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最早开凿的运河是什么众所周知
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亦是我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
㈡ 由秦始皇修建的,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是哪条河
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邗沟,也就是现在的淮扬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工运河,于公元前486年开凿。淮扬运河淮安段、淮扬运河扬州段均为列入遗产名录的河道,沿岸遍布遗产点15处。
淮扬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道,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吴王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劳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风狂浪急,风险颇大。
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该运河以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
1415年陈瑄开端口之后,淮安的清江浦兴盛起来,成为“九省通衢”、“天下粮仓”。康熙年间,河道总督迁驻淮安清江浦,淮安遂有“天下九督,淮居其二”之盛况。扬州是明清时期全国盐业中心,城内设有两淮盐运使衙门。大批盐商聚集于扬州,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府邸园林。
㈢ 中国古代最早开凿的运河是什么
(一)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及其他局部地区的小运河未计在内),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比巴拿马运河(1914年竣工,全长81.3公里)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1869年竣工,全长172.5公里)长10倍,比这两条运河开凿的时间早二千多年。
(二) 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营造了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唐以后,运河的贯通直接导致了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交流、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相互移植与栽培,促进了南北方商品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运河区域,如苏州、杭州等地的某些行业中已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包买商。随着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繁荣,更直接导致一批运河城市的兴起。由运河开发、畅通而兴起的商业城市,从今日北京南下,经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直到宁波,宛如一串镶嵌在运河上的明珠,璀璨辉映,耀人眼目。其共同特点都是工商繁荣、客商云集、货物山积、交易繁盛,成为运河上一个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尤其是隋唐的长安、洛阳,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元、明、清的北京,更是运河区域乃至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 从历史上看,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对历代封建皇朝的政治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运河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始终处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中心地位,因而成为历代封建皇朝着力控制的最重要的区域,每一代皇朝统治者也都要凭借运河这个理想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总揽大局,驾驭全国。因此,大运河也就成了维系中央集权和中国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使隋唐以后政治中心逐渐北移的历代皇朝呈现出强烈的大一统色彩,特别是元朝实现全国统一以后,直至明、清两朝,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分裂,从而奠定了祖国大一统局面的坚实基础。
(四) 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运河文化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广阔的扩散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加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源地齐鲁地区与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的文化交融,更把汉唐的长安、洛阳,两宋的开封、杭州和金、元、明、清的北京为首的文化中心联为一体,不断减少区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共同的文化特征,从而使各个区域文化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文化;同时也使运河区域成为人才荟萃之地,文风昌盛之区。
(五) 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使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更为直接而紧密,尤其是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使之成为对外交往和扩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区。中国的邻近国家和地区以及西亚、欧洲、东非各国纷纷派遣使团和商队来到中国,在各沿海港口泊岸,遂即沿运河航行到达京师及各地,进行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的更直接迁居于运河区,使这一地区成为内迁各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者、商人、学问僧、留学生及其他各方人士集中的地区。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而国外优秀的文化也传播到中国,不仅更加丰富了运河区域文化的内容,而且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六)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京杭大运河列为重点发展的内河航运主干线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运河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运河不仅承担了繁忙的运输重任,同时还发挥着巨大的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历经沧桑,饱受风雨后的古运河,经过治理,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生机,对今后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㈣ 我国开凿最早的运河是隋朝的隋朝大运河还是秦朝的灵渠
C隋朝大运河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着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政治上看,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炀帝个人,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 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㈤ 我国古代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前484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等一系列湖泊,折向东北,入射阳湖,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也建有多处堰埭。隋大业元年( 605 ),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杭大运河是隋朝才开挖的
㈥ 中国京杭运河是在哪个年代开凿的
世界上开凿最早、 水道最长的水利工程。又称大运河。北起中国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开凿历史 京杭运河的开凿经历了3个大阶段:①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 , 从今扬州附近的邗沟引长江水向北流,经高邮、宝应、淮安入淮河,沟通了长江和淮河。②7世纪初,隋朝定都洛阳,605年开通济渠,把洛水东引入黄河,再从黄河引水至今河南荥阳北,经郑州、开封折向东南直到江苏清江(淮阴)与邗沟相通,长约1000多千米。后又于 608 年凿永济渠,从洛阳向东北,经武陟、新乡、汲县到山东临清,北上到天津 、河北涿郡, 全长约1000千米。610年,又从江苏镇江经丹阳直达浙江杭州 ,开凿了一条长约400千米的江南运河 。至此 ,从北京绕洛阳南达杭州的京杭运河全部开挖完成,全程长2700多千米。③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明、清两代在维持元代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疏浚、黄运分离、湖漕分离等工程。
运河分段 京杭运河是不同时期利用许多天然河道、湖泊分段开挖连接而成的,全程共分 7 段,从北到南依次为:①通惠河(北京椡ㄏ兀�S晌掠芎印�赘∪�⒗ッ骱�桶×河挖接而成,长220千米。②北运河(通县椞旖颍 。利用潮白河下游开挖而成,长186千米。③南运河(天津椓偾)。利用卫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约 400千米。④鲁运河(临清椞ǘ���@�勉胨�豌羲�乃�矗�赝揪-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等水面,长约480千米。⑤ 中运河(台儿庄椈匆酰�@�勉羲�掠蔚囊欢翁烊缓拥溃��Ú而成,长186千米。⑥里运河(淮阴椦镏荩��190千米。⑦江南运河(镇江椇贾荩┏330千米。
综合效益 京杭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在过去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世纪起,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以及后来津浦铁路的通车,其作用逐渐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弯取直,并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闸,还妥善解决了水源等工程问题。改造后,北起山东境内的梁济运河,南止浙江境内的江南运河,全线约 980 千米均能通航,同时借用运河,发挥了灌溉、排洪、排涝、发电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兴建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确定利用运河为输水路线,引长江水由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缺水问题。
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解放前,京杭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运量甚微。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渠化了运河航道,建设了设施完善的通航船闸,使千年的古运河,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最繁忙的人工运河。目前,京杭运河通航河段883公里,其中山东段173公里,江苏段612公里,浙江段100公里,全线共有梯级17个,通航船闸35座。它承担着北煤南运和矿建材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运输任务。2004年,京杭运河的年货运量达2亿吨。
京杭运河巨大的输送能力,不仅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3省1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更使它在我国水运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京杭运河的水运条件及两岸环境的改善,也为沿运河省市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在,沿运河建厂、建科技和工业园区、建物流中心等比比皆是,它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集纳更多的劳动者和确保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2010年前,通过对苏北运河徐扬段续建工程、江南运河“四改三”工程、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二通道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京杭运河通过能力可提高40% 以上。届时,古老的大运河将为沿河各省、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运输保障。
应该是谁写得好选谁吧!
㈦ 最古老的运河、
在我国世界内河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运河,就是世界上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北与海河相连,南与钱塘江相接,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一项奇迹.
(1)中国大运河也叫京杭运河.全长有1794公里,是苏伊士运河之10多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因此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连接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曾经有三次大规模的修建.在公元前485年,吴王的夫差引长江水入淮河,叫邗沟.公元605年起隋炀帝利用6年的时间开通了从洛阳作中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总长为2700公里.元朝用十年截弯并取直开凿济州河与通惠河,缩短了航道906公里,成为今日运河之规模.
(2)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京杭大运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河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南北之间的大动脉,她流经的地区都是物产丰富的华北平原河长江三角洲.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她比苏伊士运河要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要长20倍.自运河开通以来,沿岸地区的人民获得了她带来的巨大利益,象着名的城市如,北京、天津、德州、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都是大运河的受益地区.大运河是利用许多天然的河流、湖泊再通过人工开凿而成的人工河流,由于其水量大部分从天然的河流补给,因此京杭大运河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独有的现象,就是一条河流内的水流方向会不一致.大运河的各段之间的水位落差很悬殊,全线"三起三落".大运河在古代并不叫“京杭大运河”而是叫“南北大运河”经过历代的开凿大运河逐渐延长.从公元605年--610年间隋朝起开凿,到了公元700年初,隋朝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大规模地开凿,将5大河流全部贯通,北至河北,南到太湖,全长2700公里,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到了元代,由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已移到今天的北京,元朝的郭守敬发动民工,把运河从通州延长25公里,直通北京的积水潭,从而奠定了现代的京杭大运河.如今的京杭大运河是历代修建的运河的综合体年,她完全可以与长城媲美,她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千百年来,运河给中国带来了统一和经济繁荣,虽然她也有痛苦的时候.但是,有着2000年历史的运河,至今仍然朝气蓬勃,在天津的塘沽修建了一个20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成为京津地区的出海门户.在宁波、在绍兴、在孔子的家乡曲阜、在扬州、杭州、苏州等都流淌着运河的乳汁.可以这么说,没有运河,就没有这些城市的繁荣,没有运河,就没有古老而文明的京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㈧ 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道是中国的()。
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㈨ 世界上最早开凿的运河是
京杭大运河,我肯定,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南起浙江
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而至7世纪
的隋炀帝时期和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两次大规模地开凿运河,终于建成了这条沟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动
脉。 从天津到通县北关、张家湾一段,叫北运河,又称之路河,全长186公里。从通县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
惠河,该河是元代初年由伟大的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因北京地势比通县高,在通惠河上
修筑了五道闸门,控制水位,使南来的大船才可直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那时积水潭"舳舻蔽水",成为一个
南北漕运的大港口,附近市场繁荣,盛况空前。 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这对促进大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19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
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并成为旅游热线。 为适应我国现代
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已在北京通县北运河、温榆河等四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通州北关、张家湾的
古运河遗址中,兴建起大运河旅游区及纪念馆等,广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览昔日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风姿。
可是,我去过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现在污染好严重,希望早日治理
㈩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吗
世界上开凿最早、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简称运河,与万里长城并列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建,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目前,大运河全程虽不能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公里,对分担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大运河将作为南水北调的主要路径,古老的大运河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千年古运河定会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