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铜器之乡是哪里
宝鸡,陕西大二大城,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
‘贰’ 中国三大青铜之都在哪
着名的冶金史专家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有三大冶铜中心。以中条上为中心的北方冶铜中心。第二是以湖北大冶山,包括江西瑞昌在内的荆州冶铜中心,第三是以南宁大同山和凤凰山为中心的扬州冶铜中心,这三大冶铜中心,北方的这个铜比较贫乏。主要的产铜区还是在长江以南。
‘叁’ 贾文忠就职北京那个博物馆,他工作的地址在什么地址,
贾文忠任职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研究部文物研究室主任
农业博物馆地址: 东三环北路16号
一,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大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文物修复研究》期刊主编,《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编委。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金石专家、文物鉴定专家、全角拓传承人、书画篆刻家。
二,1995年起担任海淀走读大学客座教授,策划成立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全国招生)获教委批准,使文物修复真正走入大学课堂。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长期应邀为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举办培训授课。
三,社会职务
■文物鉴定、修复专家、全角拓传承人、书画篆刻家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研究部文物研究室主任
■中华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2]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间国宝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国际亚西亚民俗学会(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
■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金属专业副主任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博物馆学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
■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考古学会会员
■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专家《艺术品投资》顾问
■海南三亚沉香协会名誉会长
‘肆’ 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否可以买卖
1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青铜器(qīngtóngqì)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摸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2.根据《文物法》规定,青铜器是不准买卖的!因为青铜器一般都是汉代以前的文物,大多数都是国家一级甚至特级文物,应该要上缴国家(除非你能证明这东西是你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国家会给你一部分奖励。私自倒卖的话是要犯罪判刑的 祖传的红木家具可以卖,评估的话找一些异地的不相干的老商人最好“为什么青铜器不准交易”这个问题是不准确的。一般来说是夏、商、周与春秋战国等古代青铜器不能上拍卖会拍卖。因为这些青铜器很珍贵,而且大多是出土文物。按规定出土文物是属国家所有的。如不属出土文物,是传世品,是应该不受限制的,但现在不易区分,便只能作不能上拍处理。虽不能上拍,但民间的交易是实际存在的。民...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美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贾文忠先生介绍,今天的中国,青铜器还是小部分人的收藏,由于国家文物部门禁止青铜器的买卖,导致国内市场不能开放,只有少量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才...hjh私下交易还是可以的,但最好是流传有序的,
‘伍’ 最着名的青铜文化遗址:
1、二里头遗址
河南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720年)。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2、殷墟
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
3、四川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文化遗址。
4、武汉盘龙城遗址
武汉盘龙城遗址为中国商代前期城市遗址。城址兴建年代约在公元前15世纪前后。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遗址的城外有约100万平方米的商代遗址。
5、江西吴城遗址
位于江西樟树市的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同年开始发掘。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随后的系列研究发现,吴城遗址出土文物既有自身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受到中原商殷青铜文化的深刻影响。
6、大洋洲商代遗址
濒于赣江东岸的大洋洲程家涝背沙洲上,发掘出一座大型商代墓葬。商墓共出土青铜器480件,玉器100余件,陶器300余件。这批出土文物中,以青铜器最引人注目。据专家们评论,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造型之奇特,纹锦之精美,铸工之精巧,堪称江南之冠,在全国也罕见。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超过了河南殷墟妇好墓,名列全国第一,许多品种也为国内绝无仅有。
‘陆’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哪里
青铜文化发源地——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3000余年历史。
大冶因矿而生,青铜文化是大冶的“灵魂”所在,而承载和凝聚大冶城市文明的物质文化遗产,非《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莫属,她是这座城市被外界认知的最直接、最炫彩的名片。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被誉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
溯源千年古铜都大冶厚重的文化底蕴,感受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的历史状况和人文情怀,就必须了解有着3000余年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73年的惊天大发现 :
1973年秋,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在铜绿山矿区进行露天开采,矿工在电铲掘进到离地表四十多米深的古矿井里时,发掘出13柄铜斧,最大的一个重达3.5公斤,有的在出土时还保留有长80厘米左右的木制把柄。
当时的湖北铜绿山矿革委会将一件铜斧寄送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请求鉴定,并函告发现铜斧的现场情况,中国历史博物馆立即发来电报:“保留现场,即来人调查”。三天后,考古人员来到铜绿山矿调查研究,发现了密如蛛网、迷宫般神奇的古代矿井,其分布范围约2平方公里,地表遗留的古代炼渣在40万吨以上,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视。
14万平方米的遗址,井巷纵横交错,向世人展现了当时开采、冶炼粗铜的盛况。更有学者认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书写了两大中国之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代表的,是中国青铜时代采矿、冶炼技术的最高水平,其矿冶业之发达,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绝无仅有。”黄石考古学者龚长根说。
这一次偶然的开采,震惊了世界考古界,敲开了通往3000年前中华青铜文化的大门。
经过11年的开采,考古专家先后对1、2、4、7、11号矿体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商、周至西汉千余年间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斜井四百多座,上千条平巷交错,制作精细。还发掘出一批古炼铜竖炉,随同出土的还有一批生产工具,如铜质斧、锤、锛、凿、锄和铁质斧,木制的铲、锹、桶,以及一些陶罐、陶片和生活用具等,这些出土的文物真实记载了中国古代矿冶发展历史和卓越技术成就,为中华青铜文化提供了有力印证。
1982年,国家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4年,铜绿山开建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继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后的中国第三座历史遗址博物馆。
1994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001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而且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铜矿遗址。
‘柒’ 中央电视台 央视鉴宝专家团都有谁
在央视网公布的鉴宝专家团队成员:
金运昌
1997年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多年典守院藏书画、碑帖国宝,潜心研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获奖,受到收藏界广泛青眯。
蔡国声
从事文物、古玩鉴定及书法篆刻四十余载,融钟鼎、权量、钱币、碑碣于一炉,汲古今名家之精髓,触类旁通化为自己的风格。
丘小君
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花费7年时间协助着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完成了《明清瓷器鉴定》一书。
贾文忠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中华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从事青铜研究三十余年。
金申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研究佛教石窟考古及单尊佛造像艺术,足迹遍及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亚洲佛教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