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津大学在中国安仁中学建分校
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将在中国设立分校区以满足中国区大学生的学习教育,牛津大学中国校区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位于西南古镇安仁,紧挨中国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在古色古香的安仁中学(原文彩中学)内设立了属于中国的牛津大学,原安仁中学搬到了离老校区不远的新安中内,现在的老校区几乎是以出租的方式在为复读生们使用。并且从2012年9月开始老安中将不再接受学生入学和游人的参观,开始进入全面的装修阶段,为2013年牛津大学的转入做最后的准备,由于安中老校区几乎全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根据规定:私人或集体不得随意更改文物建筑,所以老安中几乎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操场和芭蕉林附近偶所改变,其余几乎还是原来的样子(以后偷进安中也不怕迷路咯)。
由于老安中秉承了牛津大学古老质朴的风格,因此作为牛津大学中国的代表,老安中将朴实和低调很好的融进咯牛津大学的精神中,继承了牛津大学从古至今永远不变的真理,将古老与低调,质朴和奢华运用的炉火纯青。据悉在对老安中改造过程中光在操场这一块的投入就将达到5000万左右,除了必要的体育设施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操场地下的全自动化管道,这是中国大学的首创,在不到400平方米的土地上地埋管道将多达60000个其中还不包括在操场外部的自动化管道输入,所有的管道加起来几乎可以绕安仁城区一圈了。由此可见,新的老安中将会有脱胎换骨的内部改变。在不改变原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下尽可能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安中,虽然看起来那还是我们心目中的安中,但事实上它以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安中了。
牛津大学安仁校区首次招生将在2013-0214学年,计划首次招生额为500人,其中将会有接近300人来自国外,其余的将有来自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的同胞会被招入牛津大学学习。据计划在四川区的招收将不会超过9人。当然牛津大学董事长R.Clien表示牛津大学中国校区将会尽快推进本土化,预计到2019年在中国区的招生将会达到30%左右,这将会大大推进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牛津大学入驻中国将会是教育界的一次“改革开放”也会使中国教育的体制改革更加的现代化。在中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牛津大学的入驻是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认同,同时也是在教育改革上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牛津大学入驻安仁对于拉动安仁经济发展和扩大安仁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据估计在牛津大学入驻安仁后安仁的经济将会有一次质的飞跃,安仁的知名度将会提高120%左右。据悉四川省省委有意将安仁直接划入成都直接管辖,成为既金牛区、温江区后的又一个经济发展特区。
牛津大学的入驻安仁是所有安中学子的骄傲,也是整个安仁的骄傲,它是既建川之后的又一伟大杰作,让我们期待新的安中成为牛津的那一天吧。。。。。
⑵ 牛津大学是哪一年成立的
牛津大学是1096年成立的。
以下是牛津大学的相关介绍: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来是伦敦西行路线上的重点,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它欧陆国家求学。
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在天主教本笃会的协助下,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牛津大学
⑶ 牛津大学 在哪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 :Oxon.)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虽然牛津大学的确切创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已有九个世纪。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 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罗德奖学金,每年在全球选取80名最优秀大四本科生去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这些罗德学者之后在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牛津大学是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盟校,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员。 在九个世纪以来,牛津大学一直是全英国乃至于世界级的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常被合称为牛剑,它们两所是英格兰最古老、最着名的大学。从2002年至2010年,牛津大学已经连续9年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英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
编辑本段校训
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上主是我的亮光” (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 圣经 》中的 诗篇 第27篇。
编辑本段学校特色
目前,牛津共有39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 University of Oxford
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Private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人类学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
牛津大学校园风景(7张)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部,而直属于大学。 十二世纪末的时候,牛津镇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中心。从欧洲大陆与其他地方的学者定居在此,在1096年时就有一些教学活动。1167年巴黎大学的排外活动,让许多英国学者离开法国,回到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建立时间不详,因为那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它可以追溯到1096年于那里开始的教学。当英法关系恶化,英王亨利二世于1167年禁止英国学生在巴黎大学学习后,牛津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从此时开始,第一个学校公寓建立,之后逐渐成为学院。1209年,由于学生暴力行为,大学被解散(此事件导致了一些学生和教师离开牛津并建立了剑桥大学)。1214年6月20日,经过一名教皇使节的磋商,大学重新回到了牛津,并得到了特许。牛津大学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过的一项法案而得到证实
⑷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有历史、有世界声誉。尽管由于国家和资源的优势相对衰落,牛津和剑桥高
居于世界大学之冠的日子早已不再。但它仍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也仍然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甚至全世界教育界,言必称牛津;英国和
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为理想。
19世纪以前的英国,仅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而剑桥大学也是13世纪初由牛津的部
分师生创办的。在历史上,许多着名的人物曾就读于牛津,其中包括:13世纪的着名
学者马杰培根,14世纪曾任贝利奥尔学院院长,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英译本《圣经》
的组织者、开英国宗教改革先声的约翰威克利夫,16世纪的文学家沃尔特雷利和约翰
多恩,18世纪发起宗教复兴运动,创立卫理公会的约翰韦斯利和查尔斯韦斯利,文学
翻译家塞缪尔约翰逊,19世纪的儿童文学家查尔斯道奇森等。在英国历史上40个首相
中,就有29个是牛津毕业生,包括当代英国最着名的政治家哈马德-威尔逊、爱德华-
希思、玛格丽特-撒彻尔,还有现在的首相汤尼-布莱尔。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中还有一位
欧洲国家的总统、一位挪威国王、5位美国参议员,澳大利亚内阁1/3的成员。现代文
学家格林、奥登等人也毕业于牛津。近代科学闻人如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和证明
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就都是在牛津读学士后在剑桥做博士的。牛津大学毕业生
中还有21位获诺贝尔奖。
目前,牛津共有29个学院,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
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
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
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
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人类学
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
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
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
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学部还设一些中心
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
部,而直属于大学。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
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
前茅。近些年来,牛津不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仅在基础科学而且在应用科学研究
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生物医学领域,自从弗雷明在伦敦发现青霉素后,本世纪40年代牛津的科学家
弗罗里和蔡恩就将它投入临床应用,结果3人共享诺贝尔奖。今天用得最广的抗生素
1955年为牛津的爱德华·阿布拉罕发现。牛津也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将
核磁共振原理应用于医疗诊断,在发现人体的免疫瓜系统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临床
问题方面,牛津亦起领导作用。该校在爱滋病毒、移植手术和遗传病研究等方面也很
有潜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赠予该校药学系2,000万英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工
作。
在环境科学领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气候变化、遥感、土地利用、野生动
物保护、家畜管理、污染、腐蚀、沙漠侵犯等众多课题。
牛津的固体物理、高磁学、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气物理学等均在世界上
占领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伦登实验室在世界核研究领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基础研
究还导向重要的工业开发,包括建立了如牛津仪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类的企业。
仅在化学系,牛津目前就拥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在蛋白质、新型无机材料合
成、分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问世,并在化工、医药、微电子工业
等领域推广应用。
牛津在地球内部动力学、陆界变形研究、低温处理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也很有成
就。牛津数学研究所在许多数学分支学科中居于世界前列,计算机科学研究在国内外
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国际上公认为英国的经济学中心。不仅金融、管理学科专家、
而且法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学研究中来。1987年,进入工商界
的牛津毕业生已超过在其他行业就业的人数。
牛津的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亦很活跃进, 还被誉为研究当代中国最活跃的
中心之一。
牛津大学有许多杰出的神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和
文艺评论家,它的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力量都相当强。
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600万册。
牛津出版社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
词典》,享誉全球。
对青年学生来说,进牛津读书,应该说是佼佼者的机会,是既痛苦又诱惑无限的事
情,是光荣之路。然而,对英国社会来说,光荣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剑桥是通向最
高权力的重要而又充满希望的途径。他们每年为英国培养出一批知识权贵,其中的一
些人将登上权力的高峰。随便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种诱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届
议会,339名保守党议员中,有94名来自牛津、75名来自剑桥。这些校友们又组成俱乐
部、校友会,互相提携,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辈到子一辈,形成一个关系网,试
想想,这该是一种什么局面?
1963年,英国《金融时报》社长、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罗宾斯提出了《罗宾斯报
告》。指责牛津、剑桥的垄断地位和所带来的默守成规、保守难变的严重影响。当时
的英国政府深以为然,在48小时内就批准了这份报告。政府决定创办更多的大学以冲
淡牛津、剑桥的影响。很快,8所大学就开工了。但是人们惊诧地发现,8所大学几乎
和牛津、剑桥没有什么两样,校舍的建筑风格,校园的气派和格局,仿佛从牛津、剑
桥描过来的,更有意思的是,这8所大学,都分别由一位来自牛津或剑桥的副校长担任
校长。
二 历史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 其重要性是1167年英国牛津大学在此成立。;牛
津确定与牛有关。传说古代牛群涉水而过,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来是伦
敦西行路线上的重点,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
去法国和其他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
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
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
国,聚集于牛津,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
学”,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当时亨利
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12世纪
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学”。1201年,它有了第一位校长。1213年,该校从罗马教
皇的使节那里得到第一张特许状。
在正是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赊欠债务的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
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剑桥大学的创办也是13世纪初。最大的一次冲突,几百名学生
被乱箭射死。这件事的结果是国王出面镇压,并判市民赔偿牛津大学500年费用。
构成牛津大学的学院有许多在13及16世纪之间创立,基督教会学院是1525年渥西
枢机主教创建,作为培训主教的教会学院。汤姆方园里的塔楼上半部是列恩在1682年
建造,为本市最大型塔楼。1648年汤姆大钟挂上时,学院共有101名学生,因此在晚上
9:05分(牛津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慢5分钟)大钟敲101下,提醒学生注意宵禁(1963年
起不再实施)。
默顿学院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1264年)。其他有:新学院(1379年)、皇后学
院(1695年)等。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迹,可以描画出各种
有趣的史实。
17世纪内战期间许多战役在牛津附近开打,此地曾为受学生支持的查理一世的总司令
部。当保皇党员被迫逃离牛津时,克伦维尔自封为大学的校长。
三 牛津与剑桥
长久以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是被人们联在一起的。在英文里则有专有的一个
词:牛桥-Oxbridge。其实两校差别并不大。学校组织,建筑格式等非常类似。如前所
述,剑桥本身就是牛津大学学生和市民冲突在之后,师生流落到剑桥建立的。两校之间
的接触交流一直很密切。
当然,不同处是不需刻意就可以找到的。有人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了分析,牛津
大学会问:“What do you think?”,剑桥大学会问:“What do you know?”看
来,牛津大学更注重思想,而剑桥大学更注重求知。这大概就是牛津出了29名首相,
剑桥出了6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一所大学,成绩斐然至此,无人能出其右。
1168年,牛津大学成立。1209年,牛津一位学生练习射箭,误杀了镇上一名妇女,引
发了一场骚乱。愤怒的牛津市民抓了两个无辜的老师严刑拷打,从而引发冲突。结果
师生们被市民追杀得四处逃窜。12名牛津师生流落到剑桥,被伊利主教收容 。之后,
其他地方的一些学者也慕名而来,一所新的大学逐渐建立起来,就是剑桥大学。如今
的市民,多数都从事与学校有关的工作,早就与学生们和睦相处,但要指望民风淳朴
却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两座城镇已经是典型的旅游胜地。
两所学校间有些类似中国的清华与北大,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竞争很为人们关注。就像
举世瞩目,一百多年来每年都要举行的划船赛,牛津赢了71次,剑桥赢了77次,基本拉
平。一般的看法是牛津的人文科学更强一些,剑桥的工程技术更优势。在英国每年都
有大学排名,两校通常是交替为第一二名。近年来高技术强势,剑桥在前的次数多一
些。2002年泰晤士报的最新综合排名是牛津居冠。
四 牛津城
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
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
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牛津城的建
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
了历史之中吗?这风情万种的建筑,这云飞浪卷的校园,这几百年积淀的斑斓文化。
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在那里可以回忆起过
去的美好时光,可以重温昔日的辉煌。市内有圣迈克尔教堂的萨克森人塔楼,诺曼人
碉堡和城墙遗址等等,处处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难怪英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
城,犹如进入历史”。 齐尔维河和爱西斯河(泰晤士河流经本市之名)的河滨步道,
你也可租艘平底船,在齐尔维河上消磨悠闲的午后。
牛津的学院中有许多中世纪建筑瑰宝,并且群聚在市中心周围。街两旁布满中世纪的
四合院,每个四合院就是一所学院,由于在当时学术是教会的专利,因此学院都以修
院式建筑来设计,不过四周往往围绕着美丽的庭园。尽管大多数的学院这些年来多有
改变,但是依然融合许多原有特色。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
迹,可以描画出各种有趣的史实。初到牛津的共同印象,均会觉得每个学院都像是中
国各地那些破旧的古庙,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寂寞与荒凉的感觉。 因为每个学院完全是
中世纪修道院的模样,这也反应牛津人强烈的思古情怀。
城内多塔状建筑,故又得名“塔城”。中世纪的塔楼古色古香,文艺复兴风格的建
筑,弥漫着浪漫气息;位于民众方庭的图书馆,建于1371年,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
馆;大学植物园,建于1621年,是英国最早的教学植物园;蜿蜒曲折,幽深绵长的皇
后小巷,从牛津建校一直保留到现在,快700年历史了,路边的石凳长满了青苔,让人
回忆起牛津的起始。王尔德坐过的木凳,肖伯纳倚过的书架,都照原样没动。外面环
境如此,走进楼内,让人更加感到历史的份量。在学校最早的图书馆韩夫瑞公爵图书
馆里,时光仿佛是静止不动的,寂静充满了这书本的圣殿。从地板到屋顶,全是手稿
和未刊资料,它们像宝库一样等待着后来的人去开发。
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 是大学举行厌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中心,这
是整个古城的中心,它远隔了主要街道的喧闹。附近红砖地的铜鼻小巷 (Brasenose
Lane),巷中三两行人,绿树遮天,让人觉得心阔神逸。圣玛利教堂(St. Mary's
Church)座落于广场南边,十七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厌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广场
西侧是建于一五0九年的 Brasenose College ,学院因创校时,大门上有一只铜制的
“狮鼻扣门环”而得名。学院正门的天庭中,有一座宝蓝色的日晷钟,但因为英格兰
特有阴霾天气,一个夏天,也没能见到几次钟上的日影。有人说:“英国只有气候,
没有天气。”并不夸张,往往一日之间可以见到下雪、下雨、甚至出太阳,是很平常
的情况。
广场的西角是建于十五世纪的神学院(Divinity School), 有古典式圆顶的雷德克利
夫建筑是牛津很特殊的建筑。它是图书馆的原始建筑。早期作为大学的研讨教室之
用,现在改为大学图书馆 Bodlien Library的阅览室。
克莱斯特教堂被牛津人亲切呼为“The House”。灵圣学院(All S0u1s C011ege)是牛
津众多学院中唯一没有大学生的学院,因为学院中只有研究生,因而被视为世界最具
学术权威的高级学府之一。城东的莫德林学院的城堡,被人们称为“凝固了的音
乐”,的确优美异常。的钟楼以大青石砌筑,朝天高指。据说,楼内挂着十口铁钟,
当它们相继敲响时,仿佛一曲雄浑磅礴的交响乐!
建于十七世纪的谢尔登尼安剧院是列恩所设计的第一栋建筑,是牛津大学传统授予学
位典礼的举行场地。。每年夏天,学期结束时,身披黑袍,头戴方帽的学子们,将列
队经过大街,进入剧院,在此获得被授予学位的荣誉。
叹息桥(THE BRIDGE OF THE SIGHS)甚美, 这座优美的地标建于1914年,是威尼斯
陡峭拱桥的复制品,连接赫特福学院(HERTFORD COLLEGE)。
圣母教堂:据说此大学校用教堂是英格兰最多人参观的教区教堂,包括塔楼的古
老部分建于14世纪初,从塔顶可以欣赏秀丽风光。教堂是三位牛津殉道者在1555年被
称为异教徒地方。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建于1637年的巴洛克式南门廊。
基督教会学院是牛津最大的学院。汤姆方园里的塔楼上半部是本市最大型塔楼。林肯
学院:中世纪学院保存最好的一所。校舍仍然保留早期屋顶,包括用来散烟的裂口。
莫德林学院:是既典型又美丽的牛津学院。其15世纪方园的风格于齐尔维河畔为莫德
林侨横跨的公园成对比。
最可贵的是图书馆中,藏有许多名家文章、乐曲的手稿。这些手稿置于精致的玻璃柜
中供人叁观。但当每位叁观者看完后,管理人员立刻用黑色的绒布覆盖起来,其对古
物的珍惜保藏之情,可见一斑。大学目前厌典活动的主要场地�薛多年剧院
(SheldonianTheatre),座落于广场的正北方。在十七世纪左右,由于圣玛利教堂神
职人员,抗议过多的活动在教堂举行,影响了教堂清修。于是在一六六九年,由当时
的大学校长Sheldonian大主教,筹资兴建这座剧院。剧院的对面就是世界第二大书店
Blackwell 书店,在这可以买到或邮购到世界各地的书籍。
牛津是学术机构的天下。牛津共有104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图书馆于1602
年开放,比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早150年,现有藏书600多万册,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
库。剑桥 也有近100个图书馆,藏书约500多万册,每年购书经费约300万英镑(折合
4000多万人民币)。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图书都
必须免费提供一册给牛津和剑桥的图书馆,至今如此。
牛津的书店几乎与图书馆一样多,大大小小也有100多个。有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性
书店布莱克韦尔书店(Blackwel),也有许多非常小但内蕴丰富的旧书店。百年老店布
莱克韦尔创建于1897年,坐落在博德林图书馆的对面,在销售图书的同时它还从事出
版事业。从外表看,这家书店虽仅有三个不大的店面,但书店的三层楼和地下层连
通,最顶层还有二手书店,书的数量和种类多到找书必须借助指示牌的地步。书店中
那块从开张就有的着名木牌镶在墙上。牌上仍然是一百多年前开张时的那段让人高兴
的话:“没有人会来问你要什么,你想随手翻阅任何书籍,尽管自便。如果你需要,
店里职员随时为你服务。不论顾客来看书或是买书,都会受到一样的欢迎。”它在英
国有78家连锁店,仅牛津就有10多家分店,分别经营艺术、文学等分类图书和音像资
料。另外在其他国家也有许多分店。而且现在通过网络,读者可以迅速查书、订书、
购书,享受一流的国际性服务。1994年6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回母校牛津大学参加荣
誉院士的授予仪式,还特地到这家书店买书。而书摊则随处可见。
与书店和图书馆相关的是出版社,在这里既有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社——牛津大学
出版社。出版的词典、网络全书、专着和教科书常被世界各国的学者奉为经典,如20
卷的《牛津英语词典》 。
另外,在牛津博物馆也是重要的文化代表。其中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建于1683年,是英国第一座博物馆,比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早70
年,现为英国第二大博物馆。其他如牛津故事博物馆、科学史博物馆、庇特河流人种
史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大学自然历史博馆等,它们在自然科学、艺术、文化等
领域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五. 学习在牛津
英国的高等教育规定,一般上大学,不需再行入学考试,凭中学毕业成绩即可进入;
但进牛津、剑桥还要单独报名。按近几年情况,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想报名的
中学生需要中学老师校长推荐在入学前一年报名。所以一般是成绩优异学生才报名。
然后牛津、剑桥在报名的中学生中初选,通常是招生额的3-5倍。一些工程专业可能低
些,另一些专业如医科等则可能到10倍以上。
入学至牛津大学须同时获得大学系所及学院入学的同意。牛津初步录取的学生在年底
要在牛津的学院进行考试。考试一般是三天,包括笔试和几次 面试(口试)。这次通过
的学生可以拿到有条件录取,条件即学生明年的中学毕业考试成绩。一般要求是三门
主课都是A。但对于比较冷的专业或非常想要的学生,可能也会很低。 收到这个录取
的学子们如果在次年6月会考中拿到所需的成绩,则就可以在一个愉快的假期后,准备
入学了。
牛津大学创建之时没有规划统一的校区,当时学生和教师都租住在城内不同地方。后
来为了管理方便就采用独立学院联合办学的方式,逐渐建起了学院,至今仍保持着这一
传统。牛津学院及其机构散布于牛津全城。每个学院由300-500个师生组成一个集
体,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文理工科基本齐全。大学的建筑也基本都是各个学
院自成一体。学院都是由一片片绿茸茸的草坪与四周环绕的中世纪的土黄色哥特式建
筑楼群构成的一座座四方院。并且大多数学院是院中有院。有的学院甚至河、湖、
花、草、虫、鱼、鸟、兽一应俱全。汉语把英文词college译为“学院”,大概就来源
于牛津和剑桥的四方“院”。虽然从建筑外表看,牛津十分古老,但从内部设备看,
却十分现代。在大学科学区里,你可以看到工程科学、核物理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
的先进设备。
至今牛津大学最老的据说是默顿学院,建于1264年,最年轻的叫圣凯瑟琳学院,建于
1963年,两个学院相差整整七个世纪。
学院除要照料学生食宿外,并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负责指派导师(tutor)
照顾学生。由于各学院财务状况不一,有的学院很有钱,有广大的场地及良好的设备
或福利,像客房、图书馆及研究室等。而大学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向外代表各学
院,统一安排全校课堂讲授(lecture)及讨论会(Seminar),以及统一颁发毕业文凭
等工作。就实质情况来看,学生和所属学院的关系,远超过了大学 。
学院的名称听起来很奇怪,其实不少学院的命名是很偶然的原因。比如,基督教堂学
院,是因为牛津城最古老的大教堂就在学院之内;万灵学院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战死
者的英灵;奥里尔学院则因为刚刚建立的时候,学院买了一所名叫“奥里尔”(意为
黄莺)的房子。还有一所学院叫“布拉斯诺兹”,这个字是由英语“铜鼻子”一词演
变过来的,因为学院大门上的铜门环很像个鼻子,而且至今还供在学院的餐厅里。学
院也不按专业划分,但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学院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比如,基督
教堂学院以浓厚的贵族气氛着称;默顿学院出了不少诗人;圣埃德蒙大厅学院特别喜
欢招收运动员;奥里尔学院侧重培养牧师;摩德林学院有许多赛艇高手。这些学院彼
此平等,学生可以在任何一所学院学习,直到毕业。
钱钟书毕业的是埃可塞特学院(Exeter),就在耶稣(Jesus)学院对面。在附近Walton
Street旁边可以找到克来登小巷,钱就是以之为名编了个克来等大学。
学校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每10个学生学校配一名校工,照顾学生,替他们整理床
铺、打扫房间;除此之外,还负责早晨叫醒睡懒觉的学生,检查学生是否去上课。校
工有这样双重的责任,所以他们有一个很特殊的称呼,叫“侦察”。
牛津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制”。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
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将自己
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此外,还有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
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海阔天空的议论是
很吸引人的,但在议论之后,要交作业。与导师单独见面,宣读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
论文时,导师要评论,要提问,如果论文质量不行,答辩不好,要影响成绩、影响毕
业。须知,一周一次,不得耽误,而且周复一周,哪有那么多新见解、新思想呢?可
是,导师不相信解释。这种学习方法确实带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督促学生
上进,但这一周一次的压力无论如何让青年学生轻松不起来。
六 学校资源及基本情况
牛津大学各学院学生总数有一万二千人左右,其中九千名左右是大学部学生,而教职
员共有五千四百人。大学中的主要行政人员,均选自牛津本身的教授及研究员。校长
(Chancellor)是一项名誉职,是学校的最高层人物,主持学校所有的主要仪式。实际
行政工作,由学校每四年任命一位“副校长”(Vice Chancellor)管理,他掌管着学校
政务会--一个由选举出来的教员组成的负责学校日常事务的组织。大学的学术性事务
则由总董事会管理,总董事会的主席每两年选举一次。
副校长由各学院轮流产生,任期四年。由所有的牛津毕业生组成的大学评议会
(Convocation),负责选出每任校长。而实际的行政监督、建议工作,则由教职员大
会(Congregation)所负责。大会选出十八名执行委员(Hebdomadal Council),每周
开会,会同校中行政人员,决定学校发展方向。 大学中的训导长也由各学院轮流选
出。担任训导长的额外报酬,是可以在任期内,获赠牛津大学出版部的所有出版书
籍,而在他们的学位袍上,亦可终身加配一条黑色的肩带,以表学校对其工作的感
谢。另外大学中的校警,被学生昵称为"牛头犬"(Bulldog)。他们执行工作时,仍头
戴传统的大礼帽,颇有古风,校警向大学的训导长负责。
牛津的学校组织以16个学部(Faculty)为基础,有些学院还设有下属学部。每个学院都
有一个经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该董事会对它所在学院的本科生课程负责。每个学院自
行承认、监督、检测所有毕业生相关科目的成绩。在得到总董事会认可的情况下,它
同时负责聘任教职员,以及与学院所包含科目有关的一切学术性事物。许多学院是以
系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不以系为组织单位的主要是人文艺术学院。有些课程(如教育
学)由委员会而不是由学院董事会负责。在学科中担任教学研究任务的学术人员通常隶
属于某一个学院。
学院是牛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今,牛津共有29个独立的自我管理的学院,它们和学
校的关系就象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
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
校都有职位。此外还有6个Permanent Private Halls, 这是由不同的新教教会建立
的,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Halls的权力和责任与学院相似。目前牛津大学
除七所学院以招收研究生为限外,其馀Halls和学院学院
⑸ 牛津大学建于多久
[英国]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建校年代:1096年
所在省州:牛津郡
所在城市:Oxford
中国教育部是否认证:获得认证
⑹ 牛津大学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最早成立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牛津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培养了大量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以及国家元首,其中包括27位英国首相以及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政商界领袖。
馆藏资源:牛津共有104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于1602年开放,比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早150年,现有藏书600多万册,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库。
1、文化传统:
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
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圣经》中的诗篇第27篇。
“我认为大学精神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对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开的辩论”——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2、科研成果:
仅在化学系,牛津就拥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 在蛋白质、新型无机材料合成、分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问世,并在化工、医药、微电子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⑺ 中国有牛津大学吗
中国没有牛津大学的,牛津大学是在外国的,中国有牛津大学的,说明是那种挂着牛津大学的名头,或者是牛津大学的下属机构,一般来说中国是不可能存在牛津大学的。
⑻ 牛津大学在哪
牛津因闻名于它的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和遍布各地的古迹,使它成为人们极度梦想的城市。9世纪建立的,距今有800多年历史的牛津城是英国皇族和学者的摇篮。现在牛津已经成为了熙熙攘攘的世界城市。尽管还是那个古老的大学城,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商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使牛津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牛津市从公元7世纪已有人在那里居住。到公元912年,它已成为英格兰的一个要地。“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 现在两地河流依然,原来的桥和牛车涉水过河的痕迹早已消失,但牛津桥却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来访者和游客。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是许多人前来造访牛津的最主要原因,这个大学城在过去八百多年中,为全世界造育出许多杰出人士,但牛津大学确切成立的时间已不可考。西元1167年英格兰与法兰西共和国战争之际,一些在巴黎大学研究的学者离开巴黎至牛津定居,同时吸引更多学者前来,西元12世纪末,牛津大学已成规模,西元13世纪中期之后各个学院陆续成立,开始牛津大学的璀璨岁月。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英国历史最悠久,也最富盛名的两所大学,两者渊源极深,学制规定也十分类似,大学(University)由许多学院(College)所组成,每个学院为独立自主的教学机构,提供学生课业及生活上的指导。牛津大学包含36个学院,目前学生有1万4千人左右,牛津各个学院传达出浓郁的中古气氛,而学术专攻以科学为首,而人文学科较剑桥出名。
【基督教会学院】
基督教会学院创立于西元1525年的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是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曾在内战时作为查理一世的临时首都,最引以为傲之处就是在近代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不过也是门票最高的学院。
进入基督教会学院后,仍要依循游客参观路线行进,以免打扰学生与教职员的工作作息。基督教会学院的参观重点包括古色古香的回廊和大教堂(Cathedral),回廊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15世纪,而基督教会教堂虽然是英格兰最小的教堂,但建筑本身和内部设计都值得细细浏览,特别是圣坛旁名为圣凯萨琳之窗(St. Catherine's Window)的彩色玻璃窗,把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的姊姊爱蒂丝(Edith Liddell)描绘成圣人,相当有趣。
【摩顿学院】
摩顿学院成立于西元1264年的摩顿学院(Merton College)是牛津大学的第一个学院,中世纪时就在科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机械、几何、物理等成就均相当杰出,摩顿学院同时拥有牛津最古老的学院建筑,以及建于西元1378年,全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
【新学院】
西元1348年的黑死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其中也包括许多教职人员,为了让教育能延续不绝,被称为英国公立教育之父的威廉(William of Wykeham),特地在牛津创立新学院(New College)教授传道士学问知识,以递补死于黑死病的教士。
【莫德林学院】
与新学院类似,莫德林(Magdalen College)学院也是以人类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坐落在Cherwell河畔,莫德林学院在牛津大学城的一隅,后方是宽广的鹿园,环境清幽舒适。
【瓦德汉学院】
瓦德汉学院(Wadham College)的成就是瓦德汉夫妇的一段传奇故事,虽然这个学院是由瓦德汉先生所创建,但他死后由瓦德汉夫人发扬光大。75岁的瓦德汉夫人是一位意志坚毅的教育者,在瓦德汉先生死后,她仍致力于瓦德汉学院的事业,甚至从她家乡请来自己的建筑师整建学院,瓦德汉学院礼拜堂的彩绘玻璃即为其中一绝。
【基督圣体学院】
与摩顿学院比邻而居的基督圣体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有两大吸引游客之处,首先是学院中庭的日晷柱,从西元17世纪起耸立于此地,可见证牛津科学之昌明,参观完日晷柱之后,记得绕往学院后方,从这里可以直接欣赏基督教会学院绿茵油油的广大草原,也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童话故事的背景起源。
【卡法斯塔】
玉米市场街和皇后街交叉口
4月─10月底10:00─17:30,11月─3月底10:00─15:30。
要欣赏牛津建筑精华的美景,就先爬99个阶梯吧!位在玉米市场街(Cornmarket St.)和皇后街(Queen St.)口的卡法斯塔(Carfax Tower),是牛津圣马丁教堂目前仅存的遗迹。圣马丁教堂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11世纪,因位于城镇中央,几世纪以来是牛津重要的宗教中心,英格兰皇室如伊莉莎白一世等都曾亲临此地举行宗教仪式。
西元19世纪以来,圣马丁教堂因建筑结构安全,以及位居交通要冲道路拓宽工程等因素日益式微,最后至西元1896年仅剩卡法斯塔为圣马丁教堂唯一见证。登上72英尺、99个阶梯的卡法斯塔,即可居高临下眺望牛津各个学院的古典建筑,卡法斯塔每15分钟敲钟一次,登塔途中也可顺道参观钟楼。
【购物】
布雷克威尔书店
Broad St.上三一学院旁
周一至周六9:00─18:00,周日11:00─17:00。
人文荟萃的牛津是英国知识的殿堂,连书店都相当有看头,拥有存书2万册以上的四层的布雷克威尔书店(Blackwell's Bookstore),已经成为游客造访牛津的观光点之一,在此可一窥牛津知识宝库之究竟,不仅沐浴沈浸在牛津学术风中,还可选购几本喜爱的书。
爱丽丝的店
记得那只会消失的猫,以及扑克牌军队吗?童话书“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就是以牛津为故事背景,故事中的主人翁爱丽丝也是确有其人,与牛津基督教会学院有相当渊源。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本名为道格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卡尔(Lewis Carroll)则是他广为人知的笔名,卡尔曾在基督教会学院中就读,后来就在母校教授数学并出版许多学术着作,闲暇之余常与当时学院院长李道尔(Liddell)的几个女儿游玩,帮她们照相或发明各种新奇的游戏,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二女儿爱丽丝(Alice),常常是卡尔摄影的模特儿,卡尔总是告诉爱丽丝许多有趣的故事,陪伴爱丽丝渡过欢乐快乐的童年,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其中大众最耳熟能详的精彩故事。除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外,卡尔的着名童话着作还有“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些故事中的场景都以牛津这个大学城为主。
基督教会学院对面有一家爱丽丝的店(Alice's Shop),建筑物本身已经有500年左右的历史,是爱丽丝小时候常光顾的糖果店,因此也在卡尔的着作“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中出现,故事中这家由一只羊经营的商店,总是摆满各种新奇的物品,但每当爱丽丝想要触摸时就会漂浮在空中,好奇的爱丽丝就和羊老板划船一探究竟,到底结果如何呢?就直接到爱丽丝的店瞧瞧吧!
爱丽丝的店有各种与爱丽丝故事相关的纪念品,还可代为安排爱丽丝主题之旅到爱丽丝和卡尔的家参观。
⑼ 请问有谁知道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这几所大学分别位于哪个国家哪个省以及哪个城市
哈佛大学,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总部在坎布里奇市,医学院和商学院在波士顿市。
耶鲁大学,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
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市。
剑桥大学,位于英国风景秀丽的剑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