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石画金奖在哪里

中国石画金奖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9-14 19:36:39

‘壹’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在哪里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分别为:浙江省温岭、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阳 。

1、福建省惠安

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

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现在惠安县拥有一座“中国雕艺城”,汇集上百家以石雕为主的雕艺企业。

2、浙江省青田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腐朽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河北省曲阳

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

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4、浙江省温岭

温岭石雕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目前,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温岭人已在因特网上做起了石雕生意。石狮子、石屏风、石碑、石腰鼓等石工艺品图案、照片进入因特网后,业务联系十分繁忙。今年前7个月,温岭市石雕行业实现产值近亿元。神州大地到处留下温岭石雕艺人的足迹和作品。

(1)中国石画金奖在哪里扩展阅读

传承意义

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青田这座滨江古城更具神采。干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

优质叶腊石历经千余年的开采,资源已近枯竭,同时青田石雕手工作坊规模逐渐缩小,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按用途分

1、 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如种玉器饰物,各种观赏石及摆设件。这类石雕制品体积比较小。

2、 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3、 陵园石雕。如各种陵墓石像、石棺椁、墓葬祭品等。

4、 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都装有非常精典的石雕制品。

5、 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如北京雍各宫、山东孔庙中的石柱、石栏和神龛都是石雕制品。

6、 石桥石雕。如河北赵州桥的人物石雕、北京芦沟桥上的石狮等。

7、 石阙和牌坊石雕。如孔庙石碑坊石雕。

8、 塔建筑石雕。如各种石塔。

9、 碑书石雕。如各种纪念碑、陵墓碑等。

10、 人物与动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狮等。

11、 生活工艺用品石雕。如桌、椅、凳、茶几、灯具、墨砚等。

12、 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等。

按形体分

1、 立体石雕。包括立体人像、动物雕像、壁炉、雕刻柱头等。

2、 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镜框、画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画、影雕和线雕等。

按工具分

1、 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

2、 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机械化加工的石雕。

3、 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

4、 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

5、 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两种。

‘贰’ 傅二石作品欣赏。

傅抱石之子、着名画家傅二石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81岁

交汇点7月31日消息,2017年,对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后人来说,是一个不愿回首的年份。7月31日,傅抱石先生次子傅二石先生因病于南京去世,享年81岁。就在21天前,他刚刚送别了自己的妹妹。7月10日,傅抱石先生爱女傅益璇女士因病于7月10日在南京去世,享年72岁。

傅二石先生

傅二石先生出生于1936年,他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作品风格雄浑博大、刚健清新。他的山水,大气磅礴,墨气淋漓,充满浪漫精神。他善画“云”,与父亲的“雨”有异曲同工之妙。得知傅二石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感到很突然,“之前没听说老人身体不好啊,去年他在省美术馆办展的时候还很健康,真是太意外了。”

回忆起和傅老交往的点滴,高云很是感慨,“有傅抱石先生那样一棵大树在前面,二石先生能走出自己的笔墨之路,很不简单。不少名家后代,一生都在模仿,没有走出来。但傅二石不然,他没有简单模仿父亲的笔墨,而是在继承的同时敢于创新,找到了自己的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点,最值得我们钦佩。”

接到记者电话时,傅抱石先生的女儿傅益瑶由于过度悲痛,无法多说什么,她委托记者向关心傅二石先生的书画爱好者表示感谢。对于傅二石先生的突然辞世,她解释说,“之前身体就不好,因为肺炎住院了。但家里人怕打扰到别人,就没对外说。前段时间还说蛮有希望恢复的,没想到突然一下子就不行了,真的想不到。”

退休之前,高云是省文化厅副厅长。他对傅二石先生的“怕打扰别人”深有体会,“二石先生为人很好,通情达理,宽厚待人,是个乐天派。他从不给组织带来任何麻烦,也从不提任何个人要求,心里想的永远是别人。所以,大家都说,和他在一起很快乐。”

今晚,站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傅二石工作室里,新华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长健凝视着墙上的《高山流水》画作,久久无语。“这是首届新华·古琴文化艺术周开幕之际,傅二石先生特意送来的作品。”魏长健回忆说,“傅二石先生重情重义,在他的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传承,更见识到了传统文人的济世情怀。”

2016年,盐城市阜宁、射阳两地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发生后,傅二石先生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与捐赠作品赈灾行动,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

延伸阅读

不怨天不尤人,笑面人生的傅二石先生

傅二石,出生于1936年,中国现代着名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之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傅抱石纪念馆馆长。他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作品风格雄浑博大、刚健清新。具有传奇色彩的画家,作为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子,傅二石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还秉承了父亲那种自然放达的性情,他天性直率,诙谐幽默,在顺境中谦和温良,在困境中不怨天,不尤人,笑面人生。

《漫将一砚梨花雨 泼湿黄山几多云》 2001年

《奇峰迎马骇衰翁》 2004年

傅二石擅长山水画外,亦擅长画人物。作品有《峡江烟云》、《 待把江山图画》、《风雨澜沧江》等。出版有《傅二石山水画选》等多种画册。曾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众多作品为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界人士所收藏,2006年傅二石七十寿辰时,在江苏省美术馆与北京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了《傅二石山水画展》,引起了美术界强烈的反响。

继承和长期研究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艺术成就,傅二石着有《一半山川带雨痕——谈傅抱石画雨》、《醉笔写出画中情》等系列文章在海内外发表。出版有《傅二石画集 》、《傅二石作品选》等。发表有《傅抱石的诗意画》、《傅抱石的速写》等。

60年代初傅家全家福,摄于傅厚岗6号家中。前排左起:夫人罗时慧、小女傅益玉、傅抱石、长女傅益珊;后排左起:次女傅益璇、长子傅小石、次子傅二石、三女傅益瑶

他所写《金刚坡的回忆》一文,深情记录了其父在抗战阶段携全家避难于重庆金刚坡,八年艰苦岁月,蜗居斗室坚持中国画创作并取得最初辉煌业绩的史实。种种难忘的情景使他耳濡目染、受用终生。抱石先生的那种解衣盘礴的大笔挥洒,那种全神贯注的小心收拾,那种拥抱中国画的热忱和诚挚,都化为一种遗传基因,而渗入二石的骨髓。有必要强调的是,二石之于家学,重在学养和精神的坚守,并非皮相的承续和复制。他的画作,难见“抱石皴”的影迹而另成体系。即令在其作品此幅与彼幅之间比较,也往往皴法异样,形神不同,景境各富特色。

傅二石认为“山水画追求的是独特之美和新鲜之感。今天画的松树要与昨天画的松树有所不同,姿态结构的不同,笔力的不同和松树所处环境的不同。”这种追求美、发现美、倡导独特性和新鲜感的创作定力,导向了如石涛所指出的那种作画境地:“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自成,画不违其心之用。”

傅二石曾在自己的“80艺术回顾展”自序中写到:

画画的人总是在追求作品的“微妙”或“巧妙”。我也追求了好几十年,但成功率总是不高。当然,这与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有关。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终于懂得了:画山水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你努力一辈子。这样等你到了八十岁的时候,你才能够勉强地说:我知道怎么画山水画了。

协调和统一是对一幅画的基本要求。我在绘画中追求协调和统一,其最高标准是回归自然。观众赞美一幅画的语言是“像真的一样!”所以我平时欣赏和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发觉大自然中容易被疏忽的美,而这种美总是在协调和统一的背景下出现的。

我早先画画有逸笔草草、粗心大意的毛病,以为只要把一张纸涂满了,就算一幅画。后来发现那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古人有“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画法。可古人的画中有功夫、有诗意,而我的画中却什么也没有。我努力改变这个缺点。功夫不够,就用细心来弥补。绘画是追求完美的,不管你水平如何,都必须把追求完美作为终极目标。

《快意雄风海上来》 2011年

他说,我父亲用他的绘画实践告诉我:作画要有个性。我的画从“酷似父亲”到“不那么像父亲”其时我已年近六十了。记得我在南京和北京举办七十画展时,同行们的评论说:“傅二石的画不同于他父亲的,有了自己的面貌”而我自己尚未觉察到。现在看来,我得承认自己的笔墨是有了些变化,但这“变化”也并非都是好事。我知道,要想得到好的笔墨并非易事,因此往往会满足于“一般的水平”。

《云山幽居图》 2012年

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共有六个子女,两个儿子:傅小石和傅二石,四个女儿,分别是傅益珊、傅益璇、傅益瑶、傅益玉。六个孩子继承了父亲在美术方面的才华,成为知名画家。

可惜的是,一年之内,已经三位傅家子女离世:2016年8月17日,卧病多年的傅小石先生在南京去世。今年7月10日,傅益璇女士因病于南京逝世;今天,傅二石先生去世。

傅抱石先生于1965年9月29日去世,安葬于雨花功德园内。

X

‘叁’ 石冲的获奖记录

1987年第一届中国油画展;1991年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获银奖; 1993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获金奖;1994年中国油画现状展;1994年中国批评家油画提名展;1995年,197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展;1995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获银奖;1995年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作品奖; 1997年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获文献奖; 1998年二十年启示录—中国重要艺术家作品展;1998年亚太地区当代艺术家邀请展;1999年世纪末中国实验艺术展;2000年上海国际双年展;2000年亚洲艺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术邀请展,中国北京;2001年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2001年芝加哥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3年第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获中国油画艺术奖;2003年“东方既白”百年中国绘画展(法国巴黎);2004年美术文献邀请展,获文献奖; 2005年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作品在美国、西班牙、法国、瑞典、日本、香港等地展览。其中部分作品为国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出版有《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石冲》、《中国当代油画名家自选集—石冲》、《中国当代油画名家个案研究—石冲》。

‘肆’ [农广天地]砂石画制作工艺是在哪拍的,其制作人姓名,电话是什么以及其沙石画价格是多少

拍摄的制作人就是沙石画的创始人,李军声。
1963年出生于张家界,砂石画创始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首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张家界市美协副主席,张家界市政协常委。
一九八六年:独创一种新画种——砂石画并获国家新型专利;
一九九四年: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砂石画个人画展;
一九九七年:创办军声砂石画研究院;
一九九九年:砂石画《武陵山水甲天下》被湖南省政府选送99′昆明世博会珍藏于中国馆;
二〇〇〇年:砂石画《古城》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此作品在二〇〇三年获“五个一”工程奖;
二〇〇一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16届年会发表论文“追求砂石画的审美意境”;
二〇〇二年:砂石画《初晓》参加由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毛主席在延安讲话》湖南展区获铜奖,并入选全国美展;
二〇〇三年:第一本砂石画集《军声砂石画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〇〇三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突出贡献奖;
二〇〇三年:砂石画《风景》入选由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十七届新人新作展;
二〇〇四年:砂石画又获四项国家专利(七彩砂石画、隐画、门窗画、便携画)
二〇〇四年:砂石画《风景》被中南海收藏;
二〇〇四年:油画《部落遗韵》荣获第十届全国美术展——湖南展区优秀奖;
二〇〇四年:砂石画《风景再现》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书画展”;
二〇〇四年:砂石画《武陵之魂天门山》被国家贸促会选送作为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接待厅唯一绘画作品展览并收藏;
二〇〇四年:砂石画《土家吊脚楼》被国家贸促会选送BIE(国际展览局);
二〇〇四年:油画《飘进布里的云》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画展优秀奖;
二〇〇五年:军声画院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国际性的交流展——首届中韩书画交流展;
二〇〇五年:被列入湖南省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
二〇〇五年:11月6日至12日澳门基金会在澳门民政总署为李军声举办个人画展;
二〇〇六年:砂石画《巍巍天门》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二〇〇六年:油画《小城春秋》参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大连艺术博览会获优秀作品奖。
二〇〇七年:砂石画《遗风》在深圳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文化创意金奖”。
二〇〇七年:砂石画《漫步青云一径通》被国家信访局收藏。
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香港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外文化交流书刊等国内外新闻媒体已对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做过多次专题报道。同时,李军声及砂石画作品被选编入《中国油画》、《中国美术选集》、《当代美术》、《装饰杂志》等多部专业典籍。

http://www.gotoread.com/s/e/?vo=4535&p=63

‘伍’ 最贵的中国画是谁的哪幅画

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 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综数我国古代绘画,多有那种士大夫的孤芳自赏,实难找到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不惜以大量的笔墨,描绘数以百计的民众市俗生活与商业经济活动,将民众置于主人翁地位,并加以正确地艺术概括,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就是在现代绘画中也是罕见的。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清明上河图》卷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确认其作者为张择端,是根据金代人张着一段题跋,张着的题记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从跋文知道, 作者张择瑞原籍山东诸城,早年游学汴京,后来在画院任职,自成一家。他的艺术成就,历来不被士大夫评论家所重视,因而有关他的史料极为稀少。所幸的是他的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图》完整地保存至今,才确立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应有的地位。
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两字,并非指“清明时节”,而是描绘了当时汴京的清明坊到虹桥这一段上河的秋季景色。 而大多数人认为该画描绘了当年汴京近郊汴河上下清明时节的生活景象,所以叫《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时代背景是北宋时期的开封市,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古称汴梁,汴京,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从战国至金代,先后有7个封建王朝在此定都,素有“自古帝王都”、 “七朝古都”之称、其中以北宋年间最为繁荣,人口多达150余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清明上河图》全卷内容,可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大段。中段又以“虹桥”为中心,展现汴河漕运的紧张气氛,达到全卷的高潮。
全图观赏是从右往左,从城外到城内,让观者看得有滋有味。开卷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郊外氛围,春寒料峭,嫩绿新发,疏林薄雾,农舍酒家,阡陌纵横。起首为两人执鞭赶着一队驮炭毛驴趟来,逾小桥,疏林茅舍,匆匆向城内进发。沿曲径而来的一骑数仆护卫着,顶插杨柳细枝、四垂遮映的轿子,从郊外踏青归来,其前导一骑受惊狂奔,驭者慌忙追赶,附近人畜,均作出各自不同的反应,此系全图的引子。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一、内容丰富。《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 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马,牛、骆驼等牲畜。 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 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八百一十五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惟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业,饶有无穷回味。
第二、 结构严谨 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毛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清明上河图》在问世以后900多年里,它曾辗转收藏,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多次幸免于难。据元代杨准跋云:“卷前有徽庙标题”,李东阳题云:“卷首有佑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可证画题由宋徽宗赵佶钦定并亲书,此画亦应作于徽宗政、宣间(公元1111——1125年间)。 《清明上河图》 画幅上有金代人张着等金、元、明十三家题记,印记共九十处,又半印六处。说明此图曾经被北宋、金、元、明、清内府和许多私人收藏过,流传有绪。
此画最初收藏应是宣和御府,北宋亡后,流到北方,入元进入皇家内府,被内府一个装裱匠用摹本偷换出来,到了明朝又落到奸相严嵩手里。传说,明朝文学家王世桢,他的父亲是当朝的尚书。王老太爷珍藏着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他对这幅画珍爱备至,轻易不肯示人。但当朝权贵严嵩却对此画垂涎三尺,他依仗权势向王尚书索要该画,王尚书无法回绝,但又舍不得这幅画,于是连夜请来高明的画师,临摹这幅《清明上河图》。第二天,王尚书将这幅赝品交给了严嵩。本来这幅高明的赝品已将严嵩瞒了过去,但严府有一个极有经验的装裱匠,他向严嵩献谀求荣,指出这幅画的左下角,有一只麻雀脚踩着两片瓦,由此可知是赝品。严嵩于是大怒,找了个缘由便将王尚书打入大牢。王世桢为救父亲,不得不拿着《清明上河图》的真迹登严府求情。
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 沈德符所着《野获编补遗》都记载,明代大奸臣严嵩与其子严世蕃依仗权势,巧取豪夺《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后人曾据此写过《一捧雪传奇》一戏,只是将《清明上河图》改成了“一捧雪”白玉杯。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后先由陆费墀收藏。陆费墀是干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矜印题跋。后被毕沅购得。毕沅,干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连同《清明上河图》也被抄没入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溥仪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清明上河图》等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同志,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东北革命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如今《清明上河图》依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是无价之宝,艺术价值无限高,历史价值无限高,是中国最贵的画。

‘陆’ 中国最大的石壁画在哪里

大连《清明上河图》金箔大理石壁画,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柒’ 尚石的个人履历

1984年—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时就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1986年发表在安徽日报上的作品有《歌唱祖国》、《春灌》、《放蛙》;
1987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作品有《春》、《祖国您早》等得到专家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期间就已有“画界娇子”之称;
1991年10月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尚石获得青年组金奖;
1994年创作的《黄山之晨》参加二十八省市名家作品展(香港);
1993年12月参加由美国社会活动家陈香梅(美籍华人)在美国马里兰州美术馆举办的华人书画艺术大展中,尚石中国画“牡丹系列”作品引起轰动,以数十万美元的价格被抢购,其中一幅《国色天香》被陈香梅以贵重礼品赠送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届时得到了美国总统克林顿热情接待,真乃是中国绘画西方去,尚石丹青创第一,中美友好一条线,巨制牡丹创奇迹’。(译自《世界日报》),美国《世界日报》、《华盛顿邮报》等十几家报刊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尚石的绘画事迹,美国观众给予了高度评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尚石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尚石的佳绩,这就是尚石绘画的灵魂’.,(译自《华盛顿邮报》;
2008年应国务院邀请为胡锦涛六十六寿辰创作《福寿图》,尚石先生是我国为国家主席和总统绘画的重要画家。
1994年3月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对尚石的绘画成就作专题介绍;
1996年10月应新加坡文化司的邀请,在新加坡美术馆举办---尚石书画艺术展,《皖南渔家》、《黄山春早》、〈九华山胜景〉、《夏日荷塘》《江南水乡》、《国色天香》等38幅国画作品被新加坡美术馆收藏,届时在新籍华人中引起轰动;
1997年12月应泰国博物馆的邀请,在泰国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美丽的九寨沟〉、〈黄山余晖〉、《泰山秀色》《人勤春早》及牡丹系列作品等16幅作品被泰国博物馆收藏。
1999年创作的《黄山秋润》参加全国二十五省市名家书画家联展(沈阳博物馆)获得金奖;
2000年8月参加由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大展(中国美术馆)获得精品奖;
2000年2月创作的《层林近染》11月参加中国书艺术家创作中心举办的中国西部采风展(中国美术馆)获得金奖;
2000年在安徽省举办尚石书画艺术展(阜阳博物馆)届时轰动皖北地区;
2002年创作的牡丹图《洛阳牡丹佳天下》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徐悲鸿美术馆),获得金奖;2002年《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东电视周刊》、《阜阳日报》、《阜阳电视台》、《颖州晚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对尚石先生的绘画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2004年5月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教育系统书画大展及评选活动(人民大会堂)获得一等奖;
2004年4月被北京华夏英才评审委员会授予“首届中国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称号,
2002年5月参加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举办的中国中老年名家书画大展(北京工人文化宫)获得金奖;由于尚石先生的绘画成就非凡,
2002年4月被中国东方艺术研究院聘任为终身名誉院长;
1993年12月参加美国华人书画大展。
1996年10月报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新加坡美术馆)。
1997年12月在泰国举办个人画民展(泰国博物馆)。
1999年二十五省市名家书画联展。(沈阳博物馆)。获得金奖。
2000年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名家西部采风展,(中国美术馆)获得精品奖。
2000年在安徽举办个人书画展(阜阳博物馆)。
2002年中国当代名家书画邀请展。(徐悲鸿美术馆)获得金奖。
2003年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书画大展(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金奖。
2003年第一界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4年中国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名家书画展(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一等奖。
2007年第三界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

‘捌’ 中国绘画艺术最高成就的是

我觉得是齐白石!!!!!!!!!!
我们老师也这么说,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0世纪着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2011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以以4.255亿元人民币拍出天价。

一般国画都是没有油画值钱 因为国画比较高产。但是齐白石的画不一样啊。!!!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拍卖天价
2011年5月22日晚8点,中国嘉德2011春拍首次推出的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联合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举槌,该夜场总成交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受瞩目的拍品――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8800万起拍后,经过逾半小时、近50次激烈竞价,最终一位场内藏家以4.255亿元人民币将其收入囊中,这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新纪录。 中国嘉德近现代及当代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女士表示:“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影响最广、最深远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时期影响了无数人,也是国际范围内最受人尊敬,也广为大家所理解和爱戴的画家。这件作品比此前的近现代书画拍卖结果有大幅跨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纪录。齐白石的作品取得这样的结果,可谓是众望所归。”
拍卖过程 当拍卖师报出8800万起拍价之后,直接由藏家加价至1亿元人民币,随后场内及电话委托买家轮番竞价,最终,经过逾半小时、近50次激烈竞价,由一位场内买家以4.255亿元人民币竞得,这也使中国近现代书画站上新的台阶

此外,同场的齐白石另一件作品《花鸟四屏》也拍出9200万的高价。而黄胄约26平尺的巨制《驯马图》以6037.5万元创出画家个人成交纪录。古代书画部分,干隆皇帝御书《妙法莲华经》5577.5万元折桂;戴苍《渔洋山人抱琴洗桐图》3277.5元高价成交;《富春山居图》最负盛名的临本之一――邹之麟《临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则以747.5万元被藏家竞得。

‘玖’ 首创石头上作画的画家是谁

王炬(1934 5—) 又名继缔,男,汉族,籍贯上西太原, 1934年5月生。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及西安美院,学中文及油画。早年画过油画、漫画、石头画。现致力于减笔没骨写意人物画:罗汉行,今古文人,民风童趣等。从艺宗旨:认为艺术有三大支点为道德观、信息量、趣味感俱不可或缺,主张创作应善待生态、社会及人生。临池作画当净心、竞意、敬业、精进。 1979年,首创石头上作画在陕西美协展出、中央电视台曾先后两次播映。并获省科普美展一等奖。 1982年,作品入选全国漫画展。 1984年,作品入选6届全国美展。 1989年,作品入选7届全国美展,同年作品《视觉》获《讽刺与幽默》年度奖。 1991年,论文《太极图意象》入编《首届意象艺术国家研讨会论文集》。 1998年12月,作品参加“韩国98”美术大展,山水画《金刚山》为韩国碑林收藏。 1999年9月,书法入选“全国工艺美术书法展” 并获创新奖,同时获“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 称号。同年又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展” 做高荣誉金奖,及“中国百年风云人物”金奖。 2000年2月获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颁发的“新世纪优秀人才”

‘拾’ 中国石头画最多的地方是()

内蒙古青城

阅读全文

与中国石画金奖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2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09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89
印度舞腰链怎么用的时间长 浏览:576
在越南买一头牛多少钱 浏览:12
中国张姓有多少 浏览:418
成都意大利面在哪里买 浏览:755
英国的现在病情怎么样了 浏览:769
天津到伊朗德黑兰海运多少钱 浏览:609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多少人 浏览:847
印尼邪术1979电影在哪里能播放 浏览:762
印度和安理会哪个重要 浏览:603
越南币如何辨真伪 浏览:637
印度洋怎么读音 浏览:966
蜗牛从美国走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3
越南语塞班是什么 浏览:169
印度炒饭用什么米饭 浏览:724
印度香料怎么种植 浏览:914
亚洲哪个国家能帮伊朗 浏览:801
来中国调查是什么意思 浏览: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