体制下,此前有哪一任足协主席,会真正用这四五年时间去打造足球的根基?当然,幸运的是,中国足球界如今对此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王健林重返足坛即是明证。
比硬件
人均场馆面积仅0.1平米
具体到成都,除了足球人口低于大家的想象,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尴尬数据。据一位体育界资深人士透露,前段时间的统计中,成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仅为0.3平方米,考虑到场馆又大多集中在院校,而各院校的体育场馆并不是完全开放的,那么,成都实际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很可能仅为0.1平方米,连可怜的“立锥之地”都谈不上。
反观日本,人均体育场馆面积高达19平方米,政府的扶持力度之大,同样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欧美一些国家,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甚至比日本还高很多。
归根结底,辜建明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是这样总结的——“我们经常说的‘体教结合’,老外们往往无法理解,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体育和教育本来就是合一的,体育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南美一些国家,让青少年学习足球,初衷可能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远离毒品;比如在日本,足球是一种德育方式,可以让青少年终生受益,所以如果中学生球踢得好,可以直接进大学或者进职业俱乐部。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从前,我们生硬地分割了体育和教育,而这个问题哪一天能够得到解决,哪一天的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振兴中国足球是个系统工程。只是骂足协、骂国家队,有什么用?”
⑧ 日韩的足球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足球一直以来都是令中国球迷的一种“心结”,是人们对于国足毫无建树,毫无斗志的一种失望和悲观。为何我泱泱大国就没有几个能将足球踢好的球员,反观邻国的韩国和日本也是亚洲的身体,亚洲的面孔,但是他们的足球水平一直是亚洲的顶尖水平。这让我们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足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应该从韩日等国家学习些什么。
个人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习韩日国家对足球的人才培养体制。从青少年开始,大力发展职业足球,让青少年成为国家的储备人才,通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让他们成为未来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其次,要将优秀的球员送到国外去锻炼学习。很多的国内球员贪图轻松和舒适,不想去国外留洋,这样对于球员的成长非常不利,坐井观天不会真正的提高球员的实力。最后,实行严格的训练体制。要对于球员有一个合理的严格的训练体制,保证球员的身体状态和身体条件。保持与国外球队的沟通和切磋,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水平。
三、要制定严格的训练机制。相比于韩日严苛的训练,国内球员大部分还是比较舒适的,要想真正的提高国足的实力,既要严格进行训练和锻炼,又要培养球队的凝聚力和斗志,让他们在场上的敢打敢拼,勇敢的突破自己的极限。
你对中国足球还有什么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