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在航天技术等各领域都领先中国,是真的吗
你的老师说得太对了,印度在许多领域都领先于中国。就像印度的GDP增长率是7.5%,而中国的GDP增长率只有6.5%,如果两国都保持同样的增长率那么印度只需要50到60年就能赶上中国的GDP了呢,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哟。
所以在政治体制方面,印度也领先于中国。在语言方面,印度讲英语的人数比中国多得多。而在印度,衡量一个人的智商主要取决于他对英语的理解程度,所以从这个定义来看,中国在平均智商上也远远落后于印度。
② 印度的航天业发达还是中国呀
中国的航天技术很本土化,几乎都是国产水平制造。
印度的航天业技术,几乎全是进口拼接制造的水平。
和中国不是一个档次。
③ 中国与印度谁的航天技术更先进
中国航天技术基本上依靠自主发展,自然技术更先进的
④ 中美印三国都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哪国的技术最先进
论技术,中国排第二,美国第一,印度最后。⑤ 印度航天比中国厉害吗 印度航天技术怎么样
某些技术因为可以买得到美俄的技术,所以看上去比中国厉害,但是总体和中国相比弱爆了。
在航天国家中,美俄属于第一梯队,中国属于准第一梯队,印度是标准的第二梯队,印度没有大推力火箭,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不能独立完成载人航天。依靠美俄的技术,完成了所谓的低成本火星探测计划,算是比较呵呵的。
⑥ 印度为什么比中国先登陆火星
印度能率先进入火星轨道,首先是它基本具备这个实力,虽然也是“踮着脚尖”,并得到欧洲航天局的帮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进行深空探测的不同指导方针。
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MOM)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使得印度成为第一个成功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亚洲国家。在外界传统印象里,印度航天技术远不及日本和中国,中国航天专家24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个结果不是技术上的差别,而是因为印度探火星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要在航天领域拿一个亚洲第一。
印度这次首先是要争取政治意义,之后才是工程意义,科学意义排在最后面。印度在卫星、探月、载人航天方面都没有拿到亚洲第一,甚至载人航天领域还是空白,所以急需借助这次探火星抢到一个亚洲第一。这次探火星不仅费心力找了一个空当,甚至还冒了很大技术风险。
他们在火箭推力不足的情况下,绕地球飞行20多天不断加速,借助“扔铁饼”的方式把自己扔进地火转移轨道。目前来看,印度这次在轨道设计、地火转移、测控通信、进入火星轨道方面是成功的,接下来就看科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了。
印度的着陆技术仍需进一步的完善
2019年10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暂命名为“火星一号”,并计划于2020年发射。尽管我国有过在月球成功软着陆的经验,但至今还没有勘探火星的经验。我国设计的“萤火一号”没能成功前往火星。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勘探火星的实力,当年的萤火一号是搭载在俄罗斯的火箭上,由于火箭变轨失利没能去成火星,这原因并不在于我国的技术问题。2020年,是我国的火星年。在载人航天、月球勘探和空间站建造取得阶段性效果之后,我国也将展开真正意义上的火星勘探。
依照方案,我国将会在下一年的火星勘探窗口,用自己的火箭发射火星勘探器,而且要一步完成火星软着陆。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印度缘何先于中国探火星中国航天不需火星证明
⑦ 印度的军事实力和航天技术能和中国比么
航天技术中国是全面超过印度的,这个毫无疑问,主要是主席当年高瞻远瞩,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比印度早,而且早期投入比印度大。
军事实力方面分情况了,
核武器中国比印度强,领先10年到15年应该不成问题,
核潜艇方面我们也强很多,还是由于我们起步早,
飞机方面差不多,都不强,飞机的发动机方面都搞不定。空军方面,中国比印度强一些。
航空母舰方面,印度比我们的确强很多,
我个人觉得整个海军方面,印度都比我们强一些,
陆军就算了,我觉得我们肯定强很多。
但是印度的军事引进比我们方便很多。这个中国很吃亏
⑧ 中国与印度谁的航天技术更先进
印度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落后,世界排名前十的富豪居然有4个印度人,实在让人吃惊。
就现在而言中国航天领先印度,主要是在载人航天方面。按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可将世界航天国家分为三个方阵,美国、俄罗斯为第一方阵,欧洲空间局、中国、日本、印度为第二方阵,加拿大、巴西、韩国等为第三方阵。 中国上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因此,中国目前虽然处于航天第二方阵,但与第二方阵其他成员相比又要领先一些。
1963年,印度在顿巴建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火箭发射台,并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从苏联的火箭发射场发射了印度第一颗自制卫星。1980年7月18日,印度首次从本国的发射场,用自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具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目前,印度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发射各类卫星30多颗。这些卫星在印度教育、卫生、减灾、自然资源利用、国防等方面均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印度的运载火箭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4月,印度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重达2.54吨的通讯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国行列。目前,印度已拥有4种类型国产运载火箭:“卫星运载火箭3(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2001年10月22日,印度成功地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02年2月9日,印度航天科学家对印度自行开发的火箭超低温发动机进行了一次试验,并取得成功。运载火箭使用这种发动机可以将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2004年9月,第二代“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一颗重达1.95吨的教育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5个国家具备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的能力。
印度已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仅航天计划的主要实施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就拥有1.68万人。今天的印度已经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并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研发体系,在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卫星发射、跟踪、制导及控制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
据悉,印度内阁已批准一项预计耗资1亿美元的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作为计划的第一阶段,印度将于2008年前发射一颗小型环绕月球的无人探测器,并以此为基础,准备在2015年之前实现宇航员登月。
而印度的整个“登月”计划将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向月球发射探测装置,然后发射登月机器人,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最终帮助印度宇航员登月。
在第一阶段中,无人月球探测器将携带配有红外线和X射线频率的高精度遥感装置。这一装置与探测器一起将在距离月球100公里高度的环月球轨道运行两年,这期间,它将勘察月球表面,绘制完整的月球成分地图和三维地理图。
目前,有关探测任务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已经开始。
⑨ 印度的航空航天能赶超中国吗
实话:印度是不可能赶超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原因,要想成为航天大国乃至强国,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航天测控体系。没有航天测控网做支撑,火箭再先进,卫星、飞船再凶猛也是白搭!因为没有先进的测控网,你搞航天发射,定轨,返回之类的事情基本属于“跟着感觉走”。目前世界上,航天测控技术最先进的当属美国,俄罗斯紧随其后而中国也在2000年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天测控网,可满足未来10年我国中低轨道卫星和部分高轨道卫星发展的需要。
大家看,航天测控技术在世界上排得上号的美、俄、中都是清一色的国土面积大国,其原因就在于由于地球曲面影响,要保证对在轨飞行器的全程测控,就必须建立起分布较广的测控站,而大国由于国土面积大,因此,建立大范围的航天测控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便如此,光在本国领土上建立测控网还不够,还必须在海外建立属于自己的测控站。美国搞全球防御,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因此美国主要依靠在它国建立陆基测控站来实现。而中、俄两国在国外势力有限,因此采取的是以航天测控船为主,适量在它国建立陆基测控站来实现航天测控的布网。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国在一有重大航天任务时,4艘“远望”号就会齐刷刷的出征的原因。即便这样,我国也不能保证对所有卫星飞船的百分之百的测控。
而印度,国土面积虽大,但经度范围过窄,在自己领土上建立测控站效果有限,因此只能依靠在它国或使用测控船来实现布网。印度能在它国建立自己的测控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搞测控船,说实在的,它真的玩不起。首先印度没有像中国这样的造船工业,无法自建大吨位的测控船。向国外进口,似乎测控船还没听说有哪个国家搞出口的。并且,印度要想建成中国这样规模的测控网,所需要的测控船肯定比中国多,因为它的国土就比中国小很多,还没有海外基地,7、8艘规模的测控船队,对于印度来讲,也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
由于印度自身条件所限,因此它不可能建成能满足载人、甚至高轨道测控要求的测控网来。所以,对于印度来讲,搞载人航天,乃至登陆月球,只不过是场赌博游戏而已。
受国土面积所限无法建成完善的航天测控网,是很多小国不能成为航天俱乐部VIP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只敢弄它的H2搞发射实验,欧洲那么多国家要联合起来成立欧空局来搞航天的重要原因。
其次,航天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载人航天,更是牵涉到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要求一个国家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优秀的科技研发能力,以及强大的经济和政策支持。而印度除了软件外包做的有点名堂外,其余条件一个都占不了,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无法达到能和中国媲美的水平,所以印度根本不具备搞高端航天技术的基础。
以载人航天最重要的航天医学工程为例,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已遴选出我国第一代航天员。虽然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是在92年,但我们其实从60年代开始便积攒相关的技术以及人才。而印度呢?他们的航天员的确比中国的航天员上天上得早,但那只不过是借别人的鸡下蛋而已,换句话说,跟俄罗斯那位富豪搞的航天私人旅游差不多。
印度在航天技术方面落后中国的年份应该是相当的大,而且他们并没有一个适合自身国情的航天发展规划。对于如何应用航天技术,如何实现产业化,如何实现军用民用结合,如何正确合理的开发太空资源,印度人的认识几乎为零。而他们提出的载人航天,登月等计划,给人的感觉更像是5岁小孩子使性子,跟大人横一样,显得更为冲动和不理智。
印度不是不可以搞航天,它能发射一箭多星,能回收返回式卫星(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无人太空舱,说得跟中国的神舟一号一样,实际上顶多也就是我国70年代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水平,而且里面的载荷可能还没有我们的实验卫星实在),说明它还是有些本事的,但它应该量力而行。我认为,印度可以重点从事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由于其纬度较低,更适合发射同步轨道卫星,又由于其具备了一箭多星的能力,因此小卫星的商业发射,印度也可以分一杯羹。不过对于层次更高的载人航天,乃至登月和空间探测,我看印度还是休矣!!
⑩ 印度载人飞船也要发射,和我国相比,印度的航天实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起始于2007年,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承担。
从2007年开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进行了600公斤太空舱回收实验(SRE),并且使用极地运载火箭(PSLV) 将太空舱发射升空,在近地轨道运行12天后返回地球。
在之后印度还进行了乘员舱大气再入实验,以及2018 年的中止试验,这让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飞行所需的耐热材料、技术和程序。
我国的载人航天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其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但依靠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们,在欧美人的质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载人航天壮举,现在还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初步建设,在航天领域,我国绝对处于头部集团。
印度在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10多年过去了,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研制出袖珍版的“加甘杨”载人飞船,这个只比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要重一点。说白了,也就是让宇航员到太空里面去体验一把,什么科学实验根本就不可能进行,拍上几张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于舱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总体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载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在上世纪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为航天强国,印度还有不少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