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森林资源有多丰富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
截至1993年,中国有林业用地面积39.43亿亩,森林面积20.0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13.92%;活立木畜积量117.8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01.3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到1995年6月,全国森林面积累计达1.34亿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为3300多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1998年3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结果,中国森林面积1.34亿公倾,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居世界第五位,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列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列世界第8位。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㈡ 近几年来植树造林的情况
我国植树造林情况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取得巨大成效。一、林业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和林业重点工程的带动下,我国造林绿化事业迅猛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森林资源增长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掀起了植树护绿的热潮,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2009年全国完成造林477.13万公顷和588.47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3.3%。据统计, 1979~2009年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8302.13万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3179.32万公顷,天保工程完成863.06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完成2192.11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577.37万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完成181.97万公顷,长江防护林工程完成601.92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工程完成50.54万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完成170.93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完成429.26万公顷,平原绿化工程完成55.69万公顷。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6200万公顷,是世界上培育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截止2009年底,累计有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据中国林科院评估,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达到157.7亿吨、碳储量78亿吨,相当于燃烧109亿吨标准煤产生的碳排放量。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每年10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我国GDP33.5万亿元的近1/3。二、城市绿化迈出新步伐,部门绿化稳步推进采取拆房建绿、破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植绿等措施,全面加强城市休闲公园、郊野游憩公园、城市道路和水系绿化,以及单位、小区绿化,大力扩充城市绿量,提升城市景观和生态效果。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35.6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37%,绿地率33.29%,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交通运输、铁道、水利系统积极推进通道绿化建设,全国公路绿化里程达到167.7万公里,占全国公路可绿化里程的57.3%;铁路已绿化里程达到33155.2公里,占宜林铁路的73.7%;水利系统已绿化江河沿岸4.55万公里。教育系统认真组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农垦系统以农田防护林和村镇绿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垦区绿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继续深入开展创建“绿色营区”、“生态营区”活动。各级共青团和妇联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三八绿色工程”建设。石油、石化、冶金等企业大力开展厂区、矿区绿化。三、草原建设成效显着国家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有效遏制了全国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势头,部分地区草原生态明显改善。工程区产草量比非工程区提高75.1%,严重沙化草原面积减少20%以上,岩石裸露率降低7个百分点。在重大生态工程的带动下,各地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全国草原围栏6200万公顷,禁牧休牧轮牧面积9867万公顷,累计种草保留面积2867万公顷。我国造林绿化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今后加快推进造林绿化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现有宜林地造林难度加大。现有宜林地的60%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五省区,干旱、石漠化、沙漠化严重,造林难度加大。二是森林、草原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不强。我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只有85.88立方米/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8 %,中幼林普遍存在林分过密或过疏、质量差、生长量低的问题,亟待抚育;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现象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强。三是城市绿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绿化总体发展滞后。此外,近年来持续的大面积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给国土绿化增添了难度,也给巩固绿化成果带来不利影响。2010年,我国统筹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荒山造林、城镇绿化、部门绿化、森林经营,积极实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计划完成造林(封育)592万公顷、森林抚育525万公顷、义务植树25.72亿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㈢ 我国植树造林的有关数据 急需
据初步统计,到2月底,全国完成造林540多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10万亩,封山育林31万亩、完成整地1927万亩、培育苗木10亿株,其中大田育苗7.4亿株、容器育苗2.7亿株,容器育苗比例越来越大,全民义务植树2000多万株。26年来,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104.8亿,植树492.7亿株,如果按照我们造林的平均株数每亩200株算的话,应该说将近2.5亿亩,累计义务植树基地有26万个,面积达到600万公顷,也就是9000万亩,
2007-03-11
㈣ 中国森林覆盖面积是多少在世界排名占第几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不含台湾省)4666.7万公顷,蓄积量10.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㈤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经济价值,还具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吸收二氧化碳、生态旅游等功能。
我国森林面积1991年为12863万hm2,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2008年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149.13亿m3,森林覆盖率为20.16%。过去10a,中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3亿亩,其中,2012年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hm2。陕西省定边县“治沙英雄”石光银,在茫茫的毛乌素沙地南缘治沙斗沙40a,筑造100km长的“绿色长城”。总的发展趋势是全国森林面积逐渐增加。
全国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林业大省:黑龙江、吉林、安徽、福建、湖北、新疆、广西等地。主要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郑州 32.4%、南京 30.1%、西安29.4%、长春28.8%、广州28.7%、武汉28%、南宁25%、石家庄24.6%、呼和浩特22.4%、哈尔滨22%、北京20.1%、合肥20%、长沙20%。
广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桂北和桂西北地区,用材林最负盛名的是融水县“柳杉”,但目前各林业县已无商品林可砍伐。
历来我国的森林开发与管理,只注重森林的直接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巨大的生态价值,导致森林功能减退。我国森林减少一般经历几次大量砍伐高潮:1958年对原始森林破坏最大,几乎交通可到之处再也见不到原始森林了;20世纪 80年代初的破坏更为严重,各地落实承包责任制时许多农民把自己的承包地的林木全部砍光,不少山地几乎寸草不留。
滥伐森林的恶果是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创伤。首先是水资源量的减少,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广西约有1/2的溪河断流或季节性断流,主要是其源头水源林被严重破坏,第二是林地表层土壤大量流失,第三是洪灾和地貌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石漠化等)增多加剧。最典型例子是云南东川一带成为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方;1994年广西大洪灾和1998年长江中游特大洪水。森林的快速减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经济水平低下,为维持生计,人们不得不继续破坏森林,如1985年广西海洋山因滥砍森林发生严重的洪灾和泥石流灾害,但是灾后群众还是继续砍树卖钱度灾。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木材以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的做法完全相反,发展中国家如巴西、马来西亚等都在大量地砍伐热带天然森林。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后我国政府规定禁止砍伐天然林,限额采伐人工林。如“九五”规划起森林采伐限额为2665.1万m3,毛竹采伐限额为56228万根。现在广西的林业县已无木可伐,不得不全部实行封山育林。
㈥ 如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3.04%,中国是如何悄然变绿的呢
如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3.04%,中国是如何悄然变绿的呢?中国变绿了,这是中国长期植树造林,大规模国土绿化的成果,还有很多的沙漠植树人努力的成果。我们进行沙漠植树,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沙漠里面种树成功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我们沙漠植树人每年在沙漠的绿化面积是可观的,并且这个不是一蹴而成的,是长期植树造林的成果,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一起保护地球。
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了,树木或者是一些植物的存活率也高了,以前的时候,我们的科技不发达,在一些沙漠或者干旱的地方,很多的植物都活不了,就算是植树,我们的树木生存下来的也比较少了,但是科技发达,一些在沙漠或者是干旱的地方不能存活的,经过一些列的处理,现在沙漠也是绿油油的,很多人在沙漠种树成为了自己的事业,大家素质提高,觉悟提高,以后中国会越来越绿。
㈦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和近些年来植树造林情况
我国森林总面积15894.1万公顷(折合23.94亿亩) 由于多种原因,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建设任重道远。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3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的速度在不断扩展,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的27.8%,每年还在以100万公顷的面积增加。 林木总蓄积量不足世界总量的3%
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为16.55%,排世界第142位
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世界120位
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21位
年人均消费木材0.22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0.65立方米,比我国高近3倍多,差距十分明显。
银杏,是一种有特殊风格的树,叶子夏绿秋黄,像一把把打开的折扇,形状别致美观。
两亿年以前,地球上的欧亚大陆到处都生长着银杏类植物,是全球中最古老的树种。后来在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出现,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毁于一旦,残留的遗体成为了印在石头里的植物化石。在这场大灾难中,只有在我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至今,成了研究古代银杏的活教材。所以,银杏是一种全球最老的孑遗植物,人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银杏最早的国家,在公元1265年南宋陈景沂着的《全芳备祖》中,就有关于银杏的记载,比世界其他各国都早。银杏是种难得的长寿树,我国不少地方都发现有银杏古树,特别是在一些古刹寺庙周围,常常可以看见栽有数百年和千年有余的大树。像有名的庐山黄龙寺的黄龙三宝树,其中一株是银杏,直径近2米,北京潭拓寺的银杏年逾千岁。而世界上最长寿的银杏,还应数我国山东莒县定林寺中的大银杏,树高24.7米,胸围15.7米,树冠荫地200平方米,据说是商代栽的,距今还可以找到天然的银杏林,这些都证明我国是银杏的老家。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 也称“公孙树”, 相传, 很早以前有位姑娘叫白果,从小死了爹娘, 12 岁就给财主放羊, 受尽了人间苦难。一日, 白果姑娘在山坡上拾到一枚奇异的果核, 把它种在了凤翅山一个山坳里。几年后, 这颗神奇的种子生根发芽, 很快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每年秋天都结满果子。一天, 白果姑娘赶着一群羊来到这棵树下, 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霎时昏迷过去。这时, 只见从树上飘下一位美丽的仙女, 手里拿着几颗从树上摘下的果子, 取出果核, 搓成碎末, 一点点地喂进白果姑娘的口中。片刻, 白果姑娘睁开了眼睛, 那仙女朝她笑了一下, 飞回大树不见了踪影。白果姑娘从树上摘下许多果子, 带回村里, 送给有病的村民吃, 治好了成千上万的咳喘病人。就这样, 一传十, 十传百, 人们干脆把白果姑娘送的果子称为“白果”, 管结满白果的大树就叫“白果树”。从此, “白果树叶降血压, 白果树果核治咳喘”连同白果姑娘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如今, 这株历尽沧桑的白果树枝繁叶茂地屹立在禹州神后的凤翅山上,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