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书法史》哪个版本好
到目前为止,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无异是规模最大、作者阵容最强的一部书学史了。
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 从文俊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华人德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 刘涛
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 朱关田
中国书法史宋辽金 曹宝麟
中国书法史元明 黄惇
中国书法史清代 刘恒
我拜读了宋辽金卷,受益不少。请通读过这套书的老大,说说哪卷比较好?
我看过中央美院王镛主编《中国书法简史》很不错,特别是刘彦湖撰写的“先秦秦代”部分尤好。可惜,这套书只是作为高校教材,过于简单,要深入了解书史,光读这本书显然是不够的。
我还读过潘伯鹰先生的《中国书法史简论》和陆维钊的《中国书法史》及白蕉的《书法十讲》等,共同的特点是:文字晓畅,说理透彻,盖因作者既是作家或文史修养极高,又擅长书道书艺水平极高,所以能够循循善诱,切中要害,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读者自然如沐春风,受益非浅。不像现在的一些史家书论,要么不擅书道,因而云山雾罩,搔痒不着,要么文字水平低,生搬硬套,文白夹杂,令人不忍卒读。
单本我比较喜欢祝嘉先生的《书学史》,虽然没有评论,但资料很丰富马宗霍《书林藻鉴 书林记事》也可当书法史读.
❷ 中国法书全集(文物出版社)和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哪个在权威上和印刷上更好一点。
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要好一些,资料相对更权威些,全一些。是目前最好的资料了。文物出版社的单本小册子是很好的。如果收集单本的碑帖,建议用文物出版社的。
❸ 中国书法哪种最好看
我觉得还是行楷好看,看看王羲之的书法,比如<<圣教序>>,或是<<兰亭序>>,会有帮助的.
❹ 书法书籍 哪个出版社好
书法:1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中国着名碑帖选集
这套书对一个名贴的精品版本
(纸本、拓本)都进行了收录,印刷比较好
收录的名家比较多
2
河南美术出版社的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精选系列
很好!我买了本徐渭的,印刷和纸张都不错!
美术:1
的
中国古代名家作品选粹
这套书可谓精品!开本是787*1092的,很大很清晰
收录的名家甚多,书前面对名家的介绍也不落窠臼
2上海书画出版社的
国宝在线
系列,开本相对前一种稍小,不过进行了局部放大!很不错
上面的出版社和所出的系列我都买多很多,的却很好,大家说的别的也很好,可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购买,呵呵
❺ 书法的历史,哪本书比较好
钟鸣善《中国书法史》
沃兴华《中国书法史》
❻ 中国的文字是哪种最漂亮
宋体中国书法和雕版印刷的结合产生了宋体字,因此,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
1、宋体字承传了中国书法的审美韵味
中国书法艺术除了汉字本身独特的象形性、图画性特点外,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是形成中国书法的最重要的原因。毛笔它柔软而富有弹性,能意地弯曲扭动,张驰有度,能潇洒自如地表现出各种粗细、大小、曲直,刚柔的线条变化。更能把书者的情感赋予其中,这种“软笔”可横、可竖、可点、可撇、可捺,形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形式特征。书者的技艺到一种高度时,毛笔在手,字已非字,点画线条随心书写,千变万化,以至所书之字似有生命的境界。
宋体字在笔画上,仍然保持了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在与唐楷颜体比较时,我们看得更清楚,如点、捺、撇及转折处的顿挫处理,就是对书法运笔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化概括。
从汉字书写的发展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是中国书法程式化的颠峰。楷,模范也。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刻版印刷字的楷模。在品味和设计宋体时,追求中国书法和木版刀味、雕版印刷痕迹的韵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只是美术字而已。如现在的圆体,综艺体,根本没有传统书法的味道。
另外,从宋体字的角度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因追求方正和程式化,从而失去了书法艺术所需要的随心自由的激情和灵动。唐楷太程式化了,使人极易想到宋体字,实际上唐楷也就是今天的宋体字的范本,它们像个成熟而正襟危坐的长者,不愈矩,缺乏变化的勇气,因而失去了自由的偶然性。
唐三大家的楷书,虽然给后来的习字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说是人学人像,个个都是柳公、颜公,但却毫无个性可言,很难习得此法而成为书法家。倒是能成为入门习字和写好字的范本,但不能作想成为书法家的始终范本。学书者应直追秦、汉、魏、晋,特别是汉代书法,随心抒写、大气豪迈,如《汉简》、《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等。
唐楷是中国书法楷书的顶峰,顶峰面临的是什么?是下坡,是重新开始,唐楷也就是宋体字的起始点。
2.传统印刷与木版刀刻的痕迹韵味
今天版本学家对于宋体字下的定义是:“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起落笔的棱角,应是宋体字的最大的特征,它是雕版刻工们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画进行归纳化处理,形成的特有的装饰化特征,是刻刀留下的韵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质特点,却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这种刀刻的痕迹在传统印刷的过程中,因为印墨和中国纸张的特征,再加上压力,使得最后印制的的成员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宋体字的棱角又稍稍圆润浑厚起来,十分耐看,这无意之中,把楷书的书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体字的典型特征。因此,学书法要上溯秦汉,而设计宋体字却要直追唐楷和宋明的雕版刻刀味,因为,那才是宋体字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体字的秀气,钢筋有力,变化得当,吸引了后人的喜爱。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黑体:机器印刷术的历史产物。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时间,黑体汉字抹掉了汉字手书体的一切人为印迹及其造字渊源,没有手书的起始和收笔;它以几何学的方式确立汉字的基本结构(它是构建性的,而非书写性的),其均匀的笔划宽度和平滑的笔划弧度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充满机器意味的无时间性及共时性特征.
仿宋:顾名思义是宋体的便体,也是印刷体.
❼ 中国书法大字典 什么版本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17
❽ 中国书法最好看的十种字体
楷书:
欧体,颜体,柳体,赵体
行书:
王体(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蔡襄,文征明
草书:二王,张旭,怀素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❾ 书法中,你觉得哪种字体最好看,都有什么特点
一句话:篆书古朴、隶书大气、楷书端庄、行书潇洒、草书奔放。
(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 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 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可以窥见当时毛笔 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 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也叫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 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称之为 "故".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成为主要 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 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 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 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