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通过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与咨询团队,在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成并完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季度性预测大型模型。研究团队将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科学分析和模拟计算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做出判断和预测。
②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如何写包含哪些内容
通常是针对宏观经济或者某个行业来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而不是针对具体企业运营。这种报告需要很多统计数据作为支持,你可以从统计局网站或者各行业协会网站获取相关数据。具体写法,给你一个参考吧。。
11月份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物价涨幅明显增大贷款增速得到控制11月份,我国物价总水平的涨幅明显增大,与此同时,部分生产资料短缺的局面有所加剧,在电力供应不足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柴油、煤炭供应紧张的现象。这些现象通常是经济过热的重要特征,但贷款增速持续减缓表明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措施已开始见效,因此我国经济虽然有过热的风险,但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物价总水平的涨幅增大
11月份,受市场粮食、肉、蛋和鲜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扬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3%。与上年同月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涨幅比上月增大1.2个百分点,创出了1997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8个项目中,明显上涨的仅有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1%和3.1%。
11月份,工业品价格涨势有所加快,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9%,涨幅分别比10月份增大0.7和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10月份增加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10月份缩小0.8个百分点。
一些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1 钢材价格大幅上涨,11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上涨30.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3.4%,涨幅比10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4%,涨幅较上月上升3.8个百分点。�3 水泥价格自上月出现本年度以来的首次上涨之后,本月上涨幅度继续加大,回转窑普通硅酸盐水泥上涨6.2%,回转窑矿渣硅酸盐水泥上涨1.8%。
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据对全国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市场农产品价格调查,11月,小麦价格同比上涨20.2%,大豆价格上涨38.4%,籽棉价格上涨52.7%,油料价格上涨40%,食用油价格上涨30%,猪肉价格上涨26.3%,蔬菜和水果的同比涨幅也普遍较大。
导致价格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如因需求增加或产出减少而导致的供求失衡、原材料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等等。除这些通常原因外,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因素应引起注意,一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向通货膨胀压力转化,主要途径是:�1 导致出口过快增长,从而影响国内的供应;�2 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和阻碍进口,如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对我国出口的钢材价格大涨;�3 导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进而带动国内货币供应。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跟随美元贬值而贬值,这种因人民币大幅贬值而导致的通货膨胀是造成1994年和1995年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二是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这种预期会使价格上涨变得更加容易,并且会导致囤积行为。
对于价格水平的未来变动趋势,估计在短期内还会进一步上升,因为价格上涨有一个逐步扩散的过程。考虑到央行已采取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因此通货膨胀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贷款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11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增幅在最近3个月中持续回落,与8月末相比已回落了1.3个百分点。虽然贷款增速的回落幅度不大,但新增贷款收缩力度相当大,11月份的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月减少514亿元。尽管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贷款收缩的效果,当月外汇占款增加1177亿元,比上年同月多增646亿元,超过了新增贷款的减少额,但央行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开始采取抵冲的措施。
随着贷款收缩力度的加大,企业存款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已受到一定的影响。11月末,金融机构中的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2.4%,增幅已比年内的最高点回落了2.2个百分点,当月企业存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月缩小582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0.4%,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8.9%,虽然两者的增速仍在高位基本保持稳定,但去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已得到遏制。
工业产出增长速度加快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增速在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高了0.7个百分点,创出了今年以来增长速度的新高。轻工业增长速度加快是带动工业增长速度进一步走高的主要原因。11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速在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高了1.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8.6%,增速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稳定
1-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6%,虽然增幅比1-10月份降低0.6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投资增速在近几年均有年末回落现象,因此仍可看作基本稳定。
进口增长速度回落
11月份,进口总额同比增长28.5%,增速大幅回落,比上月降低11.2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长33.8%,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当月贸易顺差48.7亿美元,同比增加24亿美元。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在明年将进行调整,并且该项调整对今年出口有刺激作用,因此出口增速的未来走势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2%,增幅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由于目前价格上涨的主要是需求弹性很低的食品价格,因此消费品销售额增速在价格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回落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分析的现象。
数据库: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动情况
注:工业增加值的季度和月度数为国有工业和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其他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和月度数不包括房地产以外的集体和个体;农村居民收入的季度数为现金收入;部分当月指标为估算数。作者:国民经济研究所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③ 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上升趋势,基于宏观经济发展视域下,其路径选择逐渐成为我国内部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明确发展对象和宗旨,进一步推敲发展前景,合理拟定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 发展; 路径选择;
一、详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1. 政治因素
目前政治格局的调整,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一种新格局,并且保持和平稳定状态。和平、安静的氛围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社会经济稳定,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才能相对均衡。对此,全球政治体系和经济的影响源头是社会经济现状。
2. 有利因素
基于国际政治视野下我国政治环境相对平稳,全球经济也在持续上涨,其资源的输出依旧维持在一个好的状况。尽管很多国家和区域发展此起彼伏,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趋势,然而健康的大环境并未受到损害。现如今,全球经济上涨趋势较为平稳,针对经济缩减问题还是可以掌控的。相较于经济发展方向而言,暂且不会受到外界不稳定成分的感化。如今的全球经济上涨频率是近几年上涨速度最快的年度,同时也是最为平稳的阶段。世界贸易与经济的稳固进步,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走向。基于全球经济视域下,应合理分配和规划经济发展政策。
3. 经济趋势因素
在国际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的经济上涨趋势较别国相比最为稳定。在亚洲大陆区域,国内经济进步情况和上涨水平位于领先位置。欧洲经济上涨程度较为平稳,欧洲经济框架是由内部引领的,并未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经济基础相对结实。
二、针对国内我国经济审核及讨论
1. 经济对国际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整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架势。站在宏观角度考虑,经济危机是干预国际经济上涨的根本原因,尽管少数国家经济缩减,然而有欧洲和中国的经济支撑,全球经济发展走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针对国内进出口事业而言,由于受到政府的帮助,经济走向依旧平稳;加强区域配置,保持稳中求胜,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造福全球人民作出积极贡献;基于全球经济视域下国内制造业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农作物生产质量和对外出口频次的增多,为少数区域经济平稳上涨提供保障。
2. 经济上涨趋势
现如今,全球经济趋势呈下降状态,但是国内经济仍旧保持平稳上升,政府加大了经济政策上调力度,为我国经济繁荣昌盛奠定基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然而因为受到别国的制约,虽然对外出口平稳增长,但同之前比较相差很多。各类因素的存在,迫使我国经济发展核心渐渐从出口贸易转向其他地方,为了缓解国际经济造成的困扰,制定了平稳上涨的政策方针,将短期目标视为基础,科学筹备短期经济方案,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对于经济增长方案而言,农业生产被当成重心,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创新和改革产业方针,确保增收实效。
3. 经济储备根基
近几年,国内经济稳定上涨,国家战略方针有效落实,为经济储备打下坚实基础,政策资源也相对丰富。对于全球经济跌落趋势,在一段周期内是看不出来的。在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撑下,国内经济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身需求,确保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不受影响,完好保存基础物资。合理运用流动资金,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提升国内经济。
三、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
在选择经济发展途径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宏观经济,敲定长远、均衡、平稳的战略方针,尽可能的预防盲从发展。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 财政平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只有财政持续稳定增长,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确保我国经济内部的平稳性。协调财政灵敏性,规划税收和支出比例,可保持经济形势的上涨。确保财政预算稳定性,均衡社会经济,协调税收和投资渠道,科学严谨的拟定产业生产方针,加快我国在任何领域的发展进程,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发展优势。调节群众经济收入,利用政治来控制社会福利制度,针对困难群体实施经济补偿,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引领困难群体的消费模式,扩充内部经济渠道,并且在指定范围内。另外,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2. 进一步研发人力资源
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扮演重要角色。同物质资源相比,尽管人力资源对经济法发展起不到直接作用,然而高质量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平稳上涨,实现稳中求胜。基础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基础好的国家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较为重视,专业人才的诞生,可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相较于国民生活质量正在进一步改善,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在稳步增长,国家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持,坚持科教兴国原则,对经济的发展依然起到了积极作用。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经济发展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可见的,对于历史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事业的投入,有助于经济上涨。
3.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脚步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针中城市化进程是其核心要素,城市化的进步能够提升我国生产消费数额,增加农村人口占比,阻碍经济进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融入科技生产知识,调整工业化生产流程。城市化进程能够推动经济总体发展,在工商研究、企业计划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4.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国民的道德素质决定了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较多,基于宏观经济发展视域下,国家自主调整经济幅度,但其中所遭遇的不准确因素还是很多。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国在宏观经济发展路径上作出选择,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脚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进一步研发人力资源,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④ 怎么查看中国内Gdp、CPI、PPI、各大宏观经济事件或者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资料 在此先谢谢
权威的数据的话,国家统计局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统计局也会经常性的发布和报答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事件。
退而求其次的话,就去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板块。好处是,不用自己收集,每天上固定的网站查看就行了。缺点是,数据来源有时不详尽。而且,新闻导向性有些强,有时不是很客观。
⑤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和区域民生数据在哪里可以找到
在国家统计局光放网站可以找到
⑥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大家可以看出,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在我国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我国的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稳定回升,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根据情况报告,大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通过报告,报告大家还可以看出,国家致力于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制度,提高税务的减免幅度,扩大使用范围。国家还要保持适当的制度强度,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除了城市的发展,还要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推动财力的下沉,还要推动党政机关进行节约型建设。
⑦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在哪个官网查
2010-2012年中国炼铁行业市场竞争及发展分析报告
《2010-2012年中国炼铁行业市场竞争及发展分析报告》依托多年对炼铁行业的研究;如何知道中国对炼铁行业采取的相关政策,并把握机遇;如何预测我炼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且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从不同角度切入行业。。,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何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并在竞争中把握商机。
报告目录,兼顾全球市场环境,对炼铁行业内的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
第一章 2008-2009年中国炼铁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该报告侧重官方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而成、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中国经济复苏路径
(三)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四)2009年下半年中央宏观经济政策预测-将维持扩张
略。
如何全面了解中国炼铁行业的整体现状。同时,本报告也针对炼铁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的特点。。。。。。;如何了解中国炼铁行业的宏观环境,为炼铁行业的生产和供应商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与专业级的市场导向,结合炼铁行业历年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规律,立足国内市场
⑧ 中国GDP和GNP报告哪里看
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中,可以查看。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GNP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gross,即毛的、总的;national,即国民的;proct,即产值,翻译成汉语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中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中国的GNP中。
⑨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
2016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6 年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探底的第一年, 也是近期最艰难的一年。 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将进一步回落,微观运行机制将出现进一步变异。这将给中国进行实质性的存量调整、全面的供给侧改革以及更大幅度的需求性扩展带来契机,从而为
2017 年经济周期的逆转,为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常态化打下基础。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
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 2016 年出现深度下滑,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可能在 3-4 季度开始出现。
仍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将一起决定着本轮中国经济下行的底部
以及底部下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 2016 年不仅要面对探底的不确定性, 同时还将面临两大类风险:一是微观主体行为整体性变异带来的宏观经济内生性加速下滑的风险 ; 二是各种“衰退式泡沫”带来的各种冲击和系统性风险。
一、国际宏观经济分析
2016 年世界经济难以摆脱 2015 年的低迷状态。
(1)美国货币政策的常态化、 中国进口需求的进一步回落、 国际大宗商品的持续下滑以及全球制造业前期错配带来的深层次问题的显化, 都决定了 2016 年新兴经济体的动荡将超越以往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各类波动。
(2)各类地缘政治的超预期冲击可能导致欧洲经济复苏的夭折。
(3)全球投资收缩和贸易收缩并没有结束, 世界宏观经济不仅缺乏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缺乏经济反弹的增长基础和中期繁荣的基本面支撑。
(4)是世界危机的传递规律决定了本轮危机从金融到实体、 从中心到外围的传递并没有结束,新兴经济体的资产负债表调整刚刚开始。因此,世界经济不仅面临
总体性的持续低迷,同时还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这决定了中国不仅将面临世界贸易收缩带来的持续冲击,同时还面临全球资本异动带来的冲击。中国经济难以在世界经济探底之前成功实现周期逆转。
(5)债务周期是决定本轮中国经济周期的最直接力量。 2015 年 6-7 月的大股灾加速了中国债务率的上扬, 2016 年中国 IPO 的全面重启、 地方债务的加速置换以及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处置将直接决定中国债务周期运行的状况。债务困局不打破,
吸金黑洞不消除,中国宏观经济中高速的良性运行机制就难以出现。
二、国内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
软中有新气象,在旧动力衰竭中有新动力,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
高速增长的基础。经过 2015-2016 年全面培育新的增长源和新的动力机制,中国宏
观经济预计将在 2017 年出现有效稳定的反弹, 并逐步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之
中。这将给中国进行实质性的存量调整、全面的供给侧改革以及更大幅度的需求性
扩展带来契机,从而为 2017 年经济周期的逆转, 为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常态化打下基
础。
(1)2016 年需求侧发力,带动产业投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