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的大枣之乡是哪里
中国大枣之乡 保定阜平县
阜平大枣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的隋朝就有栽培枣树的记载,现仍有900多年的枣树王,其胸径达65cm。当前阜平大枣以其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八十年代号称中国大枣第一乡。2000年又被评为中国大枣特产之乡。阜平现有枣树面积40多万亩(含零星枣树折合面积),1500多万株,其中挂果枣树600万株,主要分布于县城东南部的8个乡镇,130多个行政村,涉及3万多户,13万口人,常年产枣8000万斤,最高年产可达1亿斤,因其面积大、产量高,又被中国林业局评为“中国大枣之乡”。
② “中国早熟红枣之乡”位于我国哪里
中国早熟红枣之乡,在我国新疆的托克逊县。这里气候适宜、红枣优质,而且得到国家林业部门认可和政策扶持。“中国早熟红枣之乡”的美称,实至名归。
因为托克逊早熟红枣市场销售得好,消费者评价高,国家林业部门在2015年以官方认定的方式,确立托克逊县“中国早熟红枣之乡”的称号。这使得早熟红枣之乡的名声,从民间口耳相传转而得到官方认可。国家也针对托克逊县制定了红枣产业帮扶政策,促进早熟红枣的产销对接,为红枣种植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托克逊县因其适宜的气候条件,盛产品质优异的早熟红枣,而且得到官方认可与政策帮扶,红枣产业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③ 滩枣是什么枣
黄河流域两岸地带培育的大红枣,俗称"滩枣",学名"木枣",是山西四大名枣
滩枣
之一。恒丰滩枣产自无污染的中国红枣第一镇——山西柳林三交镇,中国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孟门镇黄河滩枣亦为上乘佳品,其特点颗粒硕大,呈圆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软润香,素称"人参果"。这两地是中国红枣之乡——柳林县的红枣主产区,远销国内外 。 在山西陕西黄河交界,临县丛罗峪,陕西佳县都是有名的黄河滩枣之乡。
④ 柳林红枣的介绍
柳林红枣是产于中国山西吕梁地区柳林县的一种红枣品牌。 主要由产于柳林的木枣加工而成,其中也包括未进行加工与开发的鲜枣。 柳林红枣为柳林三大特产之一,三交红枣最为有名,盛产木枣,三交镇被国家农业部誉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柳林木枣的主要产地在地处黄河沿岸的三交乡(在2000年前后,这里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红枣第一镇’的美誉)。这里属峡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红枣生长的生理化活动和糖分积累。
⑤ 国家批准的大枣之乡都有哪些
我国的大枣之乡包括:
宁阳大枣:山东大枣最出名的还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被称为中国大枣之乡。宁阳大枣闻名于世,以其枣大极其甜而闻名,南宋文天祥写诗赞美宁阳“桑枣人家近,蓬蒿客路长”。
枣庄大红枣:枣庄素有“女娲圣地,万亩枣乡”之称,并且枣庄所产红枣均产自丘陵山区,无水源灌溉,无专人管理,真正有机的自然成熟无农药优质红枣。
稷山板枣:华夏稷山板枣距今栽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皮薄、肉厚、核小”着称于世。2009年,在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果蔬流通协会等单位评选稷山板枣为中国十大名枣之首。
太谷壶瓶枣:中国十大名枣之一,是新疆和田玉枣的母种,因地域范围有限且品种优良而被移植。
阜平大枣:阜平大枣属婆枣,是全国700多个品种中干食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
行唐大枣:行唐大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行唐是千年古县、红枣之乡,是我国红枣文化的富集区。
阿克苏红枣:阿克苏红枣从生产技术、果品品质、高产高效丰产枣园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新疆打造的“中国枣园”中,阿克苏实验林场被誉为“中国枣园中的枣园”。
若羌灰枣:若羌红枣有四千年的历史,古时品种少,当地人把红枣视为最珍贵的果实。若羌“情香的”红枣经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评选认定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
和田红枣: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红枣。和田红枣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人们称赞枣是“天然的维生素丸”。
清涧狗头红枣:清涧县红枣栽培有四千年历史,以老舍古乡王宿里村千年枣林为证。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第六部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⑥ 丛罗峪镇的红枣产业
丛罗峪镇地处临县西部,濒临黄河,与陕西佳县,隔黄河相望,属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红枣总产量514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783万元,人均年收入921元。该镇交通便利,油路直通县城,村村通上了程控电话。
丛罗峪镇有“天下红枣第一镇”的美称:一是栽培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二三百年前,当地群众就开始人工栽培,二是红枣产量大。全镇枣林面积35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正常年景红枣产量可达1000万公斤,光红枣一项收入就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5%以上;三是红枣质优。经专家测定,红枣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丛罗峪镇的红枣资源能够发展成为现今的规模,一方面得益于市场规律中价格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得益于科学的决策。首先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两届党委、政府都把“以枣兴农求发展,科技兴镇促转变”作为兴镇富民的发展战略,把红枣产业作为全镇的“龙头产业”来抓,作为全镇经济大舞台的“重头戏”来唱,充分利用农田三项基本建设大搞红枣林营造,7年累计新发展红枣林1.6万亩,为红枣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依靠科技求发展。累计开展红枣专题培训32次,培训红枣技术人员2000余名,建立红枣丰产示范园26个,红枣优种育苗基地3个,累计嫁接赞皇大枣、梨枣等优良品种约2000余亩;而且在贮藏保鲜和加工包装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加大力度搞“硬件”。1998年油路工程竣工直通县城;1999年程控电话安装完毕,全镇33个村全部开通,信息准确而快捷,为全镇红枣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四荒”治理政策优惠。他们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地县关于“四荒”治理的意见和办法,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一包50年,谁投资谁受益,集体不得干预。从而创造了“股份制”承包“四荒”的治理模式。累计治理“四荒”面积8000亩,营造红枣林约12万株。
⑦ 天下红枣第一镇
中国红枣第一镇山西柳林县三交镇,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是全国八大名枣之一的木枣产区,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枣集散地之一。
⑧ 请问谁到过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
我没去过!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
编辑本段概况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东邻离石,西滨黄河,北接临县,南邻中阳、石楼。总面积1288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柳林镇。邮编:033300。代码:141125。区号:0358。拼音:Liulin Xian。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柳林县辖8个镇、7个乡:柳林镇、穆村镇、薛村镇、庄上镇、留誉镇、三交镇、成家庄镇、孟门镇、李家湾乡、贾家垣乡、陈家湾乡、金家庄乡、高家沟乡、石西乡、王家沟乡。
柳林县位于吕梁山西麓,东邻离石,西靠黄河,北与临县交界,南与中阳、石楼接壤。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现辖 5镇20乡,人口26.92万。柳林县辖8个镇、7个乡:柳林镇、穆村镇、薛村镇、庄上镇、留誉镇、三交镇、成家庄镇、孟门镇、李家湾乡、贾家垣乡、陈家湾乡、金家庄乡、高家沟乡、石西乡、王家沟乡。
柳林县系1971年始建的新县,由原离石县西部的十三个公社、一个镇和原中阳县西北部的十二个公社组成,因县址驻柳林镇而得名。
编辑本段地理气候
柳林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中段西侧,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三川河横贯全境,由于流水切割,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沟谷走向多由东向西,南北羽毛状排列。境内较大的垣面有东部龙门垣乡的东垣、中垣、西垣;西部石西乡的呼家垣、刘家垣等 ,其余大部分为梁峁沟壑地形 。只有三川河两岸有狭小川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该县主要蔬菜产区。县东北王老婆山海拔1525米,为该县最高点。境内主要河流有三川河、金家庄河等,均向西注入黄河。该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9.2度,一月均温 --7 度,七月均温22.7度,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80天至190天。
柳林县农作物以小麦、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等为主。
编辑本段资源产业
柳林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铝、石英、云母、石膏、花岗岩等,其中煤炭储量最多,分布最广,且质量特优,堪称“国宝”。主要工业有煤炭、电力、机械、化肥、水泥、石灰、陶瓷、制砖、食品加工等行业。 柳林县交通便利,境内有307公路通过 ,孝义至柳林穆村的支线铁路建成通车,使境内的煤焦等物资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 柳林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贺昌烈士的故乡 。1936 年红军东征时,周恩来、彭德怀、毛泽东、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柳林境内部署和指挥过红军战斗。 柳林县城内的香严寺 ,相传为古离石县唐朝八大寺庙之一 ,地处山腰,苍松环绕,翠柏成荫,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该县着名古迹之一。柳林南山寺,位于柳林县北部黄河岸边孟门镇南山,又名灵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曾为山西永宁州(今离石)唐代官建八大寺院之首,统领山西、陕西两省今离石、柳林、中阳、临县和吴堡、绥德六县的一百多处寺庙。 柳林红枣,最高年产2000万斤,其中三交等沿黄河岸的木枣以其皮厚核小,油大含糖高而驰名全国,三交被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副产品乌孝(熏枣)、蜜枣、糖枣已打入国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该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柳林县的孟门为大禹治水第一门。
柳林县系1971年始建的新县,由原离石县西部的十三个公社、一个镇和原中阳县西北部的十二个公社组成,因县址驻柳林镇而得名(出处)。山西省革命委员会1971年7月5日报告实施,国务院1973年10月5日正式批准。
柳林县辖5镇20乡。
柳林县辖:柳林镇、穆村镇、留誉镇、下三交镇、成家庄镇、孟门镇、李家湾乡、东洼乡、贾家垣乡、龙门垣乡、陈家湾乡、龙花垣乡、军渡乡、薛村乡、杨家峪乡、庄上乡、金家庄乡、张家圪台乡、苇园沟乡、高家沟乡、贺家坡乡、石西乡、吉家塔乡、刘家山乡、西王家沟乡、
2000年,柳林县总人口282840人,各乡镇人口: 柳林镇 56934 穆村镇 23217 下三交镇 12452 成家庄镇 14699 孟门镇 8718 留誉镇 8501 李家湾乡 13737 东洼乡 4739 贾家垣乡 5617 龙门垣乡 9262 陈家湾乡 10646 龙花垣乡 7337 军渡乡 6624 薛村乡 12620 杨家峪乡 6289 庄上乡 9363 金家庄乡 10850 张家圪台乡 5940 苇元沟乡 7303 高家沟乡 10452 贺家坡乡 7177 石西乡 10267 吉家塔乡 7363 刘家山乡 7067 西王家沟乡 566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柳林县辖柳林、庄上、孟门、成家庄、穆村、薛村、三交、留誉8镇,王家沟、李家湾、贾家垣、石西、高家沟、陈家湾、金家庄7个乡,分辖3个居民委员会和573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辖34个居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辖1612个村民小组和121个附属自然村。
⑨ 内黄县景点
无梁殿、大兴寺塔、内黄槐林、千年枣园、枣林公园等。
1、无梁殿:位于内黄县城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西。原为玄武帝庙大殿,因建筑无梁而得名,它不仅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而且对研究建筑物的抗震、抗洪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大兴寺塔: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冲击,仍巍然屹立。
3、内黄槐林: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的植树造林活动,现已形成12万亩规模,集中在县南二帝陵区和县西老塔坡。槐林环抱,二帝陵和唐塔显得更古朴典雅。三春时节,槐花盛开,幽香扑鼻,槐花既是野餐美味,可蒸可调,也是蜜源,赶蜂人汇集在这里,蜂群嘤嗡,以酿制的槐花蜜而闻名。夏秋时节,蝈蝈潜伏草丛,鸣唱此起彼伏。
4、千年枣园:位于六村乡千口村,紧临汤濮铁路。古枣园占地面积500亩,树龄大多在1000年以上,树围在170㎝左右,古枣树树冠开张,树势雄伟,虬髯盘旋,一棵挨着一棵。其中枣树王胸围190㎝以上,几个侧干的直径也达120㎝。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千口一带搜捕刘汉生、王从吾等早期共产党人,对红色沙区革命根据地疯狂扫荡,千口村外围的枣树被毁,中间的枣树幸免于难。直到如今,外围重新栽植的枣树和内圈的古枣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古枣树仍长势喜人,成了战争风雨的见证。
5、枣林公园:位于后河镇西乜固村,是一处集文化知识性、生态休闲性、趣味观赏性、参与互动性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内黄大枣林分布在卫河以南12个乡镇,连片成林,面积42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枣乡。内黄种植大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内黄大地枣林似海,绿意盎然。各乡镇中,面积产量以后河镇为最大,居中国乡镇之首,素有“中国红枣第一镇”之称。内黄枣林,发展,形成独特的农业间作模式,成为安阳市“特色农业县”。
⑩ 请问大枣之乡在哪里
大枣之乡
行唐红枣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策》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有面积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行唐山区丘陵13个乡镇,其中行唐墩子枣10万亩,行唐长枣9万亩,行唐大枣10万亩,行唐玉女红金丝枣1万亩,经多年选育出了红枣优良新品种玉城脆,现已推广100多亩,目前行唐红枣最高年产量1亿多斤,常年产量8000多万斤,好果率达90%以上,产值15亿元,其产量占全省第三、全国第五,1998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批准,行唐红枣及系列产品被注册为北国红。行唐红枣已成为行唐优势产业,经济支柱。
1990年元月全国在北京召开的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行唐红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同类展品中名列前矛,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农民日报》都分别报道了行唐红枣参展盛况并对行唐红枣品质、特点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行唐红枣誉满京华。1991年12月中国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新食品展交会上行唐红枣独领风骚,被授于"鹏城杯"奖,99年9月行唐红枣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行唐红枣驰名中外。行唐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枣之乡”。
为了支持红枣发展,1986年县人大通过决议将行唐红枣定为"县树"。94年县人大通过决议《加快30万亩红枣基地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将行唐红枣列为"两红一白"三大优势产业之首。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精品工程及科技兴林战略,制订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行唐红枣以年三万亩的速度迅速发展。目前行唐红枣已发展到3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