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壁之战发生在现在的哪里
赤壁之战发生在现在的湖北省赤壁市。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3. 赤壁之战在哪里打的
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 年7月(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百万水陆大军,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之战 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3)中国赤壁之战在哪个省扩展阅读:
赤壁之战的意义:
赤壁之战之前,全国的割据势力已经所剩不多,实力不强大多的已被消灭。赤壁之战之后,曹魏损失过大,一时无力南顾,给南方孙刘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刘备巩固了自己对于荆州的占领,又利用这一段南北相对平静的时期攻占了长沙、零陵等四郡,自己的实力大为增强,这为以后攻占西川奠定了基础。北方对东吴的压力一下减轻了下来,东吴的疆域也稳定下来,经过赤壁之战,使曹、刘、孙的实力更加接进,这使天下三分的局势初步形成。
4. 赤壁在中国的哪个省
在中国湖北省。
赤壁简介: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赤壁市的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现辖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国有林、茶场。
全市东西长68.9千米,南北最宽、最窄处分别60千米、26千米,总面积1723平方千米,人口52万,城市人口2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长江流经西北边界,主要有陆水河、新店河、汀泗河。
赤壁历史悠久,四海知名,有着1700多年沿革。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
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蒲圻县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 。
赤壁是着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
5. 火烧赤壁究竟在什么地方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赤壁之战背景: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
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接近对岸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5)中国赤壁之战在哪个省扩展阅读
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之滨的南岸,北依武汉,南临岳阳,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
公元208年,曹操率80万大军挥师南下,企图剿灭孙刘,一统天下。可由于曹军多是北方人,而船在行驶过程中的摇摆,会使士兵感到头晕恶心,不利于作战。此时有人献计,不如把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这样铁索连舟,如履平地,船的稳定程度必然也会大增。
此时诸葛亮发挥了一下特长,仰望天空说,黄盖将军出发时必然要刮东南风。到时让黄将军火攻即可,曹操的木船都连在一起,到时东南风这么一刮,大火必会顷刻间遍布曹军战船。最后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水性不行,船又起火,士兵乱作一团,曹操却不战而败。
6.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现今的何地
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记载,荆楚大地称作赤壁的有五处:汉阳、汉川、武昌、黄州和蒲圻。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 。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
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简介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7. 赤壁之战在哪个省级行政区
赤壁隶属湖北省,是由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赤壁的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8.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地点到底是哪里
湖北省赤壁市。
赤壁之战遗址位于赤壁市周郎咀镇长江南岸,隔江与洪湖乌林相望,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组成。据《资治通鉴》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破曹军于此,史称赤壁之战。遗址内历年出土大量铁箭镞、铜钱。后世为纪念此次战役,在赤壁矶头的石壁上刻有各种文字、印记、诗赋和画像,在南屏山筑有拜风台,在金鸾山修建凤雏庵。
9. 赤壁之战在哪里打的
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9)中国赤壁之战在哪个省扩展阅读
火烧赤壁的过程: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
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
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
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