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缅甸入侵中国是哪个朝代

缅甸入侵中国是哪个朝代

发布时间:2022-09-14 02:35:58

‘壹’ 中国和缅甸有打过仗吗

打过,在清朝干隆年间,即清缅战争。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不小。

‘贰’ 六旬老人重走父亲缅甸远征路:一场理解父辈的旅程,历史上缅甸是中国领土吗

缅甸在历史上从未完全归属于中国过。但缅甸的国名出自中国。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缅甸这个国名出自于元朝忽必烈之手,据《汉书》记载,在公元前200年,缅甸最早是由一支骠人族进入北缅甸,并控制该区域,掌控了中国与印度的商路,在894年,缅甸人建立蒲甘城,此后深受两宋文化影响。1278年,蒲甘城受到忽必烈军队的进攻,从而灭亡,并改为缅甸行省。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2)缅甸入侵中国是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中缅领土纠纷——果敢

果敢位于缅甸和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上,与我国的云南省接壤,面积2700平方公里,还不到上海面积的一半(上海市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它现在是缅甸掸邦北部的果敢自治区,归缅甸统治。

在历史上,果敢曾经是中国的领土。700多年前,元朝便在此设立宣慰司。明朝末年时,永历皇帝携妻妾,率部众逃到缅甸,之后皇帝被吴三桂带来的清兵绞死,他带来的绝大部分官兵百姓却留在了缅北。现在果敢地区的汉人便是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

果敢第一次被划为缅甸范围是在1897年。当时缅甸实属英国统治,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规定果敢归缅甸所有。生活在果敢的汉族由此便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也改称果文。

1962年,中缅两国再次划界,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精神,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版图。不过,缅甸政府军接管果敢后,却与当地民众矛盾重重,果敢进入动荡年代。直到2015年,缅甸军方控制果敢,这场数十年的战争才暂时停止。


‘叁’ 缅甸侵略过中国吗

万历九年(1581年),缅王莽应龙死去,其子莽应里继承王位,他继承王位后,不满足已从明朝攫取的领土,继续使用武力向北扩张。万历十一年(1583)正月,缅军攻陷施甸(今云南施甸),进攻顺宁(今云南凤庆)、盏达(今云南盈江),深入现在国境上百公里,兵锋直指楚雄、大理。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廷迅速派刘綎和邓子龙率领明军进行抵抗,明军在当地土司武装的配合下,在姚关以南的攀枝花大破缅军,取得攀枝花大捷。明军乘胜追击,邓子龙率领军队军队收复了湾甸、耿马。而刘缀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陇川,俘虏缅甸丞相岳凤。岳凤投降后,缅甸军队一触即溃,明军一路收复了蛮莫、孟养和孟琏,孟密土司也宣布内附,阿瓦缅甸守将莽灼也投降了明廷。

万历十二年(1584年)五月,缅甸军队再次入侵,攻占孟密,包围五章。明军把总高国春又率军击败了缅甸的入侵。自此缅甸东吁王朝的势力被赶出木邦、孟养、蛮莫等土司地区,叛国投缅的大汉奸岳凤被押送京师处死,边境地区的土司纷纷重新归顺明王朝,明缅战争暂时休战。

但是战争并没有至此结束,万历十三年开始,由于朝政腐败,明开始继续被缅甸蚕食,缅甸向今景洪、西盟、临沧、腾冲等地大举扩张。最后一次战争在万历三十年爆发,明朝最终由于援朝战役爆发而无力南顾,开始与缅甸讲和,以明朝割让给缅甸孟养、木邦、兴威(今缅甸登尼)为条件,两国恢复了正常关系。

‘肆’ 中缅战争是哪年

中缅战争是1762年—1769年。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

时隔18年后,即干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此事才结束。

清缅临时和约的正式文本没有保留下来,而双方向各自国君禀报的内容又有出入,双方战后交涉还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4)缅甸入侵中国是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中缅战争的影响:

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的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清朝军队进攻。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朝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

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了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干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但干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十八世纪中缅战争,总体而言,没有胜利者。自称十全老人的干隆帝在晚年也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但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暹罗因此而复国;缅甸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与中国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这又是当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虽然清缅战争以缅甸入侵中国为开端,但却是一场双方以争夺地区利益与霸权为目的的战争,战争以中缅议和、缅甸名义上对中国称臣为结局,两个国家都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兵员,耗费大量白银,最终也没能征服缅甸。

而当时在东南亚称霸一方的缅甸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整个国家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对泰国的吞并战争也因为清国的巨大军事压力由接近完成最终化为泡影,而这也是清国对缅战争对东南亚产生的深远影响之一。

‘伍’ 近代中国历史中英国什么时候从缅甸入侵云南的

1910年12月底,英国一支2000余人的远征军跨过中缅边境,再次入侵中国云南片马地区。清朝在片马地区并没有驻扎军队。因此英国军队的推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轻轻松松地就占领了片马地区。19世纪以前,缅甸是中南半岛领土最大、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与缅甸是山水相连的邻居,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清干隆年间,两国确立朝贡关系。

然而,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西方殖民者开始对中南半岛加紧武装侵占活动,领土最大的缅甸首当其冲。1824年3月5日,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深刻影响了缅甸及东南亚历史进程。三次英缅战争历时61年,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英国和缅甸,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战争使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受到极大震动并作出不同反应,从而导致半岛形势发生剧变。

‘陆’ 清缅战争,清朝为什么会输

楔子:清干隆五十七年,82岁的老人干隆皇帝亲自编纂了《御制十全记》。

在这部书中,干隆皇帝回顾了自己文治武功的不凡一生,并将十大深刻影响清王朝历史走向的战事列为“十全武功”,而他本人也自称“十全老人”。

然而,在“十全武功”里头,干隆皇帝不无惋惜地感慨道:“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清缅战争究竟是个什么战事?居然这样让自命不凡的干隆皇帝耿耿于怀?纵横天下的满洲八旗,为什么会被缅甸军队打得满地找牙?

今天历史侦查处与大家共同探讨下清缅战争的来龙去脉;纵横天下的满洲八旗,为什么会被南部蛮邦打得落花流水?

清缅战争的背景

明朝末年,统治缅甸长达221年的东吁王朝覆灭,贡榜王朝崛起,兵力日渐强盛,缅族首领雍籍牙以贡榜为基地,一统缅甸各地。

此后,第三代缅王孟驳继承先王遗志,克掸邦、亡老挝、取曼尼普尔,整个中南半岛几乎都纳入了强大的贡榜王朝,

只有东边的暹罗大成王朝与贡榜王朝并立中南半岛。

由于水土不服,医疗条件较差,清军内部疾虐横行、瘟疫频发,无数清军将领和士兵还没来得及跟缅军交战就已经被疾病夺取了生命。

第四是主将轻敌冒进。在清缅战争的前后四个阶段里,无论是干隆皇帝还是前方指挥战斗的清军将领,都没有把缅军当回事。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事前高度轻敌,事中没有做好斥候情报工作,故此,清军在战争中多次被缅军切断后路,输的一塌糊涂,若非缅军善于大规模歼灭战,纵横天下的八旗劲旅恐怕全部得有去无回。

第五是装备落后。清缅战争中,无论是清王朝还是缅甸的贡榜王朝,从整体上来看,基本都归属于冷兵器作战的末期。

而从整个世界大局来分析,此时的西欧早已经过了文艺复兴的洗礼,思想空前活跃,启蒙运动如火如荼,资本的原始积累促使着西欧各国相继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西欧各项科学技术都突飞猛进,尤其是军工科技更是将同时代的清王朝远远甩出了几条街,燧发枪和火炮成为了西欧各国军队通用的标配,而清朝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清缅战争结束后,前线作战的将领,在目睹了缅人的燧发枪和火炮给清军造成的巨大伤害后,于是向干隆皇帝提出学习西方、发展火器军工,干隆皇帝却以“骑射乃满洲之根本”而断然否决。

也正是由于上述五项因素,清缅战争能使得后来贡榜王朝自愿成为藩属之国,而这一切并非出于清王朝的强大,而是清王朝巨大的体量拖垮了缅甸的贡榜王朝。

以征伐六年、耗银百万和累累白骨换来的朝贡体系,最终成为康乾盛世下最后的帝国余晖。

‘柒’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1、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是18世纪末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

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清朝缅甸双方都损失惨重,在干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件。干隆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干隆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但干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这场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今泰国)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大清军队进攻。

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军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

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2、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事件,又称林爽文起义,是清干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为反对清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在林爽文领导下掀起的农民起义。

干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清台湾总兵柴大纪命知府孙景燧、副将赫生额等率兵300到彰化镇压,勒令村民擒献林爽文,激起民愤。林爽文遂率众起义,攻清军营垒,全歼其官兵。

十二月,众举林爽文为盟主大元帅,建元顺天。清廷大震,于干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急调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等率兵4000渡海赴台增援,八月,改命大学士福康安为将军、领侍卫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水师渡海。

干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清军多路出击,于仑仔顶和牛稠山连败义军,乘胜占领大里杙庄和集集埔,在老衢崎俘获林爽文,解至北京杀害。

林爽文事件与朱一贵起义、戴潮春事件并称台湾清治时期三大民变。尽管这次起义仅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便被镇压,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

3、天理教之乱

天理教之乱是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林清、李文成领导豫东、京畿天理教的武装暴动。

天理教武装暴动虽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动,但因以“杀害官兵,以应劫数”及“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号来作动员,群众基础不广泛,不牢固,缺乏斗争准备,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

加以交战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失败在所难免。此次暴动以不足百人之京畿低层劳动群众,竟敢冒险“直犯禁阙”,试图夺权,确如嘉庆帝在《遇变罪己诏》中所说,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4、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政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割地赔款)。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5、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缅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林爽文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理教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一次鸦片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虎门销烟

‘捌’ 缅甸在历史上以前是中国的领土吗

不是,缅甸与中国历史上只有过附庸关系。

1、蒲甘王朝时期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国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国招降,蒲甘国王不理会。1277年,元兵进攻八莫,因气候炎热退兵,而后元兵又多次进攻蒲甘国。

1279年,元灭南宋,国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国,蒲甘城破,蒲甘国成为元朝的藩属,那罗梯诃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后的蒲甘国王都是元朝傀儡。

元朝败蒲甘国后,其领土就开始分裂。掸族乘机发展势力,1368年于缅甸东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国。而孟族也在缅甸南部发展势力,建都于马达班(Martaban),1369年迁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国。

二王国建立后南北交战,缅甸境内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臣服于元明两朝,或俯首于暹罗,延绵250余年,直到16世纪30年代中国明朝万历年间。

2、东吁王朝时期

东吁同中国明朝关系密切。1635年迁都阿瓦后,又称阿瓦。明朝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东吁)设宣慰使司。

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东吁曾两次遣使来中国访问。1582( 万历十年)~1583年莽应里曾进犯云南,被击退。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帝逃亡到缅甸,缅甸无力抵御吴三桂的进攻,只得引渡永历帝以换取清军的撤兵。

3、贡榜王朝时期

贡榜王朝为缅甸最后的王朝,雍籍牙创立,因此也称为雍笈牙王朝。贡榜王朝不但统一全缅甸,也对外四处用兵扩张疆土。

18世纪末(中国清朝干隆皇帝统治后期),清朝和缅甸两国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清缅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合约收场。

(8)缅甸入侵中国是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清缅战争:

18世纪末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爆发了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

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清朝缅甸双方都损失惨重,在干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件。干隆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干隆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但干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这场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大清军队进攻。

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军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

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

阅读全文

与缅甸入侵中国是哪个朝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意大利劳工怎么申请 浏览:589
印度血檀木哪里产的 浏览:817
中国中部38师在哪里 浏览:983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7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9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8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9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3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9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8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2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5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5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4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102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5
印尼的果冻果是什么 浏览:684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4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10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