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哪些地方有供暖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秦岭—淮河以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有暖气供应。
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1)中国集体供暖是哪里扩展阅读:
暖气的工作原理:
暖气分为水暖和气暖,通常所说的暖气片指的是水暖,就是利用壁挂炉或者锅炉加热循环水,再通过管材链接到暖气片,最终通过暖气片将适宜的温度输出,形成室内温差,最后进行热循环使整个室内温度均匀上升。
气暖是加热空气,冷空气一进来就被暖气片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与屋子的冷空气形成对流, 冷空气又循环到暖气附近被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在屋里循环,房间就暖和了。
‘贰’ 中国哪些省份冬季集中供暖
中国集中供暖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2)中国集体供暖是哪里扩展阅读
2015年11月15日开始,北京、河北、陕西等多个省市正式供暖,标志着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冬季供暖季。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并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国家划定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川等。这些省份冬季室温远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时的室内温度。
‘叁’ 近年来,南方哪些城市也有了集体供暖
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里冻成冰棍。每年到供暖季都会有网友改编热句在网上流行。虽然北方的冬天温度比南方低,但是北方干燥、南方很多雨水非常湿冷,南方的冬天都是靠一身正气熬过去。大范围开通集中供暖后,南方人民也能感受到家里冬天四季如春的感觉了,让冬天过得更舒适了,就像老楼装电梯一样。唯一不足可能就是费用问题了,有的网友表示太贵了用不起,但是空调也贵不是吗?
‘肆’ 我国哪些省市都会在冬天采取集体供暖
我国目前暖气覆盖的地区主要包括: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藏这13个省市的全部地区,以及江苏、安徽、河南、甘肃、陕西这5个省的部分地区。
秦淮线是划分南北供暖区的标准,秦淮线以北强制集中供暖,秦淮线以南则分散供暖。秦淮线是划分南北供暖区的标准,秦淮线以北强制集中供暖,秦淮线以南则分散供暖。
集体供暖不热怎么办
用户要先看看管道入口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关闭家中所有阀门;在上下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下,用户轻轻拧松放气阀门,听到有气体排出的声音之后立即停止扭动排气阀,让气体自己排尽。由于暖气片中的气体都堆积在暖气片顶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就可以把气体放出来。
轻轻拧松进水阀,直到有稳定水流流出,再关闭放气阀门。这一步一定要有耐心,只需稍微拧开一点,听到有水声即可,否则气体不易排放干净。
多次重复第四步中的动作,直到气体全部排尽。有些用户家中暖气片系统管道里气体较多,这就需要反复排气,才能保障供热的稳定。
集中供暖暖气不热怎么解决呢,首先应该检查是否有流量过低的情况,也要看是否系统循环水含量过大等,这些内容大家都可以多了解一下,排查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暖气不热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解决方案。
‘伍’ 冬天有供暖气的省份有哪些
冬天有供暖气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5)中国集体供暖是哪里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用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五个地区。
例如:2012年备受媒体关注的“要求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主要指夏热冬冷地区。这一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陆’ 我国哪些省市都会在冬天采取集体供暖
由于我国纬度跨度较大,所以部分北方城市的冬季都会采取集体供暖的方式供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产业化集体供暖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其中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民间又称为“暖气线”,即意指我国供暖区域主要以该线进行划分。虽然该划分方式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但是在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省份主要包括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大连、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其中主要地区包括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全部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以及高海拔的西藏自治区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也有实行集体供暖,但是该措施并没有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即并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全省集体供暖。
‘柒’ 中国最早用暖气是哪个城市
中国最早用暖气是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东北省份。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都是没有暖气供应的。
中国供暖分界线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7)中国集体供暖是哪里扩展阅读:
暖气的益处
1、升温快、散热快
暖气片的散热方式是对流散热,通过加热周围空气,从而达到房间升温的目的。暖气片升温快,散热也快,好的暖气片一般十分钟就开始散热,半个小时基本就能达到身体舒适温度。不像地暖,需要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人体舒适度。
2、房间温度可单独控制,互不干扰
每一组暖气片上都有一个单独阀门控制暖气片,阀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暖气片里面的水流量,通过调节水流量的大小从而控制房间温度。不常用的房间可以关闭暖气片阀门,对其他房间也不会有任何影响,还节省了能耗。
‘捌’ 北方集体供暖暖气怎么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北方主要参照苏联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集中供暖体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共有156个供暖项目在苏联的援建下实施,包括哈尔滨、西安、长春等城市的热电厂建设项目。
当时的热电厂以工业生产用蒸汽为主要负荷,建筑采暖负荷很少,主要用于工厂办公楼、车间、集体宿舍等,很少为城市民用建筑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
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家煤气热力公司,主要向中南海和长安街沿线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实施集中供热。
也是在那个时期,我国开始划定南北集中供暖的界限。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了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
(8)中国集体供暖是哪里扩展阅读
供暖方式
1、集中供暖
集中供暖是热力集团把市政热力通过管线输送到用户家中,是清洁且有保证的一种供暖方式。该方式价格便宜,且安全性能相对较高。
2、地板辐射供暖
该方式可以由分户式燃气采暖炉、市政热力管网、小区锅炉房等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源。这种供暖方式温度均匀,较为节能,但对管材要求较高,时间长了还会使家具变形。
3、燃气供暖
该方式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电为能源,可自行设定供暖时间,分户计量,但存在安全隐患。
‘玖’ 哪条铁路是供暖分界线
陇海线
这个平台真是不可救药了
胡乱答的管理员无动于衷
倒要看看我这认真解答的会不会被审核
‘拾’ 中国供暖区域按什么划分
按照秦岭淮河为分界,分为南北区域。
之所以出现供暖的“南北差异”,主要就在于解放初制定的秦岭淮河供暖划界。但是当时制定这条线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考虑,而非实际需要。没有暖气的南方,比北方更冷,甚至连许多北方人都受不了南方的冬天。一旦出现冰雪天气,南方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就更让人“伤不起”。
继续按照百年前划定的南北划界线来决定是否供暖显然早已不合时宜。事实上,为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已有多年,然而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相关提案至今未得到决策层面的认可。反对方的依据主要是能耗巨大。
(10)中国集体供暖是哪里扩展阅读:
1、我国集中供暖模式沿袭苏联
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当时苏联将室外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而我国规定只在日平均气温不超过5℃的日数在90天以上的地区集中供暖。
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纵观世界各国的冬季取暖模式,无论是集中供暖的俄罗斯(即前苏联)还是分户供暖的欧洲各国,都没有像中国这样以地理界限来划分供暖区域。
2、南北界限划分不科学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为南北供暖线。但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南方”很多地区冬季平均温度经常打破“不超过5摄氏度”这一制定集中供暖参考的数据记录。
“不超过5摄氏度”只是从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出发,并没有考虑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因此根据南北分界线一刀切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对接近分界线的周边地区来说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