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四大佛教圣地是哪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四大名山随印度佛教的传入,自中国汉朝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得到政府的历史性保护,确定作为文化文物重点管理单位,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现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四大佛教圣地的特点
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文殊师利菩萨道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是故,称“五台山”汉唐以来,五台山设佛寺弘法,以宗教利生,一直是世界与中国的多元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岛,观音菩萨道场,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距池州市青阳县20公里、距长江南岸贵池区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4.4米,为黄山支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❷ 中国佛教四大圣地
佛教四大圣地,佛教是在印度产生的,却在印度没落了,留下了四大佛教圣地分别是蓝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罗。而中国常常把佛教四大名山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圣地。
中文名
佛教四大圣地
外文名
Four Buddhist holy sites
包括
兰毗尼 菩提伽耶 鹿野苑拘尸那罗
中国称
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菩萨四大菩萨排名四大菩萨道场普贤菩萨道场佛界所有佛的排名佛教菩萨排名佛教大乘佛教佛教四大道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蓝毗尼园
蓝毗尼是着名的佛教圣地,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位于尼泊尔西部兰毗尼专区的鲁潘德希县。兰毗尼是梵文"可爱"之意。这里原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因而得名。相传公元前623年,附近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尼历正月月圆之夜,归宁途中,在兰毗尼花园里的娑罗双树下,手扶娑罗双树,生下悉达多(释迦牟尼是尊称,为"释迦族圣人"之意)。在释迦牟尼诞生处,今建有白色方型两层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庄严肃穆。庙旁有一泓池水明澈如镜,相传是摩耶夫人沐浴处。池边长着一颗娑罗双树,树身粗约十三、四米,倒影水中,姿态华敷。
初转正法地--鹿野苑
中国高僧晋代法显和唐代玄奘分别在公元405年和633年到此瞻礼,在《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均有记述。法显是最早来此访问并留有真实记录的第一个外国人。由于岁月悠久,胜迹沦堙,正是凭借他们的记述,近代才得以勘明兰毗尼的原址,并加复建。原池边的娑罗双树,在玄奘来访时已"枯悴",现存此树是后人补种的。附近有公元前249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来此朝圣时所立石柱。庙南有新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内有释迦牟尼的巨大塑像。佛堂墙上绘有反映释迦牟尼生平的壁画。此外,兰毗尼还建有文物馆、中学、宾馆、马亨德拉国王纪念碑等。
佛陀出生地--尼泊尔蓝毗尼园
每年尼历正月望日释迦牟尼诞生日,这里要举行盛大庙会,佛教徒云集朝觐。尼泊尔王国政府为了保护历史古迹和发展宗教旅游,从1968年开始了兰毗尼的复兴建设,拟建面积约为七、八平方公里的兰毗尼花园,周围有65平方公里的陪衬地带。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称菩提道场、佛陀伽耶是印度佛教的圣地,位于印度东北部恒河支流帕尔古河岸,比哈尔邦中部格雅城南11公里处,东距加尔各答约150公里。因相传这里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地,故这座小城遂成了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
菩提伽耶·正觉塔
据说,城内着名的佛塔寺为阿育王所建。佛塔寺它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高50米。底层是边长15米的方形,从中部开始,层层上缩,顶部为圆柱状,上立一铜制螺旋圆顶。塔身第一层四角有四个小塔,形似主塔,呼应而立。塔上供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寺内供有金身佛像一座,光彩照人,佛像不是很大。大菩提寺尽管在印度寺庙中算不上巍峨博大,但其独特的构制充满了庄严和壮丽。
在塔寺西面不远处有一棵菩提树,树下有一红砂石,即佛教的"金刚座"。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这棵树下悟得真谛,创建佛教的。周围有中国汉地及西藏地区、日本、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佛教组织和僧人修建的寺院。附近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遗址和释迦牟民留影窟遗址。近代曾在此发现五方北宋前期的汉文碑刻,现存加尔各答博物馆。
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到过这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内写道:"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鹿野苑
鹿王古字为沙朗那 (Sarang nath) 后简称沙那 (Sarnath)。鹿野苑系中文意译。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道后,首先来此传教并收度了5个门徒。
当然,鹿野苑之所以成为佛教胜地,并不只是因为这一传说。佛陀在离此地不远的菩提伽耶证了正觉之后,首先来到这里进行他第一次传教,并在这里为第一批五位弟子宣经讲法。佛陀也是从这里开始,住世说法四十五年,凡讲经三百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从那时起至今两千多年来,他所倡导的佛教教义已经传遍全球,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经超过5亿人之多。
据说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来过此地,鹿野苑当时的胜景在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记载。玄奘描述这里是"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他在这里还看到了30所寺院,3000名僧人,以及真人般大小的佛祖铜像。
鹿野苑
鹿野苑现主寺正门是座菩提伽耶式的现代建筑,四周配以花圃草地树林和鹿园,是个花园式的寺院。据说最早的寺院修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笈多王朝时曾于重修,莫卧尔时期阿克巴大帝曾于再修。寺庙建于1931年。寺庙东北面有一棵硕大的菩提树,树高数丈,青葱而浓密,据说还是从菩提伽耶的那棵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成的。传说佛陀当年就是在这棵树下第一次向5位弟子讲经的,树下有一佛陀向5弟子讲经的群雕,周围挂满了信徒们送来的花环、流苏。主寺西南有一座大圆桶似的高大建筑,这是这里仅有的露出地面的古迹----达曼克塔。此塔高33米,下层石筑,上层砖砌,内为实心。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描写此塔时曾写道:"精舍(即寺院)西南有石翠堵坡(即达曼克塔。),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即阿育王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
许多亚洲的佛教国家在这里建有寺庙,中国的中华寺也是其中之一。原来是这里唯一的一位中国僧人。他叫羽清,自称是青海塔尔寺人。36年前与人结伴来印度取经,不幸半路得病,留下这半身残废。由于行走不便,通邮又不便,他与国内的亲人失去了联系。他36年来一直住在鹿野苑,既没有回过中国,也很少见到中国人。他说,中国使馆曾经派人看过他。只是他年岁已老,没有想头了,只望客死他乡,与佛陀为伴了。
阿育王石柱
拘尸那迦
库耶那迦(Kushinagar) 是印度的佛教圣地,佛祖释迦牟尼圆寂之地,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附近。
拘尸那罗
佛在80岁时自知已得重病,便同弟子从毗舍离城向西北走。从方向上看是想回家乡(今尼泊尔的蓝毗尼)。但走到拘尸那羯罗,病情加重。涅盘的那天,他在河里洗了澡,在一个长满娑罗双树的小树林里安了绳床。他枕着右手侧身卧着,头朝北,脚朝南,背朝东,面朝西,离世而去。所以,后来的卧佛雕像卧的方向都是这样的。佛涅盘后火化剩下的骨灰叫舍利,当时有8位国王分了佛的舍利,各建塔供奉,佛舍利塔就是这样起源的。
中国唐朝高僧玄奘曾到过迦夏。据记载,他渡过佛祖洗澡的阿恃多伐底河,到了婆罗双树林。他还在那里见到阿育王建的涅盘塔,虽已倾陷,尚高200余尺。如今,这座涅盘塔已不复存在,代之以1923年由缅甸佛教徒集资修建的新塔,塔顶部呈馒头形,上有伞盖。塔前有座小庙,里面有佛涅盘的雕刻 。
国内分布
圣地概述
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观世音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五台山
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此后历朝不衰,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大部分寺院都已无存,仅剩下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五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举世称绝,其中最着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
五台山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奇岩怪石。着名的有盘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着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九华山
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
峨嵋山
位于中国四川省峨嵋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嵋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着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
峨眉山
印度朝圣
去印度朝圣,佛陀圣迹有很多,而且有很多圣迹已经埋没在历史的尘封之中,众生福慧浅薄,无缘再看到。现有的印度尼泊尔朝圣十八大圣迹线路,是根据蝉友圈·佛旅网创始人衲木错,在多年的印度尼泊尔带团朝圣实践和朝圣体悟中,创新性地开辟了一条由顺时针方向的佛陀朝圣线路。这条朝圣线路查阅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征求许多国内外高僧大德的开示。这条朝圣路线成功地开辟,对于印度尼泊尔佛教朝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圆满朝圣佛陀,体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1、出 生--蓝毗尼园: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时的脚印和沐浴的圣池;
2、成 长--佛陀祖国迦毗罗卫国的遗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尸那罗森林南丹格尔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坚硬的地方。苦行林,尼连禅河,贤劫千佛成道的金刚座、菩提树,正觉塔和佛陀亲自开光的25岁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向往的地方。
5、初转法轮--鹿野苑。佛陀三转*轮地,为五比丘宣说了四圣谛、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团。佛陀舍利塔和最庄严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国徽以此为标志)。
6、涅 盘--拘尸那罗。佛陀最后度弟子须跋陀罗和涅盘后金刚力士放金刚杵处,佛陀最后说法处,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盘塔,佛陀6.1米最为庄严之涅盘像,拘尸那罗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圣体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圣池迦兰陀池;在此宣说诸多经典,如《佛说般舟三昧经》等。
8、只园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楞严经》、阿含部等经典均在此宣说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讲经台,阿难菩提树;央掘摩罗塔、给孤独长老塔等。
9、西天灵山--灵鹫山。佛陀讲成佛之经典《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般若经》等重要经典之灵鹫净土,佛陀依然在此讲经说法;隋朝时,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10、降凡处--桑克希亚。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后(《地藏经》)乘金色天梯降凡处,帝释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产生之地;曲女城大法会玄奘大师辨经处。
11、神变处--吠舍离。(广严大城灵塔中,如来思念寿量处)佛陀在广严城外示现神通降服96种外道,佛陀预告涅盘处,佛陀舍利塔,阿难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维摩诘大士故居,第二次经典结集之地。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烂陀大学,莲花生大士、寂天菩萨、玄奘大师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参学讲经。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师求学、辩经弘法地;规模宏大的佛教遗址。
13、玄奘大师纪念馆--玄奘大师头盖骨舍利、佛陀脚印(千幅轮)、妙法莲华经血经。
14、经典结集--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七叶窟,五
❸ 中国有哪些佛教圣地
1、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是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主要的山峰有天柱峰、芙蓉峰、十王峰等5座着名山峰,另外这里文化古迹众多其中保存完好的有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建筑佛像1500多尊还收藏了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以及藏经和玉印等文物物件1300多件。
2、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市这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这里生物种类繁多稀有动物有2300多种,植物有3200多种资源十分丰富另外还有一些佛教文化的遗迹其中包括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法器还有佛像、绘画等具有强烈的宗教文化气息,这里美景迷人是知名的旅游圣地。
3、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玛布日山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古老的古建筑群,布达拉宫气势磅礴是藏式建筑的代表,最初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化公主一起修建的,成为了佛教圣地,也被称为观世音菩萨的第二普陀山这里保存着很多珍贵的文物。
4、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是中国五大佛教圣地是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这里有1390个小岛屿形似苍龙卧海是国家知名的旅游风景区,这里有4大寺100多庵139茅蓬4600多僧侣等具有佛教气息的文化遗迹,来这里有很多知名景观包括短姑圣迹、梅湾春晓、法华灵洞、南天门等多个古典文化遗迹,这里经常举办香火节被称为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主要以神奇和神圣享誉海内外。
5、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这里有寺院近50处,台内39处曾经有多个朝代的皇帝前来跪拜,主要自然景观有望海峰、叶斗峰等5个山峰,另外还有一些古建筑文化遗迹包括佛光寺、菩萨顶、金阁寺等15个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佛像3万多尊主要是一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类型成为国家知名旅游景点。
6、白马寺
白马寺因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着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
7、小昭寺
小昭寺位于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小昭寺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为佛陀12岁时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成为西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后移至大昭寺,又将公主携带的另一个尊佛移至小昭寺。
1.法门寺
法门寺因供奉"释迦如来佛指舍利",位于陕西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2.灵光寺
灵光寺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位于北京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由中国佛教协会派僧人管理。
3.大昭寺
大昭寺因供有释迦牟尼在世时塑造的8岁等身像,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于是,松赞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愿,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这座大昭寺。
❹ 中国有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国有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有以下:
一,法门寺:
法门寺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现在的法门寺以真身宝塔为寺院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中国早期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
真身宝塔几经易改,由唐的四层楼阁式塔到明朝的十三层砖塔,现如今是按坍塌前的明塔实测图施工复原,以钢筋水泥为骨架,青砖砌色而成。塔内还修建了平台供游人登高眺望。
地宫按唐朝状况复原,只对个别损坏严重者予以更换。整个地宫用汉白玉和石灰石板构筑而成,内壁和石门上布满雕刻。在地宫修复过程中,设置了环绕唐地宫的环形地下室,并设有佛龛。仅存于世的佛指舍利在地宫中央供奉。
寺院的西院是法门寺博物馆,现有多功能接待厅、珍宝阁等建筑。
二,少林寺
少林寺 山门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筑,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悬“少林寺”黑漆方匾,为清康熙皇帝御书。据《少林寺志》载:此匾原悬于大王殿正门上方,大王殿焚毁后,移于此处,入少林寺山门,是一条宽阔的慢斜坡形雨道,两旁有许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还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郭沫若为此曾题诗说:“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寺内还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 、 《唐嵩岳少林寺碑》 、 《宋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着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山门,应作“三门”。依佛经言,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入道之义。现少林寺三门,系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时所建。1974年重修。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御题颁赐。三门殿内神龛供奉弥勒坐像。神龛后面为韦驮立像。三门前有石狮一对,竖眉鼓目,纯真威武;雕工精致,元明旧物。三门的八字墙外,有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石坊两座,东西对称,形制相同。
三,大昭寺:
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从大昭寺金顶俯瞰大昭寺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是“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空气中弥漫着酥油香气,藏民们神情虔诚地参拜转经。
四,楼观台: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上善池、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的风景特色。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中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观、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高山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庙、铁庙等诸多人文景点。
五,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为“拉章扎西旗”。据闻,第一世嘉木样选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为寺址,后拉章(佛宫)建成后,出于对大师的尊崇,在寺名前冠以“拉章”,称“拉章扎西旗”,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且广泛使用,于是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
六,塔尔寺:
塔尔寺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
该寺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其中以八个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着名。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七,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位于古城西安南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着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八,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南郊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西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5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
隋唐时长安佛教盛兴,隋开皇年间有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那崛多,达摩及多等先后来华传授佛法并翻译佛经。唐玄宗开元年间又有开元三大士之称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在大兴善寺翻译佛教密宗经典,大兴善寺成为长安三大译场之一。不空法师在大兴善寺传法、灌顶弘扬密法,学成归国盛弘密法,大兴善寺被日本真言宗尊为祖庭。大兴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响的古刹,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九,佳县白云观:
佳县白云观位于县城南 5公里的黄河之滨,白云山上。这座道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白云山着名道士李玉凤真人,榆林总兵张臣,佳县籍县丞牛登第共同组织修建。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帝朱钧给白云山道观亲颁圣旨一道,并赐制《道藏》4726卷,从此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不断修葺补建,形成规模宏大,鳞次栉比,古朴典雅,神秘幽静的庙群,是西北地区明代以来最大的古建筑群和道教圣地。
白云观属全真道龙门派,明万历三十六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义、景真云等来白云山白云观阐教,弘清静无为之道德,修明心见性之全真,迄今已历十七代,三百九十余年。
十,普救寺:
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着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❺ 中国着名的佛教圣地有哪几处
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供奉文殊菩萨的山西五台山、供奉观音菩萨的浙江普陀山、供奉普贤菩萨的四川峨眉山、供奉地藏菩萨的安徽九华山,供奉弥勒菩萨的浙江雪窦山。
中国佛教的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五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5)中国宗教圣地都有哪里扩展阅读:
一、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此后历朝不衰,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截止2014年,仅剩下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五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举世称绝,其中最着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
二、普陀山是我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岛,观音菩萨道场,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三、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峨眉山十方普贤菩萨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四、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区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雪窦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四明第一山”,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弥勒道场。雪窦山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佛教名山,位于雪窦山心的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宋时名列天下禅院“五山十刹”之一,明时位居“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 ,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与天竺天宁万寿永祚寺、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等9寺并称“天下禅宗十刹” ,是弥勒的根本道场。
参考来源:
网络--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❻ 五大佛教圣地都在哪里
五大佛教圣地
中国佛教的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 ,五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❼ 中国的八大佛教圣地都是哪里啊
铜川香山是我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
❽ 中国的四大佛教圣地
1、五台山
相传是文殊菩萨道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山高海拔二千八百九十米,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方圆达250千米,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2、普陀山
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海北部舟山群岛,与舟山群岛的沉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
3、峨眉山
相传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因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精华所在。
4、九华山
相传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8)中国宗教圣地都有哪里扩展阅读
相传西汉成帝时(前32年—7年),南昌尉梅福来山隐居,采药炼丹,自此称梅岑山。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847年—860年)年间,有梵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现身。
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侣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次前行都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普陀山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❾ 中国四大佛教圣地在哪
1、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其中最着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
❿ 中国着名的五大佛教圣地分别在哪里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共愤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和弥勒菩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在普陀山。峨眉山是普贤菩萨,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雪窦山是弥勒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