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同样是核能发电,怎么在美航母上的核电能可以10年完全被利用,而国内核电站却要一两年就要更换核燃料,为啥
没有可比性。军用的核反应堆功率核电站的小很多,当然是因为体积质量要小很多。为了使用方便,军用核反应堆一般要求寿命长,以减少频繁更换核燃料的复杂危险作业,毕竟航母和核潜艇的空间非常有限,更换核燃料非常麻烦。陆地的核反应堆则不同,反正体积质量没有多少限制,更换核燃料就换么。
⑵ 核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是多久
在30—40年间。
核反应堆的正常运转寿命在30—40年间。全球目前正在运转的437座核反应堆中有162座的工作寿命已经超过30年,另有22座的服役期甚至超过了40年,而全球80%的核电站运营时间均已超过20年。
日本政府则打算通过立法将核电站反应堆的寿命限制在40年,以改善核电安全水平,避免核电站因老化而无力应对突发状况。但该法案还是给核电反应堆“延寿”留有“窗口”。
比照美国,在反应堆投产40年后,允许部分反应堆在确保测试合格前提下继续运转20年。在美国现有的上百座反应堆中,66座获准在“40岁”后继续运转。法国工业部长埃里克·贝松曾表示,前总统萨科齐拟将法国核电站使用年限延长至40年以上。
(2)中国的反应堆可以用多少年扩展阅读:
法国工业部长埃里克·贝松曾表示,延长核电站使用年限更为经济合算。一方面核电成本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更低;另一方面,据法国电力公司估计,延长一个现有核反应堆使用年限的成本在6.8—8.6亿欧元之间,而新建一个阿海珐最新一代反应堆则需约50亿欧元。
欧洲“最老”的核反应堆——英国威尔法1号核反应堆的使用年限比原计划延长两年。该反应堆运营商镁诺克斯合金有限公司(Magnox)表示,建在威尔士的威尔法1号和2号核反应堆已经工作了40年,产生的能量可以让两个310兆瓦的涡轮机运转起来。
⑶ 我国造原子弹用了几年
我国造原子弹用了几年
我国造原子弹用了几年美国7年多
俄罗斯4年多
中国2年8个月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根据最近解秘的资料,为了这枚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结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资料,中国在截止80年代初的整个核计划上(第一代核武器的发展研制与工业体系建设),投资相当于一个宝钢规模的钢铁厂――据此估计是300亿人民币。
1955年1月15日,中国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如果以此计算,十年间平均每年的原子弹发展费用是2.8亿。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工程,并于59年作为计算起点,每年的费用是4.7亿。如果极端计算,62年正式启动第一枚原子弹试验计划开始,三年间平均每年是9.3亿元。
中国用了几年制造第一颗原子弹奇怪了中国用十年造出原子弹确几十年造不出发动机
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炸法国用了几年?1960年2月13日第一颗院子弹成功试爆
1968年8月24日第一颗氢弹成功试爆
相隔8年零6个月
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是6年零3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美国花了几年发明了原子弹看你这么理解了。1940年政府拨款研制,1942年正式启动“曼哈顿”计划,1945年成功。
为什么英国法国造原子弹美国不管中国造原子弹美国就要管中国造原子弹时,美国倒是没怎么管。但是一直在唱衰中国的核计划,甚至说出了中国人不知道怎么引爆核弹的说法。
美国发射原子弹用了几架飞机您想知道的是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吧1945年8月6号三架侦察机和一架B29重型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对广岛实施了突袭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爆炸,次日9号由5架B29编队对长期实施了轰炸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成功爆炸
中国花了几年时间发明了原子弹中国没有“发明”过原子弹,是苏联援助的。具体用了几年不好说,我把关键的年份列出来:
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毛泽东提出希望苏联援助中国搞原子弹,赫鲁晓夫建议先从培训干部、建设小型反应堆做起。
1955年1月20日中苏签署《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查工作的协定书》,大批苏联地质专家来华协助寻找铀矿。
1955年4月27日中苏签署《关于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确定苏联派遣专家来华设计建造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并无偿提供相关科学技术资料,提供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培训中国技术人员。
1957年5月沃尔比约夫率领十几位专家来华,到1959年11月离开时培养了4000余名中国核技术人员。
1957年10月15日中苏正式签署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将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和生产,并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核图纸资料。
1957年底至整个1958年,苏联在原子弹研制方面向中国提供了成套装置、图纸核技术资料,派遣大批专家来华,进行工厂选址、设计、装置安装、除错、培训中方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具体有:铀矿场、粉碎矿石的水冶厂、提取二氧化铀制作核燃料棒的核燃料厂、制造浓缩铀的核扩散厂、制造原子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20基地)、核实验场(21基地)。1958年5月后陆续开工。
1958年9月,苏联援建的7000千瓦重水反应堆建成。
但此时峰回路转,中苏关系出现裂痕,苏联将提供给中国的原子弹样品扣下了。
可是要知道,到此时为止,苏联专家已经将原子弹的原理及制造原子弹的六个步骤教给中国技术人员,各种配套设施与工厂也都为中国设计完成并开始建造。苏联扣下的原子弹样品只是合同规定的最后一步:教会中国人员如何在实验场安装除错原子弹。
因此,我国制造出原子弹只是时间问题。只需等待配套工厂建设完成开始运转,生产出所需的核燃料,即可制造原子弹。
几年后,1964年,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
若从中国有意制造原子弹时算起,即1954至1964,用了10年。
苏联在民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国是1955年签订的条约。
苏联在军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国是1957年签订的条约(《国防新技术协定》)。具体的援助也是1957年开始。这样算是用了7年。
原子弹炸日本用了几架飞机你好,很高兴为你答题
所以,实际上有六架飞机参加了轰炸,分别是
3架气象观测机
预备机TOPSECRET号
搭载小男孩原子弹的艾诺拉·盖伊号
记录原子弹威力的科学观测机
拍摄原子弹爆炸瞬间的摄影观测机
就是说,包括艾诺拉·盖伊号在内,一共有6架飞机参加了这次作战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几年几月几日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几几年发明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钸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供一颗“枪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钸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钸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当时的工程规模。由于美国的工业技术设施与建设未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又掌握了必需的资源,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够较快地实现原子弹研制计划。
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钸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援,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国有不少知道“曼哈顿工程区”内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学家J.弗兰克为首的一大批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反对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当时,日本侵略军受到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有力打击,实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又几乎全部摧毁日本海军,海上封锁使日本国内的物资供应极为匮泛。在日本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仍于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
苏联在1941年6月遭受德军入侵前,也进行过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是在这一时期内由苏联物理学家Г.Н.弗廖罗夫和Κ.А.佩特扎克发现的。卫国战争爆发后,研制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的组织领导下逐渐恢复,并在战后加速进行。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50年1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下令加速研制氢弹。1952年11月,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热核燃料的氢弹原理试验,但该实验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苏联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为热核燃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美国于1954年2月进行了类似的氢弹试验。英国、法国先后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进行了原子弹与氢弹试验。
⑷ 核反应堆的正常使用寿命是多少年
二代及二代加的反应堆全寿期一般是40年,三代的AP1000是60年的寿期。
⑸ 请问为何核电站经常更换燃料,而航母、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堆芯的使用寿命可以长达几十年的呢
核电站因为更注重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使用浓度较低的核燃料(3%左右)。并且核电站的核燃料并非一次性全部更换,而是逐步替换乏燃料来完成燃料循环周期的。因此看起来核电站经常更换核燃料。船用反应堆由于空间所限,体积较小,而船体结构又决定其核燃料更换极不方便,因此多采用较高浓度的核燃料(一般20%以上),同时使用铀-锆合金等形式制作燃料芯材(并非核电站一般使用的氧化铀等氧化物燃料),并采用其他技术延长堆芯寿命,使得在十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内不用更换核燃料。现在新一代的艇用反应堆堆芯寿命可以达到30年,使得整个服役期间不用更换燃料。
采纳哦
⑹ 中国核技术获突破 铀用量从70年变为3000年
以前铀的利用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二三左右,所以如何实现循环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而现在实现了这一技术,使得原来只能使用70年的量通过循环使用而可以达到3000年。
⑺ 小型化的热离子核反应堆使用的核燃料能用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核电站,每年只消耗1.5吨裂变铀或纯钚,一次换料可以满功率连续运行一年。
以美国的企业级航母为例为每隔25年更换一次,可连续航行100万海里。
核潜艇换的就更勤了,一般8到10年就换一次。
而且核燃料也不便宜,换一次就要几个亿。航母是十个亿,潜艇大概是4到5个亿。好处就是可以长时间的,不用补给。
⑻ 原子能反应堆的我国的原子能反应堆
1981年1月15日,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改建成功。这座反应堆是1956年5月开始兴建的,两年后正式运转。反应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维持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是当时利用原子核内部能量的主要形式。反应堆释放出的热能可以用来发电,作为轮船、火车、飞机等的动力装置。利用反应堆可以制造同位素和进行科学研究。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主要用途就是进行科学试验和制造同位素。它是用铀做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剂和导热剂,所以叫做实验性重水型反应堆。它的建成是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这座反应堆的热功率是7千至1万千瓦。反应堆经改建后运转正常,加强功率比改建前提高了50%,最大热中子通量增加了一倍多,反应堆的辐照空间也增加了2.6倍,仍用低浓度铀作为燃料。
⑼ 核燃料:世界各国的铀矿、核燃料到底还能用多少年有无一个准确点的数字乏燃料循环技术是否可行
当今世界的核电技术下,核燃料一般都只燃烧了3%~4%左右,就维持不了额定功率了。而这些核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核燃料。关键就在于堆后资源的回收利用了,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铀资源的使用年限还是会变动的,这个没有办法测算的。按照现有的技术,全世界的铀矿大约还可以支持上100年左右,但是说100年的时间里技术都不会进步你相信不。
下面是一段资料,你参考以下吧。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中国科学家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的铀、钚材料回收。而如果能将钚材料在动力堆上实现循环利用,这意味着在现有核电规模下,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从大约只能使用50到70年,变成了足够用上3000年。
这项技术的专业名称叫“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专家介绍,核电站发电是通过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和火力发电站要不断加煤一样,当核燃料维持不了一定的功率时,也需要更换。这些被换下来的核燃料组件,就叫做乏燃料。通俗地说,乏燃料类似于火力发电站中的“煤渣”,但是它又绝对不是“煤渣”,而是“大宝贝”。
因为当今世界的核电技术下,核燃料都只燃烧了3%~4%左右,就维持不了额定功率了。而这些核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核燃料。中核集团后处理中试工程总工程师王健表示,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过程把核电站没燃烧完的核燃料,还有新产生的核燃料提出来。
中国核工业集团总经理孙勤表示,在核燃料工业里面,我国是极少数几个能够形成核燃料循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