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国的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个问题,以前中学教科书的官方说法是东汉时期。但现在这个问题无疑是存在争议的,不能下定论。至少有下列五种不同的记述:
第一种,也是最早的说法,追溯到了战国时期。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二记载:“予按《符子》曰:‘朔又献燕昭王以大豕,曰养奚若,……王乃命豕宰养之。十五年大如沙坟,足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桥即大衡器)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命水宫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钧。……乃知以舟量物,此燕昭王时已有此法矣,不始于邓哀王也。”燕昭王(公元前335年-公元前279年)生于公元前4-3世纪之间,原始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尼泊尔,从时间上来看是有可能的。
第二种,回溯到了公元前242年。其依据是秦本纪中有秦始皇五年西域沙门远涉万里到秦地传教但被赶走的相关记载。
史载,秦始皇五年,西域沙门室利防等18人携带梵本经籍到咸阳。若此事属实,那么佛教进入中国应该更早,定位为公元前3世纪后半期不为过,因为他们从进入中国传教到面见秦王之间的时间自然不会太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秦国还没有统一东方六国,不能说是秦朝。
第三种,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史载汉武帝元狩年间,佛教之名第一次被汉人所闻述,但又说佛教犹未在汉地有信徒。
第四种,是西汉汉哀帝时期。史载公元前后汉哀帝时期,汉人开始有人接受佛教,有少量信徒。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印度佛教已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阗,再传入中国西北。
第五种,也是传说的最广的一种,即东汉汉明帝时期。因为排场大、影响大,所以被定为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
史载,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明帝梦见顶有白光的金人(金甲神)现身于中国西方。次日,明帝召集群臣解梦。大臣傅毅说,这个金甲神必定是西方印度几百年前的一个大圣人。于是,明帝就派使者蔡愔、秦景等18人到大月氏,蔡、秦等人得到后者的热情接待。后来,蔡愔等人带着佛画像和佛经以及两位中天竺高僧摄摩腾(又译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一同返归洛阳。蔡愔迎佛画归国,佛像在中国始有蓝本。
公元68年,汉明帝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命名,称为白马寺。摄摩腾在寺中曾译《四十二章经》,藏于14石函中,于是建起塔寺。明帝的异母弟楚王英皈依佛门,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徒。楚王英经常与沙门(佛教僧侣)、佛徒们在一起祭祀佛陀,并使佛教传到了中国南方。
虽然这种说法比较官方,但我们从为明帝释梦的傅毅所说的话来看,佛教和其教义在明帝得梦前就在中国有所传播了,因此,傅毅才会把西方金甲神附会为印度佛祖,且明帝也才会相信。
东汉延熹年间(公元158—166),桓帝在宫中亲祀黄老和佛陀,佛教与黄老并重。当时信奉佛教的主要是皇族和上层贵族,他们把佛陀和黄帝、老子并列起来当作一种神仙进行崇拜。佛教既受提倡,佛典的翻译就势在必行。到东汉灵帝、献帝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中国,佛经才开始大量翻译,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贰’ 佛教传入中国是哪个朝代
如果说不系统的传入,秦朝就有传入的痕迹了,但是官方认可的都是在汉明帝时期(公元纪67年),皇帝晚上“夜梦金人”,在空中飞翔,询问大臣说是西方出了圣人名曰“佛陀”,于是派遣使者前往求法,在新疆遇到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请入汉朝,以白马驮经,因此至今洛阳还有“白马寺”留存
‘叁’ 佛教传入中国是哪个朝代
普遍说法,汉地佛教起于公元67年, 东汉明帝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求经,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根据佛教史的记载,在周朝时代,佛法已经被汉人所知,也陆陆续续有一些梵僧来到中国传法。
而真正意义的,大幅度的传入经典,而且是正规的受朝廷接待的,是在东汉,由竺法兰,迦叶摩腾二位尊者引入,通过辩论和交流,受汉朝重视,官方将驿站更改为佛寺,赐名白马寺,此为佛教传入的开始。
(3)梦幻佛教传入中国是在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佛教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已有定论。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wen四声)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则更要早一些。
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我国。
大乘佛教
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在古印度诞生,35岁开悟后创立了佛教。目的是引导众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苦乐的真谛,以及离苦得乐的方法,给人类以和平、幸福和智慧。
汉哀帝时,佛教传到了气候风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的中国。佛教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得以弘扬,至唐代达到鼎盛。佛教在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消亡,被商羯罗赶出了印度,在中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发展和创新。
汉传佛教体现了中期的大乘佛教的思想,而大乘佛教提倡“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体现了这种利益一切众生的菩萨道精神。它强调应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
‘肆’ 佛教是什么朝代传入我国的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4)梦幻佛教传入中国是在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形成以汉语经典为依据的汉传佛教。而由于佛典的翻译刺激了中国文学的革命,从诗文的意境到文化的演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就已有了新气象。
而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
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十八高贤会集庐山,于高僧慧远法师门下同结莲社,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着名的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而王维更是有“诗佛”的美誉。
‘伍’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关于佛教到底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大多数人都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汉明帝刘庄时传入的,但是缺乏确切的考证,在学界上主要有5种说法,第1种是认为在秦始皇时期传入的,第2种是认为在战国燕昭王时传入的,第3种就是在汉武帝时,第4种是两汉之交是传入的,第5种就是东汉汉明帝时传入。传说在永平7年的时候,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他的梦中梦到有一个头顶发光的金人从西方飞来,于是第2天上朝的时候,他将自己的这个梦将书给大臣们听,有一味博士听见之后惶然大悟,告诉汉明帝说您梦到的西方的神名字叫做佛,于是汉明帝非常高兴地派遣使者去印度求得佛法了。
‘陆’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
佛教是中国人比较喜闻乐见的教派,其是东汉明帝的时候传入了中国,传言是汉明帝在梦中看到一个头顶上带有白光的人金甲神人现身西方,第二天,汉明帝便召集群臣,将这个奇怪的梦说给了他们听,大臣分析这个神人应该是西方印度国家的一个圣人,所以汉明帝就派人去西方寻找这个神人的原型,最后,大官带着佛画回来,佛教自此在中国流程开来。
明帝梦中的那个金甲神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佛祖的原型,明帝后来开始建立寺庙,并将第一所佛教寺庙成为白马寺,可见明帝对这个金甲神人教派的推崇,当然,这之后,佛教逐渐在中国播散开来,很多帝王都将佛教终生的信仰,直至现今,佛教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
‘柒’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
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驮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延伸:
至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蒙古和俄国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区。
在4—5世纪时获得广泛传播。10—14世纪,越南佛教进入兴盛时期。泰国和缅甸佛教对越南佛教也产生影响。
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由中.国传入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都很盛行,以后禅宗尤为兴盛。14世纪末刊行了《高丽藏》。14世纪李氏王朝虽然一度采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鲜佛教仍然有所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复兴。
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
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捌’ 佛教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
佛教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而这个时候恰恰也是儒家独尊后,儒家文化盛行的时间。佛教传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急于宣传佛教,而是选择翻译佛经,之后就不断的有高僧来到中原加入到翻译佛经的队伍之中。
早期的佛家传播主要是以翻译佛经为主。翻译佛经的高僧代表,东汉时期的安世高和支谶,三国西晋时期的支谦和康僧会。早期的佛经翻译也有一些问题,早期的一些高僧有些是凭记忆来背诵佛经的,有些带来了梵语或者是西域不同地区语言的佛经,但往往肯定有记忆不全的地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翻译不全面。
‘玖’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什么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多数认为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公元67年)。
皇帝诏书、佛典东传与佛寺建立,是学者们判定佛教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主要依据。
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韩伟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迟应在秦始皇时代。
他认为,“《史记》中有秦始皇‘禁不得祠’的记载,‘不得’就是佛陀的音译,‘不得祠’就是佛寺。”
‘拾’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什么时期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时期。
西汉末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派来使臣,这是佛教思想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后来,公元67年,东汉也派使臣去大月氏,邀请天竺和尚,用白马驮载佛经及释迦牟尼像,到达洛阳。东汉朝廷专修白马寺迎候,据此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历史发展
三国时西来传教者以昙摩迦罗、昙帝、康僧铠、康僧会、支谦等最着名:昙摩迦罗(法时、昙柯迦罗),中天竺人,嘉平二年(251年)于魏都洛阳译僧祗戒心,立羯磨法授戒、为中土有佛教戒律受戒之始。昙帝(谛),安息人,译有昙无德羯摩四分律受戒法、摩诃僧祗律之戒本等。康僧铠(僧伽跋摩、僧伽婆罗),在白马寺译有郁伽长者等四部经。
康僧会,其先祖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移交阯从商。会十余岁父母双亡,孝服毕出家,明三藏,博六经,通天文,初行佛教于江左。译有六度集经。
支谶弟子支亮,支亮弟子支谦(恭明),其父月氏人,汉灵帝世来中国,谦于汉末避乱于吴,孙权惊其才慧,拜为博士。留吴三十余年,译有维摩、大明度无极、瑞应本起、大般泥洹等经至今仍存。其他尚译有本业、首楞严、阿弥陀等经今已不存,共三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