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疫苗起源在哪里

中国疫苗起源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9-14 14:27:20

‘壹’ 新冠病毒的疫苗是谁发明的

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灭活疫苗为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未来将为全民免费提供。截至2021年1月20日,中国疫苗已接种超1500万人次。

新冠疫苗的相关情况:

1、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已有数据显示,保护率为79.34%。

2、随着国内多个省份密集报道零星的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中国中高风险地区数量增加,多地加快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北京、浙江、山西等多地相继表示,春节前完成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工作。

‘贰’ 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接种疫苗最初由什么国发明的

中国。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今日医学上常见的接种方式为,而“接种”一词乃是由种痘技术而来,其本意与今日用法有所区别,在现代免疫学研究的运用范畴也有些微差距。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种可溯源至人痘接种术(英文:variolation),这项技术起源自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文明。清代医书认为,11世纪起,中国人于北宋时期即开始种天花痘,而另一本医书则记载,更早于唐代即有“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且“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显示该技术对天花的预防颇有成效,而据推测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试者接触患者的脓状囊疱,但此做法无法确保有效,且风险仍高,死亡率达1~2%,随后这项技术沿丝路传播开来。18世纪初种痘技术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

‘叁’ 疫苗的产生历史

疫苗有一段漫长而传奇的历史。
1
疫苗接种,或者说有意通过疫苗控制传染病的治疗过程,起源于1796年。当时,危险的天花在英国盛行,一位名叫爱德华·詹纳的英国医生注意到当地的挤奶女工从未得过天花,但生有永久性的牛痘。他从中受到启发:接种较为良性的牛痘疫苗,或许可以有效预防致命的天花。于是,詹纳将从挤奶女工莎拉·内尔姆斯手上收集到的牛痘脓疱液,涂到8岁的詹姆士·菲普斯手臂上的划痕中。
18世纪挤奶女工手上的牛痘脓疱帮助发明了第一支疫苗
他的理论在菲普斯身上得到了证明。菲普斯成功接种牛痘后,从未得过天花这种每年会杀死40万人的疾病,同时由于接种过程很成功,他也没有生出牛痘。詹纳的学说得到了认可,并被广泛应用起来。到1980年,天花这种曾经祸害四方的疾病终于在全球范围内被彻底铲除。
2
在1877年以前,细菌等微生物并不为人所知。直到路易·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细菌理论,他认为疾病是由人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扩散、增殖所引起的。在1881年,巴斯德做了一场公开实验。他向24只绵羊、一只山羊和六头母牛接种了一种叫做炭疽的细菌,并留下了另一组未接种的农场动物作对比。几个星期后,他在整个农场释放炭疽菌。几天后,围观群众回到农场,他们看到所有未接种的动物都死了,接种组的动物却安然无恙。5年后,巴斯德又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3
早在公元前400年,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描述了白喉病——一种粘膜阻碍呼吸和吞咽的疾病。但直到十九世纪,控制这项潜在致命性传染病的抗毒素,同时也是疫苗的先驱,才被开发出来。作为抗毒素的发明者,埃米尔·冯·贝林因这一发现获得了190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
1952年,脊髓灰质炎疫情在美国蔓延,这种疾病传染的案例已经累计到了57000例,这时距离最着名的脊髓灰质炎受害者——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逝世已有7年。3年后,乔纳斯·索尔克博士发明了用已经死亡的细菌制作的疫苗。同时,阿尔伯特·沙宾博士也研发了一种用毒性减弱的活细菌制作的疫苗。把这两种疫苗结合在一起后,产生了极好的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疗效。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整个西半球的脊髓灰质炎已经被消灭。
5
1963年,辉瑞公司推出了对抗高度传染性儿童疾病麻疹的疫苗。三年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了一项根除麻疹的运动。两年内,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0%以上。
6
在乔治华盛顿带领士兵从英军手中收复魁北克时,军队中暴发了天花,导致战斗失败。1777年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将军坚持要让他所有的部队完成“人痘接种”(疫苗的前身)。
7
疫苗的幕后英雄莫里斯·希勒曼博士,在1967年开发了一种用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随后于1968、1969年分别研制了麻疹和风疹疫苗。1971年他把这三种疫苗结合成一种疫苗,称为MMR。这一疫苗挽救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记的生命。希勒曼一生共研制出了40种疫苗。
8
西方世界的第一次疫苗接种,是由英国侨民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促成的,她的丈夫是土耳其的外交官。1715年,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不幸被天花毁容。1721年,在见证了土耳其当地的实践后,她给她两岁的女儿公开接种天花疫苗。她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天花在(英国),如此致命,如此普遍。但在(土耳其)却完全没有造成危害,因为有(疫苗接种)这项发明。有一群年长的妇人,每年秋天都会开展疫苗接种服务。”
9
据记载,早在十世纪,中国人就掌握了预防天花的手段:通过收集感染者的伤疤,磨成粉末后,放入健康人的鼻子里。

‘肆’ 疫苗的起源

母冰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于是他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葛洪所着《肘后方》中,就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其中“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杀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脑浆敷于被咬处,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对抗天花病毒的侵袭。据传,11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痘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早期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由于“时苗”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因此,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熟苗”接种之法。所谓“熟苗”指的是以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七代后,火毒汰尽,用来给健康人种就非常安全了。《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这样高度赞扬人痘接种:“我听说100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样的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此基础上发明并推广了牛痘接种疫苗法。

‘伍’ 新冠病毒的疫苗是谁发明的

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灭活疫苗为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未来将为全民免费提供。截至2021年1月20日,中国疫苗已接种超1500万人次。

‘陆’ 国内疫苗是哪个公司研发的

国内的疫苗不止一种,以新冠疫苗为例,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

2020年8月5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使用条件。此前,该车间已取得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未来将为全民免费提供。截至2021年1月20日,中国疫苗已接种超1500万人次。

(6)中国疫苗起源在哪里扩展阅读:

疫苗研发的过程

疫苗临床研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I期主要评价安全性,少量志愿者;II期扩大人群评价安全性同时探索疫苗剂量和免疫程序,几百人不等;III期为确证疫苗在目标人群的有效性,并观察安全性,由发病率和疫苗预期效力水平决定参与临床试验的人数。简单来讲,疫苗必须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

疫苗的研发需要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安全性的检验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一般疫苗的研发周期不会低于一年半。

‘柒’ 中国新冠疫苗是谁发明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4

‘捌’ 现在广泛被使用的疫苗接种法最初由哪个国家发明

中国。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今日医学上常见的接种方式为注射,而“接种”一词乃是由种痘技术而来,其本意与今日用法有所区别,在现代免疫学研究的运用范畴也有些微差距。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种可溯源至人痘接种术(英文:variolation),这项技术起源自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文明。清代医书认为,11世纪起,中国人于北宋时期即开始种天花痘,而另一本医书则记载,更早于唐代即有“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且“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显示该技术对天花的预防颇有成效,而据推测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试者接触患者的脓状囊疱,但此做法无法确保有效,且风险仍高,死亡率达1~2%,随后这项技术沿丝路传播开来。18世纪初种痘技术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

阅读全文

与中国疫苗起源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1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6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2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09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89
印度舞腰链怎么用的时间长 浏览:576
在越南买一头牛多少钱 浏览:12
中国张姓有多少 浏览:418
成都意大利面在哪里买 浏览:755
英国的现在病情怎么样了 浏览:769
天津到伊朗德黑兰海运多少钱 浏览:609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多少人 浏览:847
印尼邪术1979电影在哪里能播放 浏览:762
印度和安理会哪个重要 浏览:603
越南币如何辨真伪 浏览:637
印度洋怎么读音 浏览:966
蜗牛从美国走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3
越南语塞班是什么 浏览:169
印度炒饭用什么米饭 浏览:724
印度香料怎么种植 浏览: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