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古代先贤在哪里

中国古代先贤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9-10 07:34:16

⑴ 中国古代有哪些哲学先贤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2、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3、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着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4、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着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着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着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6、“大一统”的设计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学取得正统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着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着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7、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8、“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9、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宗羲(1610-1695) 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着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

10、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
(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

⑵ 古代文学宋代的先贤介绍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宋词、元曲齐肩并立,花开各异。但我却喜欢——宋词。

词起源于隋,其发源之初仅是可滥觞的一泓清浅,至宋代,因着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创作视野的不断开阔,创作技巧的不断新变,其发展形势更如江出三峡,一泻千里,吞天坼地,溅玉喷珠,挟五湖百渎之水赴海朝宗,最终演为略具波澜、力能浮舟的溶溶流川。

在两宋众星璀璨的词作家里,我所喜者惟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而已。

(一)苏轼

苏轼——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东坡一生仕途偃蹇,远谪南荒,但他生性倔强。将一生的多舛诉诸笔端,将心中的块垒化作词篇。我们透过他的词见证了他的豪放、婉约、旷达。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友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其词或表现为平冈突骑、锦帽貂裘、挽弓射虎时的激昂慷慨,或表现为骤雨穿林、芒鞋竹杖、吟啸徐行时的开朗旷达,或表现为大江酹月、故国神游、缅怀英杰时的沉郁悲凉,或表现为长路走马、酒渴思茶、叩问农家时的随和平易,或表现为生死两茫、满面如霜、悼怀亡妻时的婉约惆怅。

苏轼——爱哉!

(二)辛弃疾

南宋——一个剑与火、血与泪的时代。战与和、战与降的斗争从未止息。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面对这一切,只要是具有正义感的词人,谁还能镇日价偎翠倚红、浅斟低唱?谁还能镇日价雕琢章句、锱铢官商?他们拨动铜琵琶,叩响铁绰板,放开关西大汉的粗嗓门,高歌抗战,高歌北伐。一批爱国词人用自己动脉中沸腾的血液写成了——豪放派。

南宋爱国词潮中上升到巅峰的便是辛弃疾。他出生于北方沦陷区,青年时即参加义军,献身抗金复国的大爷。南归后却始终不得朝廷信用,屡官屡罢,壮岁被投闲置散于乡里达二十余年之久,北伐宏愿蹉跎成空。其将才相略既无处发挥,一腔忠愤遂尽托之于词。无论高楼登眺、寒窗夜读抑旅途书壁、归隐题轩,无论移官留别、饯客赠行抑元夕观灯、中秋赏月,无论遣兴写怀、侑觞祝寿抑抚今追昔、论史谈经,他那横戈跃马、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豪情壮志,那因受昏聩无能的统治集团压制、排挤、打击,长期郁积而成的一肚皮不合时宜,随时随处,一触即发:击筑悲歌,不让荆轲《易水》;揭喉高歌,肯输刘季《大风》?浩叹沉吟,无非块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那股浑厚苍茫之气,那支雄奇奔放之笔,不但曲子里缚不住,就连词最起码的句度也无法范围了。他进一步解放词体,散文句法从此在词中通行了。

(三)李清照

两宋词作家中,英雄男儿辈出,却也有一朵娇弱红颜。她的一生和创作横跨两宋,早期以其特有的那份纯挚和缠绵悱恻而卓然名家。南渡后,她的《乌江》诗句句燃烧着火焰,其对于抗战之态度的坚决,绝不亚于任何一位豪放词人。她晚期写个人沦落天涯、孤苦无告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典型地涵盖了当时千千万万的北方难民在国破家亡后的共同遭遇。爱你,易安。

北中国的丧失,在爱国志士们如剐肠剜目,痛心疾首;而对于南宋小朝廷,则只当是切除了半个胃,并不十分妨碍他们啖肥饮甘。“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或许正是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才造就了这颗颗璀璨明星。历史的车辙滚滚向前,文学浩洋中的往哲先贤,我将永念。

⑶ 搜集诸城历史上10个历史名人简介

1、公冶长

公冶长(前519—前470),又称公冶氏,名苌,字子长、子芝。汉族,春秋时齐国人(一为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着名文士。

2、樊崇

樊崇(?—公元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末年着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

樊崇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樊崇起义,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后任御史大夫,最终樊崇和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被刘秀所杀。

3、伏无忌

伏无忌九世祖儒,系济南伏胜之后,武帝时人,因其客居东武教授,后世子孙遂居于此。无忌五世祖湛,曾辅佐光武成就帝业,被功封为不其侯,食邑3600户。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去世,光武帝赐葬,其声势甚隆。父晨,母为高平公主,女为顺帝贵人,孙完尚阳安公主,伏完有一女伏寿为献帝皇后,世代皇亲国戚,显赫一时。至三国时,伏寿被曹操所杀,宗族受到牵连,后世因而衰败。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汉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受诏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

元嘉年间(151—152年),又受诏与黄景、崔寔等人一起撰《汉记》。此时,他自采史料,册着事要,编成《伏侯注》(又名《伏侯古今注》)一书。《伏侯注》记事上自黄帝,下迄汉质帝,今有辑本1卷传世。

4、赵明诚

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或德父),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南宋初年官员、学者,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青少年时期随父居住在京都汴京,后入太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开始为官,但其仕途并不平坦,生活也受到当时朝内党争的冲击。

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去世,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

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任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官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5、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6、陈烨

诸城人,字光宇。嘉靖四十年(1562)举进士。

为诸生,有志行。嘉靖三十一年(1553),赴乡试,知县杨继盛张宴饯送于稠众中,深器之。四十一年(1562),举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榷浙江南新关商税,力除夙弊。

历屯田司,进员外郎中,奉使督修永陵,以劳绩着,翟正定府知府。被劾,将同州知州,迁南刑部郎中,出为延安知府,陕西巡抚曹疏荐之,称为三边不群之才,诸郡循良之最,升延宁兵备副使。

悉力饬政,捕妖僧法晓、巨盗刘江等,皆置之法,数百里倚为长城,玺书褒嘉。年七十,致仕去。

7、李澄中

李澄中(1629.8.7—1700.6.22)字渭清,号雷田,又号渔村、怡堂,晚号“秋水老人”、“艮斋老人”。山东诸城箭口镇辛庄子村人,后迁居县城超然台下。

诸城无忌李氏十世祖。康熙版《东武李氏族谱》主修人。生于明思宗崇祯二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年七十二岁。清初着名文人、史学家、诗人、藏书家。一生着作颇丰。其诗、赋墨迹部分珍藏于诸城市博物馆。

8、丁耀亢

丁耀亢,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享年七十一岁。 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后又称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明末清初小说家。

丁耀亢出身于一官僚家庭,祖父纯,父惟宁都中过进士,父官至湖广勋襄兵备按察副使,弟兄六人中也有数人科举获名。

代聪颖过人,颇有智谋。但他在科场屡试不第,后得进充任教习,郁郁不得志。

明末清初,国事腐败,弊政多端,阶段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清入关前后的战火燃及山东,丁耀亢饱尝了战乱之苦。

丁耀亢怀才不遇,倜傥不羁,把这些情感志趣流于笔端,撰写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作品,成为一颇具个性的文化人。

9、窦光鼐

窦光鼐(1720~1795)清代官员、学者。字符调(一说符调),号东皋,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西郭家端口村人。干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

历督学政,所得士位至公卿者众。窦氏立朝五十年,风节挺劲,无所阿附,清高宗深器重之。诗文宗韩杜,制义则自成一家,着有《省吾斋诗文集》。

10、王尽美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端口会员。同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任主编。

1922年1月,他和邓恩铭、高君宇等人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6月,为适应工人运动发展需要,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建立,王尽美任主任。7月,他赴上海出席党的二大。

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任总工会秘书。同年2月,被反动军警逮捕,后被工人营救获释。继续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

党的三大后,王尽美根据党的决议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于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去北京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国民会议运动讲演大会。

1925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进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

他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并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4月,他去青岛与邓恩铭等一起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

同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诸城

⑷ 孔子庙中供奉的中国古代先贤子有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东位西向的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位东向的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

⑸ 古代有哪些着名的先贤大儒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2、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3、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着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4、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着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着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着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⑹ 中国古代有哪些圣贤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2、闵子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3、冉耕

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冉雍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

4、宰予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着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

⑺ 中国历史最有名的五位先贤

这个真心不好答,不过我国有五贤祠,你可以 参考下,这个因人因地而异:
五贤祠有1.山东省泰安市五贤祠:五贤祠在山东泰山普照寺西北。北宋学者孙复、石介在此建泰山上书院。理学家胡瑗曾访学至此。明嘉靖年间在此建祠,祀孙、石二先生,后增祀胡瑗,称三贤祠。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重修时,又增祀宋焘和赵国麟,遂易名五贤祠。2.山东省临沂市五贤祠:位于王羲之故居院内。明嘉靖年间沂州知州何格所建,祭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人。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五贤祠:位于马踏湖青丘。清干隆年间,青丘上始建“三贤祠”,中有鲁仲连、诸葛亮、苏东坡三贤士塑像。
摘自http://ke..com/view/460293.htm?fr=aladdin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先贤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白刺参是什么 浏览:914
英国留学可以办什么银行卡 浏览:253
意大利文图拉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672
中国去伊朗开车怎么去 浏览:761
印度卖的烟酒怎么清洗 浏览:547
民国时期英国为什么要占领越南 浏览:260
越南i5笔记本4500多少钱 浏览:199
伊朗进口天然气有多少 浏览:108
印尼金田黄为什么不香了 浏览:33
越南疫情今天新增多少 浏览:304
印尼为什么要戴头巾 浏览:532
越南小商品城越南咖啡多少钱一袋 浏览:375
南宫市中国棉花之乡是哪里命名的 浏览:143
英国音箱多少钱一对 浏览:784
中国有哪些气质女星 浏览:244
印度牛皮为什么这么便宜 浏览:502
印尼旅游注意什么时候 浏览:829
最火的越南童音是什么歌 浏览:379
孟买和伊朗什么关系 浏览:765
意大利青皮是什么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