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个县慕姓最多

中国哪个县慕姓最多

发布时间:2022-09-12 09:31:45

⑴ 慕容改姓什么姓了

慕容改姓慕姓。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到东北部去建立了鲜卑国,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后来慕容姓的后人,有的地区慕容改姓慕姓。

慕姓分布情况

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二十九位门阀,慕姓遍布全国,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安徽涡阳一带有其后裔近万人,而且其居住村庄也大都冠有慕字称谓,陕西吴堡慕家原分布慕姓约几千人,山东栖霞市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万人。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中国哪个地区姓“慕”的比较多

慕容姓族人与中原的交流,也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频繁,慕姓人居住中原、江南的也都多见了。关于慕姓的分布情况不全。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千口人,为一大望族。其子孙遍布全国乃至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等。
现山东莒国古都——莒县,慕姓较多,近千人,亦有一村——慕家庄,多为慕家子孙。1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乡大慕庄村
2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乡小慕庄村
3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彭店乡慕寨
4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韩陵乡东慕村
5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韩陵乡慕村
6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韩陵乡西慕村
7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乡慕庄村
8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南贾村
9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慕)庄村
10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马村乡慕庄
11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慕营村
12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龙泉乡慕庄
13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来集镇宋楼村
14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平陌乡
15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岳村乡竹竿园村慕家沟村
16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苟堂镇土门村
17 河南尉氏县南曹乡中荣村
18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慕李村
19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慕老家
2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慕牌坊
21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慕小庄
22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慕营
23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中心慕小庄
24 安徽省巢湖市和县历阳镇白慕村
25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细巷乡慕岔村
26 甘肃省庆阳环县市樊家川乡慕家河
27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樊家川乡慕家塬村
28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四合院乡慕油坊
29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经乡慕塔庙村
30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太平乡慕坪村
31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新集乡慕家山村
32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新集乡慕家源村
33 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马跑泉镇慕滩村
34 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皂郊乡慕水沟村
35 山东临沂莒南县慕家官庄(现已改为后官庄)
36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阳镇慕家庄子村
37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阳镇七里墩子
38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西慕村
39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王连镇东慕家村
4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王连镇慕家屯
41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王连镇西慕家村
42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九台镇慕容店村
43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九台镇慕容老庄村
44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丰仪镇慕院夼村
45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兰高镇麻院慕家村
46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石良镇大慕家村
47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石良镇丰仪店村
48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石良镇慕院夼村
49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文基镇慕家村
50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观里镇慕家泊村
51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观里镇慕家店村
52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观里镇慕家庄村
53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栖霞镇慕先庄村
5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商城路街道慕王村
55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慕仪村
56 陕西省清涧县郝家也乡杨小慕家沟
57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振兴慕郑村
58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慕新庄村
59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郝家也乡康小慕家沟村
60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郝家也乡慕家兴庄村
61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郝家也乡杨小慕家沟村
62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镇慕家河村
63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薛家峁镇慕家沟村
64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郭家沟镇钻天嘴村
65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寇家塬镇慕家塬村
66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寇家塬镇慕家塬村
67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镇慕家崖
68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镇慕家崖村
69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慕家下山
70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慕家下山村
71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刘千河乡慕渠村
72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乡慕渠村
73 陕西吴堡县薛下村乡庙岔上村
74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慕坑村
75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后慕村
76 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外的圣慕村
77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可慕村
78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刁坊镇荷慕村
79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慕姓
8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慕道村
81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三里镇慕古村
8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洲县
8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慕恭村
8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凌慕村
8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县苏圩镇慕村
86 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仁慕村
87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故城镇复立村
88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慕义寨村
89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株林镇慕义畈村
90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红岩镇巷子村
91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武水乡慕冲村
92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水洞底镇慕长村
93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水洞底镇慕农村
94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亨通镇慕家村
95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亨通镇慕家屯
96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慕家粉坊村
97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镇徐慕村
98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慕府
99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市陆慕镇
1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镇长寿村慕义庄村
10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镇曹慕塘
102 江苏省吴江市桃源镇铜罗社区严慕村
103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城厢镇小慕村
104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加镇慕塘
105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加镇慕塘村
106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慕江村
107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慕家沟
108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李家湾慕家垣
109 山西省阳曲县高村乡辛庄
110 山西夏县杨家沟
111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
112 上海市闵行区慕家埝小区
113 上海市闵行区张慕村
114 云南省广南县阿科乡懂慕村
115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慕诗冲村
116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慕胡山村
117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江街道慕塘村
118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诸暨市街亭镇恒慕村
119 重庆.九龙坡.西彭
120 重庆南坪
121 重庆市江津区享堂镇慕家堰
122 诸城市九台镇慕容东村
123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临湖镇上坂村陈家坞.
124 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慕礼125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九龙镇菊花山6村2社

⑶ 中国的百家姓中有没有【幕】这个姓啊

有,排名第506.源于高辛氏,出自帝喾的后裔慕容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慕氏。

传说,在远古时期,黄帝有个后代叫“封”,他后来迁徙到东北方去建立了鲜卑国,所居地区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一带地区,取姓为“慕容”,意在远离中原之地也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即“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之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尔族着姓,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流域一带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慕氏等。

关于慕姓的分布情况:

慕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

陕西吴堡慕家坪分布慕姓约几千人,

山东栖霞县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
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千口人。

山东龙口(原来叫黄县)也有几个村姓慕的,但不知族上从何地迁此。山东龙口(原黄县)慕姓主要分布在原丰仪包括慕院夼、大慕家、丰仪炉、西店等村,另外兰高慕家也以慕姓为主,丰仪慕姓据传是从栖霞铁口搬迁过来的,后来修王层水库西店等村的慕性村民外迁至东江附近的也有一部分。

⑷ 懂历史,姓氏起源的同学来!

慕(Mù)姓源出有:
源流一
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为慕容氏所改。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到东北部去建立了鲜卑国。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后来慕容姓的后人,有的地区又简化为慕姓。
源流二
出自宋代河南开封有慕氏。
源流三
出自远古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通幕姓)——源于某《百家姓》: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的祖父叫虞幕,虞幕的后代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字为姓,就是幕氏。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幕姓演变为慕姓; 4、慕姓源于晋太子申生(谥号慕君)——出自中国民俗学会编的<<姓氏名号面面观>>第13章的<姓氏与先人名号的关系>;
源流四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族鄂诺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尔族着姓,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流域一带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慕氏等。
得姓始祖:莫护跋
迁徙

慕姓出自鲜卑族。源流说法是黄帝的后代中曾经有一支到北方建立了鲜卑国。鲜卑国的公族当中有的姓慕容。后来渐渐简化为单姓慕,就是现在慕姓的起源。
分布情况
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二十九位门阀。慕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
安徽涡阳一带有其后裔近万人,而且其居住村庄也大都冠有“慕”字称谓。
陕西吴堡慕家原分布慕姓约几千人,
山东栖霞县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
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万人。
山东龙口(原来叫黄县)也有几个村姓慕的,但不知族上从何地迁此。山东龙口(原黄县)慕姓主要分布在原丰仪包括慕院夼、大慕家、丰仪炉、西店等村,另外兰高镇麻院慕家也以慕姓为主,据村志所讲从云南搬迁来。丰仪慕姓据传是从栖霞铁口搬迁过来的,后来修王层水库西店等村的慕姓村民外迁至东江附近的也有一部分。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

西晋时期,慕容氏族人建立了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氏。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今江苏省的苏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温县、开封市、叶县、许昌市、南阳市镇平县、平顶山市、中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高要市、新会市、台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高州市、吴川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市、阳江市、南海市、番禺市、顺德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营口市、丹东市凤城区,山东省的龙口市、烟台市栖霞县、荣成市、蓬莱市、莒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川县,甘肃省的庆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吴堡县、绥德县,湖南省的邵阳市绥宁县、浏阳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鹤岗市,河北省的涿州市、邯郸市,安徽省的蒙城市、利辛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贵州省的六枝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乌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南省邵阳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等地,均有慕容氏族人分布。

⑸ 全国姓“慕容”的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慕容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⑹ 安徽蒙城县慕姓的来源

系清朝道光年间,平西副帅慕寻芳后人。主要分布于楚村南北数里

⑺ 哪个地方姓慕容的比较多

【慕容】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慕容氏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姓 氏 来 源
姓氏: 慕容 祖籍: 内蒙
祖宗: 高辛氏 郡望: 敦煌郡
分类: 复姓
历史名人
慕容姓名人,隋朝有大将军慕容三庄,宋代有检校太尉慕容廷钊、刑部尚书慕容延超。慕容姓还建立过前燕、后燕、北燕、南燕、西燕政权。
姓氏来源
《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

⑻ 慕姓族谱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09

⑼ 百家姓中的“慕容”姓发源地在哪里啊

姓 氏 来 源
姓氏: 慕容 祖籍: 内蒙
祖宗: 高辛氏 郡望: 敦煌郡
分类: 复姓
历史名人
慕容姓名人,隋朝有大将军慕容三庄,宋代有检校太尉慕容廷钊、刑部尚书慕容延超。慕容姓还建立过前燕、后燕、北燕、南燕、西燕政权。
姓氏来源
《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个县慕姓最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哪里查看 浏览:388
中国科学怎么样 浏览:87
中国的老年人为什么爱跳广场舞 浏览:491
英国中国海运什么线路 浏览:490
为什么美国斩首伊朗将军 浏览:65
去意大利劳工怎么申请 浏览:589
印度血檀木哪里产的 浏览:817
中国中部38师在哪里 浏览:983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8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9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8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20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5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20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8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4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7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5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5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