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军队,一共穿过多少种军装
图为2007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
❷ 中国建军以来共有几种制式军服分别是什么
7种。
1,中山装八角帽
1928年红军利用战场缴获的几架缝纫机在江西宁冈挑寮村的一座破庙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所被装厂,也就是说,这时起红军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装。这一时期红军的服装样式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装、八角帽,缀以布质的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
2,五零式
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
3,五五式
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军官礼了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
4,六五式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部队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军衔制。军衔服装随即废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样式与55式常服相同。
5,八五式
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军服改革方案,并于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
6,八七式
系列服装分礼服、常服、作训服三类。
礼服是军官在重大庆典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着穿的制式服装。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礼服为西服式。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按不同颜色和裤中缝牙线的颜色区分军种。
7,零七式
标志服饰主体图案,以“八一”军徽、长城、盾牌、钢枪、飞翅、铁锚为主,象征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体现全军官兵献身国防的坚强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2)中国陆海空哪个军种服装种类多扩展阅读:
中国工农红军初期的服装主要靠自制或从敌人手中缴获而解决,没有统一的样式。红军制作军服的材料来源:一是从城里买来;二是把打土豪没收来的衣服和布料加以改装。
红军军装和小八角帽的设计者是山西省榆次市西赫村人赵品三,他是榆次最早的党员之一。
第3次反“围剿”后,赵品三调到中央红军学校任俱乐部主任,时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瑞金卫戍区司令、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的刘伯承,有感于红校学员着装的杂乱,把设计军服的任务交给了他。赵品三开始时仿照苏联红军军服样式设计,上衣是紧口套头的,很不适合南方的气候。
后改为开襟敞口的,并缀上红领章,军帽用适合中国人脸型的“小八角”式列宁帽,帽中央缀一颗红五角星。赵品三设计的军服,得到了刘伯承的认可,并随之普及开来。
抗战全面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服装、标志基本与国民革命军相同。理论上,除无军衔、无“符号”胸章、包括朱德、彭德怀在内的绝大多数军官均无大礼服和毛呢料制服(也有叶挺、林彪等例外)外,八路军、新四军军服服装与国军中央军和除东北军外的其他部队完全相同。
但实际上,八路军军装色调极其混乱,骨干部队为继承自中央红军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
❸ 目前我军陆海空三军的军装分别是几套好像海军比其它军种多一套礼服是吧清楚的来讲一下!
不
三军及武警的服装种类是一致
干部有礼服、夏礼服、冬常服、常服大衣、春秋常服、夏常服、冬作训服、夏作训服、作训大衣
士兵有冬常服、春秋常服、夏常服、冬作训服、夏作训服、作训大衣
海军不是多一套,而是春秋常服有深蓝色、白色两款,但总套数和陆空军是一样的,简单说海军春秋常服发深蓝色、白色各一套,陆空军则是发两套一样的
❹ 陆军有几套军服各个兵种都可以~
两套,一套礼服,正规场合穿;一套常服,分为夏常服和冬常服,训练行动时穿,其他兵种亦如此。海军是有多一套全白常服,另一套是深蓝常服
❺ 军装分类有哪些
1、五零式
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
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陆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
2、55式军衔服装
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
军官礼了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礼服颜色按军种区分。礼服用料为纯毛华达呢,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校以上女军官的礼服为裙服。装饰、用料与男军官礼服相。55式军衔礼服较大地改善了校以上军官的军容仪表,较好地展示了国威和军威。
3、六五式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部队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军衔制。军衔服装随即废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样式与55式常服相同。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和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
4、八五式
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军服改革方案,并于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
干部、战士增发了制式衬衣。团以上干部夏服为凡尔丁毛料,冬服为马裤呢毛料,大衣为大衣呢毛料;且军以上干部为纯毛料,师团干部为毛涤混纺,营以下干部和战斗服装用料为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
5、八七式
系列服装分礼服、常服、作训服三类。礼服是军官在重大庆典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着穿的制式服装。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礼服为西服式。
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按不同颜色和裤中缝牙线的颜色区分军种。礼服用料按衔级区别。女军官礼服样式、用料、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官相同,系玫瑰红领带。87式军服还设有文工团演出服和军乐团、仪仗队礼宾服。
❻ 中国男军装有多少种
4种。
1、礼服系列。
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分军官礼服和“两团一队”礼服两类。军官礼服,包括礼服大檐帽、礼服、礼服衬衣、 礼服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两团一队”礼服,即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和文工团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2、常服系列。
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1]、长(短)袖夏常服、夏裤(裙)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
3、作训服系列。
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工作执勤穿着。包括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4、标志服饰系列。
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
(6)中国陆海空哪个军种服装种类多扩展阅读
07式军服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全军从2007年起换发07式服装。这次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
此次本军换装,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调整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军军服在深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大檐帽调整了翘度,军官增加了帽檐(墙)花;夏常服为束腰式,陆、空军和海军白色春秋常服为猎装式,使体型更显修长。
增加了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等,海军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设计了三军统一的帽徽、领花,体现了军人荣誉,强化了军服美感。国旗、军旗、长城、天安门等象征中国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的传统重要标识,简洁地融入到了臂章、领花、胸标等标志服饰上。
此次本军换装,全军从2007年7月1日起由驻京、驻港和驻澳部队先行装备,8月1日起全军军官开始穿着,在2009年前完成全军换装。
❼ 军装分类有哪些
军装分类有哪些?1、五零式
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
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陆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
2、55式军衔服装
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
军官礼了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礼服颜色按军种区分。礼服用料为纯毛华达呢,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校以上女军官的礼服为裙服。装饰、用料与男军官礼服相。55式军衔礼服较大地改善了校以上军官的军容仪表,较好地展示了国威和军威。
3、六五式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部队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军衔制。军衔服装随即废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样式与55式常服相同。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和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
4、八五式
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军服改革方案,并于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
干部、战士增发了制式衬衣。团以上干部夏服为凡尔丁毛料,冬服为马裤呢毛料,大衣为大衣呢毛料;且军以上干部为纯毛料,师团干部为毛涤混纺,营以下干部和战斗服装用料为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
5、八七式
系列服装分礼服、常服、作训服三类。礼服是军官在重大庆典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着穿的制式服装。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礼服为西服式。
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按不同颜色和裤中缝牙线的颜色区分军种。礼服用料按衔级区别。女军官礼服样式、用料、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官相同,系玫瑰红领带。87式军服还设有文工团演出服和军乐团、仪仗队礼宾服。
❽ 中国建军以来共有几种制式军服分别是什么
2004年12月1日后,我国解放军三军将士换着新军装。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在新式士兵常服换发后,对常服、作训服的穿着方法进行了重新调整规定。按照规定,师以下作战部队士兵在作战、训练、执勤、工作和日常生活等时间与场合,应当着作训服或工作服;常服一般只在节假日和非作战、训练、执勤时间和场合着穿。除师以下作战部队以外其他军队单位的士兵,在工作、日常生活等一般时间与场合,以及庆典、集会、集体学习、节假日等特殊时间与场合,应当着常服;作战、训练、执勤和体力劳动等时间和场合,应当着作训服或工作服。士兵着夏常服时要戴大檐帽,穿制式皮鞋;着冬常服时要戴冬帽或大檐帽,穿制式冬鞋或皮鞋。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曾更换三批军装。 第一批军服 即民主革命时期的军服。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昌领导有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2万余人参加的起义,起义部队仍用原番号,着国民革命军服装,加系红领巾。同年9月,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者大部分是农民自卫军、工农义勇队,穿的是农民、工人自己的便服。参加秋收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仍着原军装,只是在臂上佩带了红布袖章,以示区别。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服装主要靠自带、自制、打土豪和战场缴获敌人军服,没有统一的样式。 1929年,红军用2万余元制作红军制式服装。军装、帽子、绑腿都选用灰粗布,上衣为中山装,下衣为西装裤,衣领缀一副红布制成的平行四边形领章。之后, 又在红领章周围镶上了黑布边。红军的帽子为八角帽,上缀红布五角星帽徽。干部、战士的服装样式相同。之后,红四军指战员穿上了崭新的军装,并在长汀城南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这是红军第一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自制的军装。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在服装样式上采取左臂佩带长方形“八路”、“新四军”臂章,服装颜色为草黄色,战士为4个贴袋,干部为两个贴袋、两个吊袋。1947年3月,我军正式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八路”、“新四军”臂章,各部队分别佩带标有番号的臂章或胸章。军服颜色也不一致,多数是土黄色,中原部队则是灰色。1949年1月,军委后勤部规定了全军统一的服装样式。军服为草绿色棉平布中山装,胸前佩带长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头戴解放帽,帽徽为“八一”红五角星,1949年10月参加开国典礼阅兵式的部队穿的就是这种军服。 第二批军服 即社会主义时期的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从1950年统一军服制式,经历了1955年军衔服装和1965年的改装,1987年形成定型系列化多功能军服这样几个阶段的变化。 “五〇”式军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根据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总后勤部组织专门人员对军服制式进行了研究,设计出新的军服和帽徽。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1950年军服(简称“五〇”式军服)装备部队,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统一了军服样式。“五〇”式军服按陆、海、空军干部、战士和女军人区分,并有夏服和冬服之分。帽子、服装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服相同。 “五五”式军衔服装。1953年1月9日,总后勤部担负研制军衔服装的任务。军衔服装参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军服样式,结合我国服装特点进行了设计。于1955年10月1日起实行,简称“五五”式军衔服装。 “五五”式军衔服装首次突破了单一制式军服,分礼服和常服两类,礼服主要配发给校级以上军官,用于重要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穿着。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和士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等。 “六五”式军服。60年代中期,由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我军的军衔制度也遭到了否定。1965年5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我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装样式的决定。官兵一律戴解放帽、佩带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海军军服样式改为与陆、空军相同,颜色为深灰色。当时,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女军人军服衣料、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上衣口袋区分干部和战士,以领子区分男服女服。这是我军军服发展史上的一个倒退。 “八五”式军服。1985年新式服装装备部队,简称“八五”式军服。“八五”式军服主要沿用“五五”式军服样式。干部、战士增发制式衬衣,增发大檐帽,解放帽作为工作帽予以保留;圆形“八一”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取代了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师、团职干部配发了混纺毛料夏服、冬服和大衣,军职以上则为纯毛料。营职以下干部和战士服装仍有涤棉织品。 但是,“八五”式军服无常服、礼服之分,也没有制式的作训服,仍是单一军服体制,尚待进一步改进,于是有了“八七”系列军服。 “八七”系列军服除了礼服、作战服和训练服三大类服装外,还包括大衣、风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装所配套的针织衫、针织衬衣、衬裤、绒衣裤、棉衣裤、棉背心和各种特种服装等。该系列军服装备部队后,改变了我军服装长期以来体制单一的落后状况,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批军服 即新时期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进驻香港,其新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驻香港部队试穿新一代军服。新一代军服的研制是面向 21世纪的,设计目标是2000年开始装备全军。其研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2000年全国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部队的服装也应有所提高;二是当前各国军队都在研制新一代服装,我军的服装应与世界军队服装接轨;三是为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应以崭新的面貌进入 21世纪。这不仅可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军服的差距,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而且还能提高我军在世界军事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新一代军服主要设置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4个系列。 此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也佩带帽徽,其图案由国徽、盾牌、长城和松枝组成。 198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全军官兵改佩军种(专业技术)符号或领花,军人常服和制式衬衣缀军种或专业技术符号,军官礼服缀领花。 1992年5月,文职干部统一配发服装,佩带文职干部领花。 2004年11月29日之后,我军换上新装。这是我军陆海空三军建军以来换上的最“靓”装束,也是中国空军50年来第一次更换服装。我军除驻外武官和仪仗部队之外,目前驻港澳部队是惟一一支佩有服饰军服的部队。它之所以好看,不仅因为它在款式上进行了改变,更重要的是它佩带了绶带、军种胸标、姓名牌和臂章等服饰。与驻港澳部队相比,我军大多数部队的服饰只有帽徽、肩章和领章。虽然这些服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军官兵的威武形象,但随着世界军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军单调的服饰已经远远落后于外国军队,并且满足不了现在的审美需求。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由于武器装备侦察手段的变化,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我军未来服装要有防护的功能,防核生化、防热辐射等等。